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现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达龙 陈凤媛 +1 位作者 潘勤聪 沈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肠道血流不能满足代谢需要导致大肠的特定肠段非感染性的炎症。IC病因多样,小血管病变、休克导致的全身血流灌注不足、缩血管药物的...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肠道血流不能满足代谢需要导致大肠的特定肠段非感染性的炎症。IC病因多样,小血管病变、休克导致的全身血流灌注不足、缩血管药物的使用、腹部血管手术、便秘等可导致IC。老年人高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的痉挛性腹痛、腹泻、排便急迫感和便血。结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多数患者为一过性的非坏疽型的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即可痊愈。但部分患者重度缺血出现结肠全层坏死、穿孔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例报告
2
作者 翁成钊 周朝晖 +3 位作者 王超 林思慧 唐启瑛 孙达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890-893,共4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又称十二指肠瘀滞症,是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al aorta,AO)间夹角变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在临床上...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又称十二指肠瘀滞症,是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al aorta,AO)间夹角变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误治。为提高临床对SMAS的认识,现将本院近期诊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腹胀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孙达龙 陈凤媛 陈世耀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35-635,共1页
患者男,67岁,意识改变i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欠清,对周围事物、环境认知能力下降。3个月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未见肝掌、蜘蛛痣,未见腹壁静... 患者男,67岁,意识改变i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欠清,对周围事物、环境认知能力下降。3个月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未见肝掌、蜘蛛痣,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肝静脉瘘 慢性乙型肝炎 腹壁静脉曲张 计算力下降 移动性浊音 凹陷性水肿 意识改变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达龙 陈凤媛 潘勤聪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11期916-919,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复发性肠黏膜炎症性疾病,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目前氨基水杨酸盐类、皮质类固醇类和免疫抑制剂仍然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但因其存在原发无反应、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复发性肠黏膜炎症性疾病,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目前氨基水杨酸盐类、皮质类固醇类和免疫抑制剂仍然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但因其存在原发无反应、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临床应用受限.随着对UC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治疗药物的新剂型、生物制剂等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并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显示出优势,而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等亦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治疗
原文传递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的生存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福生 蒋丹斌 +3 位作者 单际平 唐光华 孙达龙 蔡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0-432,共3页
恶性胆道梗阻晚期出现重度黄疸、瘙痒,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而言,减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支架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黄疸问题,确实达... 恶性胆道梗阻晚期出现重度黄疸、瘙痒,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而言,减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支架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黄疸问题,确实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支架技术 长生存期 置入术后 重度黄疸 生活质量 广泛转移 手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福生 唐光华 +2 位作者 孙达龙 乐红琴 单际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年第8期621-622,共2页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患68例。ESD手术时间50-160min.病变直径1.0-5.5cm,病变部位于食管53例,胃12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2例。所有病例均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术...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患68例。ESD手术时间50-160min.病变直径1.0-5.5cm,病变部位于食管53例,胃12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2例。所有病例均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予扩张治疗。ESD术后随访1-1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和Child-Pugh积分的相关性
7
作者 张明亮 孙达龙 +4 位作者 张勇 杨佐南 顾体梅 陶华兴 严福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62-563,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h积分的相关性。方法肝硬化患者55例(肝硬化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BNP水平的不同,并分析肝硬化患者BNP水平与Child—Pu。gh积分的相关性,了解BNP...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h积分的相关性。方法肝硬化患者55例(肝硬化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BNP水平的不同,并分析肝硬化患者BNP水平与Child—Pu。gh积分的相关性,了解BNP水平与肝硬化病情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BNP[(225.78±78.04)pg/m1]明显高于对照组[(37.03±10.29)pg/ml,t=17.78,P〈0.01],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肝硬化患者BNP呈增高趋势,肝功能Child不同分级组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BNP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r=0.758,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BNP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肝硬化患者BNP水平对于评估伴随的心功能异常、预测肝硬化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钠素 血液 肝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食管pH-阻抗监测的A级与B/C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反流特征比较
8
作者 林思慧 陈志龙 +2 位作者 朱宇诚 蒋炜 孙达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18-924,共7页
目的基于食管pH-阻抗监测,比较洛杉矶(LA)分级中的A级与B/C级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反流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就诊的74例RE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LA-A... 目的基于食管pH-阻抗监测,比较洛杉矶(LA)分级中的A级与B/C级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反流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就诊的74例RE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LA-A组(n=46)和LA-B/C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问卷评分、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结果LA-A组和LA-B/C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抑酸治疗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立位、卧位及总体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acid exposure time,AET)、AET%、长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以及总体DeMeeste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食管远端反流次数,近端反流次数,高位反流中的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次数,以及平均夜间基线阻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A-A组与LA-B/C组病理性反流(AET%≥6%)患者分别占67.4%、71.4%;两组患者AET%分布、24 h阻抗监测的反流次数大于80次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A级RE的内镜诊断有助于识别中国人群胃食管反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pH-阻抗监测 里昂共识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铿 孙达龙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肠镜诊断为结直肠息肉并行Hp检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是否感染Hp、肠息肉大小及...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肠镜诊断为结直肠息肉并行Hp检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是否感染Hp、肠息肉大小及息肉病理分型等,比较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患者一般资料、息肉病理类型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Hp阳性组患者31例,Hp阴性组患者71例。Hp阳性患者中腺瘤性息肉及腺瘤伴上皮内瘤变的比率(71.0%,22/31)较Hp阴性患者(36.6%,26/7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患者中腺瘤性息肉高级上皮内瘤变比率(19.0%,4/21)高于Hp阴性患者(3.8%,1/2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患者中,Hp阳性患者的腺瘤性息肉及腺瘤伴上皮内瘤变的比率高于Hp阴性患者(17/24比18/49,P<0.05)。在女性患者中,Hp阳性患者的腺瘤性息肉及腺瘤伴上皮内瘤变的比率与Hp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5/7比8/22,P>0.05)。Hp阳性肠息肉患者中年龄>40岁、息肉位于左半结肠、息肉大小<1 cm的患者腺瘤性息肉及腺瘤伴上皮内瘤变的比率(分别为74.1%,20/27;81.2%,13/16;60%,9/15)明显高于Hp阴性的患者(分别为25%,7/28;41%,16/39;26.8%,15/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肠息肉患者中年龄≤40岁、息肉位于右半结肠、息肉大小≥1 cm的患者腺瘤性息肉比率(分别为50%,2/4;60%,9/15;81.2%,13/16)高于Hp阴性的患者(分别为33.3%,3/9;31.2%,10/32;73.3%,11/15),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阳性患者的结直肠腺瘤比率高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年龄>40岁、息肉位于左半结肠、息肉大小<1cm的患者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感染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思慧 孙达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12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研究公共数据库TCGA和GTEx分析在胃癌中异常表达且与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GEPIA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对肿瘤研究公共数据库TCGA及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中胃癌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关键差异mRNA进行分析,使用FUNRIC...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研究公共数据库TCGA和GTEx分析在胃癌中异常表达且与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GEPIA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对肿瘤研究公共数据库TCGA及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中胃癌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关键差异mRNA进行分析,使用FUNRICH软件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并筛选胃癌中异常表达并与预后相关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到4644个差异基因,包括3746个上调基因,898个下调基因。上调表达前十位基因包括CEACAM5、CEACAM6、RNU11、CLDN3、CST1、OLFM4、REG4、MUC3A、MUC13和CLDN4,下调表达前十位基因包括GKN2、ATP4A、ATP4B、PGC、GIF、GKN1、LIPF、PGA5、PGA4和PGA3。与胃癌预后总生存时间最相关的100个基因中COL4A5、NT5E、ABCA8、MAGED4B、FABP4、CLRN3、ZNF662、PLCXD3、PDK4、NRP1、RAI14、SLC52A3、DPP3及SERPINE1等14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SERPINE1、NT5E、NRP1和RAI14在胃癌中高表达,且生存分析提示,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结论SERPINE1、NT5E、NRP1和RAI14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具有成为胃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或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 生存时间 SERPINE1 NT5E NRP1 RAI14
原文传递
大肠息肉到底要不要紧
11
作者 唐文清 孙达龙 《家庭用药》 2023年第5期51-52,共2页
方先生由于经常拉肚子,去医院体检,肠癌筛查结果呈阳性。他回想起两年前就查出来了肠道息肉,但拖了两年没有管,如今息肉已长大到了2厘米,进展成了癌前病变,方先生后悔不已。幸好发现及时,目前已无大恙。那么——大肠息肉是什么大肠息肉... 方先生由于经常拉肚子,去医院体检,肠癌筛查结果呈阳性。他回想起两年前就查出来了肠道息肉,但拖了两年没有管,如今息肉已长大到了2厘米,进展成了癌前病变,方先生后悔不已。幸好发现及时,目前已无大恙。那么——大肠息肉是什么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凸向肠腔的隆起物,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在肠镜下可看到息肉大小、形态不等,可分布于肠道的某一段,亦可累及全肠道;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多个聚集。大肠息肉通常无症状,少数有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医院体检 无症状 筛查结果 肠道息肉 癌前病变 肠镜 肠梗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