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会大师和他所处的时代
1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4X期54-60,共7页
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师,他于北魏时期来到洛阳,在嵩山创立了禅宗,相传他在圆寂时留下遗言:'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并留下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1]预言禅... 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师,他于北魏时期来到洛阳,在嵩山创立了禅宗,相传他在圆寂时留下遗言:'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并留下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1]预言禅宗将在未来中国蓬勃发展。到了盛唐时期,禅宗分为北禅神秀与南禅慧能两派,北禅主渐修,南禅主顿悟,世称'南能北秀'。北禅兴于北方,南禅流行于南方,本来两宗南北对峙,相安无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六祖 神会大师 佛教宗派 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 华严宗 法相宗 玄奘大师 《华严经》 无遮大会
下载PDF
唐诗中的定鼎门
2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33期62-64,共3页
定鼎门,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和古城路交叉口的西北侧,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时称建国门,唐时更名为定鼎门,相继被隋、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 定鼎门,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和古城路交叉口的西北侧,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时称建国门,唐时更名为定鼎门,相继被隋、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使用时间长达52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其间,虽然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和修葺,但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郭城 隋唐洛阳城 北宋末年 古代都城 定鼎 建国门 基本格局 洛龙区
下载PDF
唐代洛阳龙兴寺的历史考察
3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12期53-57,共5页
2019年1月21日,《洛阳日报》报道,世界文化遗产——定鼎门和两坊一街的宁人坊内发现了唐代龙兴寺遗址。该报道称:"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探查出一大型夯土台基。2014年,经发掘发现,该遗址为一边长为10.4米的正方形夯土台基,考古工... 2019年1月21日,《洛阳日报》报道,世界文化遗产——定鼎门和两坊一街的宁人坊内发现了唐代龙兴寺遗址。该报道称:"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探查出一大型夯土台基。2014年,经发掘发现,该遗址为一边长为10.4米的正方形夯土台基,考古工作者推测此处应该为塔基或祭坛。……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筒、板瓦等建筑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世界文化遗产 龙兴寺 夯土台基 建筑构件 唐代洛阳 遗址 板瓦
下载PDF
水泉石窟和北魏法华信仰
4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12X期23-29,共7页
水泉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寇店镇水泉村万安山的断崖上,洞窟坐东向西,石窟平面略呈长方形,窟内深约10米,宽约6.3米,高约6.5米,窟口有木结构遮檐遗迹。洞窟后壁中央雕有并立的主佛两尊,北立佛高4.7米,头上髻部残缺,面方圆,额中有白毫相,... 水泉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寇店镇水泉村万安山的断崖上,洞窟坐东向西,石窟平面略呈长方形,窟内深约10米,宽约6.3米,高约6.5米,窟口有木结构遮檐遗迹。洞窟后壁中央雕有并立的主佛两尊,北立佛高4.7米,头上髻部残缺,面方圆,额中有白毫相,高鼻,长耳,方口,嘴角上翘。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间系带,带结下垂,下着大裙,裙褶密集,呈竖条状。右臂屈举于胸前右侧,左臂举至胸前伸掌,两手皆毁,做说法状,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南侧立佛距北立佛1.1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佛 炳灵寺 释迦牟尼佛 二佛并坐像 水泉石窟 佛教造像 释迦佛 《法华经》
下载PDF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之魅力
5
作者 孙章峰 《理财(经济)》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于唐代妇女的了解.如果没有图像资料,仅仅依靠文献的描述,现代人在脑海中耍想对千年以前古人的形象有个清晰的认知是很困难的。幸运的是除了文献外,关于唐代妇女还有大量的壁画、绘画和陶俑等实物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 对于唐代妇女的了解.如果没有图像资料,仅仅依靠文献的描述,现代人在脑海中耍想对千年以前古人的形象有个清晰的认知是很困难的。幸运的是除了文献外,关于唐代妇女还有大量的壁画、绘画和陶俑等实物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女俑千姿百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立体标本,她们的容貌、服饰和曼妙身姿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形象,其形象或雍容华贵,或婀娜多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妇女 唐三彩 人的形象 图像资料 实物资料 唐代墓葬 现代人 文献
下载PDF
一缕炉烟承佛香——佛教和博山炉关系研究
6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第11X期31-35,64,共6页
博山炉是西汉出现的一种新器物。它的基本形制是:高圈足,上有细柄,托举起半圆形的炉体,上面有一个山峦形状的尖形炉盖。关于博山炉的文献记载,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文献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者……作九层博山香炉,... 博山炉是西汉出现的一种新器物。它的基本形制是:高圈足,上有细柄,托举起半圆形的炉体,上面有一个山峦形状的尖形炉盖。关于博山炉的文献记载,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文献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者……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1]另据北宋徐兢所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博山炉,本汉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莲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山炉
下载PDF
洛阳出土的汉代酒樽及其相关问题
7
作者 王献本 孙章峰 《文博》 2000年第3期27-30,5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洛阳市 汉朝 酒樽 中国 杂技 倒立杂技俑 酒文化
下载PDF
鸠·鸠杖·鸠车 被引量:9
8
作者 孙章峰 徐昭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8,共4页
鸠杖、鸠车在汉代甚为流行。对于这一文化现象,作者在对鸠的原始造型及其文化含义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鸠杖、鸠车在汉代受到青眯的原因,指出鸠杖、鸠车流行于汉代是当时尊老爱幼之风甚盛的物质体现。
关键词 鸠杖 鸠车 汉代 尊老爱幼
原文传递
亳都地望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昭峰 孙章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61,共5页
有关亳都地望 ,古今主要有西亳说、南亳说、北亳说、杜亳说、垣亳说及郑亳说等六种说法 ,本文结合文献材料和考古学材料 ,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诸亳说一一加以考证 ,最后认定郑州商城为汤之亳都。
关键词 地望 郑州商城 考古学 古今 考证 文献材料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博山炉的兴起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章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9,108,共7页
博山炉是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的新器物,它是丝绸之路开通后,受到中国文化和西域文化双重影响下的产物,最初是神仙崇拜的道具,后来转化为佛教用具并传至朝鲜半岛,并在继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扬。
关键词 博山炉 汉武帝 神仙信仰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 被引量:40
11
作者 沈天鹰 郭画晓 +8 位作者 刘航宁 孙海岩 王敏 孙章峰 王军花 李丽 石红 张玉芳 高西省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69,F0002,共15页
2005年4月,洛阳博物馆征集到一批包括陶俑、陶器皿、瓷器、石器等北魏文物百余件,其组合完整、数量较大,是北魏时期文物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从所获得的墓志看其属北魏重臣杨机所有,我们随即对其出土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出土文物 洛阳 文物考古 博物馆 陶俑 瓷器 石器
原文传递
形神兼备 风采依然──北魏永宁寺泥塑作品赏析
12
作者 孙章峰 《中原文物》 2000年第4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泥塑人 永宁寺 风采 小冠 袈裟
原文传递
为什么如此之大
13
作者 克里斯托弗.斯托克斯 孙章峰 郭画晓 《世界美术》 CSSCI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被媒体炒作的霍比波普团体画家索菲·冯·赫勒曼是深不可测还是徒有虚表?
关键词 画室 艺术 炒作 人物 嘉宾 电视节目 说话 伪装 文章
原文传递
处于躁动和变形状态下的艺术——珍妮·亚历山大作品之思考
14
作者 马瑞林·马丁 孙章峰 《世界美术》 2003年第2期17-22,共6页
关键词 珍妮·亚历山大 南非 美术家 人物形象 创作风格 形式主义 叙事方式 《鲍姆男孩》 《非洲冒险》
原文传递
敞开门扉——对乔治亚和戴维·韦尔斯夫妇的采访
15
作者 萨利.瓦隆哥 孙章峰 《世界美术》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乔治亚 戴维·韦尔斯 人物采访 雕塑艺术 艺术品收藏 艺术欣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