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类前沿交叉通识课程的建设探讨--以奇妙的功能陶瓷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永利 季洪梅 祁阳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5期11-14,18,共5页
在“新工科”教育建设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功能化、人性化,打造前沿交叉类通识课程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结合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奇妙的功能陶瓷课程为例,对该类前沿交叉通识课程的建设... 在“新工科”教育建设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功能化、人性化,打造前沿交叉类通识课程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结合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奇妙的功能陶瓷课程为例,对该类前沿交叉通识课程的建设展开了探索。论文提出建设前沿交叉类课程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思想为:以培养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为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创新与拓展能力为准则,以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设计宽厚的基础知识体系,拓展多层次的前沿交叉类案例,构建多维度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以最大化地提升课程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前沿 交叉 功能陶瓷
下载PDF
信息时代“新工科”类通识课程的挑战与机遇——以《奇妙的天然材料与仿生前沿》课为例
2
作者 季洪梅 李小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1期58-61,共4页
文章从宏观社会、教育领域、到教育主体学生,由大到小全方位分析了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对通识课程及其授课教师带来的多种挑战及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教改方案。文章以《奇妙的天然材料与仿生前沿》通识课为例,提出在“新工科”建... 文章从宏观社会、教育领域、到教育主体学生,由大到小全方位分析了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对通识课程及其授课教师带来的多种挑战及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教改方案。文章以《奇妙的天然材料与仿生前沿》通识课为例,提出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识课程需要遵循的基本思想为:与新工科建设理念相融合,以培养学生认知、开发学生的拓展能力为准则,以培养拥有通融见识的工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师要注重自身多元化发展,改变教学观念;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互补式教学,以兴趣引导式教学模式为主导,将教师自身的科研与该课程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以最大化地提升课程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新工科 通识课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混合教学模式下监测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框架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颜莹 李小武 +1 位作者 季洪梅 石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确定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可监测的学生学习过程组成要素以及采用的评价方法,搭建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框架;将可监测到的学生学...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确定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可监测的学生学习过程组成要素以及采用的评价方法,搭建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监测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框架;将可监测到的学生学习过程要素融入研究框架,确定各要素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占比,为教学管理平台监测学生学习过程参数的优化以及公正合理监测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教学模式 学习过程组成要素 监测与评价框架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前沿交叉通识课程的改革和完善—以《奇妙的功能陶瓷》课程为例
4
作者 刘永利 季洪梅 祁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47-50,共4页
在“新工科”教育建设的背景下,实施前沿交叉类课程的强化通识教育,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识课程体系非常必要,但工科类通识课程建设遭遇瓶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如预期。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 在“新工科”教育建设的背景下,实施前沿交叉类课程的强化通识教育,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识课程体系非常必要,但工科类通识课程建设遭遇瓶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如预期。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目标,坚持以调动学生学习自驱力为导向来审视通识选修课程建设现状,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诉求、创新意愿和专业融合特点,积极地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给予正面的引导和反馈,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建设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前沿 交叉 功能陶瓷
下载PDF
贝壳珍珠质及交叉叠片结构体外类骨磷灰石生长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季洪梅 王絮 李小武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1-247,共7页
对具有交叉叠片结构的扇贝和珍珠质结构的褶纹冠蚌贝壳进行表面预处理和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对比研究了类骨磷灰石在这两种不同微观结构表面的生长。在磷酸缓冲液PBS中浸泡的初始阶段,磷灰石在交错层状结构表面沉积得很紧密,沉积速度较高... 对具有交叉叠片结构的扇贝和珍珠质结构的褶纹冠蚌贝壳进行表面预处理和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对比研究了类骨磷灰石在这两种不同微观结构表面的生长。在磷酸缓冲液PBS中浸泡的初始阶段,磷灰石在交错层状结构表面沉积得很紧密,沉积速度较高;而在SBF模拟人体体液中的体外矿化过程中,在交叉叠片结构表面在较短时间内就生成了数量更多的磷灰石。长期浸泡后,两种结构的生物活性没有明显的不同。与珍珠质结构相比,在短时间内交叉叠片结构更有利于类骨磷灰石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其它学科 贝壳 体外类骨磷灰石成长 珍珠质 交叉叠片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