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循环经济:粮食主产区的理性选择——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艳霜 朴曙光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农业循环经济是破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蜕变与人口剧增矛盾难题的理智选择。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成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首选模式,并在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从其农业资源和环境状况来看,发... 农业循环经济是破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蜕变与人口剧增矛盾难题的理智选择。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成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首选模式,并在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从其农业资源和环境状况来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为,也大有可为。在具体实践中,吉林省需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机制的作用,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政策、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
下载PDF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艳霜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7,共4页
循环经济模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对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实际上,马克思提出这一思想要比美国经济学家早半个多世纪。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 循环经济模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对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实际上,马克思提出这一思想要比美国经济学家早半个多世纪。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生产排泄物 循环经济
下载PDF
简论无效供给的剩余和有效供给的不足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需求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和考察总需求不足的状况 ,那么 ,这里既有无效供给的剩余 ,也有有效供给的不足。而无论是无效供给的剩余 ,还是有效供给的不足 ,它们的存在都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需求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和考察总需求不足的状况 ,那么 ,这里既有无效供给的剩余 ,也有有效供给的不足。而无论是无效供给的剩余 ,还是有效供给的不足 ,它们的存在都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应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供给 有效供给 总供给 总需求 扩大内需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困境·希望·出路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艳霜 金盛红 苏相锟 《吉林农业》 1999年第8期4-5,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工业发展和城乡市场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目前经济格局下,粮食增产不增收,贡献与回报越来越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健... 改革开放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工业发展和城乡市场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目前经济格局下,粮食增产不增收,贡献与回报越来越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区 经济发展 粮食加工 粮食转化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艳霜 《行政与法》 2011年第5期30-32,共3页
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主导产业的衰退造成的贫困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源枯竭... 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主导产业的衰退造成的贫困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较严重的集体性失业、群体性贫困等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贫困问题除了资源枯竭这一客观因素外,与一系列的失衡不无关系;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难题的主要对策,就是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贫困 反贫困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加就业难题求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前,就业和下岗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而这一问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更为严峻、更为棘手。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问题的成因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对其加... 目前,就业和下岗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而这一问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更为严峻、更为棘手。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问题的成因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对其加以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增加就业 下岗职工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艳霜 《行政与法》 2008年第8期42-44,共3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蜕变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关系到国民经济是不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经济安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子孙幸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蜕变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关系到国民经济是不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经济安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子孙幸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倾斜,直接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应该从认识上入手,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体系;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科学管理体系,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 环境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探析——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难点,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吉林省辽源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难点,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吉林省辽源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面对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困难,辽源市把经济转型的重点放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上。而在路径的选择上,又把绝处逢生改变命运的主攻方向放在构造新的接续产业上,通过经济转型实现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路径
下载PDF
开拓我国农村市场的障碍及对策
9
作者 孙艳霜 于平 《长白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51-53,共3页
我国农村是最广阔的市场,9亿多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开拓农村市场,对于扩大国内需求,缓解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拉动经济增长,意义十分重大。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需求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这已成为一... 我国农村是最广阔的市场,9亿多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开拓农村市场,对于扩大国内需求,缓解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拉动经济增长,意义十分重大。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需求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由于买方市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农村市场 我国农村 农民收入增长 开拓农村市场 非农业部门 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资料 消费倾向 工业消费品 农民购买力
下载PDF
对扩大内需的几点认识
10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内需不足 国内市场 消费信贷 居民收入 消费预期 投资需求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91-93,共3页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改革的又一次经营体制上的创新,也是农村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个飞跃。因此,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农业产业化,人们虽然在认识上已达成了...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改革的又一次经营体制上的创新,也是农村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个飞跃。因此,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农业产业化,人们虽然在认识上已达成了共识,但在操作上还需探索,有许多问题需引起注意。一、要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主导产业 提高认识 实际工作 协调发展 农业发展 龙头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产品加工业 经济走向
下载PDF
通货膨胀对经济体制转变的负效应及其治理
12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9-51,共3页
通货膨胀对经济体制转变的负效应及其治理孙艳霜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一种非均衡状态的反应。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是经济体制转变中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机理十分复杂。既有货币供应超... 通货膨胀对经济体制转变的负效应及其治理孙艳霜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一种非均衡状态的反应。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是经济体制转变中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机理十分复杂。既有货币供应超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也有需求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体制转变 负效应 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秩序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改革措施 宏观调控
下载PDF
扩大内需重在增加农民收入
13
作者 孙艳霜 《长白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73-75,共3页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针对我国经济总量仍处于非均衡状态的现 实,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央提出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的重点 是启动消费需求,而我国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是最广阔...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针对我国经济总量仍处于非均衡状态的现 实,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央提出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的重点 是启动消费需求,而我国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市场。因此,扩大内需的 关键是启动农村市场,而启动农村市场的根本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扩大内需 农民收入 农村市场 消费需求 农业结构 农业政策
下载PDF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
14
作者 孙艳霜 于平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7年第5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剩余劳动 非农业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传统农业 基础理论 国民经济发展 非农产业 再认 利益集团
下载PDF
大型零售商场经营困境的原因与出路
15
作者 于平 孙艳霜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大型零售商场 经营困境 大型商场 商业企业 市场定位 主要依靠 产业组织 经营特色 零售企业 适度规模
下载PDF
吉林省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的对策分析
16
作者 徐寅生 孙艳霜 张钦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吉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而这一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只有破解这一难题,把潜在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才能推动吉林经济走上创新突破之路。为此,必须在盘点科教优势之所在,... 吉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而这一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只有破解这一难题,把潜在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才能推动吉林经济走上创新突破之路。为此,必须在盘点科教优势之所在,分析制约科教优势转化的体制、制度、政策因素,研究推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优势 转化 经济优势 产业优势
下载PDF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我省农民持续增收难点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艳霜 《新长征》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努力实现科技富农、创新强农,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持续增收 调查 科技进步 教育培训 创新强农 富农
下载PDF
创新是我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理性选择
18
作者 孙艳霜 《新长征》 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来临之际,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今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来临之际,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今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发展战略 战略抉择 战略支撑 经济发展速度 民营经济研究 发展总量 素质性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城乡协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9
作者 孙艳霜 赵娟鹃 《新长征》 2004年第16期37-39,共3页
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遵循的规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劳动力 重要途径 城乡分割 农村义务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中期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20
作者 孙艳霜 周燕 《新长征》 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规划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循环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破解经济发展中的难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智选择和科学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 循环经济 六届六中全会 经济增长方式 宏伟蓝图 和谐相处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