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桀骜不驯的女孩
1
作者 孙阳立 《中华家教》 2005年第Z1期57-58,共2页
佳佳的家庭,条件优越,三世同堂,和睦融合。爷爷奶奶都有文化, 爸爸在某公司当经理,妈妈在小学工作,把佳佳当作他们的掌上明珠。他们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比如从小鼓励女孩要淘气、争第一、不该受性别局限。
关键词 学校 教育方式 学习成绩 家庭 老师 同学 三世同堂 小学 家长 融合
下载PDF
创造情境让孩子成长
2
作者 王晓春 孙阳立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4S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孩子成长 学校生活 记忆能力 视觉记忆 上学问题 汉语拼音 幼儿园 新生 学习
原文传递
这个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
3
作者 王晓春 孙阳立 《家庭教育》 2005年第05A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上学 孩子 微笑 词组 线
原文传递
不愿长大的孩子
4
作者 王晓春 孙阳立 《家庭教育》 2005年第10A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 案例分析 隔代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
原文传递
一颗漂泊的心
5
作者 孙阳立 王晓春 《家庭教育》 2005年第03A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老师 处事 学校 直线 五年级 游戏 同学 平时 快乐 感觉
原文传递
电视机开关争夺战
6
作者 孙阳立 王晓春 《家庭教育》 2006年第10S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电视机 争夺战 开关 全神贯注 看电视 妈妈 沙发 机关
原文传递
孩子磨蹭怎么办
7
作者 孙阳立 王晓春 《家庭教育》 2006年第07S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课堂作业 学习习惯 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原文传递
计划外的离家出走
8
作者 孙阳立 王晓春 《家庭教育》 2005年第07A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离家出走 吃饭 朋友 同学 初三 耐心
原文传递
不可忽视的感觉统合失调
9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09年第12期36-37,共2页
辰辰是个聪明好动的男孩,从上学开始,妈妈就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解决问题。辰辰不是和周围同学说话,就是揪扯女生的小辫,有时不经同学允许就动人家东西,在课堂上很难安静下来,课间经常喜爱追跑打闹、登高爬梯。同学经常到老师那里... 辰辰是个聪明好动的男孩,从上学开始,妈妈就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解决问题。辰辰不是和周围同学说话,就是揪扯女生的小辫,有时不经同学允许就动人家东西,在课堂上很难安静下来,课间经常喜爱追跑打闹、登高爬梯。同学经常到老师那里告状,座位不愿与他挨着。老师后来只能将他的课桌放在讲台桌旁,以便多管理、提醒他。这样的举动作用不大,辰辰依旧我行我素。老师没有办法,决定狠狠地批评他几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老师 同学 学校 课堂 座位 讲台 课桌
原文传递
父母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10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09年第12期4-9,共6页
父母都希望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那么,心理健康的孩子具备什么特点呢?首先,要心情愉快,有求知欲,有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保持进取的心态;其次,会与周围人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再次。有自信,接纳自己,有自制力,... 父母都希望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那么,心理健康的孩子具备什么特点呢?首先,要心情愉快,有求知欲,有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保持进取的心态;其次,会与周围人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再次。有自信,接纳自己,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适应环境;最后,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规律健康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孩子 父母 适应环境 行为习惯 求知欲 自制力 生活
原文传递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需求
11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 2007年第07S期4-11,共8页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有的变化突然,有的变化缓慢。孩子的穿戴、交往、说话方式、走路姿势等一些细节的变化已告诉我们,他们在变。这些变化,基于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提倡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学习相应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从容面对孩...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有的变化突然,有的变化缓慢。孩子的穿戴、交往、说话方式、走路姿势等一些细节的变化已告诉我们,他们在变。这些变化,基于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提倡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学习相应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从容面对孩子,感受他们脱离幼稚、走过躁动、步入成年的全过程,体会孩子成长给家庭带来的快乐,所以,我们今天要带您一起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成长 青春期 说话方式 心理需求 心理准备 家长 学习
原文传递
哪些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
12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3年第5期21-26,共6页
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行为已经形成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看似不是大问题,不被家长重视。关键时刻就是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会发展成为棘手的事。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孩子 学习 日常生活 家长
原文传递
有个性的孩子怎么教
13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2年第12期4-9,共6页
个性伴随人的一生,用“行为”表现出来。看看您身边的朋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行为表现:有人雷厉风行,有人恩怨分明,有人循规蹈矩,有人任劳任怨,有人瞻前顾后……同样,有的孩子答应马上开始学习,家长刚一离开,他就像忘了自己的... 个性伴随人的一生,用“行为”表现出来。看看您身边的朋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行为表现:有人雷厉风行,有人恩怨分明,有人循规蹈矩,有人任劳任怨,有人瞻前顾后……同样,有的孩子答应马上开始学习,家长刚一离开,他就像忘了自己的承诺,玩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 个性 行为表现 学习 家长
原文传递
解读孩子,学习记忆的问题
14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1年第1期14-20,共7页
记忆能力与生俱来.但每个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记忆特点。不重视人的记忆特点,都用一种方法记忆,很多人就会显得记忆能力不足。过去我们都希望可以以勤补拙,大脑似乎在与我们开玩笑,今天记住明天就忘.费力不少.收效不佳。
关键词 学习记忆 孩子 解读 记忆特点 记忆能力
原文传递
面对问题孩子,家长束手无策吗?
15
作者 卢悦 付洋 孙阳立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06年第6期17-19,共3页
2006年4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武丽杰公布了对196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结果:哈尔滨有近14%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他们主要表现为社交退缩、焦虑抑郁、违纪、多动症和具有攻击性等。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矫治,问题... 2006年4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武丽杰公布了对196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结果:哈尔滨有近14%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他们主要表现为社交退缩、焦虑抑郁、违纪、多动症和具有攻击性等。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矫治,问题孩子将渐渐沦为社会边缘人物,最终成为整个社会的潜在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孩子 社交退缩 孙阳立 问题儿童 边缘人物 咨询过程 隔代教育 亲密感 自闭症 杨乐
原文传递
居高临下的权威
16
作者 孙阳立 王晓春 《家庭教育》 2005年第01A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毕业 幼儿园 父母 学生 高中一年级 周末 小学 老人 平时 行为
原文传递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
17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案例 寒假里,有一天,三年级的女孩晓晓在商场玩具贷柜前看到有个男孩对着妈妈大声质问着:“为什么不让我买?我就是要买!我用我的压岁钱买!你把我的钱给我!那是爷爷给我的,你凭什么拿走?你不讲理!那钱就是我的……”男孩越说声音... 案例 寒假里,有一天,三年级的女孩晓晓在商场玩具贷柜前看到有个男孩对着妈妈大声质问着:“为什么不让我买?我就是要买!我用我的压岁钱买!你把我的钱给我!那是爷爷给我的,你凭什么拿走?你不讲理!那钱就是我的……”男孩越说声音越响,而他妈妈说话声音低沉,似乎觉得很丢人,看一时不能说服儿子,转身就走。男孩固执地追随其后,继续大声抗议着,和妈妈一起消失在商场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岁钱 合理使用 孩子 引导 妈妈 男孩 三年级 商场
原文传递
考试前,给孩子一些帮助吧
18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6年第5期36-37,共2页
案例 事情发生在浙江省某小学。班主任张老师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增进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她请班级里的每个孩子给家长写一封信,写下自己对父母的要求,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只要自己认为合理,都可以提出来。
关键词 孩子 考试 浙江省 班主任 父母 小学 老师 教育
原文传递
别让假马虎迷住家长的双眼
19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1年第11期4-9,共6页
马虎粗心是孩子学习中的拦路虎,对这个问题,家长不习惯深究原因,只是一昧地焦虑担心。多数妈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束手无策,可谓谈“虎”色变。细究马虎,有两种情况,真马虎和假马虎。所谓真马虎,即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但... 马虎粗心是孩子学习中的拦路虎,对这个问题,家长不习惯深究原因,只是一昧地焦虑担心。多数妈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束手无策,可谓谈“虎”色变。细究马虎,有两种情况,真马虎和假马虎。所谓真马虎,即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做事不够细心,导致错误百出,属于学习习惯不良导致的不好现象。而假马虎并不是由粗心所致,而是因为对题目理解不透彻或对知识掌握不牢,只能凭主观臆断去解,导致错误出现,或者孩子情绪不能自控,人坐在这里,心思没有在学习上也会漏洞百出,表现出马马虎虎。所以,家长要帮孩子克服学习上的“马虎”,首先要搞清楚“真假马虎”,才能对症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学习习惯 接受能力 知识掌握 主观臆断 “马虎” 对症下药 孩子
原文传递
不要做唠叨的家长
20
作者 孙阳立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0年第7期66-67,共2页
案例 初二的紫蓉一贯学习较好,这次成绩下降了几分,老师就马上给家长打电话报警。家长如,瞄大敌,对紫蓉展开系列教育,说服、监督、提醒,搞得紫蓉心绪不宁。月考临近,妈妈不停地说:“又要考试了!别忘了你上次考试的失利,努力... 案例 初二的紫蓉一贯学习较好,这次成绩下降了几分,老师就马上给家长打电话报警。家长如,瞄大敌,对紫蓉展开系列教育,说服、监督、提醒,搞得紫蓉心绪不宁。月考临近,妈妈不停地说:“又要考试了!别忘了你上次考试的失利,努力学习呀!”紫蓉很烦,但是想到下次考好点,妈妈就不会再唠叨了,于是,忍耐下来。万万没有想到,这次考试没有多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唠叨 打电话 考试 学习 妈妈 初二 老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