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欣 孟烜宇 +2 位作者 李明霞 潘清江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9-1242,共4页
化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1)在OLED材料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密度泛函(DFT/Lanl2dz)方法计算了它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低能吸收和三态磷光发射均来自... 化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1)在OLED材料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密度泛函(DFT/Lanl2dz)方法计算了它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低能吸收和三态磷光发射均来自于[L(Phenoxide lone pair)→π*(imine)](LLCT:ligand-to-ligand charge transfer)和[Pt(5d)→π*(Schiff base)](MLCT: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的混合电荷跃迁.另外,计算得到了该配合物在气态中的激发态几何结构.通过在不同的溶液中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现该化合物没有明显的溶剂化显色效应,说明溶液极性对光谱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Pt(Ⅱ)配合物 电荷转移 激发态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人类丁酰胆碱酯酶(BuChE)与抑制剂小分子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烜宇 楚慧郢 郑清川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9年第9期627-631,共5页
利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优化人类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晶体结构(PDB Code:1XLU),在此基础上用分子对接程序(Affinity)将其抑制剂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和抑制剂TV-3326分别与BuChE进行对接,获得其复合物结构的理论模型。... 利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优化人类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晶体结构(PDB Code:1XLU),在此基础上用分子对接程序(Affinity)将其抑制剂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和抑制剂TV-3326分别与BuChE进行对接,获得其复合物结构的理论模型。通过配体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能和结构的分析给出了与抑制剂的具体结合方式,明确BuChE与抑制剂结合时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残基,为基于人类丁酰胆碱酯酶三维结构药物设计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丁酰胆碱酯酶 分子对接 利伐斯的明 TV-3326
下载PDF
散发性左、右半肠癌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磊 普鑫 +5 位作者 李文亮 马淑敏 刘晓婷 孟烜宇 寇智勇 杨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31-42,共12页
目的在散发性左、右半肠癌中分别分析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腺癌的192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在散发... 目的在散发性左、右半肠癌中分别分析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腺癌的192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在散发性左、右半肠癌中分析dMMR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民族、血型、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远处转移、(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UICC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的关联。结果共有1922例散发性肠癌符合纳入标准,散发性右半肠癌患者占23.99%(461/1922),散发性左半肠癌患者占76.01%(1461/1922)。所有散发性肠癌患者dMMR率为23.47%(451/1922),散发性右半肠癌dMMR率38.83%(179/461);散发性左半肠癌dMMR率18.62%(272/1461)。与既往研究一致的是,所有散发性肠癌的dMMR更多见于年龄<62岁(OR=1.551,P<0.001)、右半肠癌(OR=2.603,P<0.001)、肿瘤直径≥4 cm(OR=1.362,P=0.009)、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OR=1.538,P=0.046)、低分化(OR=2.124,P=0.013)及未分化(OR=1.850,P=0.045)、UICC分期Ⅰ~Ⅱ期(OR=1.340,P=0.014)、无神经侵犯者(OR=1.407,P=0.004)。在散发性右半肠癌中,dMMR多见于年龄<62岁(OR=1.888,P=0.001),pT1~T2(OR=3.778,P=<0.001)以及肿瘤直径≥4 cm者(OR=1.856,P=0.012);在散发性左半肠癌中,dMMR多见于年龄<62岁(OR=1.525,P=0.002),肿瘤直径≥4 cm(OR=1.391,P=0.016),无神经侵犯(OR=1.454,P=0.009)。结论不论肠道肿瘤原发部位如何,dMMR均多见于年龄<62岁,肿瘤直径≥4 cm者,而无神经侵犯及pT1~T2分别多见于散发性左半及右半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 左半肠癌 右半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方法预测PIP_(2)在双孔钾通道TREK-1上结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晓彤 金怡卿 孟烜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50-2557,共8页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酯(PIP_(2))是一类分布在质膜内层的信号磷脂分子,对钾、钠和氯等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等多种跨膜蛋白具有调节作用. TREK-1是一类重要的背景钾通道,受温度、机械拉伸及胞内pH等多种因素调节, PIP_(2)在特定浓度范围...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酯(PIP_(2))是一类分布在质膜内层的信号磷脂分子,对钾、钠和氯等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等多种跨膜蛋白具有调节作用. TREK-1是一类重要的背景钾通道,受温度、机械拉伸及胞内pH等多种因素调节, PIP_(2)在特定浓度范围内可激活TREK-1通道,在内面向外膜片钳记录TREK-1通道电流中使用PIP_(2)抗结剂(如多聚赖氨酸)可导致TREK-1通道关闭.利用分子对接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了PIP_(2)与双孔钾通道TREK-1的相互作用.分子对接计算结果表明, PIP_(2)在TREK-1通道上有两个可能的结合位点.进一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均力势(PMF)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位于螺旋M4和螺旋M1的位点可能是PIP_(2)激活TREK-1的优先结合位点.模拟展示了PIP_(2)与TREK-1结合的可能构象. PIP_(2)的肌醇头部磷酸根与位于M1和M4上的碱性残基K45, K304和R311形成稳定盐桥;M1螺旋上的一系列疏水残基对稳定PIP_(2)的脂肪长链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K-1通道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酯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均力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