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和林分类型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筱璐 唐佐芯 +2 位作者 尤业明 曹元帅 赵海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该研究选择我国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寒温带的三个样点8种林分(包括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下表层0~2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干筛法进行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分级,测定了各团聚体组分的有机碳量和有机碳百分比,并分析他们与气候、... 该研究选择我国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寒温带的三个样点8种林分(包括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下表层0~2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干筛法进行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分级,测定了各团聚体组分的有机碳量和有机碳百分比,并分析他们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量都受到气候的显著影响,表现为土壤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量随年均温的增高而降低,经分析这与低温抑制土壤微生物分解活动有关。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百分比受到林分类型的影响显著,表现为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百分比高于针叶林,这与林分凋落物的质量有关。此外,土壤pH值和土壤质地也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百分比。这表明气温上升和人为干扰导致的林分类型改变都可能引起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下降,加剧气候变化。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异规律,为预测全球变化下土壤有机碳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团聚体 微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气候 林分类型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人工瓣膜和自体瓣膜的病原菌及赘生物附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筱璐 王国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的变迁,比较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及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VE)在致病微生物及赘生物附着部位方面的特点。方法:检索我院2003-05到2008-05符合Duke标准的266例住院治疗的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的变迁,比较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及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VE)在致病微生物及赘生物附着部位方面的特点。方法:检索我院2003-05到2008-05符合Duke标准的266例住院治疗的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PVE(n=37)及NVE(n=229)两组进行比较。结果:91.4%(243/266)的IE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01例,非风湿性瓣膜病77例,风湿性心脏病6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3例。82.0%(218/266)发现赘生物,常见附着部位依次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血培养阳性率49.5%(103/208)。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及真菌呈增长趋势。PVE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及真菌;NVE组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PVE组与NVE组相比赘生物检出率低(P<0.01),但血培养阳性率高(P<0.01)。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两组培养致病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和晚期PVE细菌谱不同。PVE组的住院总病死率高于NVE组。结论:IE患者的疾病谱及致病菌与既往报道相比均有较明显改变,PVE与NVE常见致病菌及赘生物检出率不同,应及时行血培养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同时应积极预防医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下载PDF
远程心电监护对心律失常判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筱璐 关键 王国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711-714,731,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仪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和远程心电监护仪分别检查51例心脏病患者。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作为"标准",与远程心电监护仪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方法诊断心律失常符合率。结果51...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仪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和远程心电监护仪分别检查51例心脏病患者。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作为"标准",与远程心电监护仪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方法诊断心律失常符合率。结果51例患者中,12导联心电图显示47例伴有心律失常(92.2%),远程心电监护仪发现48例心律失常(94.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中房颤18例,室性早搏14例,房颤合并室性早搏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各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室性早搏二联律各3例,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和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结论远程心电监护仪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高,进入家庭和社区使用,使院外心血管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得到有效监测,能及时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早报警从而降低院外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心电监护 12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整合封包无线电服务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左侧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广泛前壁高侧壁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筱璐 王国干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4期109-110,共2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39岁。因“发热、喘憋、不能平卧25天”入院。患者人院前25天因劳累后出现发热伴寒战,最高体温41℃,次日肢体出现紫红色斑丘疹、水疱,当地医院疑诊“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差。4日后患者出现胸闷、气... 1病例简介 患者男,39岁。因“发热、喘憋、不能平卧25天”入院。患者人院前25天因劳累后出现发热伴寒战,最高体温41℃,次日肢体出现紫红色斑丘疹、水疱,当地医院疑诊“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差。4日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喘憋明显,急行心电图检查提示I、aVL、V2~V6导联ST段抬高0.1~0.5mV,考虑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遂行急诊PCI治疗,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远端完全闭塞,于LAD置入2枚支架,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并再发胸痛,心电图示I、aVL、V2~V6导联ST段弓背上抬0.1~0.8mV。第2次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完全闭塞,无复流,结束手术,转回病房加强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感染性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高侧壁 抗病毒治疗 导联ST段 前壁 瓣膜
下载PDF
远程心电监测的发展及在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筱璐 王国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每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670万人。欧洲心脏病协会研究显示,院外心脏性猝死每年约有36~128次/1万人,平均每年的发病率为91次/10万人;大约2200万人存在突发性心脏...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每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670万人。欧洲心脏病协会研究显示,院外心脏性猝死每年约有36~128次/1万人,平均每年的发病率为91次/10万人;大约2200万人存在突发性心脏衰竭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护 远程心电监测网络系统 个人心电监护仪 心脏性猝死 心电手机
下载PDF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杨 孙筱璐 +3 位作者 秦俭 李春盛 邱洪 王国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首诊于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5年生存状况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北京地区AHF注册登记研究中AMI后并发AHF的患者纳入研究,以5...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首诊于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5年生存状况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北京地区AHF注册登记研究中AMI后并发AHF的患者纳入研究,以5年全因死亡作为终点对患者进行随访,构建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影响AMI后并发A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计395例患者纳入研究,245例(62%)于5年随访期内死亡。入院时心率(HR=1.006,95%CI:1.001~1.011,P=0.022)、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HR=1.383,95%CI:1.058~1.806,P=0.017)、Killip心功能分级Ⅳ级(HR=1.836,95%CI:1.246~2.704,P=0.002)、并发心房颤动(HR=1.402,95%CI:1.010~1.945,P=0.043)、既往慢性肾脏病(HR=1.753,95%CI:1.235~2.488,P=0.002)、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HR=1.272,95%CI:0.865~1.277,P=0.088)、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位于第三分位数(HR=1.597,95%CI:1.026~2.486,P=0.038)为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钠水平(HR=0.978,95%CI:0.956~1.001,P=0.064)、接受再灌注治疗(HR=0.558,95%CI:0.412~0.755,P<0.001)、随访期间坚持服用利尿剂(HR=0.626,95%CI:0.433~0.905,P=0.013)、β-受体阻滞剂(HR=0.455,95%CI:0.329~0.628,P<0.001)、抗血小板药物(HR=0.521,95%CI:0.381~0.714,P<0.001)以及他汀类药物(HR=0.650,95%CI:0.477~0.886,P=0.006)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AMI后并发AHF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及其他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比例偏低,远期预后差,通过规范诊疗措施有希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远期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关键 孙妍 +2 位作者 孙筱璐 梁岩 王国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对减少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周龄小鼠146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18);病毒性心肌炎组(VMC组,n=60);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对照组(对照组,n=18);阿托伐他汀钙...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对减少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周龄小鼠146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18);病毒性心肌炎组(VMC组,n=60);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对照组(对照组,n=18);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VMC药物治疗组,n=50)。VMC组及VMC药物治疗组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正常组及对照组未注射病毒,VMC组及VMC药物治疗组小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连续用药2周。用药后3、7、10、14、21、30天,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炎症浸润程度,电镜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及各种细胞器的变化。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反转录酶-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心肌脂肪酸合成酶(Fas)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MC组比VMC药物治疗组的30天累计生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VMC药物冶疗组比VMC组在第10、14、21、30天的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心肌损伤的病灶数量少,心肌线粒体和肌浆网改变也较同期VMC组轻。第14、21天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凋亡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组比正常组F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加,VMC药物治疗组比VMC组Fas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改善VMC小鼠生存率,改善组织病理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Fas转录及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表明阿托伐他汀钙对VMC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阿托伐他汀钙 凋亡 心肌脂肪酸合成酶
下载PDF
暖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对植物地下碳源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尤业明 王娟 +2 位作者 黄雪蔓 孙筱璐 唐佐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7-847,共11页
该研究以典型的亚热带—温带过渡区森林为对象,采用野外过程监测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并结合微环境因子,重点探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对植物地下碳输... 该研究以典型的亚热带—温带过渡区森林为对象,采用野外过程监测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并结合微环境因子,重点探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对植物地下碳输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周期内,处理均能显著降低三组年龄段林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其变化幅度在-8.72%^-5.72%之间,其中在80年的林分中降幅最大,而在160年的林分中降幅最小;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与相应的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相似,但与对照相比其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另外,经壕沟处理2~4个月后,所有林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与对照相比出现增加的现象。处理均能对三组年龄段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40年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处理的响应程度要高于另外两个年龄段的林分;与对照相比,壕沟处理样方的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富度均下降明显,其中在40年和80年林分中的下降幅度达到显著水平,而细菌、放线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均无明显变化;壕沟处理样方的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而氧化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相对较小,除80年的林分外,其余林分均不显著。此外,处理均不能显著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该研究结果为初步阐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特征以及更加精确预测未来森林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壕沟处理 年龄序列 暖温带森林
下载PDF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奉刚 许学明 +1 位作者 樊庆胜 孙筱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33-1134,共2页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血管畸形 栓塞材料 临床资料 脑AVM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梅 孙筱璐 +10 位作者 王东 许连军 张沫 秦莹 吴桂鑫 刘婕 阮洁云 王继征 蒋文 宋雷 康连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无亲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913例,排除已行室间隔减容术或终末扩张期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无亲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913例,排除已行室间隔减容术或终末扩张期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以中位数22 mm为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5.8±6.3)个月。结果与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22 mm组相比,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22 mm组患者确诊年龄更小[(41.2±14.1)岁∶(46.0±14.9)岁,P<0.00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比例更高(11.2%∶4.9%,P<0.001),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0.036(0.018,0.100)ng/ml∶0.017(0.006,0.031)ng/ml,P<0.001]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1107.30(543.95,1934.35)pg/ml∶545.30(291.60,987.53)pg/ml,P<0.001]水平均更高,左房前后径更大[(41.1±6.5)mm∶(39.3±6.2)mm,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43.6±5.9)mm∶(45.6±5.2)mm,P<0.001],左室流出道梗阻比例更高(33.6%∶25.0%,P=0.005)。K-M生存分析显示,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22 mm组患者心源性猝死风险更高(Log rank P=0.03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22 mm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HR=3.655,95%CI:1.003~13.512,P=0.042)。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22 mm的患者预后更差,且确诊年龄更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比例更高,cTnI和NT-proBNP水平更高,左房更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左室流出道梗阻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 预后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11
作者 叶绍东 徐亮 +3 位作者 赵杰 张海涛 孙筱璐 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另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炎症指标以及经CT检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沉[(14.15±12.81)m/s vs(7.79±6.26),P=0.013]、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65)ng/L vs(3.16±3.13)ng/L,P=0.002]。强直性脊柱炎组中合并50%以上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23(69.7%)vs 14(42.4%),P=0.026]、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22(66.7%)vs 9(27.3%),P=0.001]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133.26±195.97)分vs(21.27±45.33)分,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冠状动脉脉钙化程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心肌淀粉样变在心肌肥厚患者中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莹 孙筱璐 +8 位作者 蒋文 王东 毛懿 张沫 许连军 王丽梅 李剑 宋雷 康连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中心肌淀粉样变(C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住院的心肌肥厚患者中,经组织病理确诊CA的患者比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中心肌淀粉样变(C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住院的心肌肥厚患者中,经组织病理确诊CA的患者比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373例心肌肥厚患者中,21例(5.6%)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CA。其中,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19例(5.1%),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肌淀粉样变(ATTR-CA)2例(0.5%)。患者平均年龄(58.2±9.2)岁,男性17例(81.0%),就诊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19例(90.5%),晕厥5例(23.8%),浮肿4例(19.1%);中位病程7(6,13)个月。AL-CA根据梅奥2012分期,Ⅲ期7例(36.8%),Ⅳ期11例(57.9%)。2例ATTR-CA分期均为Ⅱ期。心电图以肢体导联QRS低电压(16例,76.2%)、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15例,71.4%)为主;超声心动图双心房增大(13例,61.9%),左心室射血分数(56.5±9.3)%,室间隔厚度(16.9±3.4)mm,舒张功能减低21例(100%),心包积液16例(76.2%);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示心内膜弥漫延迟强化21例(100%)。中位随访3.1(1.8,6.4)个月,7例(33.3%)死亡,均为AL-CA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7个月。经Cox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后,左心房前后径仍是AL-CA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0,95%CI:1.01~1.44,P=0.042)。结论:CA在心肌肥厚患者中并不罕见。心电图呈肢导低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双心房增大及心包积液、CMR示心内膜弥漫延迟强化,需怀疑CA。左心房前后径是AL-CA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肥厚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冬小麦对水分胁迫响应的模型模拟与节水滴灌制度优化
13
作者 杨晓慧 王碧胜 +4 位作者 孙筱璐 侯靳锦 徐梦杰 王志军 房全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96-2209,共14页
滴灌技术结合节水灌溉制度可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但针对滴灌条件下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研究相对较少,利用作物模型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可以弥补田间试验的不足,对于作物精确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胶东冬小麦滴灌... 滴灌技术结合节水灌溉制度可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但针对滴灌条件下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研究相对较少,利用作物模型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可以弥补田间试验的不足,对于作物精确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胶东冬小麦滴灌节水试验数据(2016—2019年)评价了根区水质模型(RZWQM-CERES)的适应性,并模拟评价了不同节水滴灌制度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筛选最佳节水滴灌制度。结果表明RZWQM-CERES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不同滴灌处理和季节的响应,其中模拟0~90 cm土壤贮水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2.7~32.3 mm、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为11.9%~16.3%、决定系数(R2)为0.52~0.69,模拟收获期生物量的RMSE为1184~1904 kg hm-2、NRMSE为9.9%~16.8%、R2为0.67,模拟产量的RMSE为361~491 kg hm^(–2)、NRMSE为5.7%~7.8%、R2为0.75。长期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需水关键期为孕穗期(丰水年和平水年)或拔节期(枯水年)。针对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量的响应差异,筛选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最佳灌溉制度为:丰水年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45mm;平水年(或枯水年)在拔节期、孕穗期及开花期各灌水35mm(或45 mm)。本研究结果扩展了RZWQM-CERES优化冬小麦滴灌制度的应用潜力,为实施冬小麦精确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滴灌 灌溉制度 RZWQM-CERES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APEX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
14
作者 侯靳锦 孙筱璐 +3 位作者 王碧胜 杨晓慧 徐梦杰 房全孝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0,54,共8页
【目的】评估不同水分条件下APEX(Agricultural Policy/Environmental eXtender)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方法】基于冬小麦水分控制试验,基于Sobol法、Morris法和FAST法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APEX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探讨了灌溉管... 【目的】评估不同水分条件下APEX(Agricultural Policy/Environmental eXtender)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方法】基于冬小麦水分控制试验,基于Sobol法、Morris法和FAST法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APEX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探讨了灌溉管理、降水年型及地下水位对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地下水位为1.25 m的条件下,影响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及蒸散量的最敏感参数均为RDMX(最大根深度),影响叶面积指数的最敏感的参数为DMLA(最大潜在叶面积指数);当地下水位为5 m时,影响蒸散量、产量和生物量的敏感性参数为PARM38(水分胁迫计算权重系数)和RWPC1(萌发期根系生物量占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RDMX参数敏感性总体降低,而DMLA、DLAI(叶面积生长达到最高点的生育时期)和WA(潜在光能利用率)参数敏感性总体升高。RDMX在干旱年份的敏感性指数高于湿润年份。模型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和蒸散量观测值均分布在模拟值的5%~95%置信区间内,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论】3种分析方法筛选的最敏感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其敏感性在不同灌溉、降水年型或地下水位条件下差异明显,考虑到计算效率和准确性,Morris法更适用于APEX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X模型 敏感性分析 水分胁迫 Sobol法 Morris法 FAST法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玉宝 孙筱璐 +2 位作者 王继征 惠汝太 宋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6-22,6,共7页
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造成,且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高血压。认识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这一概念需将其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变异进行区分,后者是指与人体血压相关的某个基因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地引起血压异常,它们之... 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造成,且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高血压。认识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这一概念需将其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变异进行区分,后者是指与人体血压相关的某个基因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地引起血压异常,它们之间仅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不直接导致高血压;而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是单一基因突变直接引发的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型 单基因 基因突变 血压异常 降压药物 孟德尔遗传定律 人体血压 皮质激素受体 去氧皮质酮 醛固酮受体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冰菜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一涵 朱望帅 +3 位作者 祝德玉 李卓成 孙筱璐 王建林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探究NaCl胁迫对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生长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0%、0.2%、0.4%、0.6%、0.7%)NaCl溶液处理冰菜幼苗,并测定冰菜植株生长、生理及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7~28 d内,与对照(0%)相... 为探究NaCl胁迫对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生长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0%、0.2%、0.4%、0.6%、0.7%)NaCl溶液处理冰菜幼苗,并测定冰菜植株生长、生理及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7~28 d内,与对照(0%)相比0.2%、0.4%NaCl溶液处理对冰菜株高、株幅、鲜质量、干质量及总分枝数有促进作用,而NaCl溶液处理浓度继续增加会抑制冰菜的生长;各个时期,叶绿素含量随NaCl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4%NaCl溶液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而0.7%处理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冰菜细胞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0.4%NaCl溶液处理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呈相反趋势,在0.4%浓度下最低;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0.2%、0.4%NaCl溶液处理下冰菜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7 d时,与对照相比0.2%和0.4%NaCl溶液处理对冰菜体内的黄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在处理14~28 d,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黄酮含量均低于对照。综上所述,0.2%、0.4%低浓度NaCl溶液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冰菜的生长和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菜 NACL胁迫 生长 生理 品质
下载PDF
NT—proBNP与BNP作为生物学标记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差异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福升 孙筱璐 王国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NT—proBNP与BNP作为生物学标记物在心力衰竭诊疗中应用已有近20年历史,应用广泛。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及指南,重点评述NT—proBNP与BNP在在分子构成、检测试剂及时机、诊断截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脑梗死、外源性BNP... NT—proBNP与BNP作为生物学标记物在心力衰竭诊疗中应用已有近20年历史,应用广泛。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及指南,重点评述NT—proBNP与BNP在在分子构成、检测试剂及时机、诊断截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脑梗死、外源性BNP治疗等情况下的应用差异,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BNP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差异
下载PDF
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徐梦杰 王碧胜 +3 位作者 孙筱璐 杨晓慧 侯靳锦 房全孝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16,45,共10页
为明确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以当地主栽品种‘济麦22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株行距配置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与... 为明确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以当地主栽品种‘济麦22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株行距配置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与基本苗、公顷穗数及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5和0.50,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在相同播种密度下,窄行宽株距处理明显优于宽行窄株距处理,其增产的关键是穗数的提高。当播种密度降低时,行距变化对冬小麦总分蘖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大于株距变化的影响,而株距变化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大于行距变化的影响;株行距影响籽粒产量的主控因素为穗数,而通过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综上可知,胶东半湿润区播种密度和株行距主要通过穗数调控冬小麦产量,为实现小麦高产,推荐窄行(20 cm)宽株距(1.0 cm)和中高播种密度(500×10^(4)粒/hm^(2))为最佳播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株行距 播种密度 产量构成要素 群体动态 籽粒产量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的性别差异
19
作者 张沫 孙筱璐 +10 位作者 许连军 王丽梅 秦莹 刘婕 吴桂鑫 阮洁云 王继征 蒋文 宋雷 王东 康连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目的评估并比较不同性别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77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随访并记录终点事件(心力衰竭或死亡)... 目的评估并比较不同性别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77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随访并记录终点事件(心力衰竭或死亡)。比较不同性别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1174例,占66.3%。与男性相比,女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晚(P<0.001),发病至就诊时间更长(P=0.042),有猝死家族史、初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流出道梗阻、应用利尿剂、行外科流出道疏通术的患者比例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更高(均P<0.05),合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比例、肌钙蛋白I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更低(均P<0.05),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最大室壁厚度均更小(均P<0.05),左室流出道压差更高(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女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高于男性(P<0.001)。性别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或死亡的危险因素(HR=2.158,95%CI:1.389~3.353,P=0.001)。亚组分析发现,在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女性与男性的心力衰竭或死亡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而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女性心力衰竭或死亡的发生风险高于男性(P<0.001)。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女性患者心力衰竭或死亡风险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发病后就诊晚及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比例高有关。临床工作中应增加对女性患者的关注,早期诊治,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性别 梗阻 预后
下载PDF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孙奉刚 许学明 +1 位作者 孙筱璐 魏原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肝素抗凝下,同时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使用Seldinger’s技术,23例经Prowler—14或Prowler—10...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肝素抗凝下,同时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使用Seldinger’s技术,23例经Prowler—14或Prowler—10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例巨大动脉瘤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成功栓塞23例24个动脉瘤,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再出血,22例痊愈,1例死亡。其中18例100%栓塞,4例95%栓塞,2例90%栓塞。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