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多导人工耳蜗植入者康复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孔颖 陈雪清 +9 位作者 Fiona Sutherland 王靓 宋妍 李海珍 孟黎晖 刘莎 刘博 莫玲燕 吴燕君 王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5期2906-290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康复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6例使用人工耳蜗装置超过1年的儿童患者;使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与患者及家...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康复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6例使用人工耳蜗装置超过1年的儿童患者;使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进行调查。结果:①术前使用过助听器并接受过康复训练时间超过3个月(康复训练组)和未使用过助听器也无康复训练(对照组)的两组患者,在开机后能对环境声音进行识别所需的时间不同,康复训练组患者所需的时间平均为0.9个月,对照组患者为1.9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899,P<0.05)。②6岁以下接受手术(A组)和6岁以上手术(B组)的两组患者,经训练后可以进行基本交流、对话的人数不同,A组为81.4%(35/43),B组为59.3%(16/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110,P<0.05)。③术前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合理(C组)和不合理(D组)的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存在差异,C组满意率为73.6%(39/53),D组为42.1%(8/1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115,P<0.05)。结论:术后康复效果与术前是否接受过助听器适应训练和康复训练有关;手术年龄越小,术后康复效果越好;术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与术前期望值是否合理有关,同时也可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 影响因素 调查 重度耳聋
下载PDF
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评估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能力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雪清 王靓 +8 位作者 孔颖 刘莎 刘博 莫玲燕 王硕 吴燕君 韩娜 孟黎晖 李海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听觉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共有82例语前聋儿童患者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3岁至6岁11个月。评估使用MAIS... 目的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听觉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共有82例语前聋儿童患者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3岁至6岁11个月。评估使用MAIS量表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主要调查患者使用人工耳蜗的情况(问题1和2)、对声音的觉察能力(问题3~6)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问题7~10)等三方面的内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开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2年时对患者的上述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1a和1b在术后各评估时间的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题2~10在术后各评估时间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及其发展规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术前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不能做出准确的反应,而术后使用人工耳蜗能力、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较使用人工耳蜗能力的发展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耳蜗植入 听觉 问卷
原文传递
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的发育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雪清 王靓 +8 位作者 孟黎晖 李海珍 孔颖 刘莎 刘博 莫玲燕 王硕 吴燕君 韩娜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2-445,共4页
目的:观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婴幼儿听觉能力的发展规律,试图为患儿制定合理的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共有86例患儿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1~3岁,均为语前聋患儿。评估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由经过... 目的:观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婴幼儿听觉能力的发展规律,试图为患儿制定合理的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共有86例患儿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1~3岁,均为语前聋患儿。评估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评估人员逐一询问量表中的10个问题,主要调查患儿的发声情况、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由家长对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听力方面的自发性反应做出详细的描述。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开机后1、3、6、12个月时对患儿的上述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人员根据患儿听觉行为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1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1、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2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3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4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5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1、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和P<0.01,P<0.01);问题6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问题7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8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题9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12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问题10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12个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术前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不能作出准确的反应,而术后的发声情况、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患儿术后对声音理解能力的发育较发声行为和对声音的觉察能力的发育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人工耳蜗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听力障碍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