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镜PR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张静 聂丹瑶 +4 位作者 孙良南 贺温玲 胡慧玲 黄茗荃 刘欣华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683-692,共10页
目的:观察依镜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依镜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共24例39眼,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8例1... 目的:观察依镜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依镜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共24例39眼,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8例13眼,女16例26眼,平均年龄(31.15±6.33)岁。观察术后屈光度、视力[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5(3.0,11.0)月。屈光度从术前(-22.29±4.96)D降低至术后(-0.28±1.01)D(t=24.421,P<0.001),其中术后球镜度数±0.5 D占28眼(82.4%),±1.0 D占31眼(91.2%)。LogMAR UCVA从术前1.40(1.30,1.70)改善至术后(0.28±0.20)D,LogMAR BCVA由术前0.40(0.22,0.70)改善至术后0.15(0.0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3.00(1.00,5.00)行,所有患者均无BCVA丢失。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眼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79,P=0.012),其中术后1 d较术前眼压增高(Z=-3.401,P=0.001),而末次随访较术后1 d眼压降低(Z=-2.685,P=0.007),末次随访与术前眼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37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从术前(2782.20±296.30)个/mm^(2)降低至术后(2472.54±394.32)个/mm^(2)(t=-5.437,P<0.001),平均丢失角膜内皮细胞数11.2%。末次随访33眼平均拱高值为(379.00±283.27)μm,其中0~250μm占12眼(36.4%),250~750μm占19眼(57.6%),大于750μm占2眼(6%)。21眼PRL术后3个月拱高值为(269.81±194.67)μm,较术后1个月拱高值(373.62±195.75)μm降低(t=-2.917,P=0.009)。术后并发症包括激素性青光眼(1例2眼)、PRL光学面裂痕(1眼)、黄斑出血(1眼)、PRL偏位(2例3眼)。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患者,依镜PRL植入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眼内屈光手术方式,但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长时间和更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 有晶体眼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超乳手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良南 李柏军 +1 位作者 朱远飞 刘欣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31眼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测量手术前后视力,使用Image-ProPlus v6.0...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31眼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测量手术前后视力,使用Image-ProPlus v6.0软件测定IOL位置,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人工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心,其中2眼人工晶状体偏位大于2mm并逐渐加重,于术后3mo行Ⅱ期手术将偏位最大方向CTR缝合固定于巩膜后恢复正位。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中植入CTR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囊袋的稳定,便于手术操作,保持人工晶状体的基本正位,减少手术并发症。如术后晶状体偏位加重可Ⅱ期行CTR巩膜缝合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 囊袋张力环
下载PDF
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7
3
作者 孙良南 陈璐 +4 位作者 胡慧玲 路璐 申晓丽 朱远飞 刘欣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 目的探讨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穿刺术,必要时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降低眼压,待眼压控制后,1周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0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入院时平均眼压(43.12±9.35)mm Hg,术后6个月降低至(13.91±4.65)mm Hg。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2.332,P=0.000)。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50只眼房角全部开放。结论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及时有效控制眼压、加深前房、增宽房角、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基于SD-OCT建立新的前膜分级法评估IMEM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磊 张国明 +4 位作者 孙良南 甘润 赵燕华 余斯民 刘欣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0-985,共6页
目的:在单纯白内障术前,根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D-OCT)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患眼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紊乱程度建立新的IMEM分级法,评估其用于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 目的:在单纯白内障术前,根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D-OCT)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患眼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紊乱程度建立新的IMEM分级法,评估其用于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10/2018-11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底检查发现合并IMEM者64例80眼,根据SD-OCT显示的IMEM对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破坏程度将IMEM分为4级。对合并各级IMEM的患者术前、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平均视敏度(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前膜进展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SD-OCT图像上,随着合并的IMEM分级的增高,前膜越明显,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凹部丢失和内部结构紊乱越严重。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BCVA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增加(F=37.72、26.43,均P<0.001)。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MS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降低(F=43.77、28.96,均P<0.001)。术后3mo CMT的改变和黄斑前膜进展率并不一致,合并各级IMEM的患眼CMT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但黄斑前膜进展率呈显著上升趋势(χ2趋势=12.59,P<0.001)。结论:借助于SD-OCT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的IMEM进行新的精细分级,可以更精准地预测该类患者单纯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的视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分级 视功能预后
下载PDF
应用新一代AS-OCT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磊 张国明 +4 位作者 孙良南 赵燕华 余斯民 甘润 刘欣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利用新一代眼前节OCT(AS-OCT)定量检测和分析高度近视长眼轴患者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9-10/12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晶状体囊外摘除,经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利用新一代眼前节OCT(AS-OCT)定量检测和分析高度近视长眼轴患者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9-10/12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晶状体囊外摘除,经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根据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分为两组:高度近视长眼轴组(AL>26.00mm)和正常眼轴组(AL:22.00~24.5mm)各30例30眼。分别于术后1、7、30d用AS-OCT测量两组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之间围成的空间平面面积(AREAP)和未贴附残留后囊膜的边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贴附率,Log-Rank检验法比较贴附率。结果:正常眼轴组术后1、7、30d的AREAP分别为0.81±0.37、0.33±0.19、0.14±0.06mm2,未贴附后囊膜边长分别为7.93±3.03、3.95±2.44、1.26±0.08mm,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分别为33%、67%、83%;高度近视长眼轴组术后1、7、30d的AREAP分别为3.29±0.43、1.54±0.66、0.62±0.28mm2,未贴附后囊膜的边长分别为13.56±4.02、8.13±3.90、3.78±2.51mm,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分别为0、7%、2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AREAP、未贴附后囊膜边长、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与后囊膜贴附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长眼轴患者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之间残留更大的空间,贴附需要更长时间。新一代AS-OCT可以清晰地显示晶状体后囊膜的影像,有望成为研究晶状体相关疾病的有效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人工晶状体 后囊膜 空间 后发性白内障
下载PDF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柏军 黎明 +2 位作者 孙良南 刘身文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46-748,共3页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眼,两组均实施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程度及术后7d角膜上皮...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眼,两组均实施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程度及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3、7d两组患者眼部疼痛程度评分:戴镜组分别为0.44±0.26、0.26±0.14、0.12±0.08分,对照组分别为1.26±0.44、1.02±0.38、0.68±0.26分,两组同一时段的眼部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角膜上皮缺损情况:戴镜组角膜上皮完全修复21眼(91%),对照组上皮完全修复14眼(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能有效缓解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能加速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慧玲 孙良南 +1 位作者 方敏 陈青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43-547,共5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目前NAION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很清楚。大部分有关NAION的治疗研究都是基于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病例报告研究,疗效很确切的治疗方法尚未见报道。目...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目前NAION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很清楚。大部分有关NAION的治疗研究都是基于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病例报告研究,疗效很确切的治疗方法尚未见报道。目前治疗主要针对溶栓、改善循环、减轻视盘水肿及神经保护这四个方面,此外,中医中药对NAION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本文就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研究结论作一综述,以期为NAION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视力和散光度对比及恢复率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海琴 孙良南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视力和散光度对比及恢复率。方法 100例白内障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超声乳化术治疗,此项试验在2014年7月22... 目的探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视力和散光度对比及恢复率。方法 100例白内障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超声乳化术治疗,此项试验在2014年7月22日-2016年7月22日期间进行。结果观察组角膜散光度(0.98±0.54)D、角膜中央厚度(495.65±18.53)mm、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41.36±19.86)个/mm^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更利于散光度和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视力 散光度 恢复率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散光
9
作者 贺温玲 刘欣华 孙良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09-10/2011-11接受T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0例50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0.75±2.65D,柱镜-2.85±0.75D。随访观察术后3mo...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09-10/2011-11接受T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0例50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0.75±2.65D,柱镜-2.85±0.75D。随访观察术后3mo~2a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1.2(平均0.75±0.34)。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1.0(平均0.58±0.3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1.2(平均0.78±0.35)。达到术前矫正视力20眼(40%),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0眼(60%),随访3mo~2a,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数平均球镜-0.52±0.35D,柱镜0.52±0.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026±250个/mm2,术后3mo为3023±246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结论:TICL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对眼内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散光 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
下载PDF
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良南 朱远飞 +2 位作者 路璐 张靓 刘欣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16-06/2017-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0例83眼,按植入的IOL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37眼,植入多焦点IOL)和对照组(28例46眼,植...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16-06/2017-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0例83眼,按植入的IOL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37眼,植入多焦点IOL)和对照组(28例46眼,植入单焦点IOL)。术后3mo,观察裸眼视力,使用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视觉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术后视觉干扰症状、脱镜率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mo,观察组和对照组裸眼远视力(0.095±0.031 vs 0.078±0.025)无差异(P=0.273),但观察组患者裸眼中、近视力均优于对照组(0.146±0.043 vs 0.537±0.102,0.165±0.048 vs 0.754±0.150,均P<0.05);两组患者MTF cut-off和对比度视力无差异,但OSI(2.64±0.68 vs 1.52±0.47)和客观调节幅度(2.91±0.71D vs 1.32±0.41D)均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脱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7%,P<0.05),但两组术后视学干扰症状发生率和满意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区域折射多焦点IOL可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脱镜率,且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区域折射 视觉质量 调节幅度
下载PDF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良南 李柏军 +1 位作者 于莉 朱远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48眼)单侧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24例(24眼)。两组均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术毕当即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48眼)单侧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24例(24眼)。两组均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术毕当即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眼垫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眼部疼痛程度、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戴镜组术后1、3、7 d眼部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0.88±0.54)、(0.50±0.51)、(0.25±0.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61)、(1.33±0.57)、(0.79±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31、-5.316、-3.594,P<0.05)。术后7 d戴镜组角膜创面完全修复19眼,占79.17%;对照组角膜创面完全修复9眼,占37.50%。戴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及戴镜组各有1眼胬肉复发,两组均未发生角膜、巩膜溶解。结论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有效缓解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能加速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视网膜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磊 张国明 +4 位作者 甘润 孙良南 赵燕华 余斯民 刘欣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4例3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在白内障术前行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传统CFP以及超广角SLO检查,术后行散瞳后前置镜检查。根据OQASTMⅡ获得的客观散射指数(object scatter index,OSI)对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进行分级。透过3种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对比观察传统CFP和超广角SLO眼底成像的图片质量评分以及两种检查设备对视网膜出血检出与白内障术后确诊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在3种不同晶状体混浊程度下,超广角SLO的图片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4、0.000)。OSI 1.0~<4.0为早期白内障,共1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23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19眼,符合率为82.6%;传统CFP检出11眼,符合率为47.8%。OSI 4.0~<7.0为进展期白内障,共2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35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20眼,符合率为57.1%;传统CFP检出12眼,符合率为34.3%。OSI≥7.0为成熟期白内障,共6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11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4眼,符合率为36.4%;传统CFP检出2眼,符合率为18.2%。透过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超广角SLO视网膜出血检出符合率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26)。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超广角SLO对于视网膜出血的检出符合率高于传统C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彩色眼底照相 视网膜出血
下载PDF
经巩膜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物半脱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琨 乔元娇 +3 位作者 郭慧 孙良南 冯其高 刘欣华 《眼科学报》 2018年第2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经巩膜缝线固定法治疗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囊袋复合物半脱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IOL-囊袋复合物半脱位共计31例,36眼。详细检查后分类处理。A组为更换IOL组:对术中未植入囊... 目的:探讨两种经巩膜缝线固定法治疗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囊袋复合物半脱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IOL-囊袋复合物半脱位共计31例,36眼。详细检查后分类处理。A组为更换IOL组:对术中未植入囊袋张力环或术后发生脱位时间超过1年者,取出原IOL并重新行缝襻固定术。B组为重新固定组:首次IOL植入术中植入了囊袋张力环且术后发生脱位时间不超过1年者,行囊袋张力环及IOL袢缝合固定。A组25只眼,B组11只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 d、1周、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并使用Image-ProPlus v6.0软件测量IOL偏心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32眼(9 1.7%),不变者3眼(8.3%)。术后1 d,两组术后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未见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A组术后一过性眼压高2例,玻璃体积血2例,经保守治疗恢复。术前图像分析软件测量IOL偏心均大于2 mm,术后3个月IOL偏心小于0.5 mm者4眼(11.1%),偏心0.5~1 mm者21眼(58.3%),偏心1~2 mm者11眼(30.6%)。两组术后3个月IOL偏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IOL半脱位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经巩膜缝线固定法较为安全有效。采用直接经睫状沟缝线固定复位IOL方法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沟 固定 缝线 晶状体 人工 半脱位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在不同核分级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少斌 林坚 +1 位作者 秦磊 孙良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在不同核分级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按照考Emery分级分为三组: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均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细胞和并...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在不同核分级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按照考Emery分级分为三组: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均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细胞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视力相似(P>0.05),治疗后3个月,Ⅱ级组疗效好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疗效好于Ⅳ级组(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六角形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Ⅱ级组上述指标高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上述指标高于Ⅳ级组(P<0.05);Ⅳ级组出现角膜水肿的人数显著多于Ⅲ级组和Ⅱ级组相(P<0.05),三组术后高血压发病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但核分级越小患者疗效越好,核分级越大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分级 白内障 近视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临床治疗探讨 被引量:40
15
作者 于莉 黎明 +3 位作者 周晓萍 孙良南 陈懿 姚晓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的病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2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门诊诊治的MGD患者60例,通过清洁睑缘,睑板腺按摩、玻璃棒挤压睑板、热敷、泪点柃植入及局部用药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0...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的病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2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门诊诊治的MGD患者60例,通过清洁睑缘,睑板腺按摩、玻璃棒挤压睑板、热敷、泪点柃植入及局部用药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0例干眼症病例治愈,15例缓解,2例无效,3例失访。总有效率96.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症的重要成因,应从其病因着手对眼部进行综合治疗,通畅睑板腺导管,使睑板腺分泌功能恢复,稳定、修复泪膜,从而达到治疗干眼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泪膜
原文传递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eizumab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青山 孙良南 +2 位作者 李志 姚丽莉 曾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8期894-898,共5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伴有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分析对2010... 目的观察低剂量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伴有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分析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FFA与OCT确诊伴有浆液性PED的慢性CSC患者29例(35只眼)。男24例,女5例,双眼患者6例,平均年龄(41±7.5)岁。患者分为单一低剂量(25J/cm^2)PDT治疗组16例(19只眼);低剂量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组13例(16只眼),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观察最小分辨角矫正视力(LogMAR BCVA),PED平伏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FT)改变。结果治疗后1个月随诊联合治疗组BCVA(0.33±0.48),单一PDT治疗组BCVA(0.46±0.52)logMAR,两组与基线视力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48)。治疗后3,6个月随访联合治疗组BCVA分别为(0.24±0.46)logMAR;(0.19±0.48)logMAR,单一PDT治疗组BCVA(0.35±0.70)logMAR;(0.31±0.50)logMAR,两组与基线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1)。治疗后6个月随访,单一PDT治疗组与联合组治疗后CFT比较基线CF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5.88,P=0.02;0.00)。治疗后6月随访联合治疗组CFT较PDT单一治疗组CF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05)。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浆液吸收与PED平伏均为13只眼(81.25%),单一PDT治疗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浆液吸收12只眼(63.15%),PED平伏8只眼(42.1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78,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玻璃体注射次数1.38次,单一PDT治疗组平均治疗1.06次。结论低剂量PDT联合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凶子与单一低剂量PDT均能提高伴有PED的慢性CSC最佳矫正视力。联合治疗组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伏PED效果优于单一PDT组。提示低剂量PDT联合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治疗对伴有PED的慢性CSC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贝伐单抗 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
原文传递
p38MAPK抑制剂减轻兔滤过手术后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琨 黄丽娜 +1 位作者 孙良南 应方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观察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兔滤过手术后纤维化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2只兔24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滤过手术组)、B组(滤过手术+SB203580组)、C组(滤过手术+MMC组)。对各组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压检查、滤过区结膜... 目的观察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兔滤过手术后纤维化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2只兔24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滤过手术组)、B组(滤过手术+SB203580组)、C组(滤过手术+MMC组)。对各组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压检查、滤过区结膜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滤过区α-SMA表达。结果术后14dA组滤过泡血管化、瘢痕形成,B组滤过泡扁平弥散,C组滤过泡苍白缺血状、扁平弥散。不同时间点各组之间眼压无明显差异。滤过泡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检查可见不同组间结膜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上皮下纤维组织形态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见A组纤维组织间大量的棕黄色α-SMA阳性细胞,B、c组阳性细胞数量减少。结论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能减轻兔滤过手术后纤维化反应,抑制p38MAPK信号通道可作为新的抗瘢痕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手术 纤维化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抑制剂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远飞 郑莹莹 +2 位作者 孙良南 刘欣华 成洪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白内障术后的目标屈光度和实际屈光度的符合程度。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高...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白内障术后的目标屈光度和实际屈光度的符合程度。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3例(122只眼),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屈光度。按眼轴(AL)长度分三组:A组:26至28 mm,B组:28至30 mm及C组:≥30 mm组,分别采用SRK-T和Haigis公式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应用IOL-Master技术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分析SRK-T和Haigis公式预估的术后目标屈光度与术后1个月的实际屈光度符合程度。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100%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0.5手术眼分别有65、85、88只眼;术后1个月患者屈光度为正视占33.6%,轻度近视63.1%,中度近视3.3%。A组SRK-T公式的目标屈光度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最小,准确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中Haigis公式的目标屈光度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最小,准确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近视度数明显改善。结合眼轴长度,合理选用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可预测性设计术后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手术 屈光漂移 人工晶状体体 眼轴
原文传递
LASIK术后双眼视网膜脱离
19
作者 孙良南 何洪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0-940,共1页
关键词 LASIK术 双眼视网膜脱离 治疗
原文传递
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星 何洪林 +1 位作者 唐小平 孙良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21-82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患者术中加入抗增殖药物及可调节缝线的控制 ,抑制或减轻该类患者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 ,提高对该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共收治该类患者 66眼。发育型青光眼 11眼 ;活动期葡萄膜炎继... 目的 通过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患者术中加入抗增殖药物及可调节缝线的控制 ,抑制或减轻该类患者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 ,提高对该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共收治该类患者 66眼。发育型青光眼 11眼 ;活动期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9眼 ;人工晶体眼继发青光眼5眼 ;ICE综合征 2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7眼 ;外伤性青光眼 7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9限眼。其中 1例另一眼为恶性青光眼 ;4眼为二次手术眼 ,余 4例眼轴均 <2 1mm。采用复合小梁术式 ,MMC浓度 0 2~ 0 4mg/ml,作用时间 2分钟 ,缝置 2针外置可调节缝线。根据滤泡情况及前房深度适时拆除可调节缝线 ,术后行滤过泡按摩。结果 经 1~ 18个月的术后观察及随访 ,5 8眼眼压 <2 1mmHg ,成功率为 88%。 5眼 +药物治疗眼压 <3 0mmHg ,总有效率为 93 %。 3例手术失败 ,其中 2例为ICE综合征 ,1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持续性低眼压发生率 6 1% ,低眼压性黄斑变性 1 5 %。结论 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如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适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失败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并发症 高危因素 患者 缝线 结论 情况 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