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雌三醇透皮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友华 孙祥榴 +2 位作者 万翼英 薄少英 董秀琴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14-415,共2页
本文在正常人体进行了雌三醇透皮吸收的研究。结果表明,雌三醇有较好的透皮吸收性,一次给药5,10mg,在给药后第4d24h 尿药量仍分别高于基础水平2.26μg和13.54μg,绝经者10mg 剂量组0~4d 尿药曲线下面积 AUC(47.81μg)(扣除基础值)约为5... 本文在正常人体进行了雌三醇透皮吸收的研究。结果表明,雌三醇有较好的透皮吸收性,一次给药5,10mg,在给药后第4d24h 尿药量仍分别高于基础水平2.26μg和13.54μg,绝经者10mg 剂量组0~4d 尿药曲线下面积 AUC(47.81μg)(扣除基础值)约为5mg 剂量组的 AUC(26.90μg)的2倍,未绝经者10mg 剂量组 AUC 为80.99μg,是5mg 剂量组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透皮吸收 TDX
下载PDF
舒喘灵透皮吸收的研究
2
作者 宋友华 孙祥榴 薄少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11-413,共3页
本文使用简单小室装置研究了6种不同基质的舒喘灵制剂对小鼠皮肤的渗透吸收,6种制剂24h的透皮吸收率分别是:溶液剂72.2%;水溶性软膏Ⅱ42.9%;亲水性软膏35.7%;水溶性软膏Ⅰ15.6%;亲油性软膏4.4%;水溶性软膏Ⅲ0.73%。结果表明软膏基质可... 本文使用简单小室装置研究了6种不同基质的舒喘灵制剂对小鼠皮肤的渗透吸收,6种制剂24h的透皮吸收率分别是:溶液剂72.2%;水溶性软膏Ⅱ42.9%;亲水性软膏35.7%;水溶性软膏Ⅰ15.6%;亲油性软膏4.4%;水溶性软膏Ⅲ0.73%。结果表明软膏基质可以控制舒喘灵的释放,并且表明基质的组成和比例可以影响药物的释放、渗透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瑞宁 透皮吸收
下载PDF
雌三醇乳剂的研究
3
作者 孙祥榴 宋友华 +2 位作者 万翼英 薄少英 董秀琴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本文介绍了雌三醇乳剂制备,透皮吸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三组志愿者一次外擦此乳剂5天后尿中雌三醇量高于基础尿药量,说明此乳剂透皮性好,透皮量和剂量成正比关系,不良反应和剂量有正相关性。若剂量合适,此乳剂是一安全、缓释、长效... 本文介绍了雌三醇乳剂制备,透皮吸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三组志愿者一次外擦此乳剂5天后尿中雌三醇量高于基础尿药量,说明此乳剂透皮性好,透皮量和剂量成正比关系,不良反应和剂量有正相关性。若剂量合适,此乳剂是一安全、缓释、长效、方便之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乳剂 透皮吸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雌三醇乳剂引起不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
4
作者 孙祥榴 宋友华 万翼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45,共2页
观察健康受试者在雌三醇乳剂透皮吸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表明,10mg剂量组尿中雌三醇最大排出量均数为42.5ng/d>5mg剂量组最大尿中排出量均数18.38ng/d,而且10mg剂量组的的AUC>5mg剂量组的AUC。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剂量呈... 观察健康受试者在雌三醇乳剂透皮吸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表明,10mg剂量组尿中雌三醇最大排出量均数为42.5ng/d>5mg剂量组最大尿中排出量均数18.38ng/d,而且10mg剂量组的的AUC>5mg剂量组的AUC。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剂量呈正比关系,同时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与尿药最大排出量相一致。用药1次5d后,尿中排出量仍高于未用药前的基础尿排出量,显示乳剂长效缓释,只要剂量适当,可达到安全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乳剂 缓释制剂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雌三醇乳剂透皮试验中引起不良反应与剂量...
5
作者 孙祥榴 宋友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雌三醇 不良反应 剂量
下载PDF
新型喹诺酮类药奥氟沙星和环丙氟沙星
6
作者 孙祥榴 唐雯 《医药导报》 CAS 1992年第2期28-30,共3页
环丙氟沙星(ciprofloxcin,CPFX)和奥氟沙星(ofloxacin,OFIX)是新型第三代喹诺酮类药。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分布良好毒付作用较小;和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又可多途径给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倍受重视。现就其药理,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 环丙氟沙星(ciprofloxcin,CPFX)和奥氟沙星(ofloxacin,OFIX)是新型第三代喹诺酮类药。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分布良好毒付作用较小;和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又可多途径给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倍受重视。现就其药理,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等进行介绍,以求合理应用。 1.抗菌机理:因为此二药结构类似,其抑菌机理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奥氟沙星 环丙氟沙星
下载PDF
几种降血脂药物的作用分析
7
作者 孙祥榴 《北京医药》 1989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降血脂药 动脉粥样硬化 疗效
下载PDF
新型降压药—钾通道开放剂
8
作者 孙祥榴 《北京医药》 199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降压药 钾通道开放剂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应用与存在问题
9
作者 孙祥榴 《北京医药》 1990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