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香溪河回水区营养状态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许春 孟元可 +2 位作者 张永生 蒋名亮 徐力刚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5,92,共7页
基于2015—2016年香溪河回水区域主要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的周年监测数据,分析并探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回水区营养状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潜在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香溪河回水区TN、TP污染十分严重,在调查时段内,各月份香溪河库湾水体... 基于2015—2016年香溪河回水区域主要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的周年监测数据,分析并探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回水区营养状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潜在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香溪河回水区TN、TP污染十分严重,在调查时段内,各月份香溪河库湾水体的TN、TP质量浓度均远高于限制值,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2)香溪河回水区水体营养程度较高,所有月份均达到中营养以上水平,并在2015年8月达到富营养状态。水体营养状态从低到高季节顺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TN质量浓度是影响香溪河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3)香溪河回水区TN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流域上游的磷矿资源开采产生的工业废水以及库湾沿岸的点源污染是水体中CODMn与TP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水体中Chl-a质量浓度受TN、TP等营养盐的限制较弱,SD受浮游藻类和悬浮物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水质参数 变化特征 污染来源 香溪河回水区
下载PDF
长江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涛 徐力刚 +1 位作者 范宏翔 孟元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7-1684,共8页
干旱通常被认为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长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湿润-半湿润区,干湿交替明显,干旱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较为复杂.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长江流域气象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事件发生规律,采用长江... 干旱通常被认为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长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湿润-半湿润区,干湿交替明显,干旱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较为复杂.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长江流域气象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事件发生规律,采用长江流域1951—2015年PDSI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帕尔默干旱指数,运用Mann-Kendall检验、EEM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集合经验模分解)、REOF(rotat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森斜率估算等分析方法,探讨长江流域干旱面积时间变化特征、干湿情景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2015年,长江流域发生季节性干旱的面积整体呈扩大趋势,2000年后该趋势有所减缓.流域内呈现6个明显的干湿空间分布型,2000年后流域的东南部呈变旱态势,整体而言,流域内"南涝北旱"特征十分明显.未来,长江流域整体有变湿的趋势,西北部更旱,东北部变湿,南部以及东南部PDSI上升趋势明显,有发生旱涝急转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干旱 时空分布 演变趋势
下载PDF
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宇 杨平恒 +7 位作者 王建力 谢世友 陈峰 詹兆君 任娟 张海月 刘黛薇 孟元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78-2486,共9页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自动监测,结合对水样离子浓度和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鞍溪侧向交互带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期间交互带受河水入渗影响为主,交互带的缓冲作用使其温度、DO、pH值、EC等指标变异系数较河水低.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马鞍溪侧向交互带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迅速进入缺氧状态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酸碱环境.在其影响下,K^+、NH_4^+-N、NO_3^-、SO_4^(2-)呈下降趋势,全Mn、EC、Na^+、Ca^(2+)、Mg^(2+)、Sr^(2+)等先上升后下降,全Fe、Al^(3+)等呈上升趋势.受河水、地下水长期交互影响,在距河岸约30 cm处的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形成独特的水化学梯度.据此可推断出马鞍溪侧向交互带边界可能在距河岸30~50 cm处,其中浅层交互带的边界可能在距河岸10 cm左右的位置.在河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对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带 地球化学 梯度特征 河水入渗 马鞍溪 重庆
原文传递
2000~2015年鄱阳湖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元可 叶许春 +3 位作者 徐力刚 徐昔保 范宏翔 黄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9,共10页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改进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研究了2000~2015年期间鄱阳湖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变化状况,并分析了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除林地外,研究区年内...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改进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研究了2000~2015年期间鄱阳湖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变化状况,并分析了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除林地外,研究区年内各类型植被的平均16 d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单峰型分布,最高峰值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初,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群落和薹草(Carex spp.)群落在9~10月还出现了次高峰值,空间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由湖心向湖缘方向增加;(2)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360.09~735.94 g/m2碳,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秋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所致;(3)研究区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和变化主要由鄱阳湖水情主导,气候因素的影响则被相对弱化或掩盖。近年来,鄱阳湖水位下降和枯水期延长导致的植物生长时间延长是湖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水情 CASA模型 鄱阳湖
原文传递
基于IHA/RVA法的近年来鄱阳湖生态水位变异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强 孟元可 +1 位作者 樊龙凤 叶许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91-1701,共11页
湖泊水位是影响其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开展湖泊水位变异特征研究是正确认识湖泊水资源系统变化的前提。基于鄱阳湖区5个水文站1960~2014年的日水位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近年来鄱阳湖水位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并借鉴IHA/RVA法,定... 湖泊水位是影响其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开展湖泊水位变异特征研究是正确认识湖泊水资源系统变化的前提。基于鄱阳湖区5个水文站1960~2014年的日水位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近年来鄱阳湖水位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并借鉴IHA/RVA法,定量揭示了2000~2014年鄱阳湖生态水位变异程度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位近年来下降明显,湖口、星子和都昌站年平均水位自2009年以来呈现高度一致的变化特征,水位差几乎消失;2000~2014年鄱阳湖生态水位发生中度改变,整体改变度为38.86%;各水文站改变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都昌站、星子站、湖口站、康山站和棠荫站;主要水位指标体系中6和11月平均水位、最小3日和30日平均水位、年最高水位出现时间、年高水位频率和年水位减少率等指标变异程度均达到50%以上。近年来鄱阳湖水位异常及其空间差异与人为采砂导致的湖盆地形变化密切相关,这种水位变异已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众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IHA法 生态水位变异 RVA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