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与男性生育障碍关系的探讨
1
作者 李孟婷 孔舒 +5 位作者 王鼎 潘倩莹 丘文君 梁意 郭丽媛 孙筱放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男性携带者临床表型与生育情况,探讨sSMC与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助孕门诊的男性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后结果为除46条染色体外携带1条以上s... 目的分析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男性携带者临床表型与生育情况,探讨sSMC与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助孕门诊的男性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后结果为除46条染色体外携带1条以上sSMC的患者。收集患者精液常规检查、性激素等临床资料及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果20661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男性患者中,sSMC检出率为0.073%(15例)。其中13例患者核型为47,XY,+mar,1例患者为48,XY,+2mar,1例患者同时携带8号和21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为47,XY,t(8;21)(q22;q11.2),+mar。1例患者为精液常规正常,2例患者为弱畸精子症,5例(33%)患者为无精子症,其余7例(47%)患者为少弱畸精子症。共有5例患者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检测,其中4例患者aCGH检测结果未发现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拷贝数缺失或者重复;1例患者在多条染色体的纯合区域(ROH)。15例男性患者中12例患者在就诊前均未生育,其余3例患者为继发不育。结论sSMC携带者通常伴有生育障碍,应综合sSMC的检测结果、临床表型和生育风险评估,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 不育症 染色体核型分析 ACGH
下载PDF
创新创业型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骆玉梅 张密密 +4 位作者 周华 袁静茹 黎青 孙筱放 朱德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9期35-38,共4页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是高等院校培养拔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医学本科生教育存在课程较多、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强、“医教研”契合度较低,学生培养模式不完善等缺点。广州医科大学及各大附属院校在本科生各阶段贯彻“...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是高等院校培养拔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医学本科生教育存在课程较多、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强、“医教研”契合度较低,学生培养模式不完善等缺点。广州医科大学及各大附属院校在本科生各阶段贯彻“南山风格”思想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团队协作及奉献社会的精神,开展科研创新训练。广州医科大学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高校,南山学院实行“三制三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创新,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金域检验学院获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与全国最大第三方检验企业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校企协同教学培养,多方面协同教育培养创业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良好效果。文章针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南山风格 创新型人才 创业型人才 科研 导师制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刘梓航 蔡祥胜 +2 位作者 杨翌 孙筱放 谢英俊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911-919,共9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异性基因编辑工具对目标生物体基因序列进行较为精确定位修饰,来获得期待生物性状或进行基因研究的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人工手段对目标基因进行定向编辑,修改生物体的原始基因组,从而导致基因组的...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异性基因编辑工具对目标生物体基因序列进行较为精确定位修饰,来获得期待生物性状或进行基因研究的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人工手段对目标基因进行定向编辑,修改生物体的原始基因组,从而导致基因组的定向突变。目前,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还需要各种实践的检验,以确保这一革命性技术能够安全可靠地用于治疗和预防遗传疾病。本文从该技术的原理、发展过程、临床应用和可能的药物开发方向等描述该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疾病治疗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筱放 黎青 +6 位作者 孙逸平 黄艳仪 廖宝平 陈元本 杨泽 M.A.Femandez-Vona P.Stastny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48-48,共1页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NB5,DQA1,DQB1和DPBI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NB5,DQA1,DQB1和DPBI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4种DRB5,8种DQA1,12种DQB1和12种DPB1基因。该人群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典型性表现在HLA-DRB*1202的不寻常优势和DRB1*02单倍型的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还发现了很高频率的一个近年才被正式命名的DP新型:HLA-DPB1*2101,并且此型具有极不寻常的DRB1*1202-DPB1*2101的连锁不平衡。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Ⅱ类基因 HLA单位体 PCR/SSO分型
下载PDF
生殖遗传学的新进展
5
作者 孙筱放 陈欣洁 周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5期1-4,6,共5页
关键词 生殖遗传学 诊断 细胸核移植 克隆 转基因动物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
6
作者 孙筱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核移植克隆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ART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体外授精 细胞核移植 克隆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及其应用
7
作者 孙筱放 陈欣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应用 形态 表面标记
下载PDF
顶体酶活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欣洁 龙晓林 +6 位作者 孙筱放 张伟良 吴学诗 骆玉梅 杜红姿 廖宝平 周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909对在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夫妇,其中女方检查为正常或仅为输卵管因素不孕。采用改良巴氏法染色和Na-苯甲酰-DL-精胺酸-P-硝酰基苯胺(BAPNA)法分别对丈夫...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909对在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夫妇,其中女方检查为正常或仅为输卵管因素不孕。采用改良巴氏法染色和Na-苯甲酰-DL-精胺酸-P-硝酰基苯胺(BAPNA)法分别对丈夫的精液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和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结果:顶体酶异常组中各项精液参数,包括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活动力、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精子密度均显著低于顶体酶正常组(P<0.01);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分析上述各参数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两组间取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无可移植胚胎周期百分率、胚胎移植数和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顶体酶正常组的受精率、仅一个胚胎移植的周期百分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顶体酶异常组(P<0.01)。结论:顶体酶活性异常与精液常规分析各主要参数的异常密切相关,可导致体外受精率显著下降。顶体酶活性检测在IVF结局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顶体酶活性 男性不育 精子形态
下载PDF
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田霖 孙筱放 +3 位作者 刘海波 骆玉梅 陈欣洁 黄东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5946-5952,共7页
背景:高效、稳定地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人脂肪干细胞,是其在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中广泛应用的基础和前提。目的:探索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的适宜条件,从而提高其增殖能力。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的方法,从人腹部皮下块状脂肪中分离出脂肪干... 背景:高效、稳定地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人脂肪干细胞,是其在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中广泛应用的基础和前提。目的:探索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的适宜条件,从而提高其增殖能力。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的方法,从人腹部皮下块状脂肪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经贴壁筛选法纯化细胞、低糖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Giesam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观察分析传代后染色体核型改变;选取第3代脂肪干细胞做流式细胞鉴定、EdU细胞增殖能力检测以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原代脂肪干细胞形态不一,经传代后的细胞形态趋于长梭形,排列紧密呈漩涡状生长。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周期分析及EdU掺入法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提示,体外培养不会引起脂肪干细胞的核型改变。第3代脂肪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44,CD90,CD105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和CD45呈阴性;克隆形成率为8.8%;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脂肪干细胞能够向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结果说明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分离 体外扩增培养 鉴定 染色体核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丹 李海军 +2 位作者 李志华 陈敏 孙筱放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是否具有预测意义,为高龄孕妇选择唐氏筛查筛选染色体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有产前诊断指征前来咨询的病例共2 335例,所有孕妇年龄...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是否具有预测意义,为高龄孕妇选择唐氏筛查筛选染色体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有产前诊断指征前来咨询的病例共2 335例,所有孕妇年龄均大于或等于35岁,平均(37.43±2.93)岁。病例均进行了羊水或脐带血细胞绒毛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然后对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335例高龄孕妇中产前诊断染色体结果异常的共有177例,异常率为7.58%。在异常的病例中,年龄越大,染色体异常的比率越高,除染色体多态性外,染色体三体及染色体臂间倒位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结论高龄孕妇进行唐氏筛查能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率,对于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唐氏综合征 新生儿筛查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Y染色体微缺失人群中Y-STR等位基因缺失模式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燕超 马晓燕 +5 位作者 孙筱放 冼嘉嘉 李少英 何文智 王晓蔓 黎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s, Y-STRs)已被广泛应用到DNA检验领域。然而,由于Y染色体存在较高的结构突变率,可能会导致部分Y-STR等位基因丢失甚至产生特殊的缺失模式,从而影响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位于Y染色体长臂的...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s, Y-STRs)已被广泛应用到DNA检验领域。然而,由于Y染色体存在较高的结构突变率,可能会导致部分Y-STR等位基因丢失甚至产生特殊的缺失模式,从而影响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位于Y染色体长臂的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 AZF)与精子发生有关,该区域微缺失可导致不育症。然而Y染色体微缺失人群是否存在特殊的Y-STR缺失模式仍有待研究。本文利用法医学上常用17个Y-STR探讨了85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的Y-STR缺失模式。结果显示,单纯AZF a区缺失样本,均存在DYS439-DYS389I-DYS389II基因座无效扩增情况;单纯AZF b区或单纯AZF c区缺失样本存在DYS448基因座无效扩增;复合AZF b+c+d区缺失样本存在DYS385-DYS392-DYS448基因座无效扩增;复合AZFa+b+c+d区缺失样本存在DYS390-Y-GATA-H4-DYS385-DYS392-DYS448基因座无效扩增。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Y-STR缺失模式与Y染色体微缺失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AZF缺失 Y-STR等位基因缺失 不育症
下载PDF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申本昌 张成 +1 位作者 孙筱放 李少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技术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23位女性亲属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DHPLC技术和MLPA法均检测出11位先证者具有DMD基因缺失突变,3位先证者具有DMD重复突变;MLPA法除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上述突变外,还检测出DHPLC法未检测出的两位患者的DMD基因存在缺失突变。16个家系中18位可能的女性携带者中,12位经检测为缺失/重复突变携带者。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6位先证者及其女性亲属DMD基因具有缺失/重复突变。结论与DHPLC法和传统的多重PCR方法相比,MLPA法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位置更为准确。MLPA法可用于检测先证者及家系中女性携带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少英 孙筱放 +2 位作者 黎青 张慧敏 王晓蔓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文章采用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对720例DMD患者及其母亲和20例正常成年男性进行dystrophin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率为64.9%(467/720),54.3%(391/720)的患者为基因缺失;10.6%(76/720)的患者为基因重复。累及Exon45-54缺失突变型占全部缺失型患者的71.9%(281/391);重复突变型累及Exon1-40占全部重复型患者82.9%(63/76);检出的患者中,DMD型和中间型营养不良症(Intermediate muscular dystrophy,IMD)型占90.6%(423/467),Becker型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型占9.4%(44/467)。表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以dystrophin基因缺失突变为主,突变发生在整个基因中非均匀分布,存在突变热区,在缺失和重复的位置和片段长度与肌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缺失 重复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下载PDF
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脑出血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倩莹 孙筱放 +2 位作者 廖宝平 李少英 孔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I/D)与脑梗死、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23例脑梗死患者、340例脑出血患者和55例正常人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检测。结果脑梗死组DD,ID和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I/D)与脑梗死、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23例脑梗死患者、340例脑出血患者和55例正常人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检测。结果脑梗死组DD,ID和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7%,37.8%和4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918,1.781,0.043和P >0.05),脑出血组DD,ID和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8%,41.4%和36.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506,0.653和0.253,P >0.05)。脑梗死组D和I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6%和60.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421和0.421,P >0.05),脑出血组D和I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5%和57.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608和1.608,P >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病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 脑梗死 脑出血
下载PDF
羊水基因芯片在中晚孕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兢思 陈敏 +10 位作者 蔡光伟 李南 翦薇 李志华 李于凡 潘悦健 赖珍菲 张慧敏 刘维强 孙筱放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羊水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基因芯片在中晚孕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中晚孕期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但孕妇不愿进行脐血穿刺的单胎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10ml羊水,应用aCGH进行分析(401例,单一羊水aCG... 目的:探讨羊水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基因芯片在中晚孕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中晚孕期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但孕妇不愿进行脐血穿刺的单胎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10ml羊水,应用aCGH进行分析(401例,单一羊水aCGH组),并与传统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病例(755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组)进行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检测出报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检测失败率的比较。结果:单一羊水aCGH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8.5%)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羊水aCGH组发放报告的时间为7~10天,短于传统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时间14~21天。单一羊水aCGH组检测失败率(0)低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组(1.6%)(P<0.05)。两组早产、先兆早产及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孕期羊水基因芯片分析是可行的,比传统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中晚孕期 羊膜腔穿刺 脐带穿刺 核型分析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及分泌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鼎 宋兵 +2 位作者 钟旋 孙筱放 范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3707-3714,共8页
背景:植物凝集素可以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裂并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模型。但是全血中的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分(血浆和无核细胞)在植物凝集素参与的体外培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 背景:植物凝集素可以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裂并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模型。但是全血中的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分(血浆和无核细胞)在植物凝集素参与的体外培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目的:在体外单独培养或全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程中,观察植物凝集素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分离正常核型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无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和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分别进行单独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全血培养或不同条件单独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m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炎症因子和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独培养和全血培养存在差异,植物凝集素会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水解酶3、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基因表达,抑制蛋白C表达。提示植物凝集素促进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促使炎症因子表达上调,部分血液生物学相关的内皮分泌因子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培养 植物凝集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内皮分泌因子 全血培养 体外培养 荧光定量RT-PC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1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倩莹 孙筱放 +2 位作者 孔舒 郑育红 黎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48-2250,共3页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征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征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0%。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胎儿染色体 产前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广州地区6000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产前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海波 丘文君 +2 位作者 郑育红 赖炜强 孙筱放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17-2019,2023,共4页
目的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比较不同异常核型的发生率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到该院就诊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6 000例,行羊膜腔穿刺术、传代法羊水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 000例羊水培... 目的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比较不同异常核型的发生率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到该院就诊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6 000例,行羊膜腔穿刺术、传代法羊水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 000例羊水培养成功5 994例(99.90%),异常核型193例(3.2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08例,占异常核型的55.96%,以21三体为主,占数目异常的67.59%(73/108);结构异常60例,占异常核型的31.09%,其中平衡性结构重排38例(19.69%),非平衡性结构重排22例(11.40%);嵌合体25例(12.95%)。将孕妇按进行穿刺的首要指征分为6组,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和高龄组分别占受检人数41.62%和33.70%,B超检查示胎儿异常组和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组的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56%和20.0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代法羊水细胞体外培养对核型分析具有实用性。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安全、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羊水 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下载PDF
冻融液的温度对人卵母细胞玻璃化冻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龙晓林 黄玉玲 +4 位作者 孙筱放 杜红姿 石宇 张文红 李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3-60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冻融液的操作温度对成熟阶段(MII)人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冻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受精失败的成熟卵母细胞,根据放置在冻融液操作温度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解冻后存活卵母细胞及对照组(未... 目的:探讨冻融液的操作温度对成熟阶段(MII)人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冻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受精失败的成熟卵母细胞,根据放置在冻融液操作温度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解冻后存活卵母细胞及对照组(未冷冻组,D组)卵母细胞固定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然后用NikonCISI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纺锤体、染色体形态。结果:A组与对照组卵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正常率分别为13.0%和13.0%、18.2%和18.2%,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卵的纺锤体缺失率(Ⅳ型)为65.2%与39.4%,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卵的染色体形态正常率及C组卵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正常率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卵的纺锤体缺失率(Ⅳ型)为78.2%、9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温前放置在冷冻液的合适操作温度可以减少冻融对卵子纺锤体和染色体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人卵母细胞 纺锤体 染色体
下载PDF
探讨小鼠卵裂球移入去核的GV期卵中的体外成熟、激活与发育
20
作者 孙筱放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001年第B10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卵裂球 GV期去核卵 重构卵 体外成熟 激活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