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2K超流氦低温系统流程设计与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良瑞 葛锐 +6 位作者 李少鹏 李梅 韩瑞雄 常正则 徐妙富 张祥镇 杨啸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3,共6页
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2 K超流氦低温系统流程设计与计算需根据系统热负荷以及功能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和管道的规格选型,确定氦制冷机制冷能力。使用关联式编程计算方法对PAPS氦低温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和计算,确定了2 K超流... 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2 K超流氦低温系统流程设计与计算需根据系统热负荷以及功能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和管道的规格选型,确定氦制冷机制冷能力。使用关联式编程计算方法对PAPS氦低温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和计算,确定了2 K超流氦的获得方式,并研究了不同的节流前温度与节流效率以及相分离器供液质量流量的关系,重点介绍超导腔的垂直测试站流程计算结果。经过流程计算可得:氦制冷机制冷能力选择2500 W@4.5 K,5000 L液氦储存杜瓦需为3个站点设备端提供21.52 g/s的1.3×105 Pa饱和液氦。主供液管内径选择23 mm,主回气管内经选择250 mm,超导腔氦池回气至减压降温泵入口的沿程阻力为195.12 Pa,不超过200 Pa,管道选型合适,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低温系统 2K超流氦 流程计算
下载PDF
低温氦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良瑞 熊联友 刘立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设计了一套氦透平膨胀机实验系统,该系统可以用来对工作在液氢—常温区范围内的不同规格的氦透平膨胀机进行性能测试,还可以用于开展以氦为工质的低温环境下透平膨胀机实验研究,以期掌握氦透平膨胀机的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提高氦透平膨胀... 设计了一套氦透平膨胀机实验系统,该系统可以用来对工作在液氢—常温区范围内的不同规格的氦透平膨胀机进行性能测试,还可以用于开展以氦为工质的低温环境下透平膨胀机实验研究,以期掌握氦透平膨胀机的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提高氦透平膨胀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氦透平膨胀机 实验系统 测试
下载PDF
ADS 2K低温系统超流氦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琴 李少鹏 +3 位作者 孙良瑞 葛锐 龚领会 张梅梅 《低温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5,共5页
以ADS 2K低温系统为研究平台,分析了恒温器结构参数中上升管与峰值热量的关系,测量了超导腔液氦池中不同工作温度下的超流氦峰值热量,最后给出了恒温器上升管的设计方法,并验证了ADS低温恒温器上升管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 超流氦 换热特性 峰值热量
下载PDF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氦低温传输系统模拟与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梅 朱柯宇 +4 位作者 孙良瑞 姜永诚 常正则 李少鹏 葛锐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5,21,共8页
使用EcosimPro商业软件和关联式编程两种方法,对HEPS氦低温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研究了管道内径和管道粗糙度对管道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降随着管道内径的增大而减小,但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管道直径从30.8 mm提高至56.8 mm... 使用EcosimPro商业软件和关联式编程两种方法,对HEPS氦低温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研究了管道内径和管道粗糙度对管道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降随着管道内径的增大而减小,但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管道直径从30.8 mm提高至56.8 mm,压降仅降低了约510 Pa;流动压降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管径越大压降增加越小,当管径为30.8 mm时,选用电抛光管压降下降了954 Pa;管道的漏热量和降温复温时间随管径的增大而提升。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选择主干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25,内径为30.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10,内径为14.6 mm的普通金属管,主干回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50,内径为56.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回气管道公称直径为DN20,内径为23.8 mm的普通金属管,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低温系统 低温传输管线 流程计算
下载PDF
用于HEPS-TF低温波荡器的过冷液氮循环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祥镇 徐妙富 +4 位作者 李少鹏 葛锐 张建琴 孙良瑞 陆辉华 《低温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27,共5页
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HEPS-TF)的插入件系统中,将要研制一台基于镨铁硼永磁铁的低温波荡器(CPMU)。低温波荡器要求磁铁磁极阵列工作温度要在85 K以下,同时整个大梁轴向的温度梯度不超过1.5 K/m。经过理论计算,低温波荡器在有束... 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HEPS-TF)的插入件系统中,将要研制一台基于镨铁硼永磁铁的低温波荡器(CPMU)。低温波荡器要求磁铁磁极阵列工作温度要在85 K以下,同时整个大梁轴向的温度梯度不超过1.5 K/m。经过理论计算,低温波荡器在有束流情况下的热负荷约660 W@80 K。为冷却低温波荡器大梁磁结构,设计了一套过冷液氮闭循环迫流冷却系统。为了确保磁铁有更好的低温效果和温度均匀性,低温波荡器内大梁采用了双通道冷却设计。最后,根据低温流程设计了可行的机械结构,称其为液氮过冷器冷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光源 低温波荡器 过冷液氮
下载PDF
1.3 GHz超导腔磁通排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米正辉 杨际森 +10 位作者 沙鹏 董超 王洪磊 翟纪元 林海英 郑洪娟 刘佰奇 孙良瑞 张祥镇 贺斐思 潘卫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6,共6页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并能够将磁场补偿至小于5.0×10-8 T;并对超导腔不同表面温度梯度下的磁通排出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对钉扎了磁场的超导腔进行了射频性能测试,研究了超导腔电阻对磁通钉扎的敏感度,以及在不同电场梯度下超导腔的表面电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满足超导腔磁通排出研究的需求;高的超导腔表面温度梯度有利于磁通的排出;磁通钉扎电阻的敏感度随着加速电场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超导腔的性能下降。此实验研究也为后续超导腔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铌腔 磁通排出 表面电阻 射频超导 亥姆霍兹线圈
下载PDF
650 MHz双cell超导腔冷氦气自动降温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正则 李梅 +7 位作者 韩瑞雄 孙良瑞 张祥镇 姜永诚 桑民敬 叶瑞 李少鹏 葛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9-186,共8页
本文以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中的650 MHz双cell超导腔的降温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准则关系式法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了整体换热模型并编程计算,得到了降温过程中超导腔所需的冷氦气入口腔前参数。根据腔前参数反推流程... 本文以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中的650 MHz双cell超导腔的降温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准则关系式法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了整体换热模型并编程计算,得到了降温过程中超导腔所需的冷氦气入口腔前参数。根据腔前参数反推流程,考虑整体布局和局部阻力的损失,计算了兑温阀门开度与腔前参数的对应关系,从而可通过兑温阀门开度时刻表来实现整体降温过程的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超导腔 氦气 自动降温 自动控制
下载PDF
千瓦级2 K超流氦板翅式换热器初步设计优化
8
作者 朱柯宇 常正则 +7 位作者 李梅 李少鹏 孙良瑞 桑民敬 叶瑞 周健荣 潘卫民 葛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46-2154,共9页
本文采用分布参数法对1000 W@2 K低温系统配套的50 g/s流量2 K换热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利用加权系数法提出了换热器综合优化指标,随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根据工程需要从多个侧重点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获得了一系列优化方案,从中选择... 本文采用分布参数法对1000 W@2 K低温系统配套的50 g/s流量2 K换热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利用加权系数法提出了换热器综合优化指标,随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根据工程需要从多个侧重点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获得了一系列优化方案,从中选择了侧重换热效率的方案作为初步设计结果。在该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CFD数值仿真校核,验证了初步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优化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84.4%,压降为222.16 Pa,体积为0.0221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系统 板翅式换热器 分布参数法 遗传算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ADS主加速器系统CM4低温恒温器的热负荷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瑞雄 葛锐 +4 位作者 张建琴 孙良瑞 桑民敬 边琳 李少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9-2084,共6页
为了优化CM4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型式,本文对低温恒温器热负荷来源进行了研究,包括低温绝热支撑(POST)、电流引线、高功率耦合器的热传导,80K冷屏的热辐射,超导腔、高功率耦合器的动态热负荷等。研究结果表明,CM4低温恒温器满足低热负荷的... 为了优化CM4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型式,本文对低温恒温器热负荷来源进行了研究,包括低温绝热支撑(POST)、电流引线、高功率耦合器的热传导,80K冷屏的热辐射,超导腔、高功率耦合器的动态热负荷等。研究结果表明,CM4低温恒温器满足低热负荷的要求,为下一步低温恒温器的优化及运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恒温器 4.2 K液氦 热力学分析 静态热负荷 动态热负荷
下载PDF
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在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锐 马长城 +3 位作者 张洁浩 姜永诚 孙良瑞 李少鹏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共6页
大科学装置中低温设备的氮低温冷量需要日益快速增长,为减少能耗和保障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基于大科学装置氮低温系统运行需求,介绍了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在国内外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大科学装置中应用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 大科学装置中低温设备的氮低温冷量需要日益快速增长,为减少能耗和保障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基于大科学装置氮低温系统运行需求,介绍了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在国内外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大科学装置中应用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以氮制冷机为核心的氮低温制冷循环系统在未来大科学装置中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低温制冷系统 制冷循环 大科学装置
原文传递
超导质子加速器2K超流氦大型低温恒温器技术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葛锐 韩瑞雄 +7 位作者 李少鹏 彭全岭 孙良瑞 桑民敬 边琳 张卓 叶瑞 张洁浩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14期67-68,共2页
针对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中“核废料安全处置”问题,以“ADS(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嬗变核废料”为切入点,开展先进核裂变能前瞻性基础研究。目前,国际上尚无运行的直流型强流超导直线加速器,... 针对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中“核废料安全处置”问题,以“ADS(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嬗变核废料”为切入点,开展先进核裂变能前瞻性基础研究。目前,国际上尚无运行的直流型强流超导直线加速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挑战空前巨大,巨大的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创新机遇,一旦我们取得突破,即可跨越性地占领该领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中国科学院2011年启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先导专项,基中的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ADS)瞄准核电站高放废料清洁处理这一前沿方向,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直线加速器 低温恒温器 质子加速器 ACCELERATOR 技术 超流氦 加速器驱动 应用
原文传递
低温波荡器过冷液氮循环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祥镇 徐妙富 +3 位作者 孙良瑞 李少鹏 陆辉华 葛锐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61-1767,共7页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波荡器是插入件系统中的最前沿设备,低温可大幅提高其内禀矫顽力和峰值场强。本文设计了“过冷液氮迫流冷却循环”,采用全真空绝热设计,分析了稳压的理论本质,并提出了新的稳压方式。搭建实验台,对过冷液氮迫流循环...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波荡器是插入件系统中的最前沿设备,低温可大幅提高其内禀矫顽力和峰值场强。本文设计了“过冷液氮迫流冷却循环”,采用全真空绝热设计,分析了稳压的理论本质,并提出了新的稳压方式。搭建实验台,对过冷液氮迫流循环的稳定机制、载冷能力和热力学性质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冷液氮迫流冷却循环可长期保持,压力波动控制在±300 Pa范围内,验证了稳压机制的理论分析,达到同类设备的最佳水平。低温波荡器磁结构冷却在80 K左右,载冷量可以达到1000 W以上,达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要求的各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波荡器 过冷液氮循环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原文传递
低温单色器硅晶体界面接触热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彬 孙良瑞 +3 位作者 姜永诚 高立丹 赵同宪 丁雅茹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3,52,共4页
随着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同步辐射光源亮度不断地提高,其会对单色器硅晶体产生巨大的热负荷。若不及时有效地释放这些热负载,会导致晶体局部变形,从而影响光的传输效率。接触热阻是影响硅晶体散热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和搭建了固体... 随着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同步辐射光源亮度不断地提高,其会对单色器硅晶体产生巨大的热负荷。若不及时有效地释放这些热负载,会导致晶体局部变形,从而影响光的传输效率。接触热阻是影响硅晶体散热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和搭建了固体界面接触热阻的实验测量平台,测量不同填充材料及压力对接触热阻的影响。该研究不仅完善了硅晶体与无氧铜接触热阻在低温真空环境下的实验数据,也为晶体单色器的理论分析和冷却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晶体 单色器 接触热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