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OV的深水管道外检测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长保 邹定杰 《石油工程建设》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大动脉,海底油气管道系统的本质安全是保证海洋石油与天然气顺利开采的重要基础。海底管道的完整性检测对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石油开采向深水进军,引进和发展深水管道检测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大...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大动脉,海底油气管道系统的本质安全是保证海洋石油与天然气顺利开采的重要基础。海底管道的完整性检测对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石油开采向深水进军,引进和发展深水管道检测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技术的基础上,对以ROV为载体的管道位置、管道电位、掩埋状态、应力损伤、管道沉积、腐蚀减薄等各类深水海底管道外部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磁涡流检测、脉冲涡流检测、交流电磁场检测、Magna检测系统和Discovery检测系统等新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深水海底管道检测方法的选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管道 外部检测 ROV 磁涡流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 电磁超声检测 交流电磁场检测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在海管高危段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治国 张敬安 +3 位作者 郑辉 李成钢 孙长保 任翔 《全面腐蚀控制》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修复技术是利用纤维材料高强度和高模量特性,在管道外形成补强层,分担管道承受的载荷,降低管壁的应力应变,恢复或提高管道的承压能力。海管高危段补强修复实践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修复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管道...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修复技术是利用纤维材料高强度和高模量特性,在管道外形成补强层,分担管道承受的载荷,降低管壁的应力应变,恢复或提高管道的承压能力。海管高危段补强修复实践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修复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管道补强修复技术,可以达到对管道的腐蚀、机械损伤等常见缺陷进行修复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海管 高危段 补强 修复
下载PDF
海底管道卡球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8
3
作者 孙长保 胡春阳 《全面腐蚀控制》 2019年第7期21-25,106,共6页
海底管道在清管和内检测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作业风险,时常会发生检测器和清管器丢失以及卡堵等意外事故。对管道本体、部件、对清管器或检测器结构、运行环境条件等可能造成卡堵的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后续海底管道设... 海底管道在清管和内检测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作业风险,时常会发生检测器和清管器丢失以及卡堵等意外事故。对管道本体、部件、对清管器或检测器结构、运行环境条件等可能造成卡堵的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后续海底管道设计施工以及通球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清管检测 风险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的裂纹缺陷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长保 胡春阳 董艳冲 《无损检测》 2018年第7期54-59,共6页
针对海洋平台主体结构焊缝的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提出了一种横向、纵向以及斜向裂纹缺陷信号的识别方法。基于ACFM技术原理,分析了横向以及纵向裂纹缺陷检测信号Bx、Bz特征向量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通过对与扫查方向呈0°(纵... 针对海洋平台主体结构焊缝的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提出了一种横向、纵向以及斜向裂纹缺陷信号的识别方法。基于ACFM技术原理,分析了横向以及纵向裂纹缺陷检测信号Bx、Bz特征向量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通过对与扫查方向呈0°(纵向),45°(斜向)以及90°(横向)裂纹缺陷信号的试验分析,得出了如何识别横向、纵向以及斜向裂纹缺陷信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磁场检测 裂纹缺陷 信号识别 海洋平台 焊缝 特征向量
下载PDF
渤海油气田单层保温管的腐蚀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长保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16-1421,共6页
单层保温管具有造价低、铺设速度快等优势,在渤海油气田中应用广泛。某些单层保温管投入运营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腐蚀,给管道运营带来隐患。介绍了单层保温管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在渤海地区的应用状况,针对渤海油气田几条单层保温管内检... 单层保温管具有造价低、铺设速度快等优势,在渤海油气田中应用广泛。某些单层保温管投入运营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腐蚀,给管道运营带来隐患。介绍了单层保温管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在渤海地区的应用状况,针对渤海油气田几条单层保温管内检测发现的腐蚀问题,研究了单层保温管的腐蚀典型特点和规律,从管道设计、预制、铺设等环节以及作业管理、质量控制、腐蚀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解释了单层保温管腐蚀加速的原因。提出采用新的补口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腐蚀监测和定期通球机制,加强对管道状况的实时监测,实施对管道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等建议,从而保证油气田生产运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气田 单层保温管 焊道补口 内检测 腐蚀原因
原文传递
海底管道检测最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长保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14期43-44,共2页
对于海底管道来说,经常会出现事故,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管道铺设距离比较长,而且持续运行,对此管道损伤的程度就会加强,导致事故发生,就会有管道的破坏或者泄露出现,由于输送对人有害的油气,就会影响人们以及周围的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产生爆... 对于海底管道来说,经常会出现事故,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管道铺设距离比较长,而且持续运行,对此管道损伤的程度就会加强,导致事故发生,就会有管道的破坏或者泄露出现,由于输送对人有害的油气,就会影响人们以及周围的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产生爆炸,而且资源得到大量的浪费,不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且人员可能受到伤害,损失了财产。若是油气大量的泄漏,对于油气田来说,可能就会出现停产的问题,经济利润直接受到影响,所以本文将对检测管道的新技术发展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管道检测 Magna水下检测装置 Discovery海底管道检测装置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基于MTM技术海底管道检测及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长保 邹定杰 胡春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11期41-43,共3页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海底管道的完整性检测对于管道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磁力层析法检测技术的原理;通过与漏磁内检测的对比,描述了非接触式磁力层析法检测技术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深水区管道的检测的实施方法...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海底管道的完整性检测对于管道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磁力层析法检测技术的原理;通过与漏磁内检测的对比,描述了非接触式磁力层析法检测技术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深水区管道的检测的实施方法;并根据检测结果,参考ASME B31G规范对海管的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非接触式磁力层析法检测技术虽然不能直接定量计算出缺陷的大小,但是能发现管道的高风险点,评估管道的安全状态,为管道的运营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检测 海底管道 非接触检测 安全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与加速度测量的结构动态位移融合估计
8
作者 熊春宝 孙长保 牛彦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2024年第9期891-901,共11页
结构动态位移测量与精准估计对于结构安全运营和性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监测方法具有精度高、非接触式、成本低、设备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实际复杂工程环境中,设备难以架设,视觉测量方法较传统接触式位移监测方法具有... 结构动态位移测量与精准估计对于结构安全运营和性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监测方法具有精度高、非接触式、成本低、设备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实际复杂工程环境中,设备难以架设,视觉测量方法较传统接触式位移监测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图像分辨率和拍摄帧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视觉方法的使用.针对视觉位移测量技术高频振动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与加速度测量的结构动态位移重构方法,通过融合视觉低频与加速度高频振动响应信号,实现结构动态位移精准识别.首先,利用光流法从结构振动视频数据中提取结构位移响应,引入前后向误差与离群值过滤机制,提升特征点追踪精度,避免漂移问题.然后,利用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分别从视觉位移与加速度二次积分得到的位移信号中提取相应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最后,基于互相关函数筛选机制,确定融合模态分量,融合基于视觉测量的低阶IMF与基于加速度测量的高阶IMF,重构结构位移响应.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提出的位移融合估计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视觉测量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估计结构动态位移,并且通过引入加速度测量中的动态位移分量,融合后的位移比基于视觉测量的结果具有更宽的频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计算机视觉 光流法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互相关函数
下载PDF
局部抛石法治理海底管道悬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怡 李俊 孙长保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由于海床的不稳定性,海底管道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悬空现象,国内外的治理措施大多采用整体抛石法,治理费用高昂。在参考国内外石堆设计经验和抛石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抛石方法本身的独特性,提出了采用局部抛石治理海底管道悬空的方法:选... 由于海床的不稳定性,海底管道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悬空现象,国内外的治理措施大多采用整体抛石法,治理费用高昂。在参考国内外石堆设计经验和抛石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抛石方法本身的独特性,提出了采用局部抛石治理海底管道悬空的方法:选取管道悬空中间某位置进行抛石,通过石堆对管道形成单点支撑,缩短悬空距离,从而达到治理管道悬空的目的。以某在役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依据弗劳德数相等原理,采用缩尺方法设计室内试验方案,得出了流体对石堆的破坏机理、各石堆的薄弱位置以及石堆极限抗流速度,分析了管道与海流夹度、悬空高度、外层石子粒径、内层石子粒径、迎流面坡比及侧流面坡比对石堆稳定性影响的规律,为局部抛石治理海底管道悬空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悬空 局部抛石 抛石试验 弗劳德数
原文传递
工业燃气热值调整站扩建工程中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孙长保 《工厂动力》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工业燃气 热值调整站 扩建工程 平面布置
原文传递
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11
作者 孙长保 《青海农牧业》 2006年第3期12-12,19,共2页
至200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7.8万千瓦,今后要挖掘发展潜力,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继续做好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做好牧机化示范基地建设... 至200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7.8万千瓦,今后要挖掘发展潜力,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继续做好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做好牧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农牧机械化 建设新农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