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增值性评价研究——基于12所高职院校2018-2022年的追踪实证分析
1
作者 孙田琳子 丁兆妤 沈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效能;“双高”院校的增值效应量略高于地方一般院校;西南地区的学校增值水平较小;“双师型”教师占比越高的院校增值效应量越大;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增值效应量较高;以“营销推广”为优势专业的院校增值较大;师资队伍、“1+X”证书制差异、岗位群差异等因素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增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建立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耦合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构“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优势专业群精准对接岗位群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岗位胜任力 人才培养 增值性评价 实证分析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人工智能伦理教育重构:知识观、学生观与教学观
2
作者 孙田琳子 金约楠 寇笑迪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如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滞后性难以相衬,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为何”问题虽已达成共识,但其本质“是何”“如何”落地等问题成为目前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从认知科学、技术伦理和道德教育等跨学科视角出... 如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滞后性难以相衬,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为何”问题虽已达成共识,但其本质“是何”“如何”落地等问题成为目前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从认知科学、技术伦理和道德教育等跨学科视角出发,探析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理论溯源,构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以期为中小学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阶段旨在培养新一代负责任的“数字公民”,伦理教育要兼顾明言伦理知识和默会伦理知识的生成,从个体伦理知识的积累走向社会共同建构;既要面向未来的技术开发者也要关注新一代技术使用者,让青少年学生与人工智能形成和谐共处、相互调节的道德共同体;教学中通过具身情境法、思辨研讨法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形成从认知到体验、从学校到生活的教育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教育 科技伦理 道德教育 青少年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社区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机制与策略
3
作者 孙田琳子 金约楠 眭雨婷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国家数字化转型行动战略为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建设思路。随着后疫情时代社区教育内涵的转变,应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建立以居民学习需求为驱动、以供需契合为导向、以整合优化为特色的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机... 国家数字化转型行动战略为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建设思路。随着后疫情时代社区教育内涵的转变,应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建立以居民学习需求为驱动、以供需契合为导向、以整合优化为特色的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机制。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和供需关系入手,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精准整合、学习需求精准识别和供需关系的精准匹配,并从数字治理、数字循证、数字共享等角度提出社区教育资源精准供给策略,以期为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教育资源 精准供给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技术民主化视域下教育元宇宙的治理逻辑——兼论一场教育思想实验何以可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田琳子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69,共7页
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让我们对教育元宇宙充满憧憬,确有必要在这场思想实验照进现实前去伪存真,寻求每个教育主体获得平等权益的可能性。文章采用未来研究法和理论思辨法,首先分析了教育元宇宙的技术特征与相应的伦理风险;依据芬伯格的技术... 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让我们对教育元宇宙充满憧憬,确有必要在这场思想实验照进现实前去伪存真,寻求每个教育主体获得平等权益的可能性。文章采用未来研究法和理论思辨法,首先分析了教育元宇宙的技术特征与相应的伦理风险;依据芬伯格的技术民主化思想,从技术代码对教育权力的解构、公众决策对技术垄断的改造、技术代议制对拟态社会的重构等方面阐明教育元宇宙的构建逻辑;进而提出教育元宇宙的治理路径,包括预设教学技术代码、共同参与技术表达、明确主体责任分配等。研究发现,教育开发者应充分挖掘数字技术的社会价值,依托技术中介重构元宇宙社会秩序,扩大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空间,维护元宇宙中的教育主体权益,共筑一个开放、民主、多元的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技术民主化 治理逻辑 思想实验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智能媒体“青少年模式”应用的评价研究--基于32个样本APP“青少年模式”应用的调查与评价
5
作者 孙田琳子 周奕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第11期79-90,共12页
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虽已从鼓励支持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但各平台“青少年模式”应用差异较大。为调查并评价“青少年模式”的应用情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设计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的智... 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虽已从鼓励支持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但各平台“青少年模式”应用差异较大。为调查并评价“青少年模式”的应用情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设计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的智能媒体“青少年模式”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文章依托此指标体系,对四种类型、32个样本APP的“青少年模式”应用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青少年模式”应用评分排序为移动游戏类APP>视频媒体类APP>社交媒体类APP>教育学习类APP。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智能媒体“青少年模式”应用存在的产品内容供给未分层、家长监护功能欠缺、认证精准识别技术待完善、沉迷防护机制单一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以科学规范青少年的智能媒体使用行为,推动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青少年模式” 技术道德化 网络保护 APP
下载PDF
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 被引量:31
6
作者 孙田琳子 张舒予 沈书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9,共7页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学习形态——SOHO式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了一种自由、弹性、自主的学习方式。该文...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学习形态——SOHO式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了一种自由、弹性、自主的学习方式。该文通过解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SOHO式学习形态,探析SOHO式学习的产生背景、学习风格、生态环境、主体要求等应用特色,并通过分析它在"视觉文化"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揭示这种新型学习形态的实践价值。研究发现,SOHO式学习重塑了学习时空结构,改变了师生对应关系,以及保障了学生个人知识网与组织局域网、社会互联网之间的运行机制,期望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SOHO式学习 学习形态
下载PDF
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建构策略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1,共7页
随着在线课程的迅速发展,其教学效果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线课程资源是网络环境下联结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重要媒介,也是影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研究视角,先后分析了在线课程资源的理解需求和理解现状之间的... 随着在线课程的迅速发展,其教学效果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线课程资源是网络环境下联结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重要媒介,也是影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研究视角,先后分析了在线课程资源的理解需求和理解现状之间的现实矛盾,指出建设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并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建构策略。文章阐明应从理解发生的起点、过程和归宿——"偏见表达""视域融合"和"应用生成"三方面建构在线课程资源,并依据哲学解释学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关系提出在线教学中"学习者—资源—他者"间的三维对话关系,帮助学生加强对资源知识的理解,为我国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资源 理解 哲学解释学 学习者 教学者
下载PDF
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张舒予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6期80-86,共7页
微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然而目前微课教学设计中的情感因素还有待加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发展。在产品设计理念"情感化设计"和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微课... 微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然而目前微课教学设计中的情感因素还有待加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发展。在产品设计理念"情感化设计"和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即从横向三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和纵向五要素(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来设计情感化的微课,并将此策略应用到"视觉文化"课程中进行实践论证阐释,以期为微课情感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情感化设计 微课设计 三五维度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的教育尺度——来自德雷福斯的现象学反思 被引量:47
9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65,90,共7页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浪潮,这促使教育工作者需要开始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边界与尺度。文章首先揭示了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发生的失衡现象,再通过剖析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极限的现象学反思,...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浪潮,这促使教育工作者需要开始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边界与尺度。文章首先揭示了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发生的失衡现象,再通过剖析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极限的现象学反思,得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局限在于人类智能的不可代替性,进而对教育中人工智能的运用尺度进行理性展望,从人机关系、学习体验、知识培养、评价机制、教育本质等维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发展图景,以期为未来的智能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 边界 德雷福斯 现象学
下载PDF
迭代共生: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田琳子 张舒予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119,80,共8页
近些年我国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开放课程资源开发的持久性和再生性发展中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从共... 近些年我国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开放课程资源开发的持久性和再生性发展中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从共享到共生"的资源开发模式可以为这些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如果在"从共享到共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为可持续的"迭代共生"资源开发模式,将不失为突破我国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瓶劲问题之有效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共生 从共享到共生 开放课程资源 资源开发
下载PDF
“形而上形而下”视域下开放教学资源的解构与建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田琳子 张舒予 沈书生 《高等理科教育》 2017年第4期19-26,共8页
开放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开放教学资源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从"形而上形而下"的哲学视角剖析资源形式与内涵间的关系,并从资源本身和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开放教学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 开放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开放教学资源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从"形而上形而下"的哲学视角剖析资源形式与内涵间的关系,并从资源本身和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开放教学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借助符号学工具,对开放教学资源的符号属性进行解构探析,阐明了解读资源符号的"三要素",并提出了建构资源的三种表征方式:"器道表征""印象表征"和"作品表征",以期为建设优质开放教学资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形而下 开放教学资源 解构 建构
下载PDF
面向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内容设计框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49,58,共8页
视频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如何设计出更易于学生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需求。文章分析了当下视频学习资源的理解需求与现实困境,并借助解释学理解理论建构出面向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内容设计框架。研究提出资源设... 视频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如何设计出更易于学生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需求。文章分析了当下视频学习资源的理解需求与现实困境,并借助解释学理解理论建构出面向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内容设计框架。研究提出资源设计者应关注视频的中介价值,立足过程设计视角,通过“预理解”“多理解”和“融理解”三个理解阶段,以及知识铺垫、情境导入、问题展开、知识应用和协作互评五个内容环节,逐步促进学生对视频学习资源内容的理解;最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解释该设计框架的运用路径。研究表明,该设计框架有助于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教学者应意识到如今视频学习资源的角色转换,挖掘其中的中介文本价值,以促进在线学习的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视频学习资源 资源内容设计 解释学 学习过程
下载PDF
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基于皮尔斯符号学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4,共7页
视频学习资源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其表征形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效果,建构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是资源设计者需要直面的新问题。文章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出发,分析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三分法"... 视频学习资源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其表征形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效果,建构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是资源设计者需要直面的新问题。文章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出发,分析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三分法",探寻促进理解的表征设计原理,并以此指导视频学习资源的表征设计,形成从结构到方法、从在线到临场、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达到解释等促进理解的资源表征策略,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视频学习资源 表征策略 符号学 在线课程
下载PDF
解释学本体论转向下的教学四重对话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李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解释学本体论转向引起的理解观流变对教育场域产生较大的启示作用。文章先后阐述不同理解观所蕴含的特定教学关系,剖析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背后的教学论意义,从解释学中"作者-读者-文本"三者理解关系的突破转变重新审视教育中的&... 解释学本体论转向引起的理解观流变对教育场域产生较大的启示作用。文章先后阐述不同理解观所蕴含的特定教学关系,剖析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背后的教学论意义,从解释学中"作者-读者-文本"三者理解关系的突破转变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教师-学生-知识"间的教学关系,阐明教学实体间不是对立的本位关系而是双向的对话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解释学本论转向下的教学四重对话关系,既师生间的建构性对话、生生间的启示性对话、人与知识的理解性对话和师生自我的反思性对话,以期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本体论转向 理解观 教学对话关系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在线学位项目研究:特色、价值与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近年来,美国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ed X和Udacity相继推出了在线学位项目,引领了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领域革新。介绍在线学位项目的发展背景,对比分析三大慕课平台学位项目的特色,进而揭示在线学位项目的价值意义。最终阐释该项目对我... 近年来,美国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ed X和Udacity相继推出了在线学位项目,引领了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领域革新。介绍在线学位项目的发展背景,对比分析三大慕课平台学位项目的特色,进而揭示在线学位项目的价值意义。最终阐释该项目对我国学位培养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的启示:创建开环学习空间,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提升专业学位应用技能;利用智能技术手段,保障研究生教学质量;教育成果多元认证,开发混合式学位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在线学位 学位培养 研究生教育 在线教育
下载PDF
论学习分析中的“点线面”视觉表征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田琳子 张舒予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6期38-43,共6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学习分析可视化结果中的点、线、面三元素构成的视觉表征形式对学习者所起的具体化、动态化、多元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了"点线面"视觉表征法在学习分析中的应用,并以"点线面"视觉表征法为特例进一步揭... 文章主要阐述了学习分析可视化结果中的点、线、面三元素构成的视觉表征形式对学习者所起的具体化、动态化、多元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了"点线面"视觉表征法在学习分析中的应用,并以"点线面"视觉表征法为特例进一步揭示视觉表征法的普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表征 学习分析 点线面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促进教育变革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田琳子 沈书生 赵瑞斌 《高等理科教育》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挖掘互联网思维方式蕴涵的教育价值,有助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思维与教育理念的类比分析,先后阐述了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挖掘互联网思维方式蕴涵的教育价值,有助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思维与教育理念的类比分析,先后阐述了互联网作用下教育的变革背景,揭示了教育视角下互联网思维开放化、自主化、体验化的结构特性,以及从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学形式、教学体验、教育生态等方面阐释了互联网思维促进教育变革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育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思维 教育变革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田琳子 刘和海 张舒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视觉文化研究也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冷思考状态.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从视觉文化研究所的成立逐渐走向成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探求其发展的轨迹,我们分别从视觉文化共同...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视觉文化研究也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冷思考状态.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从视觉文化研究所的成立逐渐走向成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探求其发展的轨迹,我们分别从视觉文化共同体的实验室、课程、平台三种学习要素与视觉文化共同体的学习愿景、学习主题、学习资源、学习阶梯四种学习措施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其学习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平台四措施"的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学习系统模式图.旨在突出这种学习路径案例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走向科学化与特色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学习共同体 学习要素 学习措施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中“人—技术”关系博弈与建构——从反向驯化到技术调解 被引量:40
19
作者 孙田琳子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人—技术关系 反向驯化 技术调解 道德物化
下载PDF
5G背景下教学视频的设计理念转向:从教辅工具到智媒教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孙田琳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在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我国迎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低功耗的超前优势开启了“信息随心至,万物皆可及”的互联时代。第五代通信技术(简称5G技术)的革新对媒介形态的影响不可小觑,“信息视... 在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我国迎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低功耗的超前优势开启了“信息随心至,万物皆可及”的互联时代。第五代通信技术(简称5G技术)的革新对媒介形态的影响不可小觑,“信息视频化”和“视频移动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领域中,教学视频也得到长足的应用与发展,4K高清同步课堂、VR/AR场景模拟、在线课程视频等新兴教与学方式都离不开视频的呈现。面对这场5G技术引领的视频流转型,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反思视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新形态及教学价值,挖掘新技术背景下教学视频的创新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在线课程 教育工作者 媒介形态 场景模拟 互联时代 移动化 教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