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罐箱用316L不锈钢(4.4~4.6)mm×2050 mm冷轧退火板白斑缺陷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保功 吴腾 李旭初 《特殊钢》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罐箱用316L不锈钢(/%:0.02C,17.12Cr,10.15Ni,2.06Mo)(4.4~4.6)mm×2050 mm宽厚冷轧板在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严重的白斑缺陷。运用特征分析、钢种对比、现场缺陷跟踪的方法研究白斑缺陷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白斑缺陷产生原因是带钢轧... 罐箱用316L不锈钢(/%:0.02C,17.12Cr,10.15Ni,2.06Mo)(4.4~4.6)mm×2050 mm宽厚冷轧板在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严重的白斑缺陷。运用特征分析、钢种对比、现场缺陷跟踪的方法研究白斑缺陷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白斑缺陷产生原因是带钢轧后表面乳化液残留多,在脱脂清洗效果不足与980℃退火工艺条件下产生分布不均的氧化皮,乳化液残留较多处产生的氧化皮呈白色,酸洗后形成白斑缺陷。系统分析了轧后带钢表面乳化液残留量以及残油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轧制工序采用无纺布材质刮油辊,加装风刀吹扫系统,控制乳化液浓度为1.5%~3%,乳化液温度为(55±3)℃,修复两套磁过滤系统;并通过控制脱脂段电导率7.5μs/cm,充套速度50 m/min,调整退火段9~12区炉温到1030℃,白斑缺陷不合格率由10%降低到≤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箱用316L宽厚冷轧板 白斑 乳化液 脱脂 退火
下载PDF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表面短擦状白印缺陷分析与控制
2
作者 孟保功 杨斌 牛国栋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7期11-13,共3页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在冷轧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状白印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状白印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规范穿带操作方式、优化换辊制度以及轧制工艺,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在冷轧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状白印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状白印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规范穿带操作方式、优化换辊制度以及轧制工艺,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表面短擦状白印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厚规格冷板 短擦状白印 穿带操作方式 轧制工艺
下载PDF
430不锈钢冷轧钢带表面短擦伤缺陷分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保功 牛国栋 《山西冶金》 CAS 2018年第6期100-102,共3页
430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伤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伤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通过定期清理带钢接触系统、刮油擦拭器工艺优化、轧制张力以及速度工艺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 430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伤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伤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通过定期清理带钢接触系统、刮油擦拭器工艺优化、轧制张力以及速度工艺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冷板表面短擦伤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不锈钢 短擦伤 刮油擦拭器 轧制速度
下载PDF
轨道客车用不锈钢冷硬板表面振纹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保功 吴腾 《冶金工程》 202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轨道客车用不锈钢冷硬板在冷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振纹缺陷,通过特征分析发现振纹缺陷明暗相间条纹是带钢表面微观孔洞多少差异的结果。大量现场试验分析表明振纹的振动属于第三倍频颤振,振纹缺陷明暗条纹间距与轧制变形区接触弧长... 轨道客车用不锈钢冷硬板在冷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振纹缺陷,通过特征分析发现振纹缺陷明暗相间条纹是带钢表面微观孔洞多少差异的结果。大量现场试验分析表明振纹的振动属于第三倍频颤振,振纹缺陷明暗条纹间距与轧制变形区接触弧长轧制延伸后长度基本相同。此外,通过研究带钢表面振纹缺陷形成过程,确定了轧制打滑是振纹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而道次绝对变形率、轧制前后张力差、轧制速度工艺、工作辊换辊工艺对打滑控制起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完善换辊制度可以有效抑制打滑,从而控制轧制振纹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冷硬板 振纹 打滑 轧制工艺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分析链轮磨损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智丽 黄建斌 +3 位作者 张永军 孟保功 张辉 彭春涛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直观测量和描述复杂型面的磨损量,利用该方法对刮板输送机链轮的链窝磨损进行了分析。通过重构磨损零件的表面形貌,并与原始设计的CAD模型进行三维比较,获得了刮板输送机失效链轮的链窝磨损量。结果表明,链轮的链窝型... 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直观测量和描述复杂型面的磨损量,利用该方法对刮板输送机链轮的链窝磨损进行了分析。通过重构磨损零件的表面形貌,并与原始设计的CAD模型进行三维比较,获得了刮板输送机失效链轮的链窝磨损量。结果表明,链轮的链窝型面存在严重磨损,磨损量最大的位置出现在链窝节圆端点附近,对于驱动侧,最大法向磨损量为23.368 9 mm;对于被动侧,最大法向磨损量为14.939 0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轮 链窝 磨损失效 逆向工程 磨损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