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韩愈士不遇诗虚词造语与比兴意象之新变
1
作者 孟毅苗 黄伟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韩愈七应科举,二贬南荒,是中唐“士不遇”文人的典型代表,韩诗中约有三成主题涉及“士不遇”。韩愈士不遇诗贯彻其“自树立,不因循”的诗学之旨:在语言表达上,锻炼字词,多用文言反问、疑问词语,借助“其”“且”“与”“所”等虚词新创... 韩愈七应科举,二贬南荒,是中唐“士不遇”文人的典型代表,韩诗中约有三成主题涉及“士不遇”。韩愈士不遇诗贯彻其“自树立,不因循”的诗学之旨:在语言表达上,锻炼字词,多用文言反问、疑问词语,借助“其”“且”“与”“所”等虚词新创“虚词造语”;在艺术手法上,追求奇异,比兴意象“奇诡化”的新变背离了诗歌雅正传统,形成“奇崛险怪”的审美风格。韩愈将幕府生活、党争革新、贬地风物等新题材引入诗歌,士不遇诗在呈现新面貌的同时,更寄托着不遇文人崇高的精神信仰。韩愈在“自树立,不因循”诗学之旨引导下大变唐诗风貌,推动诗歌从唐音至宋调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士不遇 虚词造语 比兴 意象
下载PDF
论姚鼐以义理为旨归的诗学观
2
作者 孟毅苗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作为清代桐城诗派宗主的姚鼐,论诗亦重宋学。以义理为旨归是姚鼐诗学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讲求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提倡以义理入诗的技法,将美学风格与义理挂钩。姚鼐力主宋学,借诗歌宣扬义理,将义理置于考据、文章之前。同时,吸纳汉... 作为清代桐城诗派宗主的姚鼐,论诗亦重宋学。以义理为旨归是姚鼐诗学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讲求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提倡以义理入诗的技法,将美学风格与义理挂钩。姚鼐力主宋学,借诗歌宣扬义理,将义理置于考据、文章之前。同时,吸纳汉学之长,用典巧妙,“化学为才”。姚鼐论诗推崇义理,深受姚范、刘大櫆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姚鼐文、道承担者的自我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义理 桐城诗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