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阑尾炎治疗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文焕 《四川中医》 1984年第4期30-31,共2页
阑尾炎,古名肠痈。《灵枢·上膈》篇云:“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已留,留则痈成……”... 阑尾炎,古名肠痈。《灵枢·上膈》篇云:“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已留,留则痈成……”。又巢氏病源云:“肠痈者,由寒温不适,喜怒无度,使邪与卫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这些都说明了形成肠痈的内外因关系。综合起来不外湿热郁积、七情有伤、食饮不调、气血郁阻、瘀积不化;妇人则因产后瘀浊留积,或经行期间风寒内入,气化失常等而积瘀成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肠疾病 活血解毒汤 元参 玄参 生地 舌淡白 麦冬 麦门冬 补阴药 肠痈 内痈 杭芍 丹皮
下载PDF
浅谈甘草之性味、用量、功效和禁忌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文焕 《四川中医》 1989年第11期12-13,共2页
甘草味甘而性温平无毒,以其味甘,故命名曰甘草。临床处方有甘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清炙草、粉草、粉甘草、草梢、甘草梢、草节、甘草节等用名。多产于蒙古、四川、陕西、福州等地。以其得土气最全,万物由土而生,复归土而化。有清... 甘草味甘而性温平无毒,以其味甘,故命名曰甘草。临床处方有甘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清炙草、粉草、粉甘草、草梢、甘草梢、草节、甘草节等用名。多产于蒙古、四川、陕西、福州等地。以其得土气最全,万物由土而生,复归土而化。有清热解毒,和诸药,补虚,通经络、消肿、除痈毒,有升降浮沉之能,可上可下,可外可内,有和有缓,有补有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性味 功效 用量 禁忌
下载PDF
浅谈心病的论治
3
作者 孟文焕 《四川中医》 1990年第5期27-28,共2页
冠心病,中医属于胸痹、心痛、心病、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由于病情不同,诊治时据不同的症象,分别处方用药,方不偾事。一、心病与气化的关系心为一身之主宰,其功在于收放血液,营养百骸,是统摄诸脏血液的总机关。但血的流行,又赖于气的... 冠心病,中医属于胸痹、心痛、心病、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由于病情不同,诊治时据不同的症象,分别处方用药,方不偾事。一、心病与气化的关系心为一身之主宰,其功在于收放血液,营养百骸,是统摄诸脏血液的总机关。但血的流行,又赖于气的引导和推动。所谓气行血行,血随气布。人身气生于肾而统于肺,血生于心而藏于肝,总化于中气,中气之枢在于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气化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诊余随笔 七律
4
作者 孟文焕 《四川中医》 1984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布封 对泉
下载PDF
突出主体性 激发能动性
5
作者 孟文焕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7期20-20,共1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条件,营造学生主体操练的氛围;发扬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练习,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主体性 能动性
下载PDF
祝京九铁路全线贯通
6
作者 孟文焕 《边疆文学》 1999年第7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京九铁路 贯通 经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