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虓 白阳 +1 位作者 程新宇 王翠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44-44,共1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会出现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症状,其构成组织来源为软...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会出现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症状,其构成组织来源为软骨组织、上皮组织、淋巴造血组织以及异位颅内组织肿瘤等。结论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而位置不同也会导致临床特征的差异,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组织学特点 研究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根治性手术后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虓 白阳 +1 位作者 程新宇 王翠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5期115-115,共1页
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根治性手术后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4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根治性手术的预后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33例,胃神经内分泌瘤7例,伴淋巴结转... 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根治性手术后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4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根治性手术的预后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33例,胃神经内分泌瘤7例,伴淋巴结转移29例、局限性肿瘤10例。肝转移1例。而患者的性别以及淋巴结的侵犯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但诸多患者在确诊时会出现转移情况,男性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影响根治性手术后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c-fos、c-ju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7期585-586,共2页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以及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等。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下载PDF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虓 王翠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11-213,217,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endritic fibromyxolipoma,DFML)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 例DFML,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与相关肿瘤的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增生的短梭形或星形细胞组成,其间混杂有...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endritic fibromyxolipoma,DFML)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 例DFML,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与相关肿瘤的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增生的短梭形或星形细胞组成,其间混杂有成熟的脂肪细胞,间质富于黏液,并有透明变性。免疫组化Vimentin、CD34、CD99、Bcl-2 均阳性;S-100、SMA、STAT-6、Desmin、CD21、CK和EMA均阴性;Ki67 阳性指数<1%。结论:DFML为良性肿瘤,需要与梭形细胞脂肪瘤(spindle cell lipoma,SCL)、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黏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S)及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low 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S)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 形态学特点 CD34
下载PDF
Twis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虓 白阳 +1 位作者 王星 王翠芳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86-188,共3页
目的研究Twist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Tw ist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Tw ist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目的研究Twist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Tw ist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Tw ist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w ist的阳性表达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为P=0.019,P=0.012,P=0.011)。结论 Tw ist在乳腺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 TWIST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浅谈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6
作者 孙虓 王翠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诊断 老年男性 早期发现 恶性肿瘤 肺癌 发病率 中国 人口 美国
下载PDF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点
7
作者 孙虓 白阳 +1 位作者 程新宇 王翠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并在其手术切除标本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87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单侧9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并在其手术切除标本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87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单侧90例,双侧10例,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患者数量7例。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后的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单侧患者最常见。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螺旋CT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仍需结合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形态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病理 特点探讨
下载PDF
1144例乳腺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宦大为 王星 +3 位作者 孙虓 孙洁 王翠芳 张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回顾性对比分析1 144例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探讨冷冻切片误诊和延迟诊断的原因及提高乳腺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方法。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冷冻切片 诊断 分析
下载PDF
MCM7与RACK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非 孙虓 +2 位作者 栾岚 李响 韩昱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MCM7与RACK1在各类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肺腺癌150例、鳞癌150例、大细胞癌20例和小细胞癌50例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类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并分... 目的探讨MCM7与RACK1在各类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肺腺癌150例、鳞癌150例、大细胞癌20例和小细胞癌50例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类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CM7与RACK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检验结果显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均与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呈正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MCM7与RACK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结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表达在肺癌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新的判断预后的重要因子,以其为靶向进行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CM7 RACK1 增殖
下载PDF
冷冻组织包埋剂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中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新宇 吴璠 +4 位作者 孙虓 金丹 白阳 王星 王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5-1147,共3页
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病理科诊断恶性肿瘤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为完善传统细胞学制作方法上的一些不足,近年来,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石蜡块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本组巧用冷冻组织包埋剂(OCT)可溶于水... 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病理科诊断恶性肿瘤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为完善传统细胞学制作方法上的一些不足,近年来,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石蜡块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本组巧用冷冻组织包埋剂(OCT)可溶于水的性能,尝试将其做为浆膜腔积液离心沉淀后细胞的支架,再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形成细胞块,此方法操作简便,既富集了细胞,提高了恶性瘤细胞阳性检出率,同时也有利于恶性肿瘤类型的鉴别,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组织包埋剂 浆膜腔积液 细胞块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FOXO3a与SPROUTY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非 王星 +4 位作者 孙洁 栾岚 孙虓 程新宇 王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FOXO3a与SPROUTY2(SPRY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检测TNB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FOXO3a与SPROUTY2(SPRY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检测TNB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NBC组织中FOXO3a与SPRY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 <0. 01)。秩和检验结果显示,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呈正相关(P <0. 001)。结论 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TNBC中起抑制作用,可能存在调控关系,从而抑制淋巴结转移。FOXO3a与SPRY2可作为新的判断预后的重要因子,并为临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FOXO3A SPROUTY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urvivin与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璐璐 谭欣 +1 位作者 孙虓 何灏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与大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大肠息肉、8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表达...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与大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大肠息肉、8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无阳性表达。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息肉中的表达,且大肠癌中Survivin、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同时Survivin、Cyclin D1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Cyclin D1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Cyclin D1有望成为大肠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CYCLIN D1 大肠息肉 大肠癌
下载PDF
纳米粒子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智 郎晓讴 +1 位作者 宦大为 孙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6,197,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局部转染后,BMP-2基因蛋白过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新途径。方法:以包载BMP-2基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级粒子混合物(BMP-2-PLGA)...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局部转染后,BMP-2基因蛋白过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新途径。方法:以包载BMP-2基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级粒子混合物(BMP-2-PLGA)转染培养的兔VSMC,作为BMP-2-PLGA纳米粒子组,同时设空白PLGA纳米粒子组及对照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建立自体静脉移植兔模型,随机分成转基因组、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14和28d取出移植静脉,Verhoeff染色检测血管内膜厚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P-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MP-2-PLGA纳米粒子组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兔血管内膜平均厚度明显减少(P<0.05),空白载体粒子组与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兔移植静脉组织BMP-2蛋白表达于术后3、7和14d明显增多(P<0.05),PCNA表达于术后7~28d明显降低(P<0.01);空白粒子组与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及VSMC的增殖,促进体外培养VSM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 纳米粒子 移植
下载PDF
滤过膜与擦镜纸双层包埋法在细胞块制作中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新宇 周成美 +4 位作者 赵天翔 孙虓 栾岚 吴非 王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819,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传统脱落细胞学制作方法,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如何在量少的标本中尽可能大量收集细胞,减少细胞丢失在细胞块制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在实践工作中将膜式液基薄层制作过滤... 随着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传统脱落细胞学制作方法,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如何在量少的标本中尽可能大量收集细胞,减少细胞丢失在细胞块制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在实践工作中将膜式液基薄层制作过滤器上的滤过膜(简称滤过膜)用刀裁剪,放在包埋时裁好的擦镜纸上,对收集的细胞沉淀物进行双层包埋,形成细胞块。该方法操作简便,最大限度收集细胞,有利于恶性肿瘤类型的鉴别及靶向治疗的开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膜 双层包埋 细胞块
下载PDF
探讨胃“炎癌转化”中腐胺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
15
作者 孙虓 刘成霞 +3 位作者 王娜 郝佳慧 储琳琳 栗成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9期1426-1429,共4页
浅表性胃炎逐步发展到胃癌的这个过程称之为Correa级联反应。在Correa级联反应中,炎症阶段的炎性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所处肿瘤微环境都发现有巨噬细胞的参与。而多胺,尤其是腐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多胺的代谢可以影响巨噬细... 浅表性胃炎逐步发展到胃癌的这个过程称之为Correa级联反应。在Correa级联反应中,炎症阶段的炎性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所处肿瘤微环境都发现有巨噬细胞的参与。而多胺,尤其是腐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多胺的代谢可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近年来,腐胺与胃“炎癌转化”的关系及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来干预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涉及胃癌、腐胺和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研究,探讨胃“炎癌转化”过程中腐胺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期望后续研究能通过调节腐胺代谢和巨噬细胞极化来达到预防或延缓胃癌发生、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炎癌转化” 巨噬细胞极化 腐胺 进展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肠癌RKO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璐璐 谭欣 +1 位作者 孙虓 何灏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对诱导人肠癌RKO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单独及联合作用于RK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 目的:观察联合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对诱导人肠癌RKO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单独及联合作用于RK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表明单药姜黄素作用RKO细胞24、48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64.14 mol/L±3.97 mol/L、34.02 mol/L±2.47 mol/L和18.66 mol/L±0.29 mol/L.单药奥沙利铂作用24、48和72 h的IC50值为36.97 g/mL±1.26 g/mL、20.34 g/mL±2.29 g/mL和9.92 g/mL±0.92 g/mL.选用低浓度的药物(20 mol/L的姜黄素和10 g/mL的奥沙利铂)联合处理RKO细胞24 h,结果显示与相应浓度姜黄素、奥沙利铂单药组相比,两药联合组对RKO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姜黄素和奥沙利铂联合后,诱导了PARP、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裂解.结论:姜黄素和奥沙利铂联合用药后,可能通过诱导PARP、caspase3和caspase8裂解,进而抑制肠癌RKO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奥沙利铂 凋亡 肠癌
下载PDF
胃癌患者胃液中5-羟色胺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建勋 赵玉贞 +3 位作者 刘淑娴 文乾亨 扬世杰 孙虓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法检测55例胃液内5-羟色胺的含量,共分为正常、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癌等4个组。其结果正常组含量为48.70±49.3ng/ml,溃疡病组含量为76.26±127.06ng/ml,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含量为197...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法检测55例胃液内5-羟色胺的含量,共分为正常、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癌等4个组。其结果正常组含量为48.70±49.3ng/ml,溃疡病组含量为76.26±127.06ng/ml,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含量为197.29±128.4ng/ml,胃癌组含量为191.80±124.2ng/ml。4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正常组和溃疡病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两组与前两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1),但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之间未见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5-羟色胺(5-HT)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胃液中含量是很高的。对于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与其它慢性胃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液 5-羟色胺 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ITGβ-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宦大为 惠林萍 +4 位作者 王星 高宏建 孙洁 孙虓 王翠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β-4(ITGβ-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组织125例份(肠癌组)及配对正常结直肠组织75例份(正常组),另选结直肠腺瘤组织28例份(腺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ITGβ-4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ITG... 目的探讨整合素β-4(ITGβ-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组织125例份(肠癌组)及配对正常结直肠组织75例份(正常组),另选结直肠腺瘤组织28例份(腺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ITGβ-4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ITGβ-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正常组、腺瘤组及肠癌组ITGβ-4高表达率分别为6.67%(5/75)、14.29%(4/28)、40.00%(50/125),肠癌组ITGβ-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腺瘤组(P均<0.01),而正常组与腺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TGβ-4高表达与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与肿瘤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5年内预后无关(P均>0.05)。有5年以上预后随访资料的66例患者中,ITGβ-4高表达者36例,平均OS为71.8个月;ITGβ-4低表达者30例,平均OS为74.5个月;二者比较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TGβ-4表达升高,其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整合素β-4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胃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洁 赵晓婷 +5 位作者 张君杰 孙虓 王士娜 吴非 王翠芳 栾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81-487,共7页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的分类准确性并阐明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自动化扫描系统的要求。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共623例,其中良性288例,恶性(以腺癌为主)335例。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依据修订维...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的分类准确性并阐明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自动化扫描系统的要求。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共623例,其中良性288例,恶性(以腺癌为主)335例。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依据修订维也纳分类评估每张切片的病理诊断,确定每个病例最终一致的诊断;比较了人类病理学家与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的两级(良性或恶性)分类结果。结果应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分类结果的准确率为0.9871,其中,将正常误判成癌症为0.001,将癌症误判成正常为0.012。结论人工智能自动筛查系统可有效用于不需要人工复查的标本,尤其是阴性标本,从而极大地减轻外科病理专家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活检 人工智能 自动图像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135例小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郝佳慧 李琨 +3 位作者 王娜 储琳琳 孙虓 刘成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肠溃疡患者的病因构成、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小肠镜或胶囊内镜首次诊断为小肠溃疡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黄河... 目的: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肠溃疡患者的病因构成、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小肠镜或胶囊内镜首次诊断为小肠溃疡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肠溃疡多发于40~59岁,男女比例为1.55︰1。小肠溃疡的病因主要以克罗恩病最多见,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腹泻、便血和黑便,影像学检查特点为小肠管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小肠管腔狭窄。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出率分别为26.83%及8.67%,常见溃疡部位为回肠、回盲部和空肠,内镜下溃疡特点以不规则样、纵行、环形、节段性为主,病理改变主要是黏膜慢性炎和伴炎细胞浸润。结论:小肠溃疡的病因复杂,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有助于小肠溃疡的诊断,但内镜下的表现常有重叠,病理活检在疾病的诊断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步探究CT等辅助检查在小肠溃疡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溃疡 胶囊内镜 小肠镜 病因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