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N—绿肥和^(15)N—硫铵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碳氮的影响
1
作者 丁维新 陈铨荣 +1 位作者 王立德 孙维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3-127,132,共6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硫铵和绿肥对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能增加土壤重组碳、氮和紧结态碳、氮,重组中的^(15)N集中于紧结态腐殖质中,碳、氮的累积量都是施绿肥比施硫铵的为多。各施肥处理的松结态碳、氮在稻季累积,麦季...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硫铵和绿肥对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能增加土壤重组碳、氮和紧结态碳、氮,重组中的^(15)N集中于紧结态腐殖质中,碳、氮的累积量都是施绿肥比施硫铵的为多。各施肥处理的松结态碳、氮在稻季累积,麦季释放,紧结态氮有一部分释放。氮素的下降幅度是松结态氮大于紧结态氮,绿肥处理大于硫铵处理,^(15)N量大于全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15N-绿肥 ^15N-硫铵
下载PDF
油菜秸还田对土壤氮素供应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德 陈修定 孙维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8,共6页
试验采用(15)N-硫铵、(15)N-油菜秸单施,两者交叉标记的配施处理,于水稻生长期间研究了总N及肥料(15)N的吸收和在稻株体内的分布,还讨论了土壤氮素总供应量的变化,土壤全氮及腐殖质各组分含氮量的增长.显然,有... 试验采用(15)N-硫铵、(15)N-油菜秸单施,两者交叉标记的配施处理,于水稻生长期间研究了总N及肥料(15)N的吸收和在稻株体内的分布,还讨论了土壤氮素总供应量的变化,土壤全氮及腐殖质各组分含氮量的增长.显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在多方面产生良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土壤 生物固氮 油菜 秸秆还田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氮在水稻-土壤中的转化及分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修定 王立德 +1 位作者 孙维纶 陈铨荣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采用^(15)N-硫铵、^(15)N-菜桔单施,两者交叉标记配施处理。于水稻不同生育期研究了肥料氮在土壤及稻株中的运转、分配,菜桔氮的矿化率和硫铵氮的固定率,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变化,阐明了有机肥菜桔与无机肥硫铵配施的优越性。
关键词 氮15 标记肥料 土壤 水稻 氮肥
下载PDF
豆科、禾本科绿肥和硫铵氮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转化
4
作者 刘志民 王立德 +1 位作者 孙维纶 陈铨荣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箭豌、黑麦草和无机肥硫铵在水稻土中的氮索释放特征,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情况及肥料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铵与绿肥配施或混施后,它的氮素围定率增加、损失率减少,氮素趋于向水稻籽粒中累积;而配施或混施...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箭豌、黑麦草和无机肥硫铵在水稻土中的氮索释放特征,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情况及肥料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铵与绿肥配施或混施后,它的氮素围定率增加、损失率减少,氮素趋于向水稻籽粒中累积;而配施或混施后绿肥氮素的矿化率增加,氮素趋于在水稻生长前期被利用.相对而言,箭豌氮的矿化率及水稻对其氮素的吸收率高于黑麦草,即便是将黑麦草的C/N比调至低于箭豌单施的C/N比也是如此.水稻对肥料^(15)N的吸收量随栽稻时间成对数关系递增,符合关系式y=a+blgt.肥料氮转化过程中都出现了“矿化—固定—再释放”现象.箭豌单施或与疏铵、黑麦草配施都获得了较高的水稻产量,而黑麦草单施或与硫铵配施后的水稻产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硫铵氮 水稻 土壤 施肥
原文传递
秸秆直接还田对苏州地区潴育型水稻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维纶 王立德 +1 位作者 金继生 周春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2-174,177,共4页
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不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也提高了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的碳、氮含量,同时胡敏酸碳/富里酸碳比值增大,腐殖质品质得到改善。施秸秆能提高活性胡敏酸碳和活性富里酸碳占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的百分率,有... 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不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也提高了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的碳、氮含量,同时胡敏酸碳/富里酸碳比值增大,腐殖质品质得到改善。施秸秆能提高活性胡敏酸碳和活性富里酸碳占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的百分率,有助于活性强的腐殖质的形成。富里酸和活性富里酸的C/N比值均小于活性胡敏酸和胡敏酸的C/N,说明氮素在富里酸中的富集高于在胡敏酸中的积累。秸秆还田的稻麦年总产量也稳中有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潴育型 水稻土 腐殖质
原文传递
长期施用秸秆对水稻土有机组分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孙维纶 王立德 +1 位作者 金继生 储炳元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4-66,共3页
采集定位试验6年的圩田水稻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多年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腐殖质各组分碳和活性腐殖质各组分碳的含量均有提高,除富里酸氮外,以两季秸秆还田的土壤增幅最大。各处理的活性富里酸氮占富里酸氮的... 采集定位试验6年的圩田水稻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多年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腐殖质各组分碳和活性腐殖质各组分碳的含量均有提高,除富里酸氮外,以两季秸秆还田的土壤增幅最大。各处理的活性富里酸氮占富里酸氮的百分率较高,说明施用秸秆有利于氮素富集在活性富里酸中。不稳定形态有机质数量及其碳氮含量亦高于对照区,水稻糙米积累氮磷钾的量有同样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土 胡敏酸 富里酸 不稳定形态有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