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孙阿君 丁炜东 +2 位作者 曹丽萍 曹哲明 邴旭文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胃蛋白酶(pepsin)、胃淀粉酶(AMS)、胃脂肪酶(LPS)的活性和IL-1β、IL-8、TNF-α、HSP90α等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提高,肝脏抗氧化相关酶中的SOD、CAT、GSH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LPO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1β、HSP90α基因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NF-α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8表达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胃消化酶中的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AMS和LPS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氨氮胁迫条件下,鱼体通过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和应激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来应对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诱导升高胃消化酶活性为机体提供能量,而高浓度氨氮胁迫则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和HSP90α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翘嘴鳜 抗氧化酶 消化酶 炎症相关基因 酶活力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主要可食部分营养成分比较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阿君 金武 +2 位作者 闻海波 顾若波 杜兴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8期50-54,共5页
对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可食部分(肌肉、肝脏、皮肤)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品质评价。测定结果显示:皮肤中蛋白含量最高,为21.76g/100g,而肌肉和肝脏组织分别为19.43g/100g,3.17g/100g,肝脏中的粗脂肪为73.68g/100g,显著高... 对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可食部分(肌肉、肝脏、皮肤)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品质评价。测定结果显示:皮肤中蛋白含量最高,为21.76g/100g,而肌肉和肝脏组织分别为19.43g/100g,3.17g/100g,肝脏中的粗脂肪为73.68g/100g,显著高于肌肉(0.17g/100g)和皮肤(0.29g/100g);组织水解氨基酸分析表明:肌肉中含量高于一般名优鱼类,肌肉、肝脏和皮肤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分别为42.14%、44.27%和23.41%,肌肉组织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在3种组织游离氨基酸中均检出18种蛋白质氨基酸和1种生物活性氨基酸———牛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以肝脏最高,为82.76mg/100g鲜样,肌肉中含量次之,而牛磺酸以肌肉中含量最高,为156.95mg/100g鲜样;肌肉、肝脏、皮肤中分别检出14、13和12种脂肪酸,在肌肉、肝脏中发现一般淡水鱼中未检出的角鲨烯,以肝脏中含量最高(9.75%),但肝脏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73.77%;常量元素钾、钠、镁、钙在3种组织中存在一定的组织分布特征,共检出人体7种必需微量元素,含有一般特种水产品中不存在的锰、铜等微量元素。综合分析认为:暗纹东方鲀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组成合理的健康蛋白和脂肪的膳食,且3种可食部分营养组成及含量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 可食部分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低氧应激及防控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阿君 《科学养鱼》 2022年第4期53-54,共2页
氧气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氧气与机体发生作用时除了通过还原作用生成水,还会生成部分活性氧。而活性氧对于机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机体内的很多自由基反应与活性氧密切相关。自由基对机体... 氧气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氧气与机体发生作用时除了通过还原作用生成水,还会生成部分活性氧。而活性氧对于机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机体内的很多自由基反应与活性氧密切相关。自由基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自由基的报道及研究层出不穷,因为自由基的存在会对机体产生很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反应 活性氧 还原作用 低氧应激 水产养殖动物 代谢过程 生理功能
下载PDF
美洲鲥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4
作者 孙阿君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0,共2页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我们于2011—2012年度实施了室内水泥池养殖美洲鲥的营养强化、生态调控、促熟集卵等措施,取得了规模化繁育美洲鲥苗种18.25万尾的良好成效。现将相关的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规模化繁育技术 美洲鲥 水泥池养殖 经验积累 营养强化 生态调控 促熟 苗种
下载PDF
长江刀鲚鱼种驯食浮性颗粒饲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钢春 李全杰 +4 位作者 杜富宽 聂志娟 孙阿君 顾若波 徐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95,共5页
采用灯光诱鱼协同缓沉饲料驯食过渡至浮性颗粒饲料投喂的方法,高密度驯养长江刀鲚(Coilia nasus)鱼种,建立了8~10 cm刀鲚鱼种转食浮性颗粒饲料的人工饲养技术,为刀鲚的集约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经16 d的驯食,刀鲚在投饵后1 ... 采用灯光诱鱼协同缓沉饲料驯食过渡至浮性颗粒饲料投喂的方法,高密度驯养长江刀鲚(Coilia nasus)鱼种,建立了8~10 cm刀鲚鱼种转食浮性颗粒饲料的人工饲养技术,为刀鲚的集约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经16 d的驯食,刀鲚在投饵后1 h之内吃完饲料,驯食期间刀鲚平均成活率为75.05%。闪光诱鱼比常光诱鱼更利于刀鲚鱼种驯食浮性颗粒饲料;先期对浮性颗粒饲料处理成缓沉投饲驯食并逐步过渡至完全摄食浮性颗粒饲料的操作能让刀鲚鱼种在短期内(16 d)完全摄食浮性颗粒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nasus) 驯食 浮性颗粒饲料
下载PDF
黄河鲤新品系G3代选育进展——饲喂高糖类饲料对其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苏胜彦 张成锋 +5 位作者 董在杰 李治勋 杨兴丽 孙阿君 徐跑 袁新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评价黄河鲤新品系G3代选育进展情况,从80个家系中随机挑选48个黄河鲤新品系家系,其中对照系9个和选育系39个,每个家系5尾鱼,个体标记后将试验鱼混合,等量分为8个组,其中4个组为养殖对照组,另4个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未添加和添加高糖... 为评价黄河鲤新品系G3代选育进展情况,从80个家系中随机挑选48个黄河鲤新品系家系,其中对照系9个和选育系39个,每个家系5尾鱼,个体标记后将试验鱼混合,等量分为8个组,其中4个组为养殖对照组,另4个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未添加和添加高糖类饲料,8周后比较黄河鲤新品系G3代选育效果。结果表明:是否添加高糖类饲料对黄河鲤新品系无显著影响;相对于对照系,选育系体重增加20.84%。选育系比对照系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且不改变肌肉脂肪酸组分。选育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加幅度达8.9%。不同家系对饲喂高糖类饲料的利用率不同,提示对糖类饲料的利用水平可作为未来黄河鲤新品系的选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新品系 高糖类饲料 选育进展
下载PDF
鳙鱼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方式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缪凌鸿 高启平 +5 位作者 帅柯 赵永锋 孙阿君 戈贤平 盘文静 江晓浚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据统计2013年全国鳙的养殖产量达到301万吨,仅次于鲤的产量,成为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主导品种。鳙鱼在池塘养殖生产中蕴藏巨大的潜力,改变施肥养殖鳙鱼的养殖方式为人工投喂配合饲料进行精养,是未来鳙鱼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试验采用室... 据统计2013年全国鳙的养殖产量达到301万吨,仅次于鲤的产量,成为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主导品种。鳙鱼在池塘养殖生产中蕴藏巨大的潜力,改变施肥养殖鳙鱼的养殖方式为人工投喂配合饲料进行精养,是未来鳙鱼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试验采用室内循环水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和室外自然养殖两种方式,通过对比两种养殖方式下鳙鱼的生长、鱼体肌肉成分,探索鳙鱼配合饲料研制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配合饲料 养殖方式 鳙鱼 淡水养殖鱼类 室内循环水 养殖生产 养殖发展 饲料养殖
下载PDF
急性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活性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雨 丁炜东 +6 位作者 曹哲明 邴旭文 徐畅 杨帆 张晨光 谷心池 孙阿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0-1868,共9页
【目的】从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氨氮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机体的毒性效应机制,为其健康养殖与水质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规格整齐、体表无损伤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急性氨氮胁迫试... 【目的】从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氨氮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机体的毒性效应机制,为其健康养殖与水质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规格整齐、体表无损伤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急性氨氮胁迫试验,在获得半致死浓度(LC50)的基础上,将翘嘴鳜幼鱼暴露于48.65 mg/L的水体氨氮下,以完全曝气的自来水(氨氮实测值为0.05 mg/L)为对照组,分别于胁迫0、6、12、24、48和96 h后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翘嘴鳜幼鱼的96 h-LC50为48.65 mg/L(非离子氨0.47 mg/L)。翘嘴鳜幼鱼在96 h的急性氨氮胁迫过程中,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脂质过氧化物(LPO)在肝脏中的累积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胁迫96 h时达最高值(0.50μmo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与对照组翘嘴鳜幼鱼相比,经氨氮胁迫后翘嘴鳜幼鱼肝脏IL-1β和IL-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于胁迫6 h起显著上调,分别于胁迫12和96 h时达最高值;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胁迫6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至胁迫96 h时其相对表达量达最高值;IL-1β、IL-8和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胁迫96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P90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胁迫96 h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氨氮胁迫初期,翘嘴鳜幼鱼抗氧化系统被诱导激活,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至胁迫后期,翘嘴鳜幼鱼抗氧化功能受抑制,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持续上调。说明持续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系统功能受抑制是翘嘴鳜氨氮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氨氮胁迫 抗氧化酶 炎症反应相关基因 96 h半致死浓度(96 h-LC50)
下载PDF
黄河鲤新品系肌肉脂肪酸组分与形体指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苏胜彦 任若兰 +7 位作者 俞菊华 于凡 李建林 孙阿君 李红霞 宋长友 王美垚 唐永凯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为探究黄河鲤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形体指标的关系,从黄河鲤新品系G3代中随机挑选18尾,测定其各项形体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分,分析PUFA与各项形体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随机选择12尾鱼进行线性相关验证。结果表明:除吻长与体重相关显著... 为探究黄河鲤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形体指标的关系,从黄河鲤新品系G3代中随机挑选18尾,测定其各项形体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分,分析PUFA与各项形体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随机选择12尾鱼进行线性相关验证。结果表明:除吻长与体重相关显著外,其他形体指标与体重相关极显著;PU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C14:0、C18:0、C18:1、C20:3、C20:4、C22:4相关显著,PUFA与C16:0、C20:2、C22:6相关极显著;更为重要的是,PUFA与体长/体高呈负相关,与眼间距呈正相关。这一研究提示可通过鲤外形指标对黄河鲤新品系肌肉PUFA含量指标进行选择,从而为黄河鲤新品系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形体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美洲和中国大鲵转录组序列的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军 苏胜彦 +7 位作者 张希昭 纪垠竹 王辉微 朱丽雅 张晏江 薛浩鑫 孙阿君 华风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展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基于高通量第2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美洲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转录组数据,以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利用MITObim软件对其组装,并进行环化、注释和分析,采用邻接法(NJ... 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展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基于高通量第2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美洲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转录组数据,以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利用MITObim软件对其组装,并进行环化、注释和分析,采用邻接法(NJ法)构建美洲大鲵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美洲大鲵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6 358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同时利用该项技术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转录组数据也提取线粒体组数据,并构建大鲵属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亲缘性较近,获取的美洲大鲵与参考的美洲大鲵(Gen Bank登录号GQ368662)聚为一类。这一研究提示中国大鲵和美洲大鲵起源不同,遗传距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鲵 线粒体基因组 转录组测序 系统进化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