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蜀勇 廖蓉 龚弘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对3种不同检测方法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ACON)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1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12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以上3种方法同时... 目的对3种不同检测方法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ACON)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19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12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以上3种方法同时检测HBsA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种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TRFIA、ELISA、ACON。结论 ACON成本低廉,时效快但灵敏度偏低,可作为一般性初筛,不能作为确诊依据。ELISA成本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可作为定性检测HBsAg为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TRFIA成本高、试剂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定量检测血样中HBsAg的浓度,常被用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确诊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下载PDF
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反应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周舫 李芳泽 +8 位作者 蒋长征 孙蜀勇 何美安 张淑玉 廖蓉 贾树雅 曾化松 吴逸明 邬堂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热应激或热休克蛋白 70 hom (HSP70 hom)基因型与高原反应易感性间的关系 ,为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武警战士 2 2 9人 ,其中 5 6人有高原反应者为病例组 ,173人无高原反应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 探讨热应激或热休克蛋白 70 hom (HSP70 hom)基因型与高原反应易感性间的关系 ,为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武警战士 2 2 9人 ,其中 5 6人有高原反应者为病例组 ,173人无高原反应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方法 ,研究两组观察对象中HSP70 hom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病例组HSP70 homA/A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SP70 homA/A基因型的机体可能存在应激能力较弱的问题 ,这有助于在特定职业人群中发现和保护这些个体 ,为保障健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hom 基因多态性 高原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腮裂囊肿囊液检出胆固醇结晶1例
3
作者 刘萍 孙蜀勇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446-446,共1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3d,于2008年11月5日入住我院康复科。查体:体温36.5℃,血压120/85mmHg,气管居中,右颌下角下、胸锁乳突肌前内侧扪及一鸡蛋大小团块,触诊囊性感,无触痛,包块与周围组织界清,可...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3d,于2008年11月5日入住我院康复科。查体:体温36.5℃,血压120/85mmHg,气管居中,右颌下角下、胸锁乳突肌前内侧扪及一鸡蛋大小团块,触诊囊性感,无触痛,包块与周围组织界清,可推动,不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颈部彩超:右颈部颌面下囊性团块,无血循环,颈部淋巴结无长大;颈部MRI:右侧颈动脉三角区胸锁乳突肌深面囊性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晶 囊液 腮裂囊肿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武警战士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芳泽 蒋长征 +6 位作者 孙蜀勇 何美安 张淑玉 廖蓉 贾树雅 曾化松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144名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高原组78名 ,平原组66名。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试剂盒检测血浆或血清中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 (ROS)、丙二醛...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144名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高原组78名 ,平原组66名。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试剂盒检测血浆或血清中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 (ROS)、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_Px)、谷胱甘肽S_转移酶 (GSH_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或活力。[结果]与平原组相比 ,高原组GSH含量下降 ,GSH_Px、GSH_ST、SOD含量或活力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NO、NOS、ROS、MDA差异无显著性(P>0.05)。GSH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机体抗氧化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GSH含量的降低 ,提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已有所下降 ;GSH_Px、GSH_ST、SOD含量或活力升高可能是机体代偿性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武警战士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系统 氧自由基 血浆神经肽Y 内皮素
下载PDF
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江 孙蜀勇 曾可培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900-901,共2页
目前,临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标本是留取24h尿液,但是要收集24h尿液比较麻烦、费时、不方便,收集准确性差。对于病情危重、少尿、休克、昏迷、年老体弱的患者更加难以准确地收集24h尿液。随意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 目前,临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标本是留取24h尿液,但是要收集24h尿液比较麻烦、费时、不方便,收集准确性差。对于病情危重、少尿、休克、昏迷、年老体弱的患者更加难以准确地收集24h尿液。随意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应同时测定尿肌酐,因每日肌酐排除量相对恒定,可避免尿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对临床诊断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笔者对我院2008—09至2009—05收集的150例患者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结果进行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 分析
下载PDF
血清5’-核苷酸酶自动化测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杰 曾屏 +5 位作者 王娴 郭平 王健 林旭英 杨清 孙蜀勇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关键词 5′—核苷酸酶 自动化检测
下载PDF
CD11b、CD18、WBC、CRP测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杰 郭平 +3 位作者 唐方 曾屏 李建红 孙蜀勇 《成都医药》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通过CD11b、CD18、WBC、CRP的检测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实时监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血细胞仪、全自动生化仪定量检测 6 0例患者及 5 0例健康对照者 2 4h内、 72h后及 7d后CD11b、CD18、WBC、CRP各值 ,并... 目的 :通过CD11b、CD18、WBC、CRP的检测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实时监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血细胞仪、全自动生化仪定量检测 6 0例患者及 5 0例健康对照者 2 4h内、 72h后及 7d后CD11b、CD18、WBC、CRP各值 ,并分析检测结果与病情发展的关系。结果 :患者 2 4h内、 72h后的CD11b、CD18、WBC、CRP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经治疗 7d以上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D11b、CD18、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b CD18 WBC CRP 检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流式细胞术 血细胞仪 全自动生化仪
下载PDF
某院职工HBV感染情况分析
8
作者 孙蜀勇 李江 阳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同时检测ALT和前S1抗原。结果:(1)该院职工的HBV总感染率为60.8%(121/199),HBsAg阳性率为6.03%(12/199),HBsAb阳性...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同时检测ALT和前S1抗原。结果:(1)该院职工的HBV总感染率为60.8%(121/199),HBsAg阳性率为6.03%(12/199),HBsAb阳性率51.26%(102/199)。(2)临床医护人员HBsAg阳性率为5.04(6/119),医技药剂部门HBsAg阳性率为7.32%(3/41),行政后勤人员HBsAg阳性率为7.69%(3/39)。(3)该院职工中有19例ALT升高和4例前S1抗原阳性。结论:该院职工的HBsAg阳性率较低,传染性小,各类人员HBsAg分布情况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HBV 感染
下载PDF
腹泻患者感染人芽囊原虫1例
9
作者 孙蜀勇 龚弘局 +1 位作者 廖蓉 刘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496-497,共2页
人芽囊原虫(B.h)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条件致病性寄生虫。该虫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虫的基本形态、超微结构、病理生理、免疫诊断及分... 人芽囊原虫(B.h)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条件致病性寄生虫。该虫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虫的基本形态、超微结构、病理生理、免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条件致病 腹泻
下载PDF
12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江 孙蜀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多肿瘤标志物 临床应用 联合检测 蛋白芯片诊断系统 物理诊断 死亡病因 恶性肿瘤 生物科技 诊断价值 中晚期
下载PDF
免疫浊度分析中钩状效应防范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江 孙蜀勇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浊度 钩状效应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高原反应的危险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长征 李芳泽 +6 位作者 何美安 孙蜀勇 张淑玉 廖蓉 贾树雅 曾化松 邬堂春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GSTM1、GSTT1)与高原反应危险性的关系。方法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12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43人、对照组80人。基因组DN...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型(GSTM1、GSTT1)与高原反应危险性的关系。方法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12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43人、对照组80人。基因组DNA来自研究对象提供的外周血有核细胞,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这些武警战士的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病例组GSTT1非缺失型基因频率为6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3.12,95%CI为1.42~6.86)。两组GSTM1缺失型基因频率分别为72.1%和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OR=2.34,95%CI为1.05~5.02)。GSTT1阴性GSTM1阴性基因型者发生高原反应的危险性比携带GSTT1阴性GSTM1阳性者高5倍(OR=5.04;95%CI为1.00~25.3)。结论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反应危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硫酶M1 基因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GSTT1 GSTM1 外周血有核细胞 T1基因多态性 急性高原反应 基因组DNA 武警战士 基因频率 正常对照组 病例组 调查对象 工作环境 研究对象 非缺失型 统计学 CI 阳性者 阴性
原文传递
抗氧化酶系统失调与脂质过氧化在急性高原反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长征 李芳泽 +6 位作者 孙蜀勇 何美安 张淑玉 廖蓉 贾树雅 曾化松 邬堂春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酶系统失调与脂质过氧化在急性高原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 12 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 ,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其中病例组 4 3人 ,对照组 80人。采用南京... 目的 探讨抗氧化酶系统失调与脂质过氧化在急性高原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从同一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选取 12 3名男性武警战士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 ,将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其中病例组 4 3人 ,对照组 80人。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 ,检测武警战士血浆中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氧 (ROS)、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H 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或活力。结果 病例组武警战士血浆中GSH、GSH Px、GSH ST含量或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病例组的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高原反应武警战士血浆中GSH、GSH Px、GSH ST含量或活力低下 ,以及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 ,可能是导致急性高原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系统失调 脂质过氧化 急性高原反应 自由基 拮抗物质
原文传递
热应激蛋白7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芳泽 周舫 +7 位作者 蒋长征 孙蜀勇 何美安 张淑玉 廖蓉 曾化松 吴逸明 邬堂春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HSP) 70 1和HSP70 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方法 以在进藏训练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 5 6名战士作为研究病例 ,以未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 173名战士作为对照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HSP) 70 1和HSP70 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方法 以在进藏训练中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 5 6名战士作为研究病例 ,以未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 173名战士作为对照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分析了这些战士HSP70 1、HSP70 2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HSP70 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而病例组HSP70 2B/B基因型频率 (2 3.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9%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比值比为 4 .0 2。结论 携带HSP70 2B/B基因型的机体应激能力较弱 ,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 ,这将有助于在特定职业人群中发现和保护这些个体 ,为保障健康、提高工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70 基因 高海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急性高原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