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豳风·七月》的记事方式与后天八卦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康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7,共6页
《豳风·七月》是一首记事性的诗。其记事的方式,历来认为主要是以衣食为主线,记叙农事风俗的内容,和以四时十二月为时序的月令方式。然而在细读后,发现诗中还包含有按文王八卦序的记事方式。通过比照与文献征引,基本上能确认这一... 《豳风·七月》是一首记事性的诗。其记事的方式,历来认为主要是以衣食为主线,记叙农事风俗的内容,和以四时十二月为时序的月令方式。然而在细读后,发现诗中还包含有按文王八卦序的记事方式。通过比照与文献征引,基本上能确认这一事实的存在。《七月》诗与文王八卦的结合,进一步反映了周民族古老深厚的文化精神,也为八卦与农业社会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豳风·七月》 记事方式 后天八卦
下载PDF
一曲圣物祭祀的歌舞礼辞——《诗经·螽斯》中六个重言词的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季康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螽斯是一首古老的祭祀圣物的祝辞,诗中的六个重言词反映了先民祈望子孙繁盛的愿望。这既是一首简朴恳挚的祝辞,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歌,更是一场有声有色的舞蹈。它可以帮助我们推想先民早期的宗教生活情形,了解我国远古时期先民们真实... 螽斯是一首古老的祭祀圣物的祝辞,诗中的六个重言词反映了先民祈望子孙繁盛的愿望。这既是一首简朴恳挚的祝辞,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歌,更是一场有声有色的舞蹈。它可以帮助我们推想先民早期的宗教生活情形,了解我国远古时期先民们真实的情感生活,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言 析言 祝辞 乐舞
下载PDF
《诗经·周南·螽斯》主题读解
3
作者 季康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5-27,共3页
螽斯是一首祭祀圣物的礼辞。对诗中宜尔两字的理解,可以说明这一点。宜的意义最初是指祭祀的活动,宜在诗经常常是与先民祭祀活动的内容相关的,螽斯中的宜字可以理解为初义的用法。宜还表现为生殖崇拜的基本特征,这种意义在周南诗中也得... 螽斯是一首祭祀圣物的礼辞。对诗中宜尔两字的理解,可以说明这一点。宜的意义最初是指祭祀的活动,宜在诗经常常是与先民祭祀活动的内容相关的,螽斯中的宜字可以理解为初义的用法。宜还表现为生殖崇拜的基本特征,这种意义在周南诗中也得到着充分的反映。螽斯作为圣物,在历史文献中也能找到相应的记载。祭祀圣物,祝祷氏族人口兴旺、子孙繁盛,这正是先民们最强烈的宗教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物 祭祀 生殖 图腾
下载PDF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经典
4
作者 季康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8期227-227,229,共2页
我们虽然熟悉经典,但并不真正了解经典。在焦躁心理下,对经典产生了许多误解。经典被遮蔽,理性受嘲弄,人生社会的传统价值遭到唾弃,这是不利于个体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经典,使经典之义得到澄明。
关键词 经典 误解 意义
下载PDF
蔺相如智勇特点的归因分析
5
作者 季康华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6年第10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归因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象特点 审时度势 司马迁 蔺相如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下载PDF
高职高专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6
作者 季康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13期103-103,105,共2页
对高职高专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从认识入手,阅读明确了,做起来就容易有结果。对阅读过程要加以控制,学会控制,懂得阅读,就能保证阅读的效率。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会阅读,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阅读 认识 控制 生活方式
下载PDF
面向律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设计策略
7
作者 季康华 《艺术科技》 2020年第6期83-87,共5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终生学习的理念被大众推崇,个人知识管理的诉求日渐提升.本文聚焦于知识密集型职业群体——律师,通过访谈等调研方式,探究律师群体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体验诉求,得出设计的优化策略,增强个人知识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 律师 个人知识管理 体验设计 关联主义
下载PDF
说“条桑”——一条郑笺的误读与正解
8
作者 季康华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9期10-13,共4页
《诗经》郑笺中,'条桑,枝落之采其叶也'这句的意义,千百年来一直被误读,这是从《经典释文》与《毛诗正义》开始的。将'条'解释为'落',作动词理解,是因为《韩诗》中写作'挑'。后代学者为了证明'条桑... 《诗经》郑笺中,'条桑,枝落之采其叶也'这句的意义,千百年来一直被误读,这是从《经典释文》与《毛诗正义》开始的。将'条'解释为'落',作动词理解,是因为《韩诗》中写作'挑'。后代学者为了证明'条桑'的所谓意义,所引用的例证,本身就是受到误读影响的结果。郑笺的正确解读应该区别注与疏的不同,'条桑'没有被注释,而是被疏解,被陈述。条桑之说,郑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后来许多人对这条郑笺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桑 郑笺 误读 正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