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孟郝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结果:32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26例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占比8.13%;发生动力性肠梗阻患者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合并慢性病、术前放化疗和既往腹部手术史占比与未发生动力性肠梗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动力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术前肠梗阻、左半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占比均高于未发生动力性肠梗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左半结肠癌、手术时间≥3 h、术前肠梗阻和术后腹腔感染均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60岁、左半结肠癌、手术时间≥3 h、术前肠梗阻和术后腹腔感染均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术后 动力性肠梗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疼痛护理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郝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随访1个月的生命质量获益率。结果:术后2、12、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生命质量获益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缓解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并提高其生命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镜手术 疼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
3
作者 孟郝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方法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辽阳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6月17日至2020年9月11日研究期间收治的60例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法分组,被分为甲组(30... 目的分析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方法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辽阳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6月17日至2020年9月11日研究期间收治的60例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法分组,被分为甲组(30例,行常规护理)与乙组(30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医护效率、生活质量、止血情况。结果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乙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的26.67%,P<0.05;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医护前的生活质量与乙组比较,P>0.05;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医护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总医护有效率为93.33%,高于乙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的70.00%,P<0.05;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总医护满意度为100%,高于乙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的76.67%,P<0.05;甲组三腔二囊管治疗患者医护后12 h与24 h止血情况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三腔二囊管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三腔二囊管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与空间认知能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敏 叶政 +3 位作者 朱再满 刘克宇 孙晓艳 孟郝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5-86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相位-幅值耦合(phase-amplitude coupling, PAC)强度与大鼠电击回避训练前后空间辨别和认知能力改变的相关性。依据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结果,将CA3区埋置电极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 本研究旨在探索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相位-幅值耦合(phase-amplitude coupling, PAC)强度与大鼠电击回避训练前后空间辨别和认知能力改变的相关性。依据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结果,将CA3区埋置电极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无线遥测电击回避训练前后两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 LFP),利用MATLAB小波包提取分析CA3区θ振荡(3~7 Hz)与低频γ振荡(30~60 Hz) PAC变化。结果显示,快回避反应组大鼠在训练前部分频段θ~γ振荡PAC明显高于普通回避反应组(P <0.05)。在训练"达标"后,两组大鼠均出现θ~γ振荡PAC增加(P <0.05),普通回避反应组大鼠部分频段θ~γ振荡PAC明显高于快回避反应组(P <0.05, P <0.01)。以上结果提示,一定强度的训练可以改变大鼠空间辨别和认知能力,其机制是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θ~γ神经振荡同步性,即提高大鼠海马神经元θ~γ相位-幅值交错频率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θ~γ神经振荡 相位-幅值耦合 认知能力 小波包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