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柏骏 金杰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王昊邈 贺元 王亮 季相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浅动脉2例。依据急性和慢性TPA分类及不同原则处置,8例患者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记录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及数目、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或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对比剂内漏。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6~3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CTA检查提示无内漏或再狭窄发生。结论根据分类处置原则,采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TPA,具有操作微创简易、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安全性的优点,可作为处理外周动脉TPA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 外周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
下载PDF
颅外段颈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10 位作者 邹思力 冯家烜 柏骏 职康康 吴永发 金杰 王亮 贺元 王昊邈 黄通 季相国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外科、腔内及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瘤(EICA)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适应证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海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颅外段颈内动脉瘤患者的... 目的研究外科、腔内及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瘤(EICA)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适应证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海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颅外段颈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EICA进行分型,选择外科、腔内或复合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颈动脉阻断时间等,术后随访症状改善情况、围术期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完成外科手术14例(EICA切除+颈内动脉直接吻合术4例,EICA切除+自体/人工血管间置术10例),腔内手术8例(EICA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8例),复合手术1例(EICA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覆膜支架-颈总动脉吻合术1例)。所有EICA成功修复,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早期并发颈部血肿1例(4.3%),接受急诊颈部血肿清除术后未留后遗症。全组患者平均随访(19.2±3.1)个月,所有的症状性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外科及复合手术患者均未见吻合口狭窄或神经损伤,腔内手术患者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内漏形成,患者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短暂脑缺血发作、卒中或死亡。结论根据EICA不同病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颈内动脉瘤 外科手术 腔内手术 复合手术
下载PDF
应用支架对吻技术治疗中心静脉狭窄1例报告
3
作者 职康康 王晓民 +5 位作者 柏骏 吴鉴今 吴永发 温兴铸 季相国 曲乐丰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158-160,共3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1个月余”于2016年7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尿毒症”于外院行右前臂人工动静脉造瘘术,术后患者逐渐出现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提示:右锁骨下静脉...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1个月余”于2016年7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尿毒症”于外院行右前臂人工动静脉造瘘术,术后患者逐渐出现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提示:右锁骨下静脉闭塞,右侧颈内静脉闭塞,右头臂静脉闭塞(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腔内治疗 支架对吻
下载PDF
AR技术配合3D打印模型在介入手术教学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任其 郭洪波 +5 位作者 曲乐丰 柏俊 金杰 吴鉴今 季相国 职康康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将增强现实技术配合3D打印模型应用于血管外科介入手术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运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一套血管模型,并尝试结合AR技术,研发一款AR血管外科手术教学系统。以海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班48名本科学生为... 目的探讨将增强现实技术配合3D打印模型应用于血管外科介入手术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运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一套血管模型,并尝试结合AR技术,研发一款AR血管外科手术教学系统。以海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班48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R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通过新的AR教学系统接受血管外科颈动脉造影手术教学,体验仿真的手术操作;对照组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学习手术操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AR教学系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系统的实用性、创新性、使用满意度分别为86.4%(19人)、95.5%(21人)、77.3%(17人)。结论AR教学系统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更快地提升手术操作的熟练度,但系统在交互方面仍需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3D打印 血管外科 手术培训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及其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5
作者 成国祥 沈锋 +4 位作者 张仁柏 姚康德 薛致远 张耀 季相国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9,共6页
对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原理、模型和胶束内核水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反相胶束 微反应器 纳米粒子 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9 位作者 柏骏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金杰 王亮 贺元 王昊邈 黄通 季相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粘连情况综合分析,选择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pCEA)支架取出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eCEA)支架取出术或颈动脉局段切除+人工血管间置术(CEGI)取出支架、重建血流.记录术中颈动脉转流管使用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颈动脉阻断时间等.术后随访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结果 共完成手术21例,其中pCEA支架取出术11例,eCEA支架取出术4例,CEGI 6例,所有支架均完整取出,技术成功率100%.使用颈动脉转流管14例,平均出血量(152.6±38.0)ml,平均手术时间(100.7 ±34.8)min,平均颈动脉阻断时间(29.1 ±4.6)min.术后早期并发颈部血肿1例、出现头痛、多语等大脑高灌注表现1例,3d内完全恢复.平均(13.2±4.3)个月随访,除1例术后21个月死于肺癌外,其余病例原症状改善明显,无神经损伤、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心肌梗死或超过50%的再狭窄发生.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取出支架-斑块复合物、重建血流,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的安全性,为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九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职康康 柏骏 吴永发 金杰 邹思力 贺元 王昊邈 王亮 季相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3-936,共4页
目的总结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肠系膜上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symptomaticchronicsuperiormesentericartec^occlusion,SCSMA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经腹小切口逆... 目的总结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肠系膜上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symptomaticchronicsuperiormesentericartec^occlusion,SCSMA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经腹小切口逆行穿刺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行球扩支架成形术治疗9例SCSMAO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切口长度、穿刺位置、穿刺成功率、有无动脉夹层发生、支架类型及尺寸、出血量、造影剂量和手术时间等。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再狭窄发生。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切口平均长度(5.8±0.6)cm.穿刺成功率100%,动脉夹层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0%。均成功置人球扩支架(BostonScientific,ExpressLD^TM):1例为7mm×19mm、7例为8mm×37toni、1例为9mm×37mm,术后造影通畅率均〉85%。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9)个月,全组患者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食欲改善,术后6个月体重平均增加(4.9±1.2)kg,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1例(11.1%),无支架断裂发生。结论采用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SCSMAO,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的安全性,为SCSMAO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原文传递
诱导性升/降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庆君 柏骏 +7 位作者 季相国 曲乐丰 李文波 颜玉峰 柴东喆 柳尧林 李清勇 曹忠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性升降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国内多中心收治的14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筛选共纳入1448例患者符合人组标准,在CEA术中均使用诱... 目的探讨诱导性升降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国内多中心收治的14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筛选共纳入1448例患者符合人组标准,在CEA术中均使用诱导性升降压技术。结果共纳入1448例患者,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占87.8%。评估代偿血管情况,平均手术时间(51.8±6.1)min,颈内动脉阻断时间(11.4±3.1)min。经诱导性升压后,所有患者残端压均升高,其中1438例(99.3%)>50mmHg。监测脑电氧饱和度,阻断前未升压时,术侧较对侧明显降低[(56%±3%)比(64%±4%),P<0.05];诱导性升压后,术侧rSO2较对侧rSO2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3%)比(70%±2%),P>0.05];颈动脉开放后,术侧rSO2较对侧rSO2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5%)比(69%±3%),P>0.05]。围手术期共发生脑梗死2例,同侧脑出血1例,对侧脑出血1例,心肌梗死2例。结论CEA术中使用诱导性升降压技术可起到临时脑保护作用.初步证明了诱导性升降压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大脑动脉环 诱导性升/降压 残端压
原文传递
新型清洗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改进
9
作者 季相国 《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清洗机 设计 制造 技术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