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氰虫酰胺暴露对赤子爱胜蚓的转录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治华 刘翔 +5 位作者 姚向峰 杜庆志 张建业 孙石昂 张风文 姜兴印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3期78-86,共9页
农药广泛且长期持续性用于农业生产中,而农药利用率仅有40%左右,60%进入水土环境中,造成农药污染问题。溴氰虫酰胺作为广泛使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土壤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风险。为研究溴氰虫酰胺对土壤环境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赤子... 农药广泛且长期持续性用于农业生产中,而农药利用率仅有40%左右,60%进入水土环境中,造成农药污染问题。溴氰虫酰胺作为广泛使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土壤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风险。为研究溴氰虫酰胺对土壤环境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赤子爱胜蚓为模式生物,通过转录组学的方法,研究0.1、10、100 mg/kg干土溴氰虫酰胺对赤子爱胜蚓的生态毒性。研究发现,随着溴氰虫酰胺的浓度增加,其差异基因数目增多;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富集的通路也在增加,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转录水平影响增大。在GO富集分析的三大分支中,溴氰虫酰胺主要影响了55个二级功能条目;在KEGG富集分析中,溴氰虫酰胺主要影响6条一级代谢通路。高浓度处理100 mg/kg干土的溴氰虫酰胺主要引起蚯蚓的抗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蚯蚓的糖类和脂质的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最终影响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学了解了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分子毒理学,为溴氰虫酰胺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虫酰胺 转录组 蚯蚓 环境 GO富集分析 KEGG富集分析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3种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发林 孙石昂 +5 位作者 于灏泳 乔治华 姚向峰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61,共9页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播种后20 d...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处理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盆栽防效分别为78.15%、80.26%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效分别为83.87%、86.27%和88.37%;高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沟金针虫 铜绿丽金龟 小地老虎 种子处理
下载PDF
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发林 乔治华 +5 位作者 姚向峰 于灏泳 孙石昂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8-959,共12页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毒力,并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LC10,LC25和LC40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营养指标和体内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处理1,6,12,24,48和72h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海藻糖酶)、保护酶(CAT,POD和SOD)以及解毒酶(CarE,MFO和GST)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有较高毒力,其LC50值为1.2397mg/kg。LC10和LC40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3龄幼虫后,平均相对生长率(MRGR)和近似消化率(AD)显著降低,严重干扰其对食物的利用;LC10,LC25和LC40剂量处理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主要的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海藻糖)含量和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降低,而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显著增加,最终延缓其生长发育。【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幼虫后,通过抑制消化酶活性,使其对食物的利用能力降低和生长发育延缓,以及诱导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来阻止外界毒物侵害。研究结果为阐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亚致死效应机制及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氯虫苯甲酰胺 毒力 亚致死效应 消化酶 保护酶 解毒酶 酶活力
下载PDF
防治沟金针虫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 被引量:8
4
作者 于灏泳 何发林 +5 位作者 乔治华 姚向峰 孙石昂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4期115-121,共7页
为筛选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采用浸渍法测定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 为筛选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采用浸渍法测定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28组。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按2:1、3:1、15:8、15:2、3:4、1:2、3:11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78.41、185.44、208.10、155.16、149.55、138.98、309.22。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噻虫嗪按11:2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98.45。联苯菊酯与硫双威、噻虫胺按1:2、1:5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215.69、33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氯虫苯甲酰胺 药剂复配 共毒系数 共毒因子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S-诱抗素拌种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邢则森 姜兴印 +4 位作者 孙石昂 宋雪慧 尚佃龙 李向东 张吉旺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6期1-6,共6页
为探讨S-诱抗素在低温胁迫下对玉米(Zea mays)的生理调控作用,选用‘大丰30号’玉米种子为材料,用S-诱抗素不同有效成分剂量(0.2、0.4、0.6、0.8、1.0 mg/kg)包衣玉米种子,玉米出苗后使用培养箱模拟低温环境,待玉米长至三叶期,测定玉米... 为探讨S-诱抗素在低温胁迫下对玉米(Zea mays)的生理调控作用,选用‘大丰30号’玉米种子为材料,用S-诱抗素不同有效成分剂量(0.2、0.4、0.6、0.8、1.0 mg/kg)包衣玉米种子,玉米出苗后使用培养箱模拟低温环境,待玉米长至三叶期,测定玉米幼苗生物学性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S-诱抗素拌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且均随着S-诱抗素有效成分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S-诱抗素提高玉米耐寒性的介导调控具有一定浓度效应,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诱抗素 玉米 低温胁迫 拌种 幼苗生长
下载PDF
S-诱抗素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姚晨涛 孙晓 +5 位作者 张风文 孙石昂 乔治华 姚向峰 于灏泳 姜兴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为研究S-诱抗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果实着色效果、果实品质、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指导S-诱抗素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合理使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400 mg/L)的S-诱抗素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进行茎叶... 为研究S-诱抗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果实着色效果、果实品质、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指导S-诱抗素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合理使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400 mg/L)的S-诱抗素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S-诱抗素处理后外观色泽得到有效改善,葡萄果皮着色指数(CIRG)、花青素、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花青素合成相关酶PAL、CHI活性提高。葡萄果实转色初期(第2次膨大期,转色面积为50%~10%)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对葡萄着色存在低促高抑的影响,其中用300mg/LS-诱抗素茎叶喷雾处理1次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巨峰’ S-诱抗素 花青素 果实品质 CIRG 着色指数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的室内毒力测定及混配增效药剂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发林 乔治华 +5 位作者 姚向峰 于灏泳 孙石昂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8-233,257,共7页
为了筛选出对蛴螬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室内采用浸虫法测定了多个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用共毒因子法与共毒系数法相结合评价了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硫双威、毒死蜱、噻虫胺、氟虫腈、... 为了筛选出对蛴螬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室内采用浸虫法测定了多个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用共毒因子法与共毒系数法相结合评价了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硫双威、毒死蜱、噻虫胺、氟虫腈、联苯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按9∶2、5∶1、3∶4、9∶25、18∶5、1∶3、18∶23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69、248、335、144、195、185、184;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噻虫胺按15∶2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66;联苯菊酯与硫双威、吡虫啉分别按5∶2、5∶9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216、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复配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下载PDF
3种不同结构芸苔素内酯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晓 姜兴印 +3 位作者 姚晨涛 孙石昂 乔治华 张建业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为了确定3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24-表、28-高和28-表高)在棉花上的最佳调节效果和使用剂量,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试验采用浸种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在棉花苗期、蕾铃期和吐絮期分别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来进行。结... 为了确定3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24-表、28-高和28-表高)在棉花上的最佳调节效果和使用剂量,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试验采用浸种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在棉花苗期、蕾铃期和吐絮期分别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来进行。结果表明:当浸种剂量为0.01 mg/kg时,3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和根系活力都有显着的增加。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当施药剂量为0.02 mg/kg时,芸苔素内酯可以明显提高棉铃重、棉纤维长度和棉花整齐度,并且也能一定程度的增加棉花产量。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中,28-高在3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中都表现出最佳的调节效果。因此,为了调节植株生长以及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推荐使用具有28-高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其中浸种浓度为0.01~0.02 mg/kg,田间喷雾剂量为0.02~0.04 mg/kg。试验期间,棉花长势良好没有药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素内酯 不同结构 棉花 浸种 喷雾 最佳效果
下载PDF
芸苔素内酯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被引量:28
9
作者 孙石昂 何发林 +5 位作者 姚向峰 乔治华 于灏泳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9-836,共8页
本文研究了24-表芸苔素内酯、28-高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调控作用。通过3种芸苔素内酯处理喷雾,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其中28-高芸苔素内酯在0.03 mg·kg-1处理时调节效果最... 本文研究了24-表芸苔素内酯、28-高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调控作用。通过3种芸苔素内酯处理喷雾,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其中28-高芸苔素内酯在0.03 mg·kg-1处理时调节效果最明显。研究表明,外施芸苔素内酯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的增长,增强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芸苔素内酯 光合性能 酶活性 抗旱性
原文传递
噻虫啉对斑马鱼仔鱼及成鱼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灏泳 姚向峰 +4 位作者 乔治华 孙石昂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噻虫啉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为噻虫啉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半静态法测定了噻虫啉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仔鱼及成鱼的急性(96 h)毒性以及慢性(28 d)毒性。[结果]通过急性试验测定噻虫啉对斑马鱼仔鱼及...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噻虫啉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为噻虫啉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半静态法测定了噻虫啉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仔鱼及成鱼的急性(96 h)毒性以及慢性(28 d)毒性。[结果]通过急性试验测定噻虫啉对斑马鱼仔鱼及成鱼的96 h致死中浓度成鱼(57.80 mg/L)>仔鱼(28.01 mg/L);在慢性毒性试验中通过斑马鱼肝脏的酶活性试验,在噻虫啉质量浓度达到9 mg/L(环境最终残留质量浓度)时,结果显示成鱼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噻虫啉对斑马鱼仔鱼及成鱼均表现为低等毒性,但长期使用对其成鱼肝脏的发育有一定毒性作用,推广使用中需要注意科学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啉 斑马鱼 仔鱼 成鱼 毒性
原文传递
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沟金针虫配方筛选与田间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发林 孙石昂 +4 位作者 谭海丽 孙晓 尚佃龙 姚晨涛 姜兴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3-1240,共8页
为筛选对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具有增效作用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佳复配组合,并评价其田间应用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下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并... 为筛选对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具有增效作用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佳复配组合,并评价其田间应用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下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并选择最佳配比加工成制剂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该复配剂对玉米田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以配比2∶5、4∶5和2∶1复配时的共毒因子分别为41.16、23.88和36.07,经细化配比后,以配比1∶3、2∶5、4∶5、1∶1、2∶1和3∶1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21.77、228.03、284.41、175.05、150.98和135.80,其中以4∶5复配时的增效作用最显著;按照此比例配制的15%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种衣剂,以该种衣剂0.5、1、1.5、2、2.5 g(a.i.)/kg剂量处理后在玉米出苗后2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76%、59.52%、66.67%、71.43%和78.57%。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幼虫增效作用明显,15%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种衣剂可有效防治沟金针虫且对玉米安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 沟金针虫 复配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田间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混配对铜绿丽金龟的增效作用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发林 孙石昂 +4 位作者 尚佃龙 姚晨涛 谭海丽 孙晓 姜兴印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4-848,共5页
[目的]筛选防治铜绿丽金龟幼虫的增效配比及评价其田间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浸虫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不同配比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以7∶3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 [目的]筛选防治铜绿丽金龟幼虫的增效配比及评价其田间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浸虫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不同配比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以7∶3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按此比例加工成悬浮种衣剂,有效含量200~250g a.i./100kg处理在玉米出苗后21d的防治效果仍高于65%,且对玉米安全。[结论]氯虫苯甲酰胺与联苯菊酯复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增效作用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联苯菊酯 铜绿丽金龟 复配 共毒系数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