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孟令宽 李晓静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2期138-138,共1页
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分类,探讨了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道路绿地 植物景观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miR-200c/141定量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孟令宽 钟小莉 +4 位作者 潘琼 叶钧 尚杨杨 郭靖 汪荣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7-992,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mi R-200c/141定量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49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 R-200c/141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200c/141表达量、联合mi R-200c和mi R-141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mi R-200c/141定量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49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 R-200c/141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200c/141表达量、联合mi R-200c和mi R-141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mi R-200c/141表达量在判断患者术后1年预后中的意义。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 R-200c/141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002,P=0.0058)。mi R-141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或临床Ⅲ-Ⅳ期患者结肠癌组织中mi R-14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没有淋巴结转移或临床Ⅰ-Ⅱ期患者癌组织的表达量(P=0.035,P=0.042)。mi R-200c/141表达量与肿瘤大小之间明显相关(P<0.05)。mi R-200c/141的表达量与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mi R-200c/141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微RNAS
下载PDF
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被引量:8
3
作者 武芸 丁莉 +3 位作者 韩鸿 王秀琼 张东 孟令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77-5878,共2页
[目的]探讨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增殖。[方法]以五鹤续断初春萌发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合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结果]当NAA浓度为1.0 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5.4%。当... [目的]探讨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增殖。[方法]以五鹤续断初春萌发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合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结果]当NAA浓度为1.0 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5.4%。当2,4-D浓度为1.0 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0.2%。当6-BA浓度为1.5 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7.2%,且其诱导的愈伤组织的生长势比NAA的更好。当KT浓度为0.5 mg/L时,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仅为35.2%。6-BA 1.5 mg/L+NAA 0.2 mg/L和6-BA 1.0 mg/L+2,4-D 2.0 mg/L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达89.5%和92.7%。在黑暗和光照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结论]该研究为五鹤续断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和多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鹤续断 愈伤组织 诱导 增殖
下载PDF
风电增速齿轮箱动力学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林腾蛟 宋建军 +1 位作者 孟令宽 陈兵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3,共8页
建立增速齿轮箱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Lanczos法求得齿轮系统的振动模态;以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激励、齿面综合误差激励和轮齿啮合冲击激励为内部作用激励,采用直接积分法求得箱体表面节点的动态响应。选取箱体上12个主要结构参数作... 建立增速齿轮箱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Lanczos法求得齿轮系统的振动模态;以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激励、齿面综合误差激励和轮齿啮合冲击激励为内部作用激励,采用直接积分法求得箱体表面节点的动态响应。选取箱体上12个主要结构参数作为动力学性能优化的设计变量,齿轮箱体积为状态变量,以齿轮箱表面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最小为动力学性能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求得最优设计变量。结果表明:优化前后箱体均不产生共振,且满足静力学条件;优化后目标函数减小37.5%,箱体各计算点的振动响应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最大减小量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速齿轮箱 内部激励 动态响应 优化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箱动态特性分析及辐射噪声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腾蛟 孟令宽 +1 位作者 何泽银 吕和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9-323,共5页
以升船机同步系统用弧齿锥齿轮箱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锥齿轮副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和啮合冲击激励等内部动态激励,建立了包含弧齿锥齿轮副、传动轴、轴承和箱体等的齿轮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对齿轮系统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得到齿... 以升船机同步系统用弧齿锥齿轮箱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锥齿轮副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和啮合冲击激励等内部动态激励,建立了包含弧齿锥齿轮副、传动轴、轴承和箱体等的齿轮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对齿轮系统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得到齿轮箱的振动位移、振动速度及振动加速度;以箱体表面节点振动位移为边界激励条件,在SYSNOISE中建立箱体声学边界元模型,采用直接边界元法进行辐射噪声预估,得出箱体表面的声压云图及场点的辐射噪声。结果表明:齿轮箱动态响应及辐射噪声的峰值频率均出现在啮合频率及其倍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箱 动态激励 振动分析 噪声预估
下载PDF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静 孟令宽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10期134-135,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利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活资源。水土保持是水利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其危害,总结水土保持在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利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活资源。水土保持是水利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其危害,总结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施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在可持续发展中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利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公路建设中受损生态区域恢复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海燕 郑姝卉 +1 位作者 孟令宽 雷学东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5期40-41,共2页
公路工程建设对地面的扰动面积很大,施工期间将进行大量的路基开挖和土方取弃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尤其在取、弃土场等受损生态敏感区域影响更为严重。从保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针对公路建设... 公路工程建设对地面的扰动面积很大,施工期间将进行大量的路基开挖和土方取弃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尤其在取、弃土场等受损生态敏感区域影响更为严重。从保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针对公路建设中取、弃土场特定的受损生态区域特点,并结合"黄祁高速公路工程"典型取、弃土场受损生态区域防治措施设计案例,探讨了目前公路建设中常用的相关恢复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 弃土场 生态敏感区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承载与吸能特性研究
8
作者 蔡计杰 宋显刚 +3 位作者 王明 孟令宽 惠述俭 罗剑岚 《合成纤维》 2024年第1期66-73,82,共9页
为验证某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的设计值是否满足实际工况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依据某轨道交通车辆纵梁运营工况的要求,设定了试件连接区域、加载工况及加载点,进行了100%和130%限制载荷试验以及两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试验,并在... 为验证某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的设计值是否满足实际工况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依据某轨道交通车辆纵梁运营工况的要求,设定了试件连接区域、加载工况及加载点,进行了100%和130%限制载荷试验以及两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试验,并在130%限制载荷试验基础上继续做破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限制载荷试验中,试件未发出明显的响声,试验结束后试件没有发生破坏、纤维分层、开裂等损伤现象,同时加载连接处未发生破坏,表明该试件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实际运营工况要求;破坏试验加载至300%限制载荷,试件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损伤,加载至500%限制载荷时,夹具出现破坏,试件目测完好无损,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的损伤,表明该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设计安全裕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限元仿真 限制载荷 破坏试验
下载PDF
吊具夹持机构的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代春香 孟令宽 李三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为使吊具夹持机构满足载重工况的同时又尽可能降低自身质量及体积,对其进行接触应力、结构强度及优化设计分析,并根据最优设计参数作为制作夹持机构实物的具体数据,以实现对大直径、高质量、高温度零件的吊装。首先,该文采用Ansys Workb... 为使吊具夹持机构满足载重工况的同时又尽可能降低自身质量及体积,对其进行接触应力、结构强度及优化设计分析,并根据最优设计参数作为制作夹持机构实物的具体数据,以实现对大直径、高质量、高温度零件的吊装。首先,该文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夹持机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接触分析,得出强度相对薄弱位置,进而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其次,建立夹持机构的结构优化模型,采用零阶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得到模型的最优设计参数。从优化结果可得,夹持机构的比重较轻,夹持臂厚度变薄,而此时的最大综合位移和最大等效应力依然满足设计要求。最后,以优化分析结果作为夹持机构的实物制作数据支撑,制作调试后的吊具现场使用状况良好,效果比较理想,可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持机构 有限元模型 接触分析 零阶优化方法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电闭环多传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高升 关耀奇 +1 位作者 谢军 孟令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64,69,共4页
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的电闭环能量反馈测试变速箱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公司S120变频驱动模块,采用共直流母线的电闭环能量反馈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S7-300 PLC与S120进行数据交流,同时PLC进行转矩转速采集速度/转矩信号,进行... 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的电闭环能量反馈测试变速箱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公司S120变频驱动模块,采用共直流母线的电闭环能量反馈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S7-300 PLC与S120进行数据交流,同时PLC进行转矩转速采集速度/转矩信号,进行PID闭环控制,将输出量控制S120逆变模块,达到精确控制转速/转矩。同时S7-300高速串口模块与上位机LabVIEW软件系统通讯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试验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了此系统的控制可行性,通过电闭环控制方式可大幅提供电能的利用,为以后的传动控制系统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闭环 LABVIEW S120 S7-300 变速箱 实验台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延迟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令宽 陈东风 傅鑫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5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术后延迟性出血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2018年6月因消化道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而发生术后延迟性出血的76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相...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术后延迟性出血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2018年6月因消化道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而发生术后延迟性出血的76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在每例发生术后延迟性出血的患者的治疗期间,选择在同等条件下经内镜治疗术后未发生延迟性出血的患者中,选取76例样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①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和抗凝剂服用情况;②病变相关因素:病变部位及大小、生长方式和组织类型;③操作相关因素:操作者熟练程度、手术时间等因素。结果 10年内该院发生术后延迟性出血的患者共76例,占全部内镜下治疗患者人数的1.25‰。术后延迟性出血多见于男性,且年龄普遍较大。基础疾病的存在,如肝硬化、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影响内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凝血因子生成的相关疾病,增加了患者术后延迟性出血的风险。术后延迟性出血在结肠中的占比最高,病变大小与术后延迟性出血存在正相关,直肠、胃底等双重血供部位增加了其风险。相对于间质瘤、炎性病变和平滑肌瘤等病变,腺瘤性病变术后延迟性出血的风险最高。随着手术时间增加,发生术后延迟性出血的风险不断增加,这同时与术者的熟练程度关系密切。结论基础疾病、病变部位及大小、组织类型、手术时间及术者操作者熟练程度是内镜下治疗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治疗 延迟性出血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2011年至2021年我国416例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孟令宽 傅鑫 +1 位作者 陈东风 肖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分析腹内疝性肠梗阻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加强对不同类型腹内疝性肠梗阻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腹内疝性肠梗阻”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的文献,纳入... 目的分析腹内疝性肠梗阻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加强对不同类型腹内疝性肠梗阻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腹内疝性肠梗阻”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的文献,纳入文献18篇,共计416例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分别总结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疾病类型、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416例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男232例,女184例,男女比例为1.26∶1,患者年龄9~83岁,中位年龄50.83岁,以中年人为主,患者既往有手术史的381例(91.59%),手术史是患者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373例(89.66%),恶心、呕吐360例(86.54%),肛门排气减少或停止373例(89.66%),肠鸣音亢进或存在气过水声372例(89.42%),肠鸣音减弱44例(10.58%),腹部CT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主要是液气平面306例(73.56%),存在血性腹水16例(3.85%)。明确诊断的有效病例306例(73.56%),手术治疗370例(88.94%),保守治疗46例(11.06%)。治愈402例(96.63%),死亡14例(3.37%),治疗不及时(内脏组织坏死、穿孔)及治疗方式不当(术后未有效抗感染或未能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导致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死亡主要原因。结论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好发于男性,与既往手术史密切相关,影像学特别是CT检查可协助诊断,临床医师需提高对腹内疝性肠梗阻的诊治水平,精确掌控病情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史 腹内疝 肠梗阻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静脉置管现状及相关感染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令宽 傅鑫 +1 位作者 陈东风 周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感染、血栓形成提供科学合理的实施依据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感染、血栓形成提供科学合理的实施依据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行PICC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基础疾病、发病诱因),记录患者PICC置管现状及PICC管理情况(PICC置管时间、留置天数、管道护理次数、肝素使用频次、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时间、血栓处理方式、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腹腔感染情况、多器官功能受损情况),对PICC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PICC相关感染患者共10例,细菌检出7株,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2株,真菌检出1株。发生血栓形成的患者共5例,导管血栓形成有效预防的51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感染呈高龄化趋势,住院天数越长、基础疾病越多、伴发器官功能状态越差,感染的风险越高。PICC留置天数越多、病原菌越复杂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是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血栓形成方面,年龄增加、PICC管理不规范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PICC术前评估,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精准管理是有效降低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导管感染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令宽 《低碳世界》 2017年第26期33-34,共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一直都是一项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煤矿机械运行过程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确保煤矿机械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从而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煤矿机械 安全生产
下载PDF
液压纠偏机构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令宽 陈晓渝 +2 位作者 钱烽 王丹华 孙大明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以初步设计的液压纠偏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NSYS/APDL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建立了液压纠偏机构的结构优化模型,采用零阶优化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以优化结果为依据重新设... 以初步设计的液压纠偏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NSYS/APDL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建立了液压纠偏机构的结构优化模型,采用零阶优化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以优化结果为依据重新设计了液压纠偏机构并进行制作,目前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纠偏机构 强度分析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胃泌酸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特征
16
作者 孟令宽 胡辂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胃泌酸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加强对其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胃泌酸性肿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9年1月-2022年6月的文献,共纳入文献11篇,... 目的:分析胃泌酸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加强对其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胃泌酸性肿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9年1月-2022年6月的文献,共纳入文献11篇,患者临床数据完整文献7篇,纳入胃泌酸性肿瘤患者169例,分析胃泌酸性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果:169例肿瘤中,其中黏膜内泌酸腺腺瘤(OGA)99例,黏膜下浸润性肿瘤(GAFG)70例。OGA患者中,主细胞与壁细胞的混合性细胞93例(93.94%),以主细胞增生为主或伴高分化混杂性细胞病例6例(6.06%)。GAFG患者细胞成分及分化程度不一,以混合性细胞为主,主细胞及壁细胞为主26例(37.14%),其他细胞成分混合44例(62.86%)。OGA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良性。结论:分析泌酸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有利于精准评估疾病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数据 临床特征 胃泌酸 生物学行为 壁细胞 数据库检索 中国知网 混杂性
下载PDF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17
作者 孟令宽 《广西教育》 2021年第38期47-48,共2页
本文论述高中物理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方法,提出以问题启动实验教程、以猜想激发实验动能、以方案规划实验步骤、以实操凸显实验品质、以论证落实实验目标等做法,以期让学生在主动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探究性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二次胶接强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显刚 王明 +3 位作者 蔡计杰 惠述俭 孟令宽 张子阳 《合成纤维》 CAS 2021年第12期47-51,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之间、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二次胶接的最大拉剪应力,并对两种材料进行了静力拉伸试验、盐雾试验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层合板-层合板二次胶接连接下的拉剪强度总是略高于金属-层合板对应连接方式下的拉... 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之间、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二次胶接的最大拉剪应力,并对两种材料进行了静力拉伸试验、盐雾试验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层合板-层合板二次胶接连接下的拉剪强度总是略高于金属-层合板对应连接方式下的拉剪强度9%左右;盐雾试验结果与拉伸静力试验结果倾向性一致,整体来说二次胶接连接受盐雾条件影响较小;疲劳试验结果证明胶接连接对疲劳的容忍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胶接 拉剪强度 盐雾 疲劳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发展趋势——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淑珍 孟令宽 申云香 《中国水利》 2023年第22期66-69,共4页
生产安置是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移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传统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以农业安置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水库移民选择货币化的生产安置方式。以山东省近年... 生产安置是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移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传统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以农业安置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水库移民选择货币化的生产安置方式。以山东省近年新建的庄里水库、金水河水库、泊于水库、魏楼水库为例,研究新形势下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发展趋势,为今后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水库 征地移民安置 货币化安置 山东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顶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宇 蔡计杰 +3 位作者 王明 惠述俭 孟令宽 吴沛沛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1期67-70,74,共5页
针对某地铁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部件,采用设计—仿真—试验—制造—检测验证的复合材料正向开发方法,开展了材料级、典型试件级测试验证,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用材料、结构与实际工况要求的匹配性;通过随炉样件测试比较,得到了不同... 针对某地铁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部件,采用设计—仿真—试验—制造—检测验证的复合材料正向开发方法,开展了材料级、典型试件级测试验证,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用材料、结构与实际工况要求的匹配性;通过随炉样件测试比较,得到了不同批次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相应性能及离散系数数据,得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顶成型制造工艺稳定且适用于批量制作;经内部质量检测证明,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部件满足内部质量要求,相较金属材料车顶部件可实现轻量化,对后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部件的小批量稳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碳纤维复合材料 车顶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