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利珠单抗不良反应94例文献分析
1
作者 余萌 周红 +2 位作者 承华薇 许荣蓉 孙言才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05-212,共8页
目的分析阿替利珠单抗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收集关于阿替利珠单抗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文献并进行分析,研究时间... 目的分析阿替利珠单抗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收集关于阿替利珠单抗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文献并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2年4—8月。结果阿替利珠致不良反应报道共94例;其中男性56例(59.57%),女性38例(40.43%),男性占比较高;年龄(62.8±12.0)岁,中老年人居多;多数发生在用药后的90 d内(71例,71.0%);阿替利珠单抗致ADRs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22例,22.0%)占比最多;3~4级严重ADRs占比最多(64例,64.0%);94例经治疗和(或)停药后,好转或治愈80例,死亡5例。结论阿替利珠单抗所致ADRs涉及不同性别与年龄段病人,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使用应随时监测,警惕ADRs的发生,做到及时识别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抗体 单克隆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下载PDF
12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分布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52
2
作者 孙言才 刘斌 +5 位作者 苏丹 王崇薇 刘琳琳 张蕾 史天陆 姜玲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了解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进行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某三... 目的:了解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进行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某三甲医院2005~2012年所上报的12249例ADR报告。将发生ADR的患者分为9个年龄段,对各年龄段中患者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及ADR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2249例ADR报告中,男性6496例(53.03%)、女性5753例(46.97%),男女之比为1.13:1:41~50岁、51—60岁、61—70岁3个年龄段ADR构成比居于前三位;21—50岁年龄段女性ADR例数多于男性,其余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抗感染药物(31.59%)、抗肿瘤药物(28.86%)、中成药(7.15%)引起ADR位于前三位,其中〈10岁患者抗感染药物ADR达972例次(7.79%);41~70岁患者抗肿瘤药物ADR达2362例次(18.94%),中成药ADR为475例次(3.81%)。注射液(79.41%)、片剂(8.40%)、粉针刑(5.61%)引起ADR列入前三位;而注射液、片剂、粉针剂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胶囊剂以31—70岁患者为主;颗粒剂、混悬剂、溶液剂均以〈10岁患者为主。静脉滴注(73.04%)、口服(13.51%)、静脉注射(6.06%)引起ADR居于前三位;而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注射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肌内注射则以31—60岁患者为主。ADR导致消化系统(33.15%)、皮肤及其附件(19.25%)、神经系统(11.58%)损害列为前三位;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则以〈10岁患者为主。一般的ADR达7757例(63.33%);新的、严重的ADR为4492例(36.67%);而一般的、新的一般的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则以31—70岁患者为主。结论:不同年龄患者ADR的发生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别,应加强对不同年龄人群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关注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安全性 监测 年龄 分析
下载PDF
丹皮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言才 孙国平 +3 位作者 沈玉先 陈礼明 屈建 魏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5,共3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Pae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小鼠一次性按50mg.kg-1灌胃(ig)Pae后,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间隔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C-t)数据在计算机上经DAS ver1.0程序软...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Pae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小鼠一次性按50mg.kg-1灌胃(ig)Pae后,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间隔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C-t)数据在计算机上经DAS ver1.0程序软件拟合,进行自动房室模型的判别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结果:正常小鼠一次性50mg.kg-1ig Pae后血清的药-时曲线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a=(10.7±10.9)min-1,Ke=(0.10±0.07)min-1,Vd=(3.7±1.4)L.kg-1,t1/2Ka=(0.6±0.9)min,t1/2α=(8.7±3.9)min,CL=(0.37±0.16)L.min-1,AUC0-t=(121.9±37.3)mg.L-1.min,MRT0-t=(42.4±7.0)min,tmax=5.0min,Cmax=(14.5±6.1)mg.L-1。结论:正常小鼠ig Pae后,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药物进入体内迅速分布,代谢消除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的含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言才 沈玉先 +3 位作者 孙国平 陈礼明 屈建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 (paeonol,Pae)的含量。 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4 6mm× 2 5 0mm ,粒径 5 μm) ;以甲醇乙腈水 (30∶4 0∶3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检测...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 (paeonol,Pae)的含量。 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4 6mm× 2 5 0mm ,粒径 5 μm) ;以甲醇乙腈水 (30∶4 0∶3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检测波长为 2 74nm ;柱温为 2 5℃ ;进样量为 2 0 μl。结果 Pae的线性范围为 0 0 2~ 2 5 6 0mg·L-1,回归方程为 ^Y =3772 5 2 5 8X - 0 74 74 ,r =1 0 0 0 0 ,n =5 ;平均回收率为99 87% ;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 4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Pae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皮酚 含量
下载PDF
丹皮酚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5
作者 孙言才 沈玉先 孙国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9-582,共4页
关键词 丹皮酚 药理活性
下载PDF
76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ADR性别差异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言才 刘琳琳 +4 位作者 史天陆 王崇薇 张蕾 苏丹 姜玲 《安徽医学》 2015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了解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性别差异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769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690例ADR报告中性别... 目的:了解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性别差异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769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690例ADR报告中性别因素分别与报告年份、患者年龄、药品类别、前位药品、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等指标相关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690例报告中,男性4052例,占52.69%,女性3638例,占47.31%,男女之比为1.11∶1;2007至2010年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而2005至2006年男性低于女性;0~21岁及51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而21~51岁女性多于男性;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中成药、维生素类药等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等女性多于男性;注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7种药品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引起ADR女性多于男性;应用混悬剂、口服溶液剂、粉针剂等6种剂型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应用丸剂、分散片、胶囊剂等4种剂型则女性多于男性;腹腔用药、鞘内用药、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局部外用、眼内用药、肌内注射等女性多于男性;ADR所致代谢营养障碍、视觉损害、血液系统等例数男性多于女性,而听觉和前庭功能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女性多于男性;在一般的、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4种ADR严重程度中,男性ADR例数均多于女性。结论在加强ADR监测时,应了解ADR性别差异,其对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通过对ADR性别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性别差异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丹皮酚浓度 被引量:7
7
作者 孙言才 沈玉先 +3 位作者 孙国平 屈建 陈礼明 魏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血清中丹皮酚 ( paeonol,Pae)浓度。 方法 :血清样品用氯仿单步萃取 ,萃取物以氮气流吹干后 ,用甲醇溶解用于色谱分析。色谱条件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 4 .6mm× 2 5 0mm ,5 μm ) ;...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血清中丹皮酚 ( paeonol,Pae)浓度。 方法 :血清样品用氯仿单步萃取 ,萃取物以氮气流吹干后 ,用甲醇溶解用于色谱分析。色谱条件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 4 .6mm× 2 5 0mm ,5 μm ) ;以甲醇 乙腈 水 ( 30∶4 0∶3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检测波长为 2 74nm ;柱温为 2 5℃ ;进样量为 2 0 μL。 结果 :Pae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1mg·L-1;血清样品浓度在 0 .0 2~ 12 .80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Y =2 712 .1836X -5 .7137,r =0 .9999,n =5 ;相对回收率为 ( 10 1.2± 1.2 ) % ,平均萃取回收率为 ( 79.7± 3.0 ) % ;日内RSD与日间RSD均小于10 .0 % (n =5 )。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皮酚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言才 刘会兰 +4 位作者 孙自敏 沈茂林 刘斌 屈建 陈礼明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对我院2000-2003年间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以便探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目的 对我院2000-2003年间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以便探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12例allo-HSCT患者全血中CsA浓度。结果 全血中CsA线性范围为25~16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10μg·L^-1,回收率为90.14%,日内和13间变异均小于9.0%。监测allo-HSCT患者CsA血药浓度共107例次:达有效血药浓度(100~400μg·L^-1)74例次(69.2%);低于100μg·L^-1为19例次(17.7%);高于400μg·L^-1为14例次(13.1%)。12例患者CsA平均血药浓度为218.61±110.04μg·L^-1,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也较大。结论 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allo-HSCT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环孢素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言才 方焱 屈建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在高温 (50℃~70℃ )和室温 ((20±1)℃ )下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环丙沙星与甲硝唑G配... 目的 :探讨在高温 (50℃~70℃ )和室温 ((20±1)℃ )下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环丙沙星与甲硝唑G配伍液的含量、pH值及外观变化。结果:环丙沙星、甲硝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 00~10 02μg/ml、2 01~20 08μg/ml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 30±4 28) %、(99 58±1 63) % ;70℃、8h内的热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高温、8h内的恒温加速试验以及室温、0~120h内的留样观察结果表明 ,环丙沙星与甲硝唑在配伍前、后药物残存率均大于95 % ;pH值、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环丙沙星与甲硝唑以5 %葡萄糖为溶媒 ,在高温、8h内和室温、120h内均稳定 ,可以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注射液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胆道感染 配伍 稳定性 环丙沙星
下载PDF
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3 位作者 史天陆 李培芳 方焱 何晓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特点,了解其发展 轨迹。方法:检索1981~1998年间8种药学类核心期刊所报道 的体内药物分析文献190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取文献 量、应用频次、构成比等量化指标,对文献的研究内容、测定药 物、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特点,了解其发展 轨迹。方法:检索1981~1998年间8种药学类核心期刊所报道 的体内药物分析文献190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取文献 量、应用频次、构成比等量化指标,对文献的研究内容、测定药 物、分析方法、作者、单位、检测样品、实验对象、关键词、图、表、引文等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每2年平均发文(211.6±51.7)篇,RSD为51.7%(n=9);《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发文464篇,居首位;药动学研究文献构成比为36.2%,是研究的热点;报 道频次最高的药物种类是抗生素(13.1%),列前3位的测定药物是茶碱、苯妥英钠、庆大霉素;分析方法居首位的为色谱法(49.6%),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频次占47.8%,列第一 位;第一作者1169人,文献量≥10篇的核心作者有94人;文献量≥40篇的核心单位有8家;检测样品以血浆、血清为主;实验对象主要选择健康志愿者、患者和家兔;平均每篇文献关键词为(3.0±1.7)个、附图(1.8±1.6)幅、列表(2.3±1.6)张;引文11094条,篇均引文量为5.8条,引文量居前3位的引文语种为:英文、中文和日文。结论:体内药物分析已成为药学学科的前沿领域,收集整理我国该领域科研文献,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其基本信息,有助于把握我国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文献 文献计量学 临床药学
下载PDF
454例药源性死亡的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曾爱民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29-132,共4页
药源性死亡(drug-induced death,DID)系指健康的人或病情平稳的患者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因用药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引起的死亡(不包括因原患疾病或与ADR无关的死亡).我国ADR监察中心报告的1833例药源性疾病中,死亡29... 药源性死亡(drug-induced death,DID)系指健康的人或病情平稳的患者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因用药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引起的死亡(不包括因原患疾病或与ADR无关的死亡).我国ADR监察中心报告的1833例药源性疾病中,死亡29例,死亡率为1.58%,且每年约有250万人因ADR而住院,其中19.22万人死亡,死亡率为7.69%.鉴于DID的严重性,加强药学监护减少DID的发生尤为必要,但至今未见国内文献中有关DID病例调研较系统的分析.本文就1985~1994年度国内公开发行的20种期刊1709期中登载的454例DID进行分析和评价,试图通过对死者的性别、年龄、致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和致死药源性疾病等因素的探讨,以初步了解诸因素与DID间的关系,奢望能为我国开展药品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某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药源性疾病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原位肝脏隔离灌注猪血浆中丝裂霉素的浓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3 位作者 刘健 杨志伟 许戈良 徐荣楠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猪血浆中丝裂霉素C(MMC)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LC 6AHPLC仪 ,以 μBondapakC18column(5 μm ,3 9× 30 0mm)为分析柱 ;流动相为CH3 CN :H2 O(30∶70 ) ,柱温 2 5℃ ,检...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猪血浆中丝裂霉素C(MMC)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LC 6AHPLC仪 ,以 μBondapakC18column(5 μm ,3 9× 30 0mm)为分析柱 ;流动相为CH3 CN :H2 O(30∶70 ) ,柱温 2 5℃ ,检测波长36 5nm ,流速 0 5ml·min-1;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分两次直接萃取。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1~ 8 0mg·L-1,r =0 9998,n =5 ;提取回收率为 (79 71± 2 97) % ;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 10 %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5mg·L-1。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可靠、特异性强 ,适用于生物样品中MMC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丝裂霉素C 血药浓度 原位肝脏隔离灌注 抗肿瘤抗生素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A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宋宇红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全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法 ) ,用于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A(CsA)。方法 在甲醇 -乙腈-水体系中 ,研究影响CsA测定的诸条件 :流动相的组成、柱温的降低及内标物的选择等 ;提出RP HPLC法测定CsA的新方法 :于C18柱... 目的 建立一种全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法 ) ,用于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A(CsA)。方法 在甲醇 -乙腈-水体系中 ,研究影响CsA测定的诸条件 :流动相的组成、柱温的降低及内标物的选择等 ;提出RP HPLC法测定CsA的新方法 :于C18柱上 ,用含 0 0 0 2 5mol·L-1Li2 SO4 的甲醇 -乙腈 -水 (16∶6 6∶18,V/V)为流动相 ,以环孢霉素C(CsC)为内标物 ,在5 0℃柱温下 ,于 2 18nm处检测。结果 CsA线性范围 2 5~ 16 0 0 μg·L-1,最低检测浓度 10 μg·L-1,回收率 10 0 2 1%,日间和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 6 0 %;全血中CsA线性范围 2 5~ 16 0 0 μg·L-1,最低检测浓度 10 μg·L-1,回收率 90 14%,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 9 0 %。结论 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柱温低的特点 ,可广泛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孢霉素A 血药浓度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以甲硝唑为基础配伍的2组抗胆道感染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言才 方焱 屈建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与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 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甲硝唑G 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G 头孢曲松钠配... 目的 探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与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 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甲硝唑G 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G 头孢曲松钠配伍液的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 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0 1~ 2 0 0 8mg·L-1、5 0 7~ 30 4 2mg·L-1、4 0 3~ 2 0 16mg·L-1;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9 5 8± 1 6 3) %、(99 78± 1 2 3) %、(99 93± 0 96 ) % ;70℃ ,8h内的热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恒温加速试验时 ,配伍液中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降解均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2 0℃的T0 9分别为 2 6 0 8d和 6 0 7d ,T1/ 2 为 171 5 4d和 39 95d ;溶液颜色有随温度、时间递增而加深的趋势。室温 (2 0℃±1℃ ) ,0~ 12 0h内留样观察 ,配伍前后药物残存率 >95 % ,pH值、外观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高温 (5 0、6 0、70℃ )下 ,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随温度、时间递增而逐渐降解 ;室温下 ,0~ 12 0h内 ,2组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5 % ) ,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药物配伍 抗胆道感染 稳定性研究 头孢唑啉钠 头孢曲松钠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色谱新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3-97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生物样品 色谱技术 色谱法
下载PDF
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中药物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1 位作者 方焱 史天陆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文献 药物 系统评价 生物药物分析
下载PDF
国内4种期刊1119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中级医刊》 1994年第6期43-46,共4页
国内4种期刊1119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孙言才,屈建安徽省立医院(230001)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的定义为: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 国内4种期刊1119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孙言才,屈建安徽省立医院(230001)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的定义为: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国外因ADR急症入院者占3%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副作用 统计分析 期刊
下载PDF
我国文献中药源性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言才 《中国医药情报》 1998年第4期234-238,共5页
关键词 药源性疾病 死因分析
下载PDF
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中分析方法的系统评价
19
作者 孙言才 屈建 +1 位作者 史天陆 方焱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体内药物分析 分析方法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白消安的浓度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善堂 方焱 +3 位作者 屈建 陈象青 沈爱宗 孙言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白消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经衍生化处理后,以甲醇-水(74:26)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1,选用Nova Pak C18色谱柱(3.9mm×150mm,4μm),在280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白...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白消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经衍生化处理后,以甲醇-水(74:26)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1,选用Nova Pak C18色谱柱(3.9mm×150mm,4μm),在280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白消安血浆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0~3.20mg·L^-1,以加权最小二乘法运算得到回归方程为Y=4.575X-37.04(r=0.9993,n=9),方法回收率(100.6±1.6)%(99.66%~102.4%),血浆萃取回收率(83.6±2.4)%(81.70%~86.3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5%。检测限为0.6ng,最低血浆检测质量浓度为0.030mg·L^-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白消安血浆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消安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