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志明 吴向起 +2 位作者 尤威 甘建祥 孟培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3期2887-2889,共3页
目的:评价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冠心病介入学员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的86名冠心病介入培训学员,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实验组学... 目的:评价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冠心病介入学员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的86名冠心病介入培训学员,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实验组学员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培训,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授课式培训。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以及调查问卷成绩。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5、3.007,P<0.05)。实验组学员对授课方式是否满意及培训课程能否有助于自己将来独立开展手术两项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3.806,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冠心病介入学员带教中效果明确且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案例教学 冠心病 介入 培训
下载PDF
OCT观察PCI术后可降解及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琳琳 孟培娜 +3 位作者 尤威 吴志明 叶飞 谢渡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4-1479,共6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Firehawk)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Xience系列)内新生内膜增...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Firehawk)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Xience系列)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差异,旨在观察可降解聚合物及永久性聚合物对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设计,入选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术且术后1年有冠脉造影+OCT检查资料的患者;依据术中植入的药物涂层支架的不同类型分为Firehawk组和Xience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PCI术中参数及术后复查OCT的相关指标。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06例患者,其中Firehawk组52例,Xience组5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脂指标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服用史)在PCI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中参数(包括靶血管分布、支架直径及长度、预扩及后扩比例、最大预扩/后扩球囊直径、最大预扩/后扩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OCT提示,两组患者的支架内增生情况(包括最大新生内膜厚度、最大新生内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再狭窄率、同质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合物可降解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性质特点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 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增生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培娜 尤威 +2 位作者 吴志明 陈绍良 叶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PCI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根据PCI术后24 h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水平最高值分为三组,A组为c TNI...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PCI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根据PCI术后24 h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水平最高值分为三组,A组为c TNI最高值在正常范围内(30例),B组为c TNI最高值介于正常值上限及正常上限的5倍间(14例),C组为c TNI最高值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20例)。比较各组术前血浆Lp-PLA2水平,分析术前血浆Lp-PLA2水平与术后c Tn I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术前血浆Lp-PLA2水平分别为(180.57±38.00)、(215.64±40.46)、(293.35±71.26)ng/m L,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均<0.05)。术前血浆LpPLA2水平与术后c TNI最高值呈正相关(r=0.756,P<0.01)。结论术前血浆Lp-PLA2水平可作为预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炎症因子,术前血浆Lp-PLA2水平越高、PCI术后的心肌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损伤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PCI术后1年依维莫司、佐他莫斯药物涂层支架内新生内膜反应情况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培娜 叶飞 +3 位作者 尤威 吴志明 谢渡江 张航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术后1年依维莫司、佐他莫斯药物涂层支架内新生内膜反应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两类支架对血管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的患者41例,依据术中置入的支架类型为依维莫司还是佐他莫斯分为X-EES组(23例...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术后1年依维莫司、佐他莫斯药物涂层支架内新生内膜反应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两类支架对血管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的患者41例,依据术中置入的支架类型为依维莫司还是佐他莫斯分为X-EES组(23例)及R-ZES组(18例)。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比较两组患者支架内新生内膜反应情况[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大新生内膜厚度(MNT)、最大新生内膜面积(MNA)、再狭窄率、同质性新生内膜比例]及血清炎性因子[IL-2、IL-6、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两组支架内MLA、MLD、MNT、MNA、再狭窄率、同质性新生内膜比例比较P均>0.05。两组血清IL-2、IL-6、TNF-α、hs-CRP、Lp-PLA2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PCI术后1年,依维莫司与佐他莫斯支架内新生内膜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 依维莫司 佐他莫斯 支架内膜增生 同质性内膜 炎症因子 经皮冠状动脉置入术后
下载PDF
巨噬细胞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前后血管内膜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胜 刘伏元 +2 位作者 崇爱国 孟培娜 严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近远端血管内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手术组(n=10)、高脂手术组(n=10)、高脂假手术组(n=5),饲养28周后,对照手术组和高脂手术组行腹主动脉缩窄...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近远端血管内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手术组(n=10)、高脂手术组(n=10)、高脂假手术组(n=5),饲养28周后,对照手术组和高脂手术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高脂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术后继续以原来的饲养方法饲养4周,在测量狭窄近远端压力后获取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血管内膜厚度、巨噬细胞数量、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平均内膜厚度(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204.7±8.3)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175.8±4.3)增厚(P=0.001);而高脂手术组狭窄远端(140.1±1.3)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166.2±5.1)厚度降低(P=0.000)。巨噬细胞数量(/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31±0.05)较狭窄远端(0.16±0.04)显著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31±0.05)较高脂假手术组相同位置(0.20±0.02)显著升高(P=0.000)。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μm):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26±0.01)较狭窄远端(0.12±0.01)显著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26±0.01)较高脂假手术组狭窄远端(0.17±0.01)明显升高(P=0.000),高脂手术组狭窄近端(0.12±0.01)较高脂假手术组狭窄远端(0.15±0.02)明显降低(P=0.000)。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狭窄近端,压力增高,血管组织内膜厚度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在狭窄远端,血管组织内膜厚度变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膜/病理学
下载PDF
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缩窄前后内膜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平均光密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栗君 刘伏元 +3 位作者 严激 赵胜 孟培娜 崇爱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及远端内膜平滑肌细胞(SMCs)和胶原的变化。方法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高脂手术组、高脂组,第8周和第28周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28周后高脂...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及远端内膜平滑肌细胞(SMCs)和胶原的变化。方法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高脂手术组、高脂组,第8周和第28周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28周后高脂手术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其余组行假手术。32周后利用生物机能实验分析系统测量各组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和远端的压力。行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腹主动脉形态学特征、胶原及SMCs。结果①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胶原较高脂组相同位置明显增多;高脂手术组缩窄远端内膜胶原较高脂组相同位置明显减少。②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SMCs较高脂组相同位置增多,高脂手术组缩窄远端内膜SMCs较高脂组相同位置减少。结论 AS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血管内膜增厚,内膜胶原和SMCs增多;缩窄远端内膜变薄,内膜胶原和SMCs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胶原 肌细胞 平滑 血管 主动脉
下载PDF
高血压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培娜 刘伏元 +2 位作者 严激 崇爱国 赵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同批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15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28周后对高脂组10只、普通组5只手术结扎腹主动脉造成管腔缩窄,余普通组5只和高脂组5只...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同批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15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28周后对高脂组10只、普通组5只手术结扎腹主动脉造成管腔缩窄,余普通组5只和高脂组5只均给予假手术,术后分为高脂手术组,普通手术组,普通假手术组和高脂假手术组,继续喂养4周后对各组兔腹主动脉多处测量血压,取血管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血压的变化,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的数量变化。结果高脂组兔腹主动脉近端血压高于远端血压,且高脂手术组血压差异更明显。普通假手术组血管内膜薄而光滑;普通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比远端内膜稍有增厚;高脂饮食组血管内膜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缩窄近端内膜厚于缩窄远端,且高脂手术组差异大于高脂对照组。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多于远端,且巨噬细胞多于SMCs;随着远端血压的降低,巨噬细胞与SMCs数量逐渐减少,巨噬细胞少于SMCs。结论高血压促进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进一步增厚,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增多,且巨噬细胞多于SMCs,推测斑块不稳定性增加;随着血压的降低,内膜逐渐变薄,内膜巨噬细胞和SMCs数量减少,且SMCs多于巨噬细胞,推测斑块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平滑 血管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孟培娜 叶飞 +3 位作者 尤威 吴志明 谢渡江 陈绍良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2107-2110,共4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258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及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22例)及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三组,分析各组患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258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及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22例)及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三组,分析各组患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分布差异。结果 (1)三组患者在年龄、他汀服用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既往PCI史以及LDLC、apo-B、单支病变、双支及多支病变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及吸烟比例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男性患者比例在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三组的比例分别为51.3%,68.9,93.1%,P=0.001;吸烟比例在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三组的比例为30.8%,31.3%,58.6%,P=0.025;(2)高密度脂蛋白(HDL-C,mmol·L^(-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数值分布最高,急性心肌梗死组最低,数值依次为(1.06±0.20),(0.95±0.21),(0.84±0.21),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g·L^(-1))及Gensini积分在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稳定性心绞痛组最低,Hs-CRP数值分别为(3.59±0.50),(6.68±1.44),(9.90±1.54),P<0.001),Gensini积分分别为(31.55±3.32),(41.75±1.47),(70.79±5.62),P=0.001;(3)Lp-PLA2(μg·L^(-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数值最低,在急性心肌梗死组数值最高,依次为(131.21±29.74),(250.77±50.32),(334.10±53.67),P<0.001。结论Lp-PLA2在不同类型冠心病分布中有差异,有望通过测定Lp-PLA2水平识别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高危人群,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培娜 吴志明 +2 位作者 尤威 叶飞 朱琳琳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895-189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14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依据术后24 h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最大值分为三组,第一组(18例):PCI术后c Tn I在正常范围内(c Tn I<0.04μg·L...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14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依据术后24 h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最大值分为三组,第一组(18例):PCI术后c Tn I在正常范围内(c Tn I<0.04μg·L-1)组;第二组(44例):正常上限≤c Tn I<正常上限5倍(0.04μg·L-1≤c Tn I<0.2μg·L-1);第三组(84例):c Tn I≥正常上限的5倍(c Tn I≥0.2μg·L-1);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基础特点及血清学指标检测、冠脉病变及手术过程等因素,分析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PCI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类药物服用史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术前数值的升高,术后c Tn I数值越高;(2)术中参数提示:支架总长度[(44.78±15.57)vs(44.64±23.73)vs(58.43±27.66)mm,P=0.006]、最大支架直径[(3.31±0.51)vs(3.35±0.43)vs(3.15±0.44)mm,P=0.039]、球囊个数[(2.00±1.09)vs(2.27±1.44)vs(3.10±1.47)个,P=0.001]、支架平均释放压力[(8.22±1.48)vs(9.91±1.79)vs(12.40±1.53)atm,P<0.001]以及单支病变比例(55.6%vs 27.3%vs 19.0%,P=0.006)在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在第一组中比例最高,第三组中比例最低;随着术中支架长度的增加,支架平均释放压力的增大以及球囊使用的增多,术后c Tn I数值越高;(3)依据PCI术后c Tn I是否超过5倍正常上限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s-CRP(OR 9.359,95%CI:3.589,24.402,P<0.001)、支架总长度(OR 1.043,95%CI:1.009,1.078,P=0.012)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OR 4.124,95%CI:2.024,8.403,P<0.001)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hs-CRP、支架总长度以及支架平均释放压力是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若能通过术前检测患者的基础临床特点尤其是hs-CRP,以及术中注意调控操作参数,有望预测并减少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培娜 严激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334-337,共4页
近十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和新型变性肌力药物的陆续出现,已经结束的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有一部分药物能更好的改善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现就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冠心病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志明 叶飞 +7 位作者 谢渡江 尤威 孟培娜 钱炜椿 朱琳琳 张航 贾海波 陈绍良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21期52-53,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相关知识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本文比较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方式带教PCI手术相关知识的效果。将入选研究生80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中的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相关知识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本文比较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方式带教PCI手术相关知识的效果。将入选研究生80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中的冠状动脉造影读图、PCI术后并发症识别及处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BL教学方法为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连接架起了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 教学方法 冠心病
下载PDF
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和远端内膜巨噬细胞与树突细胞的变化
12
作者 孟培娜 严激 +2 位作者 刘伏元 崇爱国 赵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和远端内膜巨噬细胞与树突细胞的变化。方法将同批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15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28周后对高脂组10只、普通组5只手术结扎腹主动脉造成管腔缩窄,余普通组5只和高脂组5只给予假手术,... 目的观察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和远端内膜巨噬细胞与树突细胞的变化。方法将同批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15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28周后对高脂组10只、普通组5只手术结扎腹主动脉造成管腔缩窄,余普通组5只和高脂组5只给予假手术,术后分为高脂手术组,普通手术组,普通假手术组和高脂假手术组,继续喂养4周后对各组兔腹主动脉多处测量血压,取血管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血压的变化,高脂手术组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远端内膜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的变化。结果(1)高脂饲料组(包括高脂手术组和高脂对照组)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均高于普通饲料组;(2)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腹主动脉血压高于高脂假手术组近端,而缩窄远端血压则低于高脂假手术组;(3)普通对照组血管内膜薄而光滑;高脂组血管内膜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高脂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内膜比高脂假手术组近端内膜厚,缩窄远端内膜比高脂假手术组远端内膜薄;(4)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数量均多于高脂假手术组近端,缩窄远端少于高脂假手术组远端。结论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血压高,内膜厚,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数量多,推测斑块不稳定性增高;缩窄远端血压低,内膜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数量少,推测斑块不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 主动脉 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化设计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培娜 严激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570-573,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反应较差,研究者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希望更多患者从中获益。现就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化设计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老年冠心病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芡茹 尤威 +5 位作者 吴志明 孟培娜 张航 陈羽乔 石顺懿 叶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老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内再狭窄(ISR)的相...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老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并行PCI术植入DES的老年冠心病病人,术后1年复查CAG显示支架段再次出现≥50%狭窄的病人11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组(ISR组),CAG显示支架段内狭窄程度<50%或支架段内无狭窄的病人91例为非支架内再狭窄组(NISR组),比较2组病人的血脂及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ISR组病人血清炎症指标Lp-PLA2为(333.09±91.07)ng/ml,明显高于NISR组的(228.52±113.34)ng/ml(P<0.05),但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2组中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pPLA2可能是评估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ISR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边缘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怡 农家聪 +7 位作者 郭雅洁 许田 尤威 吴向起 吴志明 孟培娜 贾海波 叶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虽然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相对于裸金属支架和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而言,已显著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并提高了安全性,但支架边缘效应仍无法避免,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的研究逐渐增多,更多的药物洗脱支架边缘效应机制被发现,这将... 虽然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相对于裸金属支架和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而言,已显著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并提高了安全性,但支架边缘效应仍无法避免,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的研究逐渐增多,更多的药物洗脱支架边缘效应机制被发现,这将有助于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指导下优化支架落点,进一步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现结合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影像的研究结果,对单纯药物洗脱支架边缘效应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治疗理念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边缘效应 腔内影像 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观察PCI术后一年支架内新生内膜的形态学
16
作者 曾建华 孟培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3期21-24,共4页
目的支架内膜增生造成的支架内再狭窄是影响PCI手术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能在期间更为清晰、详细的测量,也会有分析PCI术后支架内膜的形态学,因此,本研究通过OCT观察,发现在PCI术后一年,能加强对支... 目的支架内膜增生造成的支架内再狭窄是影响PCI手术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能在期间更为清晰、详细的测量,也会有分析PCI术后支架内膜的形态学,因此,本研究通过OCT观察,发现在PCI术后一年,能加强对支架内膜增生情况的研究,也为进一步评价手术的安全有效性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入选南京市第一医院64例PCI患者,在术后一年通过OCT结果将支架内新生内膜形态学分为同质性内膜及异质性内膜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参数差异。结果 (1)PCI术后一年、支架内的新生内膜性质比例达到了44/64,百分比为68.75%,异质性内膜的比例是20/64(31.25%)。(2)同质性内膜组与异质性内膜组相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参数无统计学差异;(3)在对同质性内膜组、异质性内膜组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同质性内膜面积MNA为(mm^2:0.96±0.62 vs 2.55±2.04,P<0.001)及厚度MNT (μm:244.09±131.33 vs 504.50±245.26,P<0.001)低于异质性内膜,同质性内膜组支架狭窄率小于异质性内膜组。结论 PCI术后一年,支架内新生内膜以同质性特点为主要形态学表现,并且同质性新生内膜造成的最大支架内膜面积及直径均小于异质性,再狭窄率也低于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形态学 PCI术 支架内新生内膜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导致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培娜 吴强 +8 位作者 夏勇 尹德录 尤威 吴志明 徐辰 陈凯伦 顾珏 谢渡江 叶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6-542,共7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导致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4家医院(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连云港市第... 目的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导致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4家医院(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且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的年轻(≤55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符合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共83例)和SCAD组(符合SCAD特点,共44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进一步分为确诊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或血管内超声证实为SCAD,共21例)和极可能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高度符合SCAD特点,但缺乏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或血管内超声证实,共23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将SCAD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接受药物治疗,共19例)和介入治疗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25例)。结果(1)与冠心病组比较,SCAD组有高血压病史[25.0%(11/44)比45.8%(38/83),P=0.022]和糖尿病史[6.8%(3/44)比21.7%(18/83),P=0.043]的比例均较低,空腹血糖[5.34(4.59,5.87)mmol/L比7.12(5.18,8.60)mmol/L,P=0.001]、总胆固醇[(3.94±1.14)mmol/L比(4.91±1.50)mmol/L,P=0.001]、甘油三酯[1.42(0.91,1.64)mmol/L比1.89(1.23,2.45)mmol/L,P=0.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4±0.91)mmol/L比(2.94±1.16)mmol/L,P=0.001]水平均较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SCAD组单支病变比例较高[88.6%(39/44)比39.8%(33/83),P=0.001]且病变狭窄程度较轻[(79.2±22.4)%比(91.5±12.1)%,P=0.001]。(2)确诊组与极可能组的危险因素(包括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确诊组与极可能组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比例[100%(21/21)比78.3%(18/23),P=0.050]和靶病变狭窄程度[(76.9±20.6)%比(81.2±24.1)%,P=0.5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介入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比例[84.0%(21/25)比94.7%(18/19),P=0.370]、靶病变狭窄率[85.0(70.0,100.0)%比75.0(50.0,90.0)%,P=0.186]和院内存活率[96.0%(24/25)比100%(19/19), 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AD在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对于危险因素较少的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段较光滑且其他血管无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时,高度提示存在SCAD;不管是采取介入治疗还是药物保守治疗,SCAD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存活率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女(雌)性 冠状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支架内新生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培娜 钟赟 +4 位作者 尤威 吴志明 陈芡如 陈绍良 叶飞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3-997,共5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分析强化他汀治疗对支架内膜增生的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01-2016-02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并予术后1年后行OCT复查的患者44例分为2组:强化剂量他汀治疗组(强化组,阿...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分析强化他汀治疗对支架内膜增生的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01-2016-02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并予术后1年后行OCT复查的患者44例分为2组:强化剂量他汀治疗组(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mg/d或瑞舒伐他汀20mg/d),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组(常规组,阿托伐他汀20mg/d、10mg/d或瑞舒伐他汀10mg/d、5mg/d);比较2组之间的临床基线水平、PCI术中参数及复查OCT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PCI术中各项参数指标类似,OCT结果发现强化组支架内膜增生厚度较常规组更薄[(212.86±85.16)μm∶(355.65±155.62)μm,P<0.05],同质性比例更高(81.0%∶47.8%,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抑制支架内膜增生,且发生同质性比例相对更高,可能对稳定内膜及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他汀 支架内膜增生 同质性 异质性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清mircoRNAs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倩 田玉龙 +6 位作者 李小波 张瑶俊 孟培娜 邵明学 陈立文 朱灏 田乃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血清microRN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早期诊断AM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10-2014-08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AMI患者,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77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 目的:探讨循环血清microRN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早期诊断AM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10-2014-08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AMI患者,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77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1例(NSTEMI组),以及同期体检的23名健康人群做对照(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中miR-133a、miR-133b、miR-499-5p的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cTnI的含量并分析其与AMI的相关性。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血清miR-133a、miR-133b、miR-499-5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1~4h组血清miR-133a、miR-133b、miR-499-5p表达量较5~12h组和13~24h组明显升高(均P〈0.05)。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33a、miR-133b、miR-499-5p在诊断AMI方面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并不优于cTnI。结论:血清miR-133a、miR-133b、miR-499-5p可作为新型的早期诊断AMI的标记物,但并不优于cT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microRNAs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季倩 李小波 +5 位作者 张瑶俊 孟培娜 邵明学 陈立文 朱灏 田乃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9期172-175,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其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损伤、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但由于肌钙蛋白的释放有滞后性,因而亟须一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其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损伤、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但由于肌钙蛋白的释放有滞后性,因而亟须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检测简便的生物标记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以及降低其死亡率。研究表明micro RNA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本文综述micro RNA与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心肌梗死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