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及药敏变化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唐南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了解胆汁中感染病原菌菌群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取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为胆道感染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或外科手术采集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02-2005年革兰阴性... 目的了解胆汁中感染病原菌菌群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取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为胆道感染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或外科手术采集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02-2005年革兰阴性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的比率下降(r=-0.983,P<0.05),而革兰阳性菌(r=0.982,P<0.05)及真菌(r=0.971,P<0.05)的比率上升;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r=-0.992,P<0.01)、摩氏摩根菌(r=-0.970,P<0.05)所占的比率下降,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肠球菌属所占的比率上升(r=0.981,P<0.05),真菌中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所占的比率上升(r=0.976,P<0.05);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随着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阳性率改变而改变。结论4年来胆道感染菌群变迁,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ESBLs为病原菌耐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病原菌 药物敏感试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的致病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3 位作者 佘菲菲 唐南洪 李秀金 王晓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致病变作用。方法金葡菌L型感染GBC-SD细胞后,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PCR检测其能否侵入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法检测其能否...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致病变作用。方法金葡菌L型感染GBC-SD细胞后,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PCR检测其能否侵入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法检测其能否促进细胞增殖,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其引起的细胞基因改变。结果PCR检测以及光镜、电镜拍照显示金葡菌L型能够粘附并且进入GBC-SD细胞,MTT法、PCNA检测表明金葡菌L型能够促进GBC-SD细胞增殖。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金葡菌L型作用后的GBC-SD细胞有15个基因表达异常,取表达上调基因含表皮生长因子组件粘蛋白类似激素受体2(EMR2)、表达下调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2(ECM2)进行RT-PCR法验证,与基因芯片结果符合。结论金葡菌L型能够进入GBC-SD细胞中并促进其增殖,引起细胞EMR2基因上调、ECM2基因下调,提示金葡菌L型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胆囊癌细胞 致病性
下载PDF
细菌L型与肿瘤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6年第8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细菌 肿瘤 感染
下载PDF
MBBS项目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的评议与分析——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泽武 苏萍 +2 位作者 江琴 陈斌 陈燕凌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3期17-19,共3页
对福建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进行关于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开展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改变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作用。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医学教育 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燕凌 蔡欣然 +5 位作者 陈江枝 李戈 林圣哲 洪海杰 潘韡 孟泽武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和腹腔镜手术系统对18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和腹腔镜手术系统对18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机器人组(80例)行半肝切除9例,肝叶切除25例,肝段和局部切除46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26±5)min,失血量为(128±15)ml,10例术中进行输血;术后无腹腔内出血并发症,2例出现胆汁漏,1例出现肝周积液,5例出现腹水,2例出现肺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d。腹腔镜组(102例)行半肝切除25例,肝叶切除23例,肝段和局部切除54例,其中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33±5)min,平均失血量为(149±10)ml,15例术中进行输血;术后2例出现腹腔内出血,3例出现胆汁漏,2例出现肝周积液,9例出现腹水,6例出现肺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d。两组术中和术后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过程中,处理肝断面肝静脉破口或门静脉破口用Prolene线进行缝合修补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2±0.04)min Vs (3.2±0.03)min,P<0.0001;(1.8±0.03)min Vs (3.6±0.05)min,P<0.0001]。同样,在处理肝静脉断端或胆管残端进行缝合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亦明显缩短[(1.5±0.03)min Vs (3.0±0.03)min,P<0.0001;(2.2±0.03)min Vs (3.6±0.02)min,P<0.0001]。在解剖游离左/右肝蒂等第一肝门结构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更短[(4.1±0.08)min Vs (4.3±0.05)min,P=0.02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肝切除手术方面与腹腔镜肝切除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手术 肝切除 肝肿瘤
下载PDF
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2 位作者 韩圣华 朱金海 周良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切除原发灶、病理证实和完成随访的12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胰腺癌根治... 目的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切除原发灶、病理证实和完成随访的12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胰腺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48例(38.7%)。〈40岁、40~60岁、〉60岁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68.8%、33.3%和35.1%,身体质量指数(BMI)〈20kg/m^2、BMI20—25kg/m^2和BMI〉25kg/m^2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21.6%、44.1%和52.6%,发病确诊时间差≥3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59.4%和31.5%,术前合并和不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14.3%和43.7%,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10.0%、35.4%和49.0%,脉管癌栓和无脉管癌栓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68.8%和34.3%,胰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和未行化疗患者的肝转移率分别为31.2%和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发病确诊时间差、术前是否合并脂肪肝、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发病确诊时间差、术前是否合并脂肪肝、组织学分级和脉管癌栓是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胰腺癌患者的BMI、发病确诊时间差、组织学分级和脉管癌栓与肝转移有关。术前合并脂肪肝的胰腺癌患者术后不易发生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2 位作者 朱金海 韩圣华 周良艺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癌术后非同期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疗效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48例胰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48例胰腺癌患者中术后6个月... 目的分析胰腺癌术后非同期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疗效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48例胰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48例胰腺癌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发生肝转移2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2.2%、3.7%和0,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6个月以上发生肝转移2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30.6%和9.2%,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术后行吉西他滨化疗者6个月内发生肝转移的概率为33.3%(8/24),1、3、5年无病(无肝转移)生存率分别为20.8%、4.3%、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8个月;未行术后化疗者6个月内发生肝转移的概率为79.2%(19/24),l、3、5年无病(无肝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2%、0、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3个月,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胰腺癌术后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患者总体生存率优于其他治疗组(P值均〈0.01);术后化疗联合介入治疗患者总体生存率优于单纯介入组、化疗组和未行针对肿瘤治疗的临床观察组(P值均〈0.05);介入组、化疗组和临床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癌根治术后6个月内发生肝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能延缓肝转移发生时间。对可切除患者,化疗联合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首选治疗方法,化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优于单一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肝转移 手术后期间 预后
原文传递
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药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朱金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428-3430,共3页
目的分析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控制胆道感染。方法收集2008-2012年胆石症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2 15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控制胆道感染。方法收集2008-2012年胆石症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2 15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54株胆道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6.3%,革兰阳性菌占41.7%,真菌占2.0%,常见的病原菌是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5年克雷伯菌属及真菌所占的比率上升(P<0.05),而肠球菌属所占的比率未再出现上升趋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有逐渐下降趋势;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86.3%、90.8%、94.5%;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率分别为93.3%、95.8%、97.5%、98.2%,但对利奈唑胺敏感率逐渐下降趋势;真菌的药物敏感性很好。结论 5年胆道感染菌群变迁,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敏感率下降;动态监测菌群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病原菌 药物敏感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