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固定植骨联合中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98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洪斌 张妙林 +3 位作者 袁见华 孟永骏 金伟强 郑国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107足跟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人工骨/自体松质骨)术治疗,术后中药内服、熏洗。结果:本组98例(107足),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107足跟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人工骨/自体松质骨)术治疗,术后中药内服、熏洗。结果:本组98例(107足),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按Margland标准,优45足,良54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93%。结论: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是必然的选择,术中植骨对于防止跟骨关节面的再次塌陷、建立内部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术后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粉碎性 内固定 植骨术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洪斌 张妙林 +3 位作者 郑国富 孟永骏 金伟强 郑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均采用重新内(外)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得到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7.5个月。功能评定按John...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均采用重新内(外)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得到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7.5个月。功能评定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65%。结论: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是:严重损伤、创口感染、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不连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内固定加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洪斌 郑国富 +6 位作者 张妙林 孟永骏 金伟强 郑俊 陈四木 付渊悦 高志潮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9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内、外踝中空螺钉,外踝1/3圆弧钢板或外踝解剖型钢板,下胫腓联合分离者胫腓钩内固定,术后配以中药内服和熏洗。结果:本组79例,随访1~5年,平均2.5年。2例开放性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9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内、外踝中空螺钉,外踝1/3圆弧钢板或外踝解剖型钢板,下胫腓联合分离者胫腓钩内固定,术后配以中药内服和熏洗。结果:本组79例,随访1~5年,平均2.5年。2例开放性骨折创面皮肤缺损,经皮瓣转移后愈合。全部骨折愈合。按照Baird-Jackson的评分系统和X线评价标准,优54例,良2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4.94%。结论: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配以中药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四木 徐卫星 +3 位作者 高志朝 郑俊 孟永骏 付悦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效果。方法:对内科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应用髋部后外侧Gibson切口、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结果:随访到25例,18例基本或大部分恢复伤前活...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效果。方法:对内科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应用髋部后外侧Gibson切口、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结果:随访到25例,18例基本或大部分恢复伤前活动状态,4例需助步器帮助下行走,3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按照Harris评分标准,90分以上7例,80~90分8例,70~79分4例,70分以下3例。结论: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可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合并症
下载PDF
双侧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陈四木 高志朝 +2 位作者 孟永骏 付悦渊 徐卫星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47-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双侧骶l椎弓根螺钉与伤侧髂骨螺钉连接固定后环,外固定支架固定前环的方法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双侧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双侧骶l椎弓根螺钉与伤侧髂骨螺钉连接固定后环,外固定支架固定前环的方法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可在术后l^3d床上450~600半卧位坐起,能使下肢足跟不离床面作屈伸髋膝关节及45°左右侧卧,而骶髂部无明显不适;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和/或脱位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9个月,均能正常行走,仅1例56岁患者劳累后出现腰骶部酸痛,余均无明显骶髂关节疼痛等后遗症,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后环双侧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伤侧髂骨螺钉固定、前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护理方便等优点。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体 椎弓根螺钉 髂骨螺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特征性髌骨骨折——髌骨下极鸟嘴样粉碎性骨折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傅悦渊 孟永骏 +1 位作者 陈四木 高志朝 《中医正骨》 2013年第8期58-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多发性髌骨骨折的特征并提出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康复方案。方法:对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髌骨下极乌嘴样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结果:手术后随访8—20个月,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 目的:观察老年人多发性髌骨骨折的特征并提出手术治疗方案及术后康复方案。方法:对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髌骨下极乌嘴样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结果:手术后随访8—20个月,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关节功能按陆裕朴等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12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1.3%。结论:老年人跌倒引起的髌骨骨折多表现为髌骨下极鸟嘴样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及手术后康复锻炼与正常成年人髌骨骨折的诊治存在差异,应注意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傅悦渊 孟永骏 郑国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1期907-908,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往又称其为血管型颈椎病。由于长期的颈部不正确姿势,颈椎生物力学失衡,引起颈椎退行性改变,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往又称其为血管型颈椎病。由于长期的颈部不正确姿势,颈椎生物力学失衡,引起颈椎退行性改变,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侧方滑脱,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之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血管型颈椎病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治疗 天麻钩藤饮
下载PDF
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伴不全瘫的治疗
8
作者 李洪斌 陈四木 +5 位作者 周文忠 袁见华 孟永骏 郑俊 张兴群 金伟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6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不全瘫 AF系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
9
作者 鲍昌珅 罗建 +1 位作者 戴丹锋 孟永骏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3.5 mm纵向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8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1个月。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 目的 探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3.5 mm纵向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8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1个月。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2例,良好5例,差1例。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0~14周。骨折均愈合,时间12~20周。术后1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慢性疼痛,于术后1年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骨折再移位、切口深部感染、螺钉穿透、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d′Aubigne-Postal评分评价患髋功能: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5/18。结论 在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中,对累及负重区的后壁骨折块加用管型钢板固定,有利于中和该区域巨大的应力,减少内固定失效的风险,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壁骨折 髋臼负重区 内固定
下载PDF
难复性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形态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妙林 高志朝 +2 位作者 郑国富 孟永骏 金伟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4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粗隆下骨折形态特征、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病例,分析其一般资料、骨折形态和治疗方法。结果难复性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以下特征:①股骨头颈外展、后倾;②远端骨折块内侧移位...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粗隆下骨折形态特征、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病例,分析其一般资料、骨折形态和治疗方法。结果难复性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以下特征:①股骨头颈外展、后倾;②远端骨折块内侧移位,大部分为向后内侧移位;③肢体短缩明显;④小粗隆移位,但程度小于粗隆间骨折。1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5个月。根据Harris评分,13例中8例为优,3例为良,2例可。优良率85%。结论股骨粗隆下骨折远端骨折常内侧移位,近端外展后倾,复位时需远端内旋内收位复位,治疗时应将复位放在第一位,只有良好的复位才能保证有效的内固定和良好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形态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建 高志朝 +2 位作者 孟永骏 郑国富 鲍昌珅 《中医正骨》 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闭...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内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3~62岁,中位数42岁;左侧7例,右侧9例。合并腓骨近端骨折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6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下胫腓联合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下胫腓联合复位和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内踝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中位数11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为(92.32±2.51)分,优13例、良3例。均无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足踝麻木、踝关节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下胫腓联合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骨折 闭合性 内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检查 ENDOBUTTON钢板 下胫腓联合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晓亮 沈丽华 孟永骏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2例采用阿仑膦酸钠肠溶片、钙尔奇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比...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2例采用阿仑膦酸钠肠溶片、钙尔奇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骨密度、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而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则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ODI、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OPG、ALP、钙离子(Ca2+)、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OPG、AL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Ca2+、BGP水平则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仙灵骨葆胶囊 骨密度
下载PDF
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永骏 郑国富 郑俊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21-1522,共2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17个月,患者x线片检查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35±1.1)个月。根据Baird-Jack... 目的观察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17个月,患者x线片检查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35±1.1)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价标准,优17例(45.95%),良15例(40.54%),可5例(13.51%),优良率为86.48%。结论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切口联合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很好暴露骨折端,操作方便,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科学 踝损伤 外科学 骨折 外科学 俯卧位
原文传递
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永骏 褚晓东 +2 位作者 高志朝 郑国富 王硕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比较椎体造影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单纯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06诊治的52例Kümmell病,26例采用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观察组),26例单纯采用PKP治... 目的比较椎体造影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单纯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06诊治的52例Kümmell病,26例采用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观察组),26例单纯采用PKP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2 d、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两组术后2 d、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低,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较对照组低,伤椎Cobb角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Kümmell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稳定椎体高度并有效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椎体造影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髋臼方形区骨折的治疗策略
15
作者 孟永骏 王梅 高志朝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扩大中间窗口入路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髂腹股沟扩大中间窗口人路治疗难复性方形区骨折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2~6l(中位年龄37)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股骨髁上牵引后头臼关系恢复而骨折...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扩大中间窗口入路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髂腹股沟扩大中间窗口人路治疗难复性方形区骨折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2~6l(中位年龄37)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股骨髁上牵引后头臼关系恢复而骨折未能复位。手术采用扩大中间窗显露,多枚穿方形区后柱螺钉固定及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影像学评估依据Matta等标准,解剖复位23例(s5.2%),满意复位4例(14.8%)。综合疗效评定根据卢汉生等评价方法为优21例,良6例。术后未发生骨化性肌炎,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患者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扩大中间窗El的髂腹股沟入路处理髋臼方形区骨折,能提供满意的显露、复位和固定,切口与皮纹平行,愈合瘢痕小,并发症较少,术后康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外科学 髋臼 损伤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妙林 高志朝 +2 位作者 郑国富 孟永骏 金伟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272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成功且非手术治疗成功者纳入A组。随访期间出现关节面移位>2 mm、桡骨长度短缩&g...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272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成功且非手术治疗成功者纳入A组。随访期间出现关节面移位>2 mm、桡骨长度短缩>3 mm、尺偏角<20°、掌倾角<10°即认为复位后骨折再移位者纳入B组。结果 2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3(4~6)个月。205例纳入A组,67例纳入B组。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桡骨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致伤原因方面,A组摔伤比例更高,而B组交通事故伤和机械伤比例更高;在骨折AO分型方面,B组C1、C3型骨折比例高于A组;在尺骨完整性方面,B组尺骨粉碎性骨折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因存在高能量损伤、尺骨稳定性缺失、骨折粉碎等相关危险因素,常导致复位后骨折再移位,在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是需要预见复位失败、骨折再移位及二次手术风险,能有效避免关节功能障碍,避免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骨折再移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