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脉养心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1
作者 陈瑞 孟棵 +8 位作者 王彩君 吕清波 姜迪 丁鑫亚 徐金鹏 王林 王玉静 周昆 王怡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2023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通脉养心丸(TM)是否可以进一步缓解心室重构(VR)。探索潜在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后,将大鼠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TM(1 g/kg)组、TM(2 g/kg)组、TM(4 g/kg)组和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通脉养心丸(TM)是否可以进一步缓解心室重构(VR)。探索潜在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后,将大鼠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TM(1 g/kg)组、TM(2 g/kg)组、TM(4 g/kg)组和通心络胶囊(TXL)组。在给药后第3天和第28天进行实验。通过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心肌缺血面积。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心脏病理学评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试剂盒分别检测心肌酶活性和氧化活性。Masson染色用于检测胶原化程度。通过ELISA检测炎症和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给药3天后,TM改善了心脏功能和形态。有效改善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酶的异常活性,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CRP、TNF-α以及IL-1β蛋白表达。它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的爆发,减少心肌病理损伤。给药28天后,TM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扩张,改善心室壁厚度,显著降低CTGF、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纤维化程度。[结论]TM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降低心肌胶原化程度,进一步缓解VR。具体机制涉及早期抑制炎症反应和晚期缓解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养心丸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心肌缺血的用药规律及分子机制
2
作者 孟棵 杨秋蕊 +6 位作者 姜迪 王彩君 闫海峰 陈瑞 张淑颍 肖娟兰 王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61-766,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方剂治疗心肌缺血的用药规律与分子机制。[方法]在国家专利网筛选并纳入符合条件的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方剂,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采用软件R3.6.0对纳入方剂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方剂治疗心肌缺血的用药规律与分子机制。[方法]在国家专利网筛选并纳入符合条件的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方剂,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采用软件R3.6.0对纳入方剂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选取用药频次≥50的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结果]共纳入149首方剂包含309味中药,其中黄芪、丹参、三七、川芎四味药用药频率超过50,其中丹参药频最高。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中,以“补气养血,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得到,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共同基因有64个,蛋白互作(PPI)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互作关系最强的两个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信号通路(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位列前二,GO功能分析结果以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和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改为主。[结论]中药治疗心肌缺血用药多以“补气养血、行气活血”为主,分子机制多以抗炎或改善血管功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用药规律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性骨病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哲 彭莹莹 +2 位作者 孟棵 王子威 张文柱 《河南中医》 2020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Central等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肾性骨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RevM...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Central等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肾性骨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RCT,共1552例肾性骨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与常规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18,1.44),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补肾活血法的临床疗效最好[RR=1.47,95%CI(1.30,1.67),P<0.0001]。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与常规治疗的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16,95%CI(0.08,0.23),P<0.001]、血清磷水平[MD=-0.17,95%CI(-0.23,-0.11),P<0.00001]、甲状旁腺素激素水平[MD=-38.71,95%CI(-54.88,-22.55),P<0.00001],通过Meta回归找到异质性来源,并排除相应研究,再经敏感性分析发现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结果都很稳定。结论: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有效率,改善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由于所纳入研究样本量少、质量不高,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量本、多中心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中医药治疗 META分析 补肾活血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用药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亚 孟棵 王恒和 《河南中医》 2019年第9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国家专利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以"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医药(中药组方、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为干预手段的研究文献,运用...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国家专利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以"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医药(中药组方、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为干预手段的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1.1),采用aprop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无监督数据挖掘,对其用药频次、归经、四气、五味、组方规律、新方组合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组方共172首,238味中药,统计出频次≥10次的中药有31味,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频次>20次的药物组合有21组,核心组合20组,新方5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以活血(养血)化瘀、补气行气为治则,根据疾病的不同,兼顾平肝潜阳、开窍醒神、化痰除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用药规律 活血化瘀 补气行气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分析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婷 王天琪 +4 位作者 张砚 孟棵 杨秋蕊 王炎炎 王怡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553-5558,共6页
目的:预测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的分子机制,为通脉养心丸有效成分辨识、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进行通脉养心丸化学成分分析、疾病靶标预测、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 目的:预测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的分子机制,为通脉养心丸有效成分辨识、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进行通脉养心丸化学成分分析、疾病靶标预测、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网络关系,对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通脉养心丸药物靶标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疾病靶标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有细胞质、胞外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线粒体、ATP结合、用于蛋白质翻译的tRNA氨酰化等条目。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集中在谷氨酸能突触、神经系统、氨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通脉养心丸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的中药中,生地黄、党参、阿胶、大枣的化学成分及预测靶标数居多。结论:通脉养心丸通过离子通道、线粒体途径、ATP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等相关通路来达到对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的治疗作用。本研究还得到通脉养心丸发挥这一作用的主要药物可能是生地黄、党参、阿胶和大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养心丸 心绞痛 心律不齐 整合药理学平台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肠安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秋蕊 姜迪 +3 位作者 孟棵 王彩君 陈瑞 王怡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8-634,64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肠安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结合文本挖掘方式筛选出胃肠安丸所含的活性成分,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搜索相应靶标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肠安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结合文本挖掘方式筛选出胃肠安丸所含的活性成分,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搜索相应靶标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对IBS疾病靶点进行预测、筛选;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拓扑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筛选出的部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KEGG通路-靶点网络图。结果筛选后共获得胃肠安丸活性化合物31个,预测靶标102个;与IBS共同靶点84个,核心靶点31个,获得100条GO生物学过程和55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多巴胺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上。结论胃肠安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安丸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