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斜向扇三角洲形成机制、发育规律及勘探启示:以东营凹陷北带为例
1
作者 李晋 刘震 +7 位作者 张忠民 刘建平 孙笑凡 刘惠民 杨光 朱茂林 王文彬 肖洪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833,共18页
断陷湖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在盆地早期的充填演化过程中,其陡坡带往往能够形成厚达上千米的砂砾岩沉积建造,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目前对这些巨厚层砂砾岩的沉积成因认识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以济阳坳陷典... 断陷湖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在盆地早期的充填演化过程中,其陡坡带往往能够形成厚达上千米的砂砾岩沉积建造,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目前对这些巨厚层砂砾岩的沉积成因认识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以济阳坳陷典型的断陷湖盆——东营凹陷陡坡带盐家地区为例,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岩心、录井、测井等地质资料,综合运用地震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流变学分析方法,对前期在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发现的斜向扇三角洲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斜向扇三角洲沉积物中砾石含量相对较高,由牵引流和重力流共同形成,石英含量平均40%~55%,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其地震响应特征在顺物源方向表现为(斜交、叠瓦和帚状)前积相,在垂直物源方向表现为充填相;(2)斜向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断陷早期,并于断陷中期大量消亡,扇体与边界断层以低角度斜交,角度通常不会超过45°,扇体的发育规模受到其根部所处位置的影响,扇体的消亡呈非等时性;(3)断陷湖盆陡坡带早期大型斜向扇三角洲的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4个因素:边界断层分段特征形成的转换构造为斜向扇三角洲的发育提供输送通道,断陷早期边界断层控制下的古凹槽为斜向扇三角洲的发育提供可容纳空间,断块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破碎带为斜向扇三角洲的发育提供物质来源以及边界断层的硬连接导致斜向扇三角洲的消亡并向近岸水下扇转换;(4)已发现断陷湖盆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油气藏多属于斜向扇三角洲。本次研究指出陡坡带各级别转换带可作为勘探的重点靶区,布井方向应沿斜交边界断层。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断陷湖盆陡坡带沉积理论,同时能够为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深层勘探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陡坡带 斜向扇三角洲 演化 展布特征 深层油气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基于G-四链体-血红素和链式放大反应的基因检测传感器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延修 孙笑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4-778,共5页
该文以特殊设计的DNA序列为捕获探针,以G-四链体-血红素复合物作为信号分子,利用链式反应实现目标DNA的灵敏检测。在目标DNA存在时,捕获探针与目标DNA相互识别,同时目标DNA能与辅助探针发生连续的链式反应,从而在电极表面引入大量G-四... 该文以特殊设计的DNA序列为捕获探针,以G-四链体-血红素复合物作为信号分子,利用链式反应实现目标DNA的灵敏检测。在目标DNA存在时,捕获探针与目标DNA相互识别,同时目标DNA能与辅助探针发生连续的链式反应,从而在电极表面引入大量G-四链体结构。血红素存在下,G-四链体可与血红素结合形成具有很强电化学信号的G-四链体-血红素复合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扫描得到的电化学信号与体系中的目标DNA浓度存在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DNA的检测。在各组分浓度最适的情况下,电流响应值与目标DNA浓度在0.01~10 pmol/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8 fmol/L。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生物传感器 G-四链体 血红素 基因检测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程应用型院校 被引量:9
3
作者 姜雪 孙笑凡 高悦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第4期52-53,共2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积淀,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资源库。而受历史年代烙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封建迷信、因循守旧等腐朽消极的思想残留。因此,为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积淀,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资源库。而受历史年代烙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封建迷信、因循守旧等腐朽消极的思想残留。因此,为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科学地探索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