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paRG和HepG2细胞聚球体的生长形态、细胞色素P450酶和白蛋白表达及对药物肝毒性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孟镇锴 李晓旭 +4 位作者 瞿文生 吴纯启 钟武 李云峰 王全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对比研究人肝祖细胞HepaRG和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3D聚球体在生长形态、功能蛋白表达和在药物肝毒性检测中敏感性的差异,为体外药物肝毒性检测模型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每孔100个细胞的密度分别将HepaRG和HepG2细胞接种于低吸... 目的对比研究人肝祖细胞HepaRG和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3D聚球体在生长形态、功能蛋白表达和在药物肝毒性检测中敏感性的差异,为体外药物肝毒性检测模型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每孔100个细胞的密度分别将HepaRG和HepG2细胞接种于低吸附96孔板,构建体外3D肝细胞聚球体。于接种后第3,7,14和21天镜下观察各聚球体的形态,拍照并测定其平均直径;采用实时荧光PCR、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2种细胞聚球体中6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和白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用硫胺素、非阿尿苷、对乙酰氨基酚、苯溴马隆、环磷酰胺、异烟肼和奈法唑酮在2种细胞聚球体上单次或重复给药,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 HepaRG与HepG2细胞聚球体的体积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接种后第7,14和21天,HepaRG细胞聚球体平均直径分别为317.5,334.3和397.8μm,均小于同期HepG2细胞聚球体(P<0.01);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接种后第7和14天,HepaRG细胞聚球体CYP1A2,CYP2B6,CYP2C9,CYP2C19,CYP2E1,CYP3A4和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调261.7,55.7,277.1,9.9,44.3,280.7和3.9倍,均高于同期HepG2细胞聚球体(P<0.01);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0天,HepaRG细胞聚球体中CYP1A2,CYP2B6,CYP2C9,CYP2C19,CYP2E1,CYP3A4和白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同期HepG2细胞聚球体的2.1,1.6,1.9,1.6,1.6,2.2和1.9倍(P<0.05,P<0.01)。重复给药,非阿尿苷、对乙酰氨基酚、苯溴马隆、环磷酰胺、异烟肼和奈法唑酮抑制HepaRG细胞聚球体细胞存活的IC_(50)分别为3.35,2.42,0.37,7.51,3.92和1.11 mmol·L^(-1),对Hep G2细胞聚球体的IC_(50)分别为36.49,>40,0.87,>20,35.74和2.57 mmol·L^(-1);单次给药,上述6种药物对2种细胞聚球体细胞存活的IC_(50)均>重复给药IC_(50),同样对HepRG细胞聚球体的IC_(50)<对HepG2的IC_(50)。结论与HepG2细胞聚球体比较,HepaRG细胞聚球体体积更小,形态保持更加稳定,CYP450酶和白蛋白表达水平更高,对药物肝毒性敏感性更高,是更为理想的药物体外肝毒性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培养 HepaRG细胞 HEPG2细胞 细胞色素P450酶 肝细胞毒性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抗甲型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孟镇锴 王洪宝 +5 位作者 董延生 吴纯启 肖军海 李云峰 钟武 王全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人群易感、症状明显、死亡率高的疾病。目前主要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热休克蛋白是机体中一类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具有分子伴侣、抗凋亡、调节免疫等多种保护性功能的应激蛋白。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在甲型...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人群易感、症状明显、死亡率高的疾病。目前主要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热休克蛋白是机体中一类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具有分子伴侣、抗凋亡、调节免疫等多种保护性功能的应激蛋白。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在甲型流感病毒的生命循环中起着激活病毒复制活性、稳定病毒客户蛋白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的发现为以热休克蛋白为靶点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格尔德霉素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作为重点候选药物成为了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甲型) 热休克蛋白 抑制剂 格尔德霉素
原文传递
3D HepaRG聚球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旭 孟镇锴 +3 位作者 荣斌 吴纯启 郭尚敬 王全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09-2717,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体外肝毒性预测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模型。方法:对比HepG2和HepaRG研究出更合适的细胞构建2D及3D聚球体模型。通过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等技术研究2种模型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阴性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ASP)和叶酸(foli... 目的:构建用于体外肝毒性预测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模型。方法:对比HepG2和HepaRG研究出更合适的细胞构建2D及3D聚球体模型。通过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等技术研究2种模型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阴性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ASP)和叶酸(folic acid,FA)以及报道的具有显著肝毒性的阳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曲格列酮(troglizone,Tro)、奈法唑酮(nefazodone,Nef)、托卡朋(tolcapone,Tol)、异烟肼(isoniazid,Iso),通过CCK8实验及IC50值对比其优势。结果:HepaRG显著优于HepG2,其3D聚球体模型中Ⅰ/Ⅱ相药物代谢酶、转运体、核受体及与胆汁淤积有关的主要酶类较2D模型明显上调。在肝毒性预测方面,2D模型由于无法长期培养仅能单次给药,3D聚球体模型采用单剂量及重复给药方式,通过IC50对比发现3D模型在重复给药实验中表现出更敏感的细胞毒性。结论:与2D细胞模型相比,3D HepaRG聚球体模型能够更好地用于体外肝毒性测试,并且对胆汁淤积性肝毒性也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毒性 3D培养 HepaRG细胞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