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源性肾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雨 孙诗钰 +4 位作者 钱徐萍 胡艳东 葛文迪 龚晓健 王永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6期170-173,共4页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其丰富的血流量与高的代谢活性也是肾脏易受药物不良反应而产生肾毒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各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非合理性药物滥用,致使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报告日益增多。药物引起的肾脏...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其丰富的血流量与高的代谢活性也是肾脏易受药物不良反应而产生肾毒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各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非合理性药物滥用,致使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报告日益增多。药物引起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肾损伤、梗阻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而不同药物导致不同的肾脏病症,诱导肾毒性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从细胞毒性中的氧化应激、溶酶体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有机阴离子转运4个方面对引起药源性肾损伤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中减少肾脏损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肾损伤 细胞毒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药物性胆汁淤积症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诗钰 钱徐萍 +3 位作者 王雨 胡艳东 葛文迪 王永庆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6期123-128,共6页
目的为药物性胆汁淤积症(DIC)的临床合理用药、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DIC的分类、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发生机制、相关致病药物和作用机制,以及其诊治及护理的研究进展。结果DIC分为急性和慢性,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发生机制包... 目的为药物性胆汁淤积症(DIC)的临床合理用药、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DIC的分类、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发生机制、相关致病药物和作用机制,以及其诊治及护理的研究进展。结果DIC分为急性和慢性,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发生机制包括转运蛋白改变、肝细胞变化、胆小管动力学改变等;致病药物包括精神类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抗真菌药物、性激素及类固醇等;临床主要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一些新的药物也在研发中。结论需更重视针对DIC致病机制药物的研发,并加强预防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胆汁淤积症 肝损伤 发病机制 进展
下载PDF
兰索拉唑致皮肤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梦圆 程紫萍 +5 位作者 孙鲁宁 钱徐萍 孙诗钰 王雨 陈安九 王永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的变化,并用10、20、40μmol/L的兰索拉唑分别孵育HaCaT 24 h、48 h,Western blot检测HaCaT中磷酸化核因子(NF)-κB蛋白(phospho-NF-κB p65,P-p65)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的蛋白表达量。此外,兰索拉唑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单独或联合孵育HaCaT 24 h、48 h后,检测HaCaT中P-p65、IL-6和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兰索拉唑可造成小鼠皮肤损伤;体外实验发现,兰索拉唑可降低细胞活力,增加P-p65蛋白的表达,介导NF-κB通路激活,进一步刺激炎症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PDTC可抑制兰索拉唑介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兰索拉唑可以促进炎症因子表达继而诱发皮肤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皮肤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IL-6 IL-1Β
下载PDF
兰索拉唑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徐萍 张学会 +6 位作者 孙鲁宁 王雨 孙诗钰 马梦圆 程紫萍 陈安九 王永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2-808,共7页
目的:探索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PZ)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潜在损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0μmol/L LPZ孵育H9C2细胞不同时间(0 h、12 h、24 h、48 h)后,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 目的:探索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PZ)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潜在损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0μmol/L LPZ孵育H9C2细胞不同时间(0 h、12 h、24 h、48 h)后,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HOP)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12、Cleaved-Caspase-3、Cyt C、Bax/Bcl-2)的表达。此外,兰索拉唑及ROS抑制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单独或联合孵育细胞48 h后,检测H9C2细胞内ROS水平,以及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PZ可以时间依赖性增加ROS的水平,诱导GRP78和CHOP的表达,并进一步增加Cleaved-Caspase-12、Cleaved-Caspase-3、Cyt C、Bax/Bcl-2的表达。NAC显著降低LPZ诱导的ROS水平,降低GRP78、CHOP以及Cleaved-Caspase-12、Cleaved-Caspase-3、Cyt C、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论:LPZ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大鼠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