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行──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札记
1
作者 季本涵 《棋艺(象棋)》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锦标赛 澳门回归 象棋 实战比赛 澳门体育 中国澳门 霍震霆 金莲花 副裁判 长城宽带网
下载PDF
枰上马炮争雄 场外舞姿蹁跹——全国象棋团体赛花絮
2
作者 季本涵 《棋艺(象棋)》 1989年第8期32-33,共2页
棋赛照亮泾川山庄 泾川山庄经常停电。省供电部门为保障全国象棋团体赛的顺利进行,特专项增拨泾县一万二千度用电计划。山庄服务员高兴地说“幸亏你们来比赛,我们才天天有电灯用。”话虽如此,有时编排抽签仍不免燃烛进行。
关键词 燃烛 泾川 女子组 四台 男子组 车炮 封棋 八十四 胜中 乐曲声
下载PDF
河洛文明与楚河汉界(二)——谨以此文献给第二届“楚河汉界”中国象棋文化节学术论坛
3
作者 季本涵 《棋艺(象棋)》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二、河洛文化是诞生象棋棋子走法的源泉研究象棋发展史,只罗列棋子兵种及其走法,不去探讨走法从何而来,这是方向上的误区,学术上的空白。
关键词 中国象棋 学术论坛 文化节 文献 文明 河洛文化 发展史 走法
下载PDF
河洛文明与楚河汉界(一)——谨以此文献给第二届“楚河汉界”中国象棋文化节学术论坛
4
作者 季本涵 《棋艺(象棋)》 2018年第12期77-77,共1页
中州大地河南,古称“豫州”,是河图洛书文化和中国象棋——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摇篮。上古伏羲氏根据河图洛书这两幅神秘的数理图案画成先天八界,后来周文王又据以研究出文王八野和六十四骄,并作野辞,开创易象之学。现代象... 中州大地河南,古称“豫州”,是河图洛书文化和中国象棋——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摇篮。上古伏羲氏根据河图洛书这两幅神秘的数理图案画成先天八界,后来周文王又据以研究出文王八野和六十四骄,并作野辞,开创易象之学。现代象棋的棋子走法和野枰榀盘,正是起源、定型于河洛易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象棋 文化节 学术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 文明 河图洛书 周文王
下载PDF
河洛文明与楚河汉界(三)——谨以此文献给第二届“楚河汉界”中国象棋文化节学术论坛
5
作者 季本涵 《棋艺(象棋)》 2019年第2期76-77,共2页
四、演绎楚汉相争的朝韩将棋公元前3世纪末,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率师在广武山下与楚王项羽大军决战,双方依托鸿沟天堑对峙三年,大小数百仗。象棋枰上棋分两色对垒交锋,宛如楚汉兵雄,久之,程颢诗引作典故,吟出:'雄如刘项亦闲争'.
关键词 “非遗” 大象戏 文化节 楚河汉界
下载PDF
明清两代象棋棋规初探(二)
6
作者 季本涵 《象棋研究》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清代中叶凡例体文字棋规诠证(上) 距今二百多年的清代嘉庆年间。棋风鼎盛,《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四大残局名著同朝问世。诸谱总计汇集修订822局,玄奥奇诡变化纷繁的“先和局”占687... 清代中叶凡例体文字棋规诠证(上) 距今二百多年的清代嘉庆年间。棋风鼎盛,《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四大残局名著同朝问世。诸谱总计汇集修订822局,玄奥奇诡变化纷繁的“先和局”占687局,取代单边攻杀的“先胜局”成为内容的主体,不仅标志象棋残局艺术登上了历史颠峰,也为总结规范棋规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棋 明清 清代中叶 嘉庆年间 棋谱 残局 棋风 和局
原文传递
明清两代象棋棋规初探(一)
7
作者 季本涵 《象棋研究》 2006年第5期26-27,19,共3页
明、清两代是象棋历史上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全局和残局棋谱接踵问世,不仅充分展现一峰更比一峰高的棋艺水平,而且对于后世象棋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近二年来,出于对现代象坛“一棋两规”(中国规则和亚洲规则)并存现象的... 明、清两代是象棋历史上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全局和残局棋谱接踵问世,不仅充分展现一峰更比一峰高的棋艺水平,而且对于后世象棋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近二年来,出于对现代象坛“一棋两规”(中国规则和亚洲规则)并存现象的思索,开始着眼以明、清古谱资料审视棋规源流,着力点由解析残局变化,转到辨析棋规脉络上来。几番重温明谱,数度筛选印证,草就这篇追觅数百年前棋规踪迹的拙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棋 明清 棋艺水平 亚洲规则 残局 棋谱 古谱
原文传递
明清两代象棋棋规初探(三)
8
作者 季本涵 《象棋研究》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二)双方互照不断作和,既指“二将二还将”,也含“二将一还将”。前者已见清初《韬》谱“缠连不绝”,至《心》谱予以收入,又名“川流不息”,《渊》谱则名“旗鼓相争”。后者例证有《竹》谱三集“花影栏杆”局6变,祥见图16。常... (二)双方互照不断作和,既指“二将二还将”,也含“二将一还将”。前者已见清初《韬》谱“缠连不绝”,至《心》谱予以收入,又名“川流不息”,《渊》谱则名“旗鼓相争”。后者例证有《竹》谱三集“花影栏杆”局6变,祥见图16。常将在“二败之例”,但红是二将方未予论败,黑是一还将方却变招致负,显然“二将一还将”也属于连环照和棋,其原因当在于比较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棋 明清 《心》 《竹》 变招 和棋
原文传递
象棋“一棋两规”现象的思索——献给荥阳首届中国象棋文化节
9
作者 季本涵 《象棋研究》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象棋源远流长,自春秋时期《楚辞·招魂》出现“象棋”一词,已二千二百多年。自北宋时期固定棋制,已整整一千年。
关键词 中国象棋 文化节 首届 春秋时期 北宋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