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的血清浓度和左胫骨干骺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高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1,12只...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的血清浓度和左胫骨干骺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高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1,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药剂量0.216 g/(kg·d)];中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2,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药剂量0.108 g/(kg·d)];低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3,12只大鼠,给药剂量0.054 g/(kg·d)];雌激素组(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予结合雌激素片0.1 mg/kg);假手术组(12只大鼠,仅切除腹腔少量脂肪和软组织,以5 mL蒸馏水灌胃);正常组(12只大鼠,不做特殊处理,以5 mL蒸馏水灌胃)。各组均在去卵巢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并于造模成功后即刻、3个月、6个月每组处死4只大鼠,无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athepsin K浓度。取左胫骨近端干骺端标本,荧光定量PCR测定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治疗组、正常组与雌激素组大鼠血清Cathepsin K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雌激素组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抑制去卵巢大鼠血清Cathepsin K浓度、降低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一种有利于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术中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用钛合金材料加工改良成两端有刃且带螺纹的克氏针,2006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小切口双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68例,随访68例,...[目的]探讨一种有利于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术中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用钛合金材料加工改良成两端有刃且带螺纹的克氏针,2006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小切口双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68例,随访68例,随访时间:最短29个月,最长53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50 m in,平均31.2 m in。平均出血量约80 m l,无骨不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克氏针松动、滑脱、断裂及骨折移位,无针尾假性滑囊形成及局部软组织感染,仅针尾疼痛2例。Neer评分优56例,良12例。[结论]小切口双改良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且治疗费用低,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的血清浓度和左胫骨干骺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高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1,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药剂量0.216 g/(kg·d)];中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2,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药剂量0.108 g/(kg·d)];低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组[治疗组3,12只大鼠,给药剂量0.054 g/(kg·d)];雌激素组(12只大鼠,切除双侧卵巢,给予结合雌激素片0.1 mg/kg);假手术组(12只大鼠,仅切除腹腔少量脂肪和软组织,以5 mL蒸馏水灌胃);正常组(12只大鼠,不做特殊处理,以5 mL蒸馏水灌胃)。各组均在去卵巢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并于造模成功后即刻、3个月、6个月每组处死4只大鼠,无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athepsin K浓度。取左胫骨近端干骺端标本,荧光定量PCR测定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治疗组、正常组与雌激素组大鼠血清Cathepsin K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雌激素组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抑制去卵巢大鼠血清Cathepsin K浓度、降低左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文摘[目的]探讨一种有利于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术中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用钛合金材料加工改良成两端有刃且带螺纹的克氏针,2006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小切口双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68例,随访68例,随访时间:最短29个月,最长53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50 m in,平均31.2 m in。平均出血量约80 m l,无骨不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克氏针松动、滑脱、断裂及骨折移位,无针尾假性滑囊形成及局部软组织感染,仅针尾疼痛2例。Neer评分优56例,良12例。[结论]小切口双改良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且治疗费用低,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