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伟哉的画
1
作者 孟伟哉 刘得庆 《中国土族》 2008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牦牛 髦牛 生命
下载PDF
孟伟哉致魏建国的一封信
2
作者 孟伟哉 《延安文学》 2013年第2期207-208,共2页
魏建国同志,你好!在北京与你见面好像是10月末或11月初,11月26日便收到你们寄来《延安文学200期作品选》五大卷——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上、下)、散文卷、诗歌卷,真是洋洋大观,令人兴奋异常。《延安文学》从1979年1月创刊,到2012年... 魏建国同志,你好!在北京与你见面好像是10月末或11月初,11月26日便收到你们寄来《延安文学200期作品选》五大卷——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上、下)、散文卷、诗歌卷,真是洋洋大观,令人兴奋异常。《延安文学》从1979年1月创刊,到2012年第一期出刊,200期,三十三年,从64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伟 一封信 延安文学 文学刊物 魏建国 文学事业 中国文学 物欲横流 一本 令人
原文传递
孟伟哉画选
3
作者 孟伟哉 《出版史料》 2009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孟伟
原文传递
语文门外谈
4
作者 孟伟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反复 词汇 朗读 段落 句式 书面语言 大学 应该 孩子
下载PDF
胆识·气度·重点——对我社四部长篇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感想
5
作者 孟伟哉 《中国出版》 1983年第6期15-17,共3页
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部长篇小说获奖。它们是:《东方》(魏巍)、《将军吟》(莫应丰)、《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这些作品获奖,当然首先是它们的作者的劳绩和光荣,但从编辑工... 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部长篇小说获奖。它们是:《东方》(魏巍)、《将军吟》(莫应丰)、《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这些作品获奖,当然首先是它们的作者的劳绩和光荣,但从编辑工作的角度看,也并非无话可讲。这里,我以为,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胆识、艺术上的气度和工作上抓住重点这么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 编辑工作 作品 重点 总编辑 出版社 艺术 领导责任 评选
下载PDF
一位教授之死
6
作者 孟伟哉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0-31,共2页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如果享年八十而去世,那是会令人羡慕的。尽管人们同他的遗体告别时情绪严肃,挽幛上大写“痛失”和“伤悲”之类,实际上内心深处会庆幸死者死而无憾,会忧虑自己也许还活不到七十五……这,就是所谓无意识的意识。
关键词 教授 校医院 副校长 无意识 老花镜 保姆 死亡 高龄 车队 总医院
下载PDF
《臧克家评传》序(二)
7
作者 孟伟哉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52-152,共1页
一九八六年七、八月的一天傍晚,诗人贺敬之同志跟我谈起一部书稿,即现在读者看到的《臧克家评传》。他虽然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文艺的副部长,同我谈到这部书稿的出版事时,话语却是十分委蜿的。他说:北京市社科院张惠仁同志写了一部《... 一九八六年七、八月的一天傍晚,诗人贺敬之同志跟我谈起一部书稿,即现在读者看到的《臧克家评传》。他虽然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文艺的副部长,同我谈到这部书稿的出版事时,话语却是十分委蜿的。他说:北京市社科院张惠仁同志写了一部《藏克家评传》,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出更好,如果你们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传 臧克家 出版界 中共中央 北京市 出版社 文学 社科院 副部长 书稿
下载PDF
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中,在艺术之途上,我还能走多远?
8
作者 孟伟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4-15,共2页
冯立三同志于三月一日从北京给我一短笺,提醒我不要忘了给北京师范学院学报撰稿之事。他的信,我一直放在书桌的显眼处,怕自己忘记。然而因为事务繁杂,直拖到今天不能再拖的时候,我才于深夜零点伏案动笔。我所以说不能再拖,是因为他说“... 冯立三同志于三月一日从北京给我一短笺,提醒我不要忘了给北京师范学院学报撰稿之事。他的信,我一直放在书桌的显眼处,怕自己忘记。然而因为事务繁杂,直拖到今天不能再拖的时候,我才于深夜零点伏案动笔。我所以说不能再拖,是因为他说“务必在本月二十日前写好并寄出”。而今天,三月十八日下午,正好有一班从西宁开往北京的火车,又正好有一位我新近认识的青海省京剧团的画家为电影《格萨尔王》的美术设计事赴京,我想托他把这则短文带去,才强迫自己动了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和空间 格萨尔王 美术设计 强迫自己 师范学院 事务 电影 画家 书桌 剧团
下载PDF
北京,我的文学故乡
9
作者 孟伟哉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1期52-53,共2页
一九五七年十月,我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转眼间,已经二十八年了。这二十八年,我的工作几经变动,日子,也并非全部在北京度过。例如,“四清”时在京郊农村工作过一年,“文革”期间,在宁夏的中宣部“五七”干... 一九五七年十月,我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转眼间,已经二十八年了。这二十八年,我的工作几经变动,日子,也并非全部在北京度过。例如,“四清”时在京郊农村工作过一年,“文革”期间,在宁夏的中宣部“五七”干校劳动四年,合起来就是五年。不过,户口始终在北京,最主要的经历和北京是分不开的,就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活动而言,也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活动 京郊农村 并非全部 八年 天津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研究 一九 语文系 四年
下载PDF
李钟玄与180师
10
作者 孟伟哉 《神州》 2004年第9期51-55,共5页
180师的旧痛人有出生年月,有桑梓籍贯,有家庭背景,有个人履历,这些,都是历史,不可更易。在生命历程中,一个人如果曾有过失误和错误,再续写的,应该是新的成就,新的成功。一支部队也如此。它有自己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有自己征战杀伐的记录... 180师的旧痛人有出生年月,有桑梓籍贯,有家庭背景,有个人履历,这些,都是历史,不可更易。在生命历程中,一个人如果曾有过失误和错误,再续写的,应该是新的成就,新的成功。一支部队也如此。它有自己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有自己征战杀伐的记录,有自己战斗胜负的历史,这些,也都不可改变。一支部队,如果曾经受到挫折,有过严重不幸,再谱写的,应该是新的胜利,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个人履历 生命历程 出生年月 受到挫折 有过失 部队 再续 志愿军 毛泽东
下载PDF
谢北京医院一位女医生
11
作者 孟伟哉 《健康大视野》 2012年第21期126-126,共1页
晚间十点左右吧,我骑车,从中宣部沙滩大楼回西城按院胡同。车到北海公园南门附近,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竞撞上马路牙子,我人遂重重摔在边道上,一时动弹不得。恰这时,一年轻女性骑车路过,见我倒在那里,立即停车跳下,前来扶我。看... 晚间十点左右吧,我骑车,从中宣部沙滩大楼回西城按院胡同。车到北海公园南门附近,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竞撞上马路牙子,我人遂重重摔在边道上,一时动弹不得。恰这时,一年轻女性骑车路过,见我倒在那里,立即停车跳下,前来扶我。看我有伤,她说:“前面有北大医院,到那里处理一下才好。”我起来推车,在朦胧的路灯光里发现,我认得她,她是北京医院医生,但我没有提我怎么会认得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医院 女医生 注意力不集中 北大医院 中宣部 骑车
下载PDF
致郑季翘同志的公开信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伟哉 《文艺研究》 1979年第2期130-134,92,共6页
郑季翘同志: 你好!我读过了你发表在《文艺研究》创刊号的文章:《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你的文章点到了我。引起我想同你讨论两个问题:一、政治和学术;二、关于今后的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在谈这两个问题之前,要首先... 郑季翘同志: 你好!我读过了你发表在《文艺研究》创刊号的文章:《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你的文章点到了我。引起我想同你讨论两个问题:一、政治和学术;二、关于今后的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在谈这两个问题之前,要首先表示一下:我不能完全赞同你关于“历史的本来面目”的叙述,因为你的叙述是不完整的。例如,关于毛泽东同志对你的文章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文艺创作 文艺研究 创刊号 学术问题 毛泽东同志 公开信 政治 文学艺术
下载PDF
生活潮流与文学潮流
13
作者 孟伟哉 《文艺研究》 1979年第3期22-28,共7页
如果说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是一个前奏,那末,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一伙的覆灭,就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灾难性阶段结束的标志。是的,从人们称为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的十月起,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十分伟大的阶段。
关键词 文学潮流 姚文元 发展阶段 林彪 现代史 “四人帮” 江青 灾难性 革命文学 作品
下载PDF
典型“共性”的本質及其它
14
作者 孟伟哉 《文史哲》 1964年第2期3-12,共10页
读了应汉光同志《谈性格类型——典型共性中的初级本质》一文,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商榷。
关键词 性格类型 典型形象 文学典型 性格特点 性格形态 封建制度 作家 生活方式 艺术形式 分析法
下载PDF
作家的头脑怎样工作?
15
作者 孟伟哉 《北方论丛》 1979年第2期53-59,共7页
作家的头脑怎样工作?——我以为,这迟早将成为形象思维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 作家 中心问题 思维研究
下载PDF
论莎士比亚的伦理道德思想及其发展
16
作者 赵澧 孟伟哉 《文史哲》 1963年第2期76-83,共8页
莎士比亚的社会思想,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社会政治的,一方面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他的思想的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在他的許多作品中,这两个方面是渾然一体地显示出来的。但是,也有必要指出,一般的說来,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主... 莎士比亚的社会思想,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社会政治的,一方面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他的思想的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在他的許多作品中,这两个方面是渾然一体地显示出来的。但是,也有必要指出,一般的說来,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現在历史剧中(包括部分悲剧),而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是体現在喜剧和悲喜剧中(也包括部分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思想 悲喜剧 奥赛罗 人文主义理想 作品 社会政治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人文主义者 哈姆雷特
下载PDF
从浪漫走向现实——读韦君宜小说有感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伟哉 《文学评论》 1983年第6期36-39,共4页
作品反映生活。作家属于时代。正如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典型,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作家,当然也都是典型人物。而且,还应该说,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真正是一个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从事创作的作家,——区别于那种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模... 作品反映生活。作家属于时代。正如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典型,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作家,当然也都是典型人物。而且,还应该说,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真正是一个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从事创作的作家,——区别于那种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模仿别人或向壁虚构的作家——那末,他的作品就必然会获得某一种典型意义,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就必然能够获得某种认识。因此,通过一个作家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女作家 典型意义 小说 现实生活 老干部 生活中 创作 个性特征 艺术思维
原文传递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刊出始末——关于《当代》答博士生颜敏问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伟哉 《出版史料》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永远的尹雪艳》 《当代》 白先勇 博士生 70年代 杂志
原文传递
史沫特莱与中国作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伟哉 《出版史料》 2007年第2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作家 史沫特莱 《大地的女儿》 中国抗日战争 自传体小说 美国作家 文学成就 中国革命
原文传递
地角山阿独奏弦——赏《中国书法大典·谢云》
20
作者 孟伟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2,共1页
中国书法家协会做了一件极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大事,它将陆续出版一套《中国书法大典》,囊括中国当代书坛颇具影响力的一批书家的作品,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谢云 独奏 文化价值 文化意义 中国当代 书法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