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杨扬 王桂东 +2 位作者 李雪菲 李劲浩 孟凯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收集的134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探讨该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收集的134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探讨该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并比较不同患者间图像特征、平扫期CT值、动脉期CT值和静脉期CT值差异,同时关注病灶内钙化情况。结果1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病理检测恶性74例,良性60例,螺旋CT增强诊断恶性76例,良性58例,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敏感度为97.30%,特异性为93.33%,准确率为95.52%;恶性组甲状腺结节不规则形态、边界模糊及肿大淋巴结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间平扫期CT值、动脉期CT值以及静脉期CT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有钙化点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图像特征及钙化特征显示较为明显,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甲状腺病变 良恶性 诊断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2
作者 王桂东 李雪菲 +2 位作者 李劲浩 杨扬 孟凯龙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具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人264例278个病灶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组(... 目的探讨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具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人264例278个病灶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组(130个)和恶性组(148个);比较两组平扫和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描绘ROC曲线评价平扫及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临床效能。结果恶性组CT平扫直方图均值,第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均值,第1、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方差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平扫及强化扫描直方图指标中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的AUC最高(0.7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6%,63.75%(P<0.05)。结论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良好价值,其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可作为重要预测指标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CT 直方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DCE-MRI技术及ADC值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静 马光辉 +2 位作者 孟凯龙 王勇刚 刘彭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DCE-MRI技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并完成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NMLE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模态3.0T MRI检查,比较良恶性病变MR... 目的:探讨DCE-MRI技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并完成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NMLE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模态3.0T MRI检查,比较良恶性病变MRI分布类型、强化特点、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及ADC值,描绘ROC曲线评价ADC值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组节段型和集丛样强化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两组TIC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ADC值≤1.3×10^(-3)mm^(2)/s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恶性病变ADC值显著小于良性病变组(P<0.05);描绘ROC曲线后分析,ADC值用于乳腺NMLE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AUC=0.73,最佳cut-off值为1.3×10^(-3)mm^(2)/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33%和79.60%。结论:DCE-MRI技术及ADC值可有效提高乳腺NMLE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效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E-MRI 表观扩散系数 乳腺 非肿块样强化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急性期脑梗死弥散假阴性2例报道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凯龙 刘彭华 +2 位作者 孔静 许忠新 卜凤环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57-1558,共2页
目前,国内外文献大量报道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临床缺血证据明确,但超急性期DWI表现阴性。现就本院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弥散假阴性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例病例均为本院神经... 目前,国内外文献大量报道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临床缺血证据明确,但超急性期DWI表现阴性。现就本院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弥散假阴性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例病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病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美国GE SIGNA EXICT3T超导磁共振仪,常规轴位T1 WI,T2 WI,DWI,矢状T2 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脑梗死 假阴性 原因分 超急性脑梗死 临床工作 病例报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二代双源CT多参数联合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转移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雪菲 王桂东 +2 位作者 李劲浩 路丽华 孟凯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参数联合检测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LN)转移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肿大患者60例临床...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参数联合检测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LN)转移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肿大患者60例临床资料,包含肿大LN共148个,根据LN有无转移分组;同时选取良性增生LN共60枚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一般资料和能谱参数指标水平,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以上指标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转移临床价值。结果:不同组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平扫碘浓度(IC)值、动脉IC值、静脉IC值、NIC值及K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转移组平扫IC值低于无LN转移组和良性增生组(P<0.05);LN转移组静脉IC值显著高于无LN转移组,但显著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转移组动脉IC值、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及曲线斜率(K)值均高于无LN转移组和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平扫/动脉/静脉IC+NIC+K联合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转移预测AUC最高(0.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2%、71.84%(P<0.05)。结论:二代双源CT参数可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颈部LN转移预测,其中平扫/动脉/静脉IC、NIC及K联合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甲状腺癌 淋巴结 转移 预测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对脑梗死分期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凯龙 刘彭华 +4 位作者 许忠新 李新熹 孔静 石洁 王冰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0期2849-2850,共2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脑梗死分期相关性。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测...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脑梗死分期相关性。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测定3组病例ADC值。结果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ADC值分别为0.44±0.10、0.52±0.10和0.81±0.15,3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各期ADC值与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ADC值 相关性
下载PDF
CT灌注扫描联合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凯龙 王丽红 +2 位作者 田志勇 刘彭华 推亚平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S0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联合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前后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将CTP数据分为四组,再分别计算分析各...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联合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前后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将CTP数据分为四组,再分别计算分析各组数据与分数是否具有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的大小。结果:共纳53例入病例并分为四组,分别进行NIHSS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溶栓前的MTT值为1,其余三组的MTT值远高于1,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R(CBF)=-0.71,R(CBV)=-0.56,R(TTP)=0.64,P<0.05,溶栓治疗后,CTP4组参数的F值远高于1,R(MTT)=-0.59,R(CBF)=-0,45,R(CBV)=-0.51,R(TTP)=0.55,P<0.05。结论:溶栓前MTT与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其中CBF相关性最大;溶栓治疗后,MTT、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MTT与NIHSS评分相关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CT灌注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NIHSS评分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与脑梗死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凯龙 刘彭华 +4 位作者 许忠新 李新熹 孔静 石洁 王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脑梗死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三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脑梗死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三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 I)测定各组病例ADC值。结果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ADC值分别为0.435±0.104、0.515±0.096和0.807±0.151,各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各期ADC值与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ADC值 相关性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在脑梗死分期的演变规律
9
作者 孟凯龙 刘彭华 +1 位作者 卜风环 齐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2906-290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每组5...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搜集150例经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脑梗死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d);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2~14d);慢性期组(发病时间>14d),每组50例。采用磁共振DWI测定各组病例ADC值。结果发病0~20dADC值与发病时间正相关(r=0.9999,P<0.05)。20~24dADC值缓慢增高,24d后ADC值趋于平衡。3组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病灶ADC值在时间上有一定演变规律,与相应的病理生理基础一致,有助于准确判断脑梗死期龄,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表观弥散系数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3
10
作者 石俊岭 崔建岭 +5 位作者 孙英彩 孟凯龙 张岭岭 郭俊萍 王炜 徐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比较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10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MRI检查,随后有55例行肩关节MR造影检查,其中20例高度疑似病例再接受关节镜诊治确诊。比较MRI和MR的诊... 目的比较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10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MRI检查,随后有55例行肩关节MR造影检查,其中20例高度疑似病例再接受关节镜诊治确诊。比较MRI和MR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0例行关节镜检查患者确诊为12例肩袖部分撕裂、5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变性,其中6例为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MRI确诊准确性为55(11/20),明显低于MRar的100.0%(20/2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3,P=0.000<0.05)。结论虽然MRI与MRar均无法较好显示肩袖钙化情况,但MRar在肩袖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更高准确性,可作为首先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MRI MRar 对比剂 关节腔积液
下载PDF
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特点及MRI、MR关节造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1
作者 石俊岭 崔建岭 +5 位作者 孙英彩 孟凯龙 程峰 赵志刚 申静 刘永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MRI、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8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MRI及MR关节造影检查后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05例肩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由1位运动医学医生与骨骼肌肉... 目的分析MRI、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8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MRI及MR关节造影检查后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05例肩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由1位运动医学医生与骨骼肌肉系统影像学医生作共同阅片处理,将MRI及MR关节造影结果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照,评估MRI、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盂唇前后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出SLAP 28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3.68%、88.24%、83.81%;MR关节造影检出SLAP 34例,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为91.89%、96.97%、93.33%;关节镜检出SLAP 38例,其中Ⅰ型4例,Ⅱ型19例,Ⅲ型11例,Ⅳ型3例,MRI分型符合率为73.68%,MR关节造影分型符合率为86.84%。结论MR关节造影对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且与肩关节镜分型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损伤 盂唇 MRI MR关节造影 关节镜
下载PDF
混合性中风临床与CT(附58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彬 +5 位作者 王小坤 孟凯龙 李春林 卜凤环 姜彤 柴锡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报告58例混合性中风,均经CT证实为新鲜出血灶和梗塞灶并存,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5.4%。本资料示:混合性中风之出血灶较单纯脑出血病灶偏小,98.3%小于40ml,其中半数以上小于10.5ml;梗塞灶绝大多数为腔隙灶,以底节区多见;出血部位、... 本文报告58例混合性中风,均经CT证实为新鲜出血灶和梗塞灶并存,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5.4%。本资料示:混合性中风之出血灶较单纯脑出血病灶偏小,98.3%小于40ml,其中半数以上小于10.5ml;梗塞灶绝大多数为腔隙灶,以底节区多见;出血部位、血肿大小与梗塞发生率无明显关系。临床双侧及多灶体征多见,出血灶体征多较明显,梗塞灶体征相对轻易被忽视。合理的中性或缓和活血化瘀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中风 脑CT 中性治疗
下载PDF
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石俊岭 张岭岭 +3 位作者 王海洋 谭玉敏 李杰 孟凯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低剂量平扫CT(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低剂量平扫CT(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准,评估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最终有100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肺段病变247个,亚肺段病变285个。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0%、90.00%、89.17%、97.80%、62.07%,均大于V/Q平面显像的81.00%、80.00%、80.83%、95.29%、45.71%。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肺段病变检出率87.04%与V/Q平面显像的82.19%无显著差异(P>0.05),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92.28%高于V/Q平面显像的85.96%(P<0.05)。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优于V/Q平面显像,且可提高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X线计算机 肺灌注 肺通气/灌注 肺栓塞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序列对Hallervorden-Spatz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彭华 娄昕 +2 位作者 孟凯龙 郭辉 孔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1-432,I0006,共3页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又称Hallervorden-Spatz病(HSD),是铁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常规MRI表现虽有一定特点,但与相似疾病鉴别困难,磁敏感加权序列由于对铁等顺磁性物质沉积...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又称Hallervorden-Spatz病(HSD),是铁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常规MRI表现虽有一定特点,但与相似疾病鉴别困难,磁敏感加权序列由于对铁等顺磁性物质沉积敏感,故有诊断意义。本文探讨临床确诊的3例HSD患者MR影像表现及磁敏感加权序列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蜡泪样骨病7例X线及CT表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俊岭 崔建岭 +5 位作者 孙英彩 孟凯龙 吴宝林 王桂东 石洁 郭俊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4-606,共3页
蜡泪样骨病又称Left病、Leri综合征或肢骨纹状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混合性硬化性骨发育不良,国内多为个案报道,系统性介绍的文献尚不多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7例蜡泪样骨病,分析其X线及CT特点。
关键词 肢骨纹状肥大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俊岭 张岭岭 +3 位作者 程峰 孟凯龙 王桂东 张利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同时完成SPECT/CT肺灌注显像及CTPA检查的可疑PE患者126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依据,计算SPECT/CT显像及CTPA对PE的诊断效... 目的探讨比较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同时完成SPECT/CT肺灌注显像及CTPA检查的可疑PE患者126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依据,计算SPECT/CT显像及CTPA对PE的诊断效能,并绘制相应ROC曲线。结果126例临床疑似PE患者,临床最终诊断确诊PE 94例,排除PE 32例。SPECT/CT显像与CTPA诊断PE的敏感度分别为94.68%和70.21%,特异度分别为81.25%和84.38%,准确度分别为91.27%和73.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68%和9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7%和49.09%。相较于CTPA诊断,SPECT/CT显像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增高(P<0.05)。SPECT/CT显像与CTPA诊断P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95%CI:0.754-1.001)、0.809(95%CI:0.651-0.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E,SPECT/CT肺灌注显像的诊断效能高于C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SPECT/CT肺灌注显像 CT肺动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小心脏综合征40例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宝林 孟凯龙 栗金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76-67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心脏综合征(SHS)的X线诊断。方法40例SHS患者行X线胸部远达后前位平片检查,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肺血管影改变。结果SHS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血管影... 目的探讨小心脏综合征(SHS)的X线诊断。方法40例SHS患者行X线胸部远达后前位平片检查,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肺血管影改变。结果SHS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血管影改变是诊断SHS的又一重要指征,从而对SHS的预防、治疗提供了又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心脏综合征 肺动脉 X线诊断
下载PDF
IVIM-DWI灌注成像评价肝癌微循环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晓君 褚玲茹 +2 位作者 孟凯龙 孙绍雯 谭玲 《肝脏》 2019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MR全肝非增强(IVIM-DWI)灌注成像评价肝癌微循环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IVIM-DWI灌注成像扫描,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 目的探讨MR全肝非增强(IVIM-DWI)灌注成像评价肝癌微循环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IVIM-DWI灌注成像扫描,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灌注分数(f)、真实扩散系数(D)以及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肝癌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癌组ADC、D值低于对照组,f、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患者的ADC、D值高于Ⅱ级、Ⅲ级患者,且Ⅱ级患者高于Ⅲ级患者,Ⅰ级患者的f、D*值低于Ⅱ级、Ⅲ级患者,且Ⅱ级患者低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f、D、D*值预测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600、0.700、0.593。其中ADC、D值对肝癌的预测效果较好(P<0.05),f、D*值对肝癌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差(P>0.05)。结论IVIM-DWI灌注成像能用于肝癌微循环功能的评估中,且ADC、D值对肝癌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IVIM-DWI灌注成像 循环功能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伟 王静 +2 位作者 张丽红 王桂东 孟凯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8期244-245,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完成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有效完成检查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显著,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率,还能够大大提升有效完成检查概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多层螺旋CT 心脏冠脉成像 控制心率 价值
下载PDF
MR弥散张量成像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正国 贾雯 +2 位作者 孙源源 吕晓清 孟凯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3-666,共4页
本文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价值。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4例,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DTI、DTT参数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高级别瘤周白质纤维束破坏比例明显高于低级别(P<0... 本文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价值。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4例,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DTI、DTT参数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高级别瘤周白质纤维束破坏比例明显高于低级别(P<0.05);高级别病灶实质区部分各向异性(FA)值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纤维密度指数(FDi)值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瘤周白质纤维束破坏,病灶实质区FA值和ADC值,瘤周水肿区FDi值鉴别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77、0.965和0.828(P<0.05)。研究证实:同级别脑胶质瘤中,DTI及DTT参数有所差异,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 脑胶质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