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协调机制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桥龙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88-94,共7页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良好,其中政府的大力扶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如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能动性,增强其应对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目标,是目前农...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良好,其中政府的大力扶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如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能动性,增强其应对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目标,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难题。文章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是解决此难题的核心环节,并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属性 营利法人 利益协调 机制构建
下载PDF
自然债务法律问题探讨——兼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与道德 被引量:2
2
作者 季桥龙 莫殖强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84-88,105,共6页
自然债务相较法律债务而言,存在权能上的障碍。自然债务问题是由法律与道德双重规范调整的问题,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了法律的合理性问题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行为规范之间的应然关系问题,并认为自然之债制度具有弥补成文法局限性的功能,... 自然债务相较法律债务而言,存在权能上的障碍。自然债务问题是由法律与道德双重规范调整的问题,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了法律的合理性问题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行为规范之间的应然关系问题,并认为自然之债制度具有弥补成文法局限性的功能,因此在立法与司法中应予以肯定并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债务 法律 道德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及相关规定的解释方法——从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出发 被引量:1
3
作者 季桥龙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5-50,共6页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恰逢外国举证责任理论的引进。外国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悄然引发了举证责任解释方法的摇摆不定,直接导致司法实践...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恰逢外国举证责任理论的引进。外国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悄然引发了举证责任解释方法的摇摆不定,直接导致司法实践的迷惑。理论的产生有其本土起源,举证责任作为民事诉讼的脊梁,这种先天特性,决定了其解释方法首先要从中国本土出发,从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背景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方式改革 举证责任 解释方法
下载PDF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研究——以检察机关一元化审理申请再审案件模式为中心 被引量:10
4
作者 汤维建 季桥龙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105,共4页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再审制度设计的运行效果。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意欲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这一涉诉信访问题的同时,似乎还会引发更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修正案实施后的再审程序运行状况,分析再审纠错程序设计运...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再审制度设计的运行效果。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意欲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这一涉诉信访问题的同时,似乎还会引发更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修正案实施后的再审程序运行状况,分析再审纠错程序设计运行的法律原理,从充分节约并整合有限司法资源的视角出发,主张建立检察机关一元化审理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再审启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启动机制 检察机关一元化抗诉
下载PDF
论民事申请再审诉权保障与司法既判力的价值衡平 被引量:7
5
作者 汤维建 季桥龙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民事申请再审程序的设计关涉当事人再审诉权的保障与司法既判力维护的矛盾。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着重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运作,但再审程序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对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以合理维护司法既判力。在二者价值衡平的前提下... 民事申请再审程序的设计关涉当事人再审诉权的保障与司法既判力维护的矛盾。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着重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运作,但再审程序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对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以合理维护司法既判力。在二者价值衡平的前提下,应当对申请再审程序的各阶段作出合理划分,申请再审的阶段不同,二者衡平的视角和重点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诉权保障 既判力维护 价值衡平
下载PDF
推进法官职业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五个技术性问题
6
作者 季桥龙 郭萍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近年来,社会各界就法官职业化对于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司法改革作为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qu... 近年来,社会各界就法官职业化对于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司法改革作为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增强法官职业化程度以提升司法权威并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则成为本轮司法改革的指标之一。从2014年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来看,在推进法官职业化过程中,还应关注到至少五个技术性问题,即寻求"精英化"和公平之间的更精致的平衡、始终以提升法官专业素养为主要技术要求、注重法官职级待遇的落实、将定性和定量考核均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关注到法官司法与其他程序衔接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法官职业化 技术性问题
下载PDF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季桥龙 刘洁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81-84,94,共5页
审判实践中对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分歧较大,为此,有必要重新树立审理涉及违法合同效力认定案件的理念,明确分析解释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首先对强制性法条的性质进行了界定,继而依据强制性规定的目... 审判实践中对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分歧较大,为此,有必要重新树立审理涉及违法合同效力认定案件的理念,明确分析解释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首先对强制性法条的性质进行了界定,继而依据强制性规定的目的,对现有强制性规定作出简明分类,最后在前一分类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的强制目的确定干预私法行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规定 合同效力 解释 适用
下载PDF
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发展报告(2013)
8
作者 金国坤 吕廷君 +8 位作者 贾小雷 宋冰 李秀梅 王菲 傅强 丁保河 牟晓波 季桥龙 赵晓琦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第十年。一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重... 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第十年。一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不断提高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市场监管等方面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推进法治北京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规划,理顺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坚持把法治作为治理城市的基本方式,严格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北京 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
下载PDF
论公司集团内部责任制度的重构
9
作者 季桥龙 刘洁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国外公司立法将规范公司集团中母子公司关系、保护子公司及其债权人利益作为重点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法规对此调整 ,因而在该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在对发达国家公司集团内部责任规制模式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规范公司集团内部责任的... 国外公司立法将规范公司集团中母子公司关系、保护子公司及其债权人利益作为重点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法规对此调整 ,因而在该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在对发达国家公司集团内部责任规制模式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规范公司集团内部责任的现状 ,探讨了完善公司法人格制度的一般规定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集团 母子公司 内部责任 规制模式 责任重构
下载PDF
客观举证责任裁判方法的理论误区
10
作者 季桥龙 《探求》 2012年第5期68-73,共6页
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在概念上的严格区分成为划分举证责任各类学术归属和裁判方法的主要依据。客观举证责任的裁判方法发端于德国,建立在案件事实的认定存在真伪不明的划分假定上。上世纪末,客观举证责任理论引入我国,但以案件... 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在概念上的严格区分成为划分举证责任各类学术归属和裁判方法的主要依据。客观举证责任的裁判方法发端于德国,建立在案件事实的认定存在真伪不明的划分假定上。上世纪末,客观举证责任理论引入我国,但以案件事实认定存在真伪不明的客观举证责任裁判方法在中国不具备适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举证责任 真伪不明 裁判方法 理论误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