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智民 王卫东 李大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无震、无干扰事件情况下的背景噪声资料 ,给出了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在 1 .0~ 1
关键词 陕西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下载PDF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子台测定震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智民 李少睿 +1 位作者 张春芳 张宪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3年间的地震记录,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了各子台的测定震级。结果表明,各子台测定震级的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震级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台址位于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台站,对于山区发生的地...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3年间的地震记录,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了各子台的测定震级。结果表明,各子台测定震级的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震级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台址位于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台站,对于山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大,对于平原地区发生的地震测定震级偏小。最后对震级偏差成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 子台 震级测定 震级偏差
下载PDF
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尾波衰减特性(Q_c)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智民 谢家树 张宪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根据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方法,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计算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显示:在2ts^35 s的时间窗内,Q0值在37.54~72.59之间,全区平均值为58.44,在上升运动显著的秦岭山... 根据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方法,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计算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显示:在2ts^35 s的时间窗内,Q0值在37.54~72.59之间,全区平均值为58.44,在上升运动显著的秦岭山脉值较大,关中盆地和陕南值较小;在2ts^70 s的时间窗内,Q0值在194.74~283.50 之间,全区平均值为186.79,莫霍界面高波速区值较大,低速区和低速梯度带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散射 功率谱 尾波Qc 值时间窗
下载PDF
关中陕南地区一些小地震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智民 张春芳 李少睿 《华北地震科学》 2003年第2期37-42,共6页
对2001年9月~2002年6月间发生在关中陕南地区42次小地震,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和震源参数的测定,并分析了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关中陕南地区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应力值3.3×105~32.2×105Pa之间,... 对2001年9月~2002年6月间发生在关中陕南地区42次小地震,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和震源参数的测定,并分析了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关中陕南地区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应力值3.3×105~32.2×105Pa之间,西部12×105~32×105Pa略高于东部8×105~17×105Pa,中部最低。西部有两个应力值较高区,一个是宝鸡、眉县、凤翔附近区域较高值区,应力值20×105~32×105Pa,另一个是留坝、凤县附近区域较高值区,应力值20×105~37×105Pa之间。东部的较高值区是高陵、耀县、三原附近地区,应力值在16×105~18×105Pa之间,该区域曾发生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陕南 小地震 震源参数 环境剪应力
下载PDF
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子台测定近震震级的偏差 被引量:2
5
作者 孟智民 李少睿 张春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各子台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在150km震中距范围,子台测定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大于150km,震级偏差不明显。合阳、蒲城、华阴子台台基影响为正值,安康、汉... 使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各子台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在150km震中距范围,子台测定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大于150km,震级偏差不明显。合阳、蒲城、华阴子台台基影响为正值,安康、汉中、彬县子台台基影响为负值,其他子台影响较小。震级偏差随方位角变化是明显的,且具有区域性相似特征。子台方位的震级偏差校正,台网震级标准误差显著改善样本数占81.7%,平均标准误差由0.243下降到0.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偏差 子台 陕西数字台网 震中距 台基 方位
下载PDF
关中地区重力场变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孟智民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1年第3期69-76,共8页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关中地区历年流动重力复测资料,给出本区重力变化特征和速率。关中东部重力值逐年减小,关中西部重力值逐年增加。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讨论。西安点重力变化速率+19.10^(-8)ms/年,是由地壳沉降引起。
关键词 重力场 变化 重力测量
下载PDF
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7
作者 孟智民 张春芳 +2 位作者 张宪 杜长娥 关昕 《内陆地震》 201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利用陕西地震台网2002~2006年关中陕南和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的记录资料,采用多台多事件联合法,研究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特征。用Atkinson方法求解介质品质因子Q值,其结果为Q=343.26f^0.5931。... 利用陕西地震台网2002~2006年关中陕南和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的记录资料,采用多台多事件联合法,研究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特征。用Atkinson方法求解介质品质因子Q值,其结果为Q=343.26f^0.5931。场地响应分别用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进行计算,并对2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结果虽有差异,但场地响应随频率f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台基位于渭北黄土塬区的合阳台、蒲城台、彬县台及陇县台4个台在高频部分具有明显的衰减吸收效应。台基位于秦岭山脉、关中盆地和陕南地区的华阴台、西安台、周至台、宁陕台、汉中台、安康台、泾阳台及乾县台无明显的放大吸收作用。太白台在高频部分(10—20Hz)显示有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陕南 地震波衰减 场地响应 Q值
下载PDF
关中地区重力复测资料干扰因素分析
8
作者 孟智民 《内陆地震》 1987年第4期454-454,共1页
重力复测资料干扰因素按性质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读数机械系统带来的误差;二类是改变弹簧受力状态的磁场,气压变化影响;三类是改变弹性系统的温度变化影响。本文对这些干扰因素,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数学模拟,比较分析后... 重力复测资料干扰因素按性质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读数机械系统带来的误差;二类是改变弹簧受力状态的磁场,气压变化影响;三类是改变弹性系统的温度变化影响。本文对这些干扰因素,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数学模拟,比较分析后发现三类误差用线性函数迁似代替效果好。一类误差分段改正较好,这些误差改正是一种被动的提高资料精度的方法,有必要对不同测量方法和计算成果方法的千扰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因素 重力复测
下载PDF
泾阳5.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卫东 张永志 +1 位作者 王璇 孟智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研究了泾阳5.2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地下水化学参数、地震分布图象和地震波速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和地震活动表现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不同特征,具有一定的前兆异常,作出地震预测是可能的。
关键词 泾阳地震 地震前兆 地下流体 地震空区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智民 张智红 +1 位作者 鲍学斌 马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病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623例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19例L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曲张术后LDVT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浅静脉炎、高血压、高血糖、高... 目的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病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623例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19例L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曲张术后LDVT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浅静脉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单双侧肢体手术、术后下肢功能锻炼的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术前对高危因素的准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适当的抗栓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L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及其与震源参数关系研究
11
作者 王卫东 彭建兵 +1 位作者 张永志 孟智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的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内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12.7×105Pa,并据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建立并探讨了环境剪应力与震级ML、地震... 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的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内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12.7×105Pa,并据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建立并探讨了环境剪应力与震级ML、地震矩M0、矩震级MW的关系,讨论了环境剪应力与震源深度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断陷 环境剪应力 地震活动性 震源参数
下载PDF
华县8(1/4)级大地震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
12
作者 王卫东 张永志 +2 位作者 吴芳 狄秀玲 孟智民 《内陆地震》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等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探讨了华县大地震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结果表明,华县8(1/4)级大地震震中位于高Q值区和低Q值区的过渡带上,其孕震区是地壳内的高Q值低速区,该地震的孕育与地壳内的低速高导... 从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等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探讨了华县大地震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结果表明,华县8(1/4)级大地震震中位于高Q值区和低Q值区的过渡带上,其孕震区是地壳内的高Q值低速区,该地震的孕育与地壳内的低速高导层、地幔上隆、孕震区内的断层及微裂隙中流体的存在与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断陷 华县大地震 地球深部介质 地震成因
下载PDF
创伤性膈肌破裂11例诊治体会
13
作者 孟智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创伤性膈肌破裂11例诊治体会孟智民渑池县人民医院渑池472400关键词创伤;膈肌破裂;早期诊断;手术1990年~1997年6月作者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1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9例,女性... 创伤性膈肌破裂11例诊治体会孟智民渑池县人民医院渑池472400关键词创伤;膈肌破裂;早期诊断;手术1990年~1997年6月作者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1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9~52岁。车祸撞伤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膈肌破裂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真空高负压引流瓶与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预防皮下积液的对比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智民 燕永军 马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与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I组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II组应用双管负压引流。比较2种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两组术后72 h引流量、皮下积液率及... 目的探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与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I组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II组应用双管负压引流。比较2种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两组术后72 h引流量、皮下积液率及平均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高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明显优于双管负压引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高负压引流 双管负压引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3.47±1.0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7.2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开腹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对比
下载PDF
老年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87例,其中行急诊手术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行择期手术患者4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I期切除吻合率,死亡率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87例,其中行急诊手术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行择期手术患者4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I期切除吻合率,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切除吻合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可有效提高术后愈合效果,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结肠癌 合并肠梗阻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结肠破裂一期手术治疗11例体会
17
作者 孟智民 《河南医药信息》 1999年第1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 结肠破裂 外伤手术
原文传递
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智民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手术与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相同,传统手术组患者实施...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手术与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相同,传统手术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小切口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大于小切口组(P<0.05);传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高于小切口组(P<0.05);传统组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多于小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口 小切口 胃大部分切除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