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分布特点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炎强 孙绍洋 +5 位作者 张炳俊 李海燕 杨瑜 鲍健 胡学强 陆正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LAAs)致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受累血管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责任LAAs致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342例患者的临床与影...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LAAs)致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受累血管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责任LAAs致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342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相关资料,进行组内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以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多见(47.0%),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以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多见(65.0%)。与ECAS组相比,ICAS组脑梗死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OR=1.586,95%CI:1.232~2.268)及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I,Apo A-I)(OR=1.926,95%CI:1.051~4.288)显著相关,与无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non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NCAS)组相比,ICAS组与高血压(OR=3.603,95%CI:1.675~12.485)、Met S(OR=2.268,95%CI:1.274~6.103)、高糖化血红蛋白(Hb A1c)(OR=2.015,95%CI:1.182~5.613)及Apo B/Apo A I(OR=1.948,95%CI:1.157~4.285)相关。在ICAS患者中,与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脑梗死组相比,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脑梗死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OR=1,750,95%CI:1.042~2,953,P=0.009)、高血同型半胱氨酸(Hcy)(OR=2.437,95%CI:1.492~3.505,P=0.005)及高Hb A1c(OR=1.769,95%CI:1.034~3.121,P=0.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CAS的发生率可能高于ECAS,ICAS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同于NCAS及ECAS;后循环ICAS脑梗死的发生与代谢指标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前循环 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责任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炎强 孙绍洋 +5 位作者 王玉鸽 伍爱民 杨渝 戴永强 陆正齐 胡学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责任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责任性ICAS致首发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探讨责任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责任性ICAS致首发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表现分为单发病灶(皮质-皮质下梗死、皮质梗死、皮质下梗死),弥散病灶,多发病灶(单侧前循环或后循环多发梗死);卒中机制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原位血栓形成、穿支动脉闭塞、低灌注、多发机制等。结果单发皮质下梗死是责任性ICAS致首发IS最常见的卒中模式(41.38%,108/261);责任性ICAS致IS主要发病机制为穿支动脉闭塞(41.38%,108/261);责任性ICAS致IS的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显著相关(r=0.384,P=0.001),穿支动脉闭塞与皮质下梗死相关(r=0.805,P=0.001),弥散梗死、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后循环多发性梗死,分别与动脉到动脉栓塞(r=0.853,P=0.001;r=0.860,P=0.001;r=0.281,P=0.001)、及多发机制(r=0.792,P=0.001;r=0.883,P=0.001;r=0.213,P=0.001)相关。结论卒中解剖模式有助于明确责任性ICAS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解剖模式 发病机制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老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炎强 孙绍洋 +5 位作者 张炳俊 戴永强 伍爱民 鲍健 胡学强 陆正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5例,根据年龄分为45-64岁组99例,65-74岁组84例,75-99岁组52例。比较3组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5例,根据年龄分为45-64岁组99例,65-74岁组84例,75-99岁组52例。比较3组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结果45-64岁组、65-74岁和75-99岁组患者吸烟(37.4%、25.0%和13.5%)、饮酒(20.2%、7.1%和3.8%)、血脂异常(8.1%、11.9%和30.8%)、同型半胱氨酸[(14.64±6.42)μmol/L、(16.75±6.78)μmol/L和(18.02±9.56)μ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2.13)%、(6.56±2.04)%和(6.57±1.50)%]、脂蛋白(a)[(239.77±207.20)mg/L、(228.71±211.03)mg/L和(183.68±126.46)mg/L]、TG/HDL-C(2.04±1.62、1.64±0.98和2.16±1.82)、TC/HDL-C(4.40±1.09、4.89±1.36和4.99±1.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5-64岁组、65-74岁组以单支血管受累多见,75-99岁以多支血管受累多见,3组患者均以前后循环、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受累多见。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延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与脂代谢紊乱是老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疾病 卒中 吸烟 高脂血症 高半胱氨酸 脂蛋白(A)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首发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炎强 孙绍洋 +2 位作者 耿德勤 陆正齐 肖成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6期622-628,共7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致首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32例ICAS致首发ACI病例,以Apo-B、Apo-B/Apo-A1比值为标准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致首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32例ICAS致首发ACI病例,以Apo-B、Apo-B/Apo-A1比值为标准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16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血脂和脑卒中类型的差异。结果 Apo-B、Apo-B/Apo-A1比值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多发梗死危险因素均存在相关关系(均P=0.001)。结论 ICAS致首发ACI患者Apo-B、Apo-B/Apo-A1比值与血脂异常、Hcy、hs-CRP及多发ACI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