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DAS IMAGING的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姣姣 武文波 《矿山测量》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文中研究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的实现方法。鉴于ERDAS IMAGING的强大功能,漫游系统主要是用它的Virtual GIS模块来实现的,通过对遥感影像几何纠正、数字高程模型及三维模型的构建,实现三维景观的漫游、飞行。
关键词 DEM 几何纠正 VIRTUAL GIS视景 三维景观 漫游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测绘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2
作者 孟姣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136-0139,共4页
在测绘工程制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借助计算机的高效处理能力,自动化成图技术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制图效率和精度。通过先进的算法和软件工具,测绘数据得以快速转换为直观、准确的图形表达,为工程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在测绘工程制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借助计算机的高效处理能力,自动化成图技术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制图效率和精度。通过先进的算法和软件工具,测绘数据得以快速转换为直观、准确的图形表达,为工程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此外,计算机技术还促进了数据共享和交互,推动了测绘工程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测绘工程制图的传统方式,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工程 计算机技术 制图
下载PDF
延大树木园土壤养分及AM真菌分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畅 山宝琴 +2 位作者 孟姣姣 蒲俊楠 卜兆骏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5-99,共5页
在延安大学树木园采集7个样点的土壤样品,按0~10,10~20 cm土层深度分析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及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结果表明:树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0~10 cm土层为20.74~35.35 mg/g,10~20 cm为8.90~27.39 mg/g;土壤碱解氮含量0~10 cm土层... 在延安大学树木园采集7个样点的土壤样品,按0~10,10~20 cm土层深度分析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及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结果表明:树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0~10 cm土层为20.74~35.35 mg/g,10~20 cm为8.90~27.39 mg/g;土壤碱解氮含量0~10 cm土层为14.37-29.0μg/g,10~20 cm为5.18~12.57μg/g;土壤有效磷含量0~10 cm土层为4.64~16.21μg/g,10~20cm为3.73~10.72μg/g;土壤速效钾含量0~10 cm为132.27~251.86μg/g,10~20 cm为101.26~170.81μg/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碱解氮含量缺乏。槐树根围土壤养分最高,裸地各类土壤养分含量均低于植物根围土。AM真菌孢子密度在0~10cm土壤为2.79~10.49个/g干土,最高在槐树根围;10~20 cm土壤为1.73~5.31个/g干土,植物根围孢子密度显著大于无林裸地,树木园土壤孢子密度显著大于农田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园 土壤养分 AM真菌
下载PDF
提高北方地区浓香型白酒质量的研究
4
作者 吴群 崔海灏 +5 位作者 葛向阳 崔靖靖 徐岩 杨月轮 孟姣姣 宁明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3,共3页
白酒的香味成分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细菌代谢,通过向三井窖池添加产香的细菌,使有益细菌形成优势菌群,提高酸酯比,使酸酯平衡,增加酒体丰满度及后味,产生空杯留香,最终达到提高酒质的目的。
关键词 白酒 产香细菌 扩大培养 酸酯比 酒质
下载PDF
大曲贮存过程中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孟姣姣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5年第5期43-45,共3页
通过对大曲出房后使用前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进行检测,得出大曲贮存期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从而推断出大曲最佳贮存时间,以利于更好地指导生产。
关键词 大曲 贮存 理化指标 微生物
下载PDF
十里香大曲培养过程中理化和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姣姣 杨月轮 +1 位作者 崔靖靖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通过对大曲培养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的检测,了解大曲的形成机理,从而通过控制大曲培养环境、工艺,提高大曲质量,最终达到提高酒质的目的。
关键词 大曲 培养 理化指标 微生物
下载PDF
由“庄老”之称看魏晋时期庄子思想的盛行
7
作者 孟姣姣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5-58,共4页
魏晋时期是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也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却出现了"庄老"这种庄子在前老子在后的独特的称呼,通过分析"庄老"一词流行的渊源,可以看出庄子的思想在魏晋时... 魏晋时期是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也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却出现了"庄老"这种庄子在前老子在后的独特的称呼,通过分析"庄老"一词流行的渊源,可以看出庄子的思想在魏晋时期相较于老子而言更为盛行,而它盛行的原因必然在于庄子思想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庄老 盛行 表现 原因
下载PDF
大曲质量与原料粉碎度、水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6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大曲培养过程中,测定原料的粉碎度、鲜坯的水分,并对对应的出房大曲进行各理化指标的检测,包括糖化力、发酵力等,对比所得数据,分析大曲质量和粉碎度、水分的关系。
关键词 大曲 粉碎度 水分 糖化力 发酵力
下载PDF
基于CORS系统的卫星定位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9
作者 孟姣姣 陈闯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年第10期54-55,共2页
本文从CORS系统的基本概述入手,结合实际工作探讨CORS系统下GNSS测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CORS系统 GNSS定位技术 地质测量应用
下载PDF
大曲中耐高温酵母菌的分离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5年第3期75-77,共3页
从公司生产的优质中高温大曲中分离几株纯种酵母菌,并通过水浴加热后测定活菌数的方法,对其进行高温性能测定,从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温的优质菌株,以备生产使用。
关键词 酵母菌 分离 耐高温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十里香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窖池测温系统应用于十里香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摆脱了传统温度测量方式的弊端,实现了窖池发酵温度变化情况的实时精确监测,对于白酒生产发酵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联网 数字化 温度 监测
下载PDF
十里香窖池不同季节糟醅理化参数变化规律的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月轮 崔海灏 +1 位作者 崔靖靖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5年第2期71-73,共3页
选取五粮车间正常发酵的窖池为试验对象,通过连续的糟醅取样化验,探究不同季节北方浓香型白酒主发酵期糟醅的理化参数变化规律。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主发酵期 不同季节 糟醅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曲房管控系统在十里香大曲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7年第2期91-94,共4页
传统大曲生产培养过程中,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间歇性的测量、读取、记录,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工艺操作,这种方式对人的依赖性较高,且数据准确性差、可用度低,致使大曲生产只能是经验式、粗放式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很多... 传统大曲生产培养过程中,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间歇性的测量、读取、记录,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工艺操作,这种方式对人的依赖性较高,且数据准确性差、可用度低,致使大曲生产只能是经验式、粗放式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很多传统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曲生产管理中,可实现大曲培养过程中环境和曲块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多项参数的实时监测,且系统自带预警功能,当生产参数超出预定值时,会自动向相关负责人发送预警消息,使大曲的生产培养更趋于数字化、智能化。有效地控制大曲培养,提升大曲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数字化 管控系统 大曲 生产管理
下载PDF
香型融合技术生产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海灏 杨月轮 +2 位作者 崔靖靖 孟姣姣 宁明理 《酿酒》 CAS 2014年第2期76-78,共3页
香型融合是白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井酒业采用一步法,进行香型融合的创新型试验。即在传统的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上,结合芝麻香白酒的工艺特点,进行不同香型工艺的融合,以期生产出"浓芝"特点的复合香型白酒,进而提高白酒的口... 香型融合是白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井酒业采用一步法,进行香型融合的创新型试验。即在传统的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上,结合芝麻香白酒的工艺特点,进行不同香型工艺的融合,以期生产出"浓芝"特点的复合香型白酒,进而提高白酒的口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融合 创新 生产工艺特点
下载PDF
黄浆水中耐酸酵母菌的分离及性能测定
15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5年第4期16-18,共3页
从黄浆水中分离出一定耐酸性能的纯种酵母菌,通过产气和发酵产酒精试验,选取一株发酵能力良好的菌株,向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含量有机酸,测定该菌种对于不同有机酸的耐受力。
关键词 黄浆水 耐酸 纯种分离 性能测定
下载PDF
不同粮食发酵成分研究
16
作者 崔海灏 孟姣姣 《酿酒》 CAS 2015年第6期52-54,共3页
通过将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等进行纯粮发酵,发酵液经蒸馏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得到不同粮食发酵生成各类香味成分的含量,对比分析得到不同粮食发酵生成香味成分的差异性。
关键词 粮食 发酵 色谱 香味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