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吕世懂 吴远双 +1 位作者 姜玉芳 孟庆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对3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在5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种... 对3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在5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53种;各乌龙茶样品中,除铁观音中酮类物质含量较低外,均以醇类、酯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它们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在共有香气成分中,其中16种化合物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它们分别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咖啡因、茉莉内酯、吲哚、植醇、植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基丙酮、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γ-癸内酯、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经对比发现,5种乌龙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云南晒青红茶与烘青红茶香气成分对比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世懂 吴远双 +4 位作者 王晨 高雪梅 李江兵 张文睿 孟庆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2-67,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种晒青红茶和3种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种晒青红茶和3种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找出这2种不同干燥方式红茶的异同点,以实现对它们的区分。结果表明,2种红茶中一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6种,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中分别占57.43%和60.45%,主要包括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和橙花叔醇等萜烯醇类物质。通过对比发现,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在香气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上存在较高程度的相似性。但通过使用PCA和CA,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区分,说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这2种红茶的香气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结合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HSSPME-GC-MS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能够实现2种不同干燥方式红茶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青红茶 烘青红茶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多元统计学方法
下载PDF
我国4种红茶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廉明 吕世懂 +3 位作者 吴远双 周降生 王晨 孟庆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09,共9页
为了解我国4种名优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滇红、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90种,滇红茶中主要是芳樟醇、香叶醇、芳樟醇... 为了解我国4种名优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滇红、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90种,滇红茶中主要是芳樟醇、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2-戊基呋喃和橙花叔醇,祁红中主要是十六碳酸、植酮、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植醇和蒽等,正山小种中主要是植酮、香叶醇、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和芳樟醇氧化物,而金骏眉中主要是香叶醇、咖啡因、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苯乙醇、橙花叔醇和植醇;他们共同成分有苯甲醛、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香叶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植醇等。4种红茶在挥发性组成及含量上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32种;醇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其中滇红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高达69.08%;而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中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同化合物之间比例和阈值的不同,形成了4种红茶各自独特的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37
4
作者 吕世懂 姜东华 +3 位作者 杨凡 周降生 廉明 孟庆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83-1591,共9页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在香气组成上差异不大,共有香气成分76种,但和安化黑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均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安化黑茶则以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1,2,3-三甲氧基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咖啡因、1,2,4-三甲氧基苯和植醇等;大叶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咖啡因、1,2,3-三甲氧基苯、植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而安化黑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酮、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经对比发现,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普洱熟茶 大叶普洱熟茶 安化黑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三种不同发酵程度的台湾乌龙茶香气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廉明 吕世懂 +4 位作者 吴远双 周降生 贺宜龙 王晨 孟庆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种不同发酵程度的台湾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种乌龙茶之间香气成分上的差异性。...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种不同发酵程度的台湾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种乌龙茶之间香气成分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3种乌龙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2种,其中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茶香气成分较接近,但和东方美人茶之间差异较大;文山包种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茉莉内酯、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咖啡因、茉莉酮酸甲酯和β-紫罗酮等;冻顶乌龙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α-法呢烯、橙花叔醇、吲哚、茉莉内酯、香叶醇、2,6,10,14-四甲基-十五烷、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咖啡因、β-紫罗酮、十六酸甲酯和香叶基丙酮等;而东方美人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芳樟醇氧化物、橙花叔醇、十六酸、β-紫罗酮、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香叶醇、己酸-3-己烯酯、香叶基丙酮、植酮和顺-3-己烯醇苯甲酸酯等。经对比发现,不同发酵程度的乌龙茶在香气成分上的相似和差异性可能与茶叶的加工工艺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香气成分 发酵程度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黄茶的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廉明 吕世懂 +3 位作者 吴远双 周降生 王晨 孟庆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1-286,共6页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两种黄茶(君山银针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两种黄茶(君山银针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在两种黄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5种,共有香气成分66种,它们的香气含量及组成较类似;两种黄茶香气成分均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50.95%和40.75%;君山银针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三烷、δ-杜松烯、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醇、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十二烷等;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十三烷、芳樟醇、咖啡因、δ-杜松烯、十二烷、β-紫罗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山银针 霍山黄芽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香气成分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晨 吕世懂 +1 位作者 廉明 孟庆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3,共9页
运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云南普洱地区生产的大叶种乔木茶花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 运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云南普洱地区生产的大叶种乔木茶花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与该类茶树制成的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和普洱生茶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分别为9种和67种,主要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挥发性化合物为主。通过对比发现,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均存在于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之中,这些成分均具有一定香气特性。本研究表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可作为独立饮品,有类似于茶叶的香味感受,或者可与茶叶混合以提高或改善茶叶产品的香气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 普洱生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茶叶挥发性成分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廉明 吕世懂 +3 位作者 吴远双 贺宜龙 周降生 孟庆雄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0-556,共7页
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它不仅是区分不同茶类品质特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对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挥发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上,对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影... 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它不仅是区分不同茶类品质特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对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挥发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上,对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则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从萜烯醇类的生物合成、胡萝卜素类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微生物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挥发性成分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茶黄素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降生 吴远双 +3 位作者 吕世懂 贺宜龙 廉明 孟庆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73-377,共5页
茶黄素最早是于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发现的,一类由多酚类物质经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色素。它能够显著改善茶汤的色泽以及茶汤滋味的强度和鲜爽度,是评价红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茶黄素还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抑菌、... 茶黄素最早是于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发现的,一类由多酚类物质经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色素。它能够显著改善茶汤的色泽以及茶汤滋味的强度和鲜爽度,是评价红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茶黄素还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茶黄素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红茶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苏俊 刘昳雯 +3 位作者 杨凡 孔垂丝 杨谨 孟庆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6-1212,共7页
以‘云烟87号’生根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光照处理,研究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CK相比,红蓝绿(RBG)和红蓝白(RBW)组... 以‘云烟87号’生根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光照处理,研究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CK相比,红蓝绿(RBG)和红蓝白(RBW)组合光质使烟草组培苗植株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茎粗、根数、根长和干重显著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也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2)RBW组合光质照射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RBG组合光质处理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且各光质及其组合处理的烟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红蓝配光(1RB)使植株可溶性淀粉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3)各光质及其组合处理的烟草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而其SOD、POD和CAT活性较对照均显著提高;其中红光处理的植株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最低,CAT活性最高。研究表明,LED光源不同光质及其组合光照均能够显著降低烟草组培苗的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促进烟草组培苗的生长,其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合成代谢来应对光氧化胁迫;LED光源的RBG和RBW组合光质可作为烟草组培苗生根阶段的最适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质 烟草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茶叶减肥降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玉芳 吴远双 +1 位作者 宋玉竹 孟庆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53-357,共5页
肥胖是由于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功能长期紊乱引起的体内脂肪积累。肥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的减肥药物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茶叶因其良好的降脂减肥效果,日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茶叶减肥机理成为研究... 肥胖是由于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功能长期紊乱引起的体内脂肪积累。肥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的减肥药物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茶叶因其良好的降脂减肥效果,日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茶叶减肥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对茶叶减肥作用的机理研究,即茶叶及其组分抑制营养吸收、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脂肪细胞凋亡和调节肥胖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茶叶 减肥机理
下载PDF
生物转化对天然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贺赐安 余旭亚 +1 位作者 孟庆雄 王亚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3-847,共5页
利用生物转化对天然药物进行结构修饰,是筛选活性化合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生物体系中酶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以及生物转化具有副产物少、选择性和专一性强等特点,系统性的综述了近几年来在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生物转化进行结... 利用生物转化对天然药物进行结构修饰,是筛选活性化合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生物体系中酶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以及生物转化具有副产物少、选择性和专一性强等特点,系统性的综述了近几年来在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生物转化进行结构修饰的常见反应类型:羟基化、糖基化、水解和环氧化反应等,并简述了生物转化法在开发具有活性的新药物和改变天然药物活性如改变细胞毒性、增强抗耐药性、减小毒副作用或提高生物利用率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结构修饰 天然药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松香树脂酸的改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丽莺 王亚明 +1 位作者 孟庆雄 牛振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564-1567,共4页
阐述了近年来松香树脂酸的改性研究进展,对其改性类型进行分类阐述,即双键改性、羧基改性和芳环改性,并展望了树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树脂酸 共轭双键 改性
下载PDF
普洱茶香气分析方法及香气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4
作者 吕世懂 孟庆雄 +1 位作者 徐咏全 刘顺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2-298,共7页
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是目前市场上决定普洱茶价格的重要因子。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十分复杂,但是其中具有香气活性的物质并不多。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普洱茶香气的研究报道、普洱茶... 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是目前市场上决定普洱茶价格的重要因子。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十分复杂,但是其中具有香气活性的物质并不多。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普洱茶香气的研究报道、普洱茶香气的分析方法、香气成分中具有香气活性的物质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活性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特种“紫娟”红茶与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吕世懂 姜东华 +2 位作者 刘川 黄伟 孟庆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44.42%和44.99%;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植醇、咖啡因、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香叶醇等;而滇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植醇、香叶醇、咖啡因、水杨酸甲酯等。研究发现,紫娟红茶和滇红茶在香气组成上较接近,共有香气成分77种;紫娟红茶除醛类、酯类和酸类含量低于滇红茶外,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滇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红茶 滇红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莽草酸对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穆云龙 余旭亚 +1 位作者 孟庆雄 王洪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I0003-I0004,共2页
研究了添加莽草酸前体物质对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24h时添加0.15%的莽草酸,至96h发酵结束时子囊霉素发酵效价最高,可达131.7mg/L;与不添加前体物质相比,子囊霉素发酵效价提高了51%。
关键词 子囊霉素 生物合成 莽草酸 前体
下载PDF
鱼精蛋白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2
17
作者 穆云龙 余旭亚 +1 位作者 孟庆雄 吴海苹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9A期11-13,共3页
鱼精蛋白是存在于各类鱼精巢组织中的一种多聚阳离子肽,具有高效、安全、功能性等特点,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本文对鱼精蛋白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抗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鱼精蛋白 抗菌活性 机制
下载PDF
热量限制延长寿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宁斌 李巧峰 孟庆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很多研究均发现,热量限制在很多物种中都有延长寿命的作用.这些报道认为,寿命的延长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过程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热量限制调节氧化应激与脂质代谢调控、抑制细胞凋亡、DNA保护等分子过程有密切关系.最近,有研究者表明,... 很多研究均发现,热量限制在很多物种中都有延长寿命的作用.这些报道认为,寿命的延长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过程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热量限制调节氧化应激与脂质代谢调控、抑制细胞凋亡、DNA保护等分子过程有密切关系.最近,有研究者表明,热量限制调控氧化应激和炎症过程是通过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起作用的.热量限制在所有的动物模型实验中都显示延长寿命,然而,在人类中应用热量限制,可能还存在很多对人体健康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就热量限制如何调控寿命的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限制 长寿 氧化损伤 炎症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南蛇勒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旭亚 李涛 +1 位作者 孟庆雄 张正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建立了南蛇勒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蛇勒中总黄酮含量为0.706%,以芦丁为标准品所建立的南蛇勒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25℃,甲醇浓度... 建立了南蛇勒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蛇勒中总黄酮含量为0.706%,以芦丁为标准品所建立的南蛇勒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25℃,甲醇浓度70%,提取时间48h,固液比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勒 总黄酮 提取
下载PDF
酶法生产脂肪酸甲酯并提取植物甾醇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黎金旭 陈小明 +1 位作者 孟庆雄 王洪钟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5,共3页
脂肪酸甲酯是一种绿色生物柴油,植物甾醇是甾体类药物生产的重要原料。探讨了用固定化脂肪酶从脱臭馏出物中生产脂肪酶甲酯并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研究了酯化过程中酶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含水量等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 脂肪酸甲酯是一种绿色生物柴油,植物甾醇是甾体类药物生产的重要原料。探讨了用固定化脂肪酶从脱臭馏出物中生产脂肪酶甲酯并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研究了酯化过程中酶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含水量等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脂肪酶用量为10%、加水量为15%,甲醇采用分批流加方式下,30℃下反应36h,酯化率可达89.4%,植物甾醇的收率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植物甾醇 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 脱臭馏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