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季伟敏 唐士敏 +4 位作者 何俊德 王学斌 尹微 葛以山 罗显元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9-92,103,共5页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及《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等指导性文件,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分层,心血管病低危、中危、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普通人群自我筛查等几方面入手,对心血管病...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及《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等指导性文件,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分层,心血管病低危、中危、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普通人群自我筛查等几方面入手,对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心血管病 早期筛查
下载PDF
基于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急性心肌梗死辅助筛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季伟敏 唐士敏 +5 位作者 何俊德 王学斌 祁章璇 尹微 葛以山 罗显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0期36-37,共2页
目的心电图作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检测手段,是基于心电信号的状态信息表征进行诊断。心电图在指标量化方面依赖主观判断,若未发病时表征不明显,其用作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筛查时敏感性存在不足。为寻求更好的途径,本文结合心电动力学... 目的心电图作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检测手段,是基于心电信号的状态信息表征进行诊断。心电图在指标量化方面依赖主观判断,若未发病时表征不明显,其用作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筛查时敏感性存在不足。为寻求更好的途径,本文结合心电动力学理论和混沌学理论算法(即基于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方法取得特征值进行指标量化)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辅助筛查的研究。方法具体是截取心电信号的ST-T敏感段心电信号数字信号,依据确定学习理论将心电数据转化为更敏感的心电动力学数据,再运用混沌学理论计算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特征值,取得蕴含心电动力学敏感信息的量化指标,以30名健康人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验证性研究。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特征值普遍高于健康人的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特征值,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心电动力学李雅普诺夫指数特征值的量化信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筛查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动力学 李雅普诺夫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筛查 特征值 混沌学
下载PDF
右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尹微 陈学颖 +2 位作者 许铎 季伟敏 王宝珠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右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CRT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4例,术中左室起搏电极位置为侧后壁者65例,非侧后壁者19例,根据术中右室起搏电极位置为右心室流出道间... 目的探讨不同右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CRT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4例,术中左室起搏电极位置为侧后壁者65例,非侧后壁者19例,根据术中右室起搏电极位置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分为RVOT组(n=34)和RVA组(n=50),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QRS波时限(QRS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结果RVA组LVEF显著高于RVOT组(P<0.05),NYHA分级、QRSd、LVEDD、LVESD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起搏电极在侧后壁者中,RVA亚组LVEF显著高于RVOT亚组(P<0.05),NYHA分级显著低于RVOT亚组(P<0.05),QRSd、LVEDD、LVESD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非侧后壁者中,RVA亚组与RVOT亚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和RVOT组病人CRT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受双室起搏位置的综合影响,右心室RVA起搏可能较RVOT起搏更具有临床优势,尤其是对于左心室为侧后壁起搏者,将右心室电极置于RVA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起搏电极位置 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下载PDF
CHA2DS2-VASc评分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武 朱晓晴 +6 位作者 罗显元 葛以山 王学斌 李英 季伟敏 尹微 王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6期2642-2646,共5页
目的观察CHA2DS2-VASc评分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所有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CHA2DS2-VASc评分。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随着CHA2DS2-VASc... 目的观察CHA2DS2-VASc评分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所有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CHA2DS2-VASc评分。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随着CHA2DS2-VASc评分升高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和CHA2DS2-VASc评分之间关系。应用曲线下面积(AUC)明确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不同CHA2DS2-VASc评分的最佳截断值。结果随着CHA2DS2-VASc评分升高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男性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CHA2DS2-VASc评分≥2分预测颈动脉斑块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65.4%,AUC=0.630,95%CI(0.498,0.763);女性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CHA2DS2-VASc评分≥3分预测颈动脉斑块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45.7%,AUC=0.612,95%CI(0.490,0.7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CHA2DS2-VASc评分是预测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重要独立因素(P<0.001)。结论应用CHA2DS2-VASc评分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CHA2DS2-VASc评分 颈动脉斑块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血清HNP1-3、t-PAI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文武 罗显元 +6 位作者 葛以山 王学斌 李英 季伟敏 尹薇 朱晓晴 王杰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0<Gensini积分≤26.1分)35例、中度病变组... 目的探讨血清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0<Gensini积分≤26.1分)35例、中度病变组(26.1<Gensini积分≤51.4分)53例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51.4分)28例,另选择同期查体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NP1-3、t-PAIC水平,分析血清HNP1-3、t-PAI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NP1-3、t-PAIC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TC、TG、LDL-C及血清HNP1-3、t-PAIC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NP1-3、t-PAIC水平及Gensini积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升高而升高(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NP1-3、t-PAI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7、0.425,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NP1-3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0.832,特异度为0.794;t-PAIC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0.903,特异度为0.843。两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1和0.89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NP1-3、t-PAIC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血清HNP1-3、t-PAIC联合检测有助于冠心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下载PDF
冠心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文武 薛宪骏 +7 位作者 罗显元 季伟敏 王学斌 葛以山 李英 尹薇 朱晓晴 王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在西医综合及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冠心丹参滴丸...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在西医综合及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冠心丹参滴丸,每次0.4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口服,共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和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危险(GRACE)评分,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微粒(PMPs)及其表面膜蛋白(CD40L、CD62p、CD63、PAC-1)水平,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1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tPAI-1)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18例、116例完成研究。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8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76.72%(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升高,GRACE评分均降低,外周血PMPs、CD40L、CD62p、CD63、PAC-1及血清MMP-9、sICAM-1、tPAI-1水平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及降低血清MMP-9、sICAM-1、tPAI-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冠心丹参滴丸 血小板活化 膜蛋白
原文传递
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变化
7
作者 罗显元 王学斌 +4 位作者 李英 朱晓晴 葛以山 尹薇 季伟敏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浓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23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HCGF的浓度、血清NT-proBNP浓度、LVEDD值、LVEF...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浓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23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HCGF的浓度、血清NT-proBNP浓度、LVEDD值、LVEF值;同时检测20例高血压病不伴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这些指标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前HGF浓度、NT-proBNP浓度、LVEDD值、LVEF值分别为(843±128)pg/ml、(5 323±1 993)pg/ml、(58±15)mm、(42±9)%;实验组治疗后HCGF浓度、NT-proBNP浓度、LVEDD值、LVEF值分别为(596±62)pg/ml、(2932±306)pg/ml、(56±6)mm、(48±7)%。对照组HGF浓度、NT-proBNP浓度、LVEDD值、LVEF值分别为(303±23)pg/ml、(211±86)pg/ml、(40±5)mm、(52±9)%。组间比较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GF浓度明显升高,治疗后血清HGF浓度显著下降,HGF浓度的下降可以作为心功能好转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心功能不全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