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化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 季舒平 +2 位作者 黄绵松 李长超 赵瑞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5-41,共7页
海绵城市是综合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植物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组成要素,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讨论了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具体作用。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控... 海绵城市是综合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植物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组成要素,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讨论了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具体作用。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控制径流量、削减面源污染和创造城市宜居环境三方面。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作用,对海绵城市植物筛选提出了建议,并以固原等海绵城市试点为例,讨论了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未来海绵城市中绿化植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物 生态服务 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下载PDF
柔性直流系统启动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萼青 季舒平 +1 位作者 赵岩 吕铮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4-1147,共4页
简要介绍了柔性直流系统的控制原理、启动方式和充电过程,并结合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的调试工作,分析了柔性直流系统第一阶段试验——单站启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阀基控制(VBC) 启动试验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心茹 曹茜 +3 位作者 季舒平 陈浩 张廷靖 刘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9,共14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被变化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被变化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3个生态参数,分析了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并以NPP为指标量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贡献.研究发现,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FVC(Slope=0.004,p<0.05)、LAI(Slope=0.011,p<0.05)、NPP(Slope=3.54 g·m^(-2)·a^(-1),p<0.01)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植被生长状况趋好、植被生产力提高.气温、降水和太阳总辐射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分别为0.006、0.81、-0.03 g·m^(-2)·a^(-1),即降水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最大,这主要是因为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受降水影响大,当地土壤具有盐碱化风险,降水可以补充淡水资源并改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被生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分别为0.79、2.75 g·m^(-2)·a^(-1),说明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地位.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耕地面积与植被NPP(>200 g·m^(-2)·a^(-1))呈显著正相关(p=0.01),黄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力提高与农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黄河三角洲及其它河口三角洲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净初级生产力 黄河三角洲 植被变化
原文传递
1978年以来5个时期南四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壤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娣 董峻宇 +1 位作者 季舒平 刘建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4,共8页
以1978年、1987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南四湖区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得到5个时期南四湖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面积数据;在沼泽、水产养殖区、水稻田和旱地中各设置了8个采样... 以1978年、1987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南四湖区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得到5个时期南四湖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面积数据;在沼泽、水产养殖区、水稻田和旱地中各设置了8个采样点,采集表层(0~15 cm深度)土样,测定土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含量,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受水文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5个时期南四湖区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沼泽)面积在不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水产养殖区、水稻田、人工水渠)在不断增加;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南四湖区土壤碳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沼泽表层土壤的溶解性有机碳密度和轻组有机碳密度都相对最大,水稻田表层土壤的重组有机碳密度相对最大。虽然水产养殖区和水稻田面积的增加,使其表层土壤重组有机碳储量增加了921.58×10~3t,但是,天然湿地的丧失,使得2018年南四湖区表层土壤碳储量比1978年减少了136.34×10~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天然湿地 南四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