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定义电影:影像体感经验与电影现象学思潮 被引量:36
1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30,共14页
在世纪之交电影"大理论"受到全盘质疑的大背景下,当代关涉电影本性、电影叙事、观影体验以及影像与观众关系等重要观念的电影现象学思潮,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义电影提供了鲜活独特的切入角度,促使我们更完整丰满地思考电... 在世纪之交电影"大理论"受到全盘质疑的大背景下,当代关涉电影本性、电影叙事、观影体验以及影像与观众关系等重要观念的电影现象学思潮,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义电影提供了鲜活独特的切入角度,促使我们更完整丰满地思考电影这一19世纪诞生的"老媒体",而且也开拓、启迪了"大理论"退潮后僵止的理论路径,有助于我们思辨性地把握和理解数字"新媒体"条件下日益普在性的影像与人类、屏幕与日常生活浑然一体的社会文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 触感 现象学 影像经验 数字新媒体
下载PDF
“无地域空间”与怀旧政治:“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想象 被引量:47
2
作者 孙绍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38,共7页
本文指出,"后九七"香港电影与内地文化复杂含混的关系,主要通过"无地域空间"的生产以及建立在空间"可移植性"基础上的怀旧情愫表现出来。所谓"无地域空间",指的是某些超越文化和地域特质、或... 本文指出,"后九七"香港电影与内地文化复杂含混的关系,主要通过"无地域空间"的生产以及建立在空间"可移植性"基础上的怀旧情愫表现出来。所谓"无地域空间",指的是某些超越文化和地域特质、或被抽去原地域或文化因素的空间符号,此类空间的突出特征乃是其"可移植性",既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原空间滑动和隐喻的暗指,又能够超越于原空间的含混指说关系、经"移植"后被异地域文化所消费。文章进一步指出,"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执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怀旧的政治。正是通过对上海的怀旧性想象,香港电影才得以在关系中重新界定"后九七"时代悬疑含混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九七”香港电影 无地域空间 怀旧政治 上海想象
下载PDF
“大脑即银幕”:从神经科学到神经-影像 被引量:29
3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51,共12页
溯源与评介建立在当代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基础上伸延发展的电影思潮,特别是以"神经-影像"(neuro-image)为中心观念形成的当代电影思考。神经-影像概念的提出,印证了21世纪以来人文和艺术思考逐渐与科学、哲学最新成果整... 溯源与评介建立在当代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基础上伸延发展的电影思潮,特别是以"神经-影像"(neuro-image)为中心观念形成的当代电影思考。神经-影像概念的提出,印证了21世纪以来人文和艺术思考逐渐与科学、哲学最新成果整合的总体趋势,为电影实践中日益增多的"大脑旅程"找到了"物质基础"。如果说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诞生在"二战"废墟上的话,那么,神经-影像的浮现则关乎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2001年双子塔崩毁这两个历史节点。构成神经-影像的三重力量,即"虚幻的力量""谵妄的力量"和"感触/触感之力",有助于我们洞穿现象世界,直面事物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 神经科学 感触/触感 影像具身性
下载PDF
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 被引量:35
4
作者 孙绍谊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40,共9页
本文旨在分析早期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相近时期以中国为背景的几部代表作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的,将早期电影与性别、阶级、国族和叙述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重新思考中国早期电影的优势;它能凸显空间面向在早期电影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我... 本文旨在分析早期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相近时期以中国为背景的几部代表作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的,将早期电影与性别、阶级、国族和叙述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重新思考中国早期电影的优势;它能凸显空间面向在早期电影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向“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进而揭示隐藏在视像语言背后的意义和叙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的政治 左翼电影 蒙太奇 移动镜头 好莱坞
下载PDF
银幕影像的感知革命:从吸引力电影到体验力电影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绍谊 康文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4,共10页
以电影学者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为论述起点,作者在分析和总结晚近电影放映和电影语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力电影"(cinema of experience)这一重要概念,用以指认全球影像创作... 以电影学者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为论述起点,作者在分析和总结晚近电影放映和电影语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力电影"(cinema of experience)这一重要概念,用以指认全球影像创作领域出现的一些大胆美学实验。相较于叙事,以伊纳利图、李安和诺兰为代表的探索者近来更关注影像体验感、沉浸感的营造,更看重如何才能让影像诉诸观众的"情动力"(affect)和"全感力"(sensorium),将观众最大限度地带入到叙事中,近距离乃至"无距离"地具身体验人物的所见所触所听所感。这类影像实践,就是"体验力电影",这些电影构成了流媒体时代银幕影像感知革命的核心,也代表了晚近电影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力电影 具身体验 VR电影 感知革命
下载PDF
“发现和重建对世界的信仰”:当代西方生态电影思潮评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绍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70,共11页
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介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生态文学思潮直接影响下逐渐成熟的"生态电影"理论和实践。在重点评述和总结新世纪美英生态电影学者主要论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观念和批评方法,生态电影理路已经摆脱了生态... 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介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生态文学思潮直接影响下逐渐成熟的"生态电影"理论和实践。在重点评述和总结新世纪美英生态电影学者主要论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观念和批评方法,生态电影理路已经摆脱了生态文学理论的荫佑,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和语汇。就电影本体而言,生态电影的影像呈现、表现样式和镜头语言成为讨论的热点;就创作实践而言,生态意识日益浮出叙事,与生态电影理论构成了相辅相生的良性交互关系;就电影研究而言,早期生态电影观念和批评主要以纪录和实验电影为对象,但很快就将叙事和主流乃至动画电影纳入研究视野。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在重读和重估电影史经典的同时,生态电影理论也试图或已经在广义上重新定义了电影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电影与哲学
下载PDF
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8,共6页
自1960年代开始逐步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美国电影研究,已呈现出日益"书斋化"的倾向,并导致了电影研究和电影创作之间的断裂。而围绕报纸、通俗杂志和网络等新媒体形式构成的电影批评传统,则是美国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1960年代开始逐步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美国电影研究,已呈现出日益"书斋化"的倾向,并导致了电影研究和电影创作之间的断裂。而围绕报纸、通俗杂志和网络等新媒体形式构成的电影批评传统,则是美国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世纪之交因传媒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文化转型,知识分子只有调适自己的角色和身份,从大众和通俗文化的冷静观察者或价值评判者形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生产具有社会关联性,并进而对电影创作和电影消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研究 电影批评 参与者文化
下载PDF
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88-92,共5页
由研究第五代电影人发展而成,并广泛被中国研究学者所采用的理论构架已不足以充分阐释第六代电影人的作品。这一代电影人不再满足于前代导演所呈现的历史与民俗想像,而是将当代城市空间和其年轻的承载者作为关照对象。
关键词 电影理论 电影导演 第六代导演
下载PDF
美国的学府电影教育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绍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学府电影教育,从电影教育与电影工业的关系、作为美国电影教育重点的MFA以及电影研究与MFA分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论述,为中国电影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独特角度。
关键词 电影教育 电影工业 MFA
下载PDF
美国的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绍谊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8,共3页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跨国文化交往的增多,让我们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体会到中外学者在从事知识生产活动方面的异同。撇开分析问题、切入角度、关注兴趣和观点上的差异不谈,在行文规范、遣词造句以及引文注释等方面,中外学术圈的指导原则...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跨国文化交往的增多,让我们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体会到中外学者在从事知识生产活动方面的异同。撇开分析问题、切入角度、关注兴趣和观点上的差异不谈,在行文规范、遣词造句以及引文注释等方面,中外学术圈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中国学术史上的“考据学派”,强调平实的行文风格和繁复的考证注引,在某些方面倒更贴近美国学术实践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诚信 学术规范 美国 中国学术史 文化交往 网络技术 生产活动 行文规范
下载PDF
对最大的社会宽容度和对平等的概念感兴趣——青年导演张元访谈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绍谊 李迅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张元出生于1963年,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他在1990年代初期拍摄完成的《妈妈》被认为是当代国内第一部“独立电影”。张元称得上是中国新生代导演群体中少有的“高产者”。在“浮出地表”之前,电影《北京杂种》《儿子》和... 张元出生于1963年,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他在1990年代初期拍摄完成的《妈妈》被认为是当代国内第一部“独立电影”。张元称得上是中国新生代导演群体中少有的“高产者”。在“浮出地表”之前,电影《北京杂种》《儿子》和《东宫.西宫》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声誉;而在1998年取得国际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解禁令”之后,他又相继执导了影片《过年回家》《疯狂英语》《我爱你》《绿茶》《江姐》和《看上去很美》,也因此成为较早涉足国内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一位新生代导演。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中的一类代表,张元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他往返游走于“先锋”与“主旋律”之间的那份从容,而且“张元现象”也成为考量中国新生代导演十余年间辗转于电影美学与市场运作之间独特体验的生动样本。别有深意的是,这些细节都在某种特定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放大和渲染。本期邀约的四篇论文中,孙绍谊博士与李迅研究员提供的导演访谈尽可能地保留了许多现场交流的细节,使我们得以直接了解张元本人对于国内电影市场不无真诚又略显偏激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读者反应式批评的有益补充,而且也正是本栏目所期冀的多元文体与多元研究路向的一次探索实践。刘福泉教授的《张元:在寻找中站立》秉承了传统美学批评的理路,以反叛、寻找、皈依为关键词,梳理张元从“小众”到“大众”乃至“主旋律”创作的心路历程。Adam Lam博士的《“第六代”:后现代文化的符码“仿真”》则通过对张元与另一位新生代导演管虎作品的比较研究,试图说明在“国际化”的巨型“能指”背后隐藏的权力运作机制。关于此问题,钱春莲、邱宝林二位博士合作完成的论文《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出另外一种思路。论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探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双重维度上,新生代导演如何在直面市场的经济策略与以民族认同为基点的文化策略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并且将两岸三地青年导演的区域性合作纳入新生代电影的产业实践。这无疑开辟出一个新的研究路向,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合作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导演 电影研究 青年导演 张元 宽容度 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看上去很美》
下载PDF
全球影像消费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共12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界重金投资引领的跨国合作和产业重组不断刺激着国人超越自己的想象。与业界变局相适应,中国电影研究界也不甘寂寞,可统称为"国家主义派"的某些学界领军们宏论新说频现,磅礴的话语气场重笔渲染出一幅中国电...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界重金投资引领的跨国合作和产业重组不断刺激着国人超越自己的想象。与业界变局相适应,中国电影研究界也不甘寂寞,可统称为"国家主义派"的某些学界领军们宏论新说频现,磅礴的话语气场重笔渲染出一幅中国电影即将一统天下的图景。不过,透过众声喧哗的"国家主义"图绘的中国电影重彩画卷,将目光聚焦在影像的全球流通和消费面向,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远未崛起,讨论中国电影全球影响力问题至少在目前和可预测的未来尚不具备现实基础。中国电影的基础和构型是区域电影(regional cinema)和本土电影(local cinema),而非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全球电影(global cinema)。明乎此,我们也许对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未来会有一个更冷静和客观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流通与消费 区域电影 本土电影 全球电影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3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主持人 全球化问题 社会学家 一体化进程 世界经济 学科领域 研究机构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4
作者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好莱坞 文化传统 香港电影 文化互动 全球化
下载PDF
多面上海——“魔都”的史诗与诗
15
作者 孙绍谊 《上海艺术家》 2017年第1期59-60,共2页
十九世纪以来,上海这座城市就一直被书写,被影像,被谈论,起承转合,层峦叠嶂,永远不可预知前面是柳暗还是花明。近来上海滩有点火,倒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魔幻景观又未来主义了一把,或是浦江沿岸的霓虹又璀璨了一些,而是忽然冒出了一批为... 十九世纪以来,上海这座城市就一直被书写,被影像,被谈论,起承转合,层峦叠嶂,永远不可预知前面是柳暗还是花明。近来上海滩有点火,倒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魔幻景观又未来主义了一把,或是浦江沿岸的霓虹又璀璨了一些,而是忽然冒出了一批为上海收拾记忆、丰满想象的墨客影人,或来自原乡,或出生异域,凑在一起,倒也成就了一番还算缤纷的洋场景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王 原乡 十九世纪 花明 《长恨歌》 美国往事 小时代 王安忆 心旌 汪洋恣肆
下载PDF
制度转型与政策冲突: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基本点 被引量:12
16
作者 金冠军 郑涵 孙绍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共5页
制度转型是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基本面,其特点集中表现在转型中的传媒政策上。全球化、新技术、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国家、超国家等历史转型激发了当代传媒政策新范式中的一系列关键范畴的矛盾与互动,由此也彰显了国际传媒的时代特征。... 制度转型是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基本面,其特点集中表现在转型中的传媒政策上。全球化、新技术、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国家、超国家等历史转型激发了当代传媒政策新范式中的一系列关键范畴的矛盾与互动,由此也彰显了国际传媒的时代特征。竞争性权力体系是保证国际传媒业多元、开放、民主参与及其适度性的基础,多元、参与、竞争性权力体系的有机结合,这成为应对当前国际传媒制度转型与政策矛盾的主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媒 制度 政策 国际传媒业 制度转型 传媒发展 政策冲突 基本点 传媒政策 权力体系
下载PDF
百年电影回眸:流逝的时光与电影的晚近风格 被引量:9
17
作者 劳拉.穆尔维 孙绍谊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共4页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我想以此为契机,回顾一下1995年纪念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Grand Cafe)放映一百周年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既是一次被神话了的事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电影"生日"),也是标志电...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我想以此为契机,回顾一下1995年纪念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Grand Cafe)放映一百周年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既是一次被神话了的事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电影"生日"),也是标志电影转型的现实一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亚罗斯塔米 数字技术 “晚近风格” 世界电影史 叙述结构 电影美学
下载PDF
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大卫.波德维尔 孙绍谊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实证研究 电影理论 哲学理论 表演叙事 创作题材 人文精神 叙事结构
下载PDF
浅析青少年罪错年龄及其种类
19
作者 郑凯 孙绍谊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87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青少年罪错年龄、类型的分析和比较,为有关法规制订者、执法者和研究者提供一点粗浅的基本素材,以便注意青少年违法犯罪整体中的仑体差别,有助于从整体研究转入具体的分类研究.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 年龄 种类 分类研究 研究者 执法者
下载PDF
数字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与艺术转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绍谊 郑涵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75,共10页
针对日益翻新出巧的数字新媒体现象,学界的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即社会科学理路和人文艺术学理路。就社会科学而言,新媒体研究引入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更有法律、国际关系等学科的辅佐;就... 针对日益翻新出巧的数字新媒体现象,学界的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即社会科学理路和人文艺术学理路。就社会科学而言,新媒体研究引入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更有法律、国际关系等学科的辅佐;就人文艺术学而言,新媒体研究借鉴文学、语言学、艺术史学、视觉文化研究等学科的方法,更与影视艺术、哲学、美学等学科结为近姻。文章在概念纷繁、新论迭出、方法多元的新媒体研究景观中提炼出两大中心观念,认为广义的权力问题定义社会科学理路研究新媒体的核心,而广义的互动性概念则构成人文艺术学理路透视新媒体的焦点。文章进一步认为,包含屏幕讨论在内的界面(interface)思考或可成为新媒体研究中融合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理路的汇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人文艺术 社会科学 文化研究 媒体研究 转型 国际关系 艺术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