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季苏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王新婷 王维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比较患眼、对侧健眼、正常人眼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对2013年1-12... 目的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比较患眼、对侧健眼、正常人眼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30例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应用EDI-OCT测量患眼及对侧健眼黄斑部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并设年龄、性别、屈光度匹配的正常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增强深度扫描模式测定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结果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SFCT均值为(182.03±38.28)μm,对侧健眼为(214.97±43.74)μm,正常人眼为(232.60±26.74)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黄斑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变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5.9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健眼较正常人变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1.88,P=0.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与对侧眼进行配对t检验,t=-4.13,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H患眼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提示脉络膜血管代谢功能下降,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对侧健眼变薄,可能为其发病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OCT 特发性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黄斑变性
下载PDF
应用EDI-OCT技术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季苏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王维 王新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黄斑部的脉络膜厚度变化,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临床对照研究。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8岁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同期年龄、性别、眼别相匹配的正常青少年1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Cirrus...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黄斑部的脉络膜厚度变化,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临床对照研究。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8岁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同期年龄、性别、眼别相匹配的正常青少年1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Cirrus HD-OCT(Carl Zeiss Meditec Inc)EDI(enhanced depth imaging)模式测定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距中心凹1、3 mm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对测量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对脉络膜厚度与屈光度、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近视组SFCT为(218.95±50.101)μm,正常对照组为(278.82±42.289)μm,其余各点位近视眼组的脉络膜厚度也低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与患者的年龄、近视程度呈负相关(脉络膜厚度与年龄,r=-0.202^-0.498,P<0.05;脉络膜厚度与近视等效球镜度的绝对值,rs=-0.270^-0.631,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且随屈光度、年龄的增长,脉络膜厚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OCT 青少年近视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Ⅱ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季苏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刘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Ⅱ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分析并发症。方法对68例(68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行折叠式IOL11期植入术。根据晶状体囊膜的完整性来选择手术方式:50只眼... 目的探讨Ⅱ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分析并发症。方法对68例(68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行折叠式IOL11期植入术。根据晶状体囊膜的完整性来选择手术方式:50只眼有完整的或大部分残留的后囊膜。行IOL睫状沟植入术,18只眼后囊膜大部分或完全缺如,行IOL双侧襻的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时IOL位置居中;术后IOL偏位1例,玻璃体积血1例,眼压轻度升高3例,经手术或对症处理后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平均,个月,所有术眼IOL居中,视网膜平伏。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51±0.44、4.38±0.29(五分记录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t=29.017,P〈0.01)。结论Ⅱ期植入折叠式IOL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手术切口小,手术反应轻,可以明显提高视力,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办法,术中应注意根据晶状体囊膜情况采用适当的植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玻璃体手术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及囊膜张力环脱位1例
4
作者 季苏娟 张正培 李甦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386-387,共2页
患者男,54岁,因"左眼白内障术后10年,视力下降20天"于2015年1月5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有右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史9年,高血压病史7年,否认其它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0.04,眼压右眼12 mm Hg,左眼15... 患者男,54岁,因"左眼白内障术后10年,视力下降20天"于2015年1月5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有右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史9年,高血压病史7年,否认其它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0.04,眼压右眼12 mm Hg,左眼15 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玻璃体切割术 人工晶状体 囊膜张力环 脱位 白内障
下载PDF
非接触式全视野镜在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甦雁 张正培 季苏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评价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48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所有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均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完成。结果48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性成功摘... 目的评价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48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所有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均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完成。结果48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性成功摘出。对40眼随访3~35月(平均11个月),38眼(95.00%)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2眼(5.00%)视力不变。结论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可提供宽广的手术视野,明显改善视力、因此是治疗眼内异物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视野镜 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异物摘出术 联合手术
下载PDF
徐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正培 苗培建 +2 位作者 李甦雁 刘海洋 季苏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06~2013.06在我院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和治疗的260例(520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0例(520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13例(5.0%...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06~2013.06在我院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和治疗的260例(520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0例(520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13例(5.0%)21只眼为 ROP,包括 ROP I期7例10只眼,ROP II期4例7只眼,ROP III期2例4只眼,未发现ROP IV或V期早产儿患儿。7例 ROP I期和4例ROP II期患儿定期复查发现 ROP逐渐消退,2例 ROP III期患儿通过密切观察发现病变已达到阈值期ROP,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光凝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及相对缺氧因素是 ROP发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筛查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1例
7
作者 李美丽 秦敬翠 +4 位作者 张正培 刘亚鲁 季苏娟 管莉娜 李甦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S01期20-24,28,共6页
84岁女性,因“右眼突然无痛性视物不见8 h”入院。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为颞侧手动、鼻侧光感,左眼为0.25;右眼视盘颞上方视网膜可疑轻度灰白色水肿,双眼视网膜动脉血管偏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右眼黄斑处内层视网膜水肿;彩... 84岁女性,因“右眼突然无痛性视物不见8 h”入院。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为颞侧手动、鼻侧光感,左眼为0.25;右眼视盘颞上方视网膜可疑轻度灰白色水肿,双眼视网膜动脉血管偏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右眼黄斑处内层视网膜水肿;彩超提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较正常下降,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右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入院诊断: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经过争分夺秒的常规抢救治疗,右眼BCVA仅提高到颞侧眼前指数、鼻侧手动。经过全面评估及有效沟通,请神经内科和介入科会诊,排除禁忌证后,在距离发病15.7 h时,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密切观察,无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溶栓85 h后,右眼BCVA提高至1.0^(-3),随后保持稳定。讨论体会:对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在全面评估病情、排除禁忌证后,可以考虑多学科联合会诊制订规范的溶栓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阻塞 静脉溶栓 多学科会诊
下载PDF
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季苏娟 张宏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眼科实习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按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的方式进行眼科教学,对照组...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眼科实习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按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的方式进行眼科教学,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对眼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PBL教学法 手术观摩 眼科 临床实习 教学方式 应用
下载PDF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季苏娟 张正培 李甦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RAM)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激光治疗的23例(23眼)RA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及激光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年龄33~86岁,平均(63.39±13.22...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RAM)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激光治疗的23例(23眼)RA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及激光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年龄33~86岁,平均(63.39±13.22)岁,<50岁4例(17.39%),>50岁19例(82.61%)。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16例(69.57%)。男性∶女性为8∶15。均为单眼发病。22例颞侧发病,其中15例为颞上方,7例为颞下方;1例鼻上方发病。22例为单发,1例为2个瘤体。视力:指数~0.6。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后3~6个月随访视力、眼底彩照,并复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发现所有患者动脉瘤体均完全或部分萎缩、闭塞,渗出、出血逐渐吸收,视力提高18例、不变5例,无视力下降者,未出现瘤体破裂等并发症。激光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54±0.11、0.39±0.08,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好发于老年女性,绝大多数单眼发病,多数为单发病灶,临床特点明确,荧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并进行随访。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RA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大动脉瘤 荧光血管造影 临床特点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苏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DCG监测103例冠心病患者。结果:缺血性ST段改变793阵,SMI 556阵(70.11%),有症状者237阵(29.89%),SMI发作高峰在6:00~12:00。结论:DCG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DCG监测103例冠心病患者。结果:缺血性ST段改变793阵,SMI 556阵(70.11%),有症状者237阵(29.89%),SMI发作高峰在6:00~12:00。结论:DCG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致转移性眼内炎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苏娟 张宏军 +2 位作者 张正培 李甦雁 丁文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99-400,共2页
转移性眼内炎(Metastatic endophthalmitis)又称内源性眼内炎(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或其产物通过血行播散进入眼内引起的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等眼内组织的炎症[1]。患者一般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常有身体... 转移性眼内炎(Metastatic endophthalmitis)又称内源性眼内炎(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或其产物通过血行播散进入眼内引起的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等眼内组织的炎症[1]。患者一般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常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或者易感因素存在,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常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等败血症史。虽然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却是严重致盲性眼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甚至眼球摘除。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滥用,糖尿病以及侵入性治疗手段增多,转移性眼内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我院收治1例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致转移性眼内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 眼内炎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季苏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0期223-224,共2页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心肌...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检出率,在心律失常类型上的诊断检出率以及在心肌缺血部位、ST段变化情况的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对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阳性率为67.86%,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阳性率为95.24%,动态心电图表现出更好的诊断效果,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组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及成对、左右束支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的临床诊断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颤、房扑、房性逸搏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优势明显,建议在临床应用上多推行运用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动态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瞬康医用胶对兔视网膜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莎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季苏娟 刘海洋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瞬康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酯组织黏合剂)对兔视网膜的毒性。方法18只日本大白兔每只兔随机选择一眼作为实验眼(实验组,n=18),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瞬康医用胶0.05ml;另一眼作为对照眼(对照组,n=18),注射生理盐水0.05ml... 目的探讨瞬康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酯组织黏合剂)对兔视网膜的毒性。方法18只日本大白兔每只兔随机选择一眼作为实验眼(实验组,n=18),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瞬康医用胶0.05ml;另一眼作为对照眼(对照组,n=18),注射生理盐水0.05ml。2组均在注射前和注射后规定的时间内行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等检查,在实验结束时,摘除眼球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2组术后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炎症反应;2组ERG的视杆细胞反应(Rod—R)、Max—R、视锥细胞反应(Cone—R)的b波振幅,振荡电位(Ops)的P,波振幅,30Hz闪烁反应的平均振幅测量数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光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良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少于0.05ml的瞬康医用胶对兔视网膜短期内没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黏合剂 Α-氰基丙烯酸酯 视网膜毒性
下载PDF
PDR行玻璃体手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新婷 李甦雁 +4 位作者 范巍 李婕 冯瑞芳 张正培 季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雷珠单抗组(43例57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组(45例55眼),两组患者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抽取0.5mL玻璃体液后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注药后7d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再次抽取玻璃体液0.5mL。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玻璃体液的胎盘生长因子(PIGF)。用Luminex200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BB(PDGF-AB/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浓度。结果: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PIGF与VEGF-A水平注射后较注射前均明显降低,而IL-6、IL-8水平增高(PIGF:65.36±15.16 vs 19.42±6.34pg/mL;VEGF-A:315.16±14.34 vs 21.32±2.54pg/mL,IL-6:37.32±4.04 vs 52.42±5.32pg/mL;IL-8:111.723±21.32 vs 198.73±19.03pg/mL,P<0.001)。而MCP-1、MCP-3及PDGF-AB/B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内PIGF水平显著增加(74.28±17.34 vs 136.12±15.34pg/mL,P<0.05)。而MCP-1水平明显减少(2789.32±143.54 vs 2038.21±105.34pg/mL,P<0.05)。MCP-3、IL-6、IL-8、PDGF-AB/BB、VEGF-A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雷珠单抗注射后玻璃体中PIGF、VEGF-A含量明显低于曲安奈德注射后含量(P<0.01),IL-8、MCP-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5)。此外,雷珠单抗组术中出血情况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显著降低PIGF、VEGF-A表达,同时促进IL-6、IL-8水平增加;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减少MCP-1表达,促进PIGF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 细胞因子 雷株单抗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雷珠单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对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洪艺洋 李甦雁 +3 位作者 刘亚鲁 张正培 季苏娟 刘海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经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后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51例10...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经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后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51例100眼资料纳入研究。经Retcam眼底照相及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1型阈值前期ROP 39例70眼、阈值期ROP 18例30眼。于确诊后24~36 h玻璃体腔注射0.25 mg/0.025 ml雷珠单抗。术后1 d观察有无眼压升高、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症反应,术后1周用Retcam眼底照相检查眼底病灶是否消退,每间隔2~4周复查1次,直至视网膜血管化,观察有无全身及眼部并发症。比较单次IVR治疗后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治愈率、视网膜血管化发生时间及复发率。结果单次IVR治疗后ROP治愈率为86%(86/100),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1型阈值前期组、阈值期组ROP治愈率分别为85.71%(60/70)和86.67%(26/30),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65)。1型阈值前期组和阈值期组视网膜血管化时间分别为(11.86±8.60)周和(14.45±10.01)周,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22)。ROP复发10眼,其中1型阈值前期组复发率为5.71%(4/70),明显低于阈值期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3)。10眼ROP复发,其中6眼再次行1次IVR治疗,4眼行1次激光光凝治疗。单次IVR治疗后5眼出现视网膜前出血,未行干预,出血自行吸收。结论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1型阈值前期及阈值期ROP均安全、有效,阈值期组ROP复发率高于1型阈值前期组,经再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眼表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8,共7页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DR患者50例5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PMC组和BSS组,每组25眼,所有术眼均接受非接触广角镜下三通道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根据分组不同分别滴加质量分数2%HPMC和BSS保持眼表湿润。记录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手术时间、2%HPMC或BSS应用次数和术前及术毕角膜上皮水肿分级。术后共随访1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d、10 d和1个月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结果HPMC组平均点眼(5.00±1.56)次,明显少于BSS组的(50.56±17.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术毕HPMC组角膜水肿评分为1.0(1.0,1.0)分,低于BSS组的2.0(2.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09,P<0.01)。各组内术后1 d、3 d、10 d、1个月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MC组:χ^(2)=36.040,P<0.01;BSS组:χ^(2)=50.892,P<0.01),术后1、3、10 d时HPMC组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低于相应时间点B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10 d、1个月HPMC组术眼BUT值分别为(6.15±2.20)、(6.95±2.46)、(6.16±2.11)和(5.81±2.92)s,BSS组分别为(3.89±1.87)、(5.32±2.59)、(5.01±2.12)和(4.97±2.10)s,术后不同时间点2个组间BUT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5.240,P<0.05;F时间=2.846,P<0.05)。BSS组术前SⅠt值为(12.24±5.55)mm,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9.96±4.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3,P=0.001);BSS组术后OSDI评分为(51.00±12.04)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9±1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P<0.05)。结论与BSS相比,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采用2%HPMC对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更佳,并且可减少术中使用频率、缩短PDR术眼术后眼表组织的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玻璃体手术 微创 角膜保护剂 眼表修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腾予 李甦雁 +4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刘亚鲁 徐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7,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组24眼,仅予以PPV治疗;PPV+抗VEGF组12眼,先行PPV并于术后1周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观察玻璃体再出血和黄斑区瘢痕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8.552,P=0.006;F时间=31.775,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BCVA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V+抗VEGF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优于相应时间点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797,P=0.041;F时间=295.764,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CR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CRT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时PPV+抗VEGF组术眼CRT低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个组间术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V组发生眼压升高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PPV+抗VEGF组发生白内障加重2眼。PPV组和PPV+抗VEGF组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67%(4/24)和8.33%(1/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PPV组和PPV+抗VEGF组黄斑区瘢痕形成率分别为4.17%(1/24)和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降低CRT,且短期内效果逐渐增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一步增强PPV的术后效果,更好地改善视力及视网膜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手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抗VEGF药物治疗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_3F_8治疗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正培 李苏雁 季苏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外放液、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冷凝、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_3F_8治疗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30例(30只眼)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先经巩膜切开排放视网膜下液,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恢复眼内压,再行视网膜裂孔定位... 目的探讨应用外放液、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冷凝、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_3F_8治疗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30例(30只眼)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先经巩膜切开排放视网膜下液,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恢复眼内压,再行视网膜裂孔定位,巩膜外冷凝、外加压。对此时视网膜下液仍较多者,或者经放视网膜下液并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后视网膜下液迅速积聚者,或者形成放射状邹褶较重者,玻璃体腔注射C_3F_8 0.4~0.6 ml。结果30只眼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_3F_8治疗,随访3~50个月,平均24个月,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只眼(90%),3只眼术后7~10 d下方视网膜形成新裂孔(10%),2只眼经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术视网膜复位,1只眼放弃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29只眼(96.7%)。结论应用外放液,玻璃体腔注射平衡液后,行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_3F_8是治疗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 巩膜扣带术 C3F8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测量在眼病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苏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王维 王新婷 《国际眼科纵览》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是在传统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基础上改进的能反映脉络膜组织结构的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脉...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是在传统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基础上改进的能反映脉络膜组织结构的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初步检测脉络膜血流情况,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目前,以健康人脉络膜厚度的研究为基础,这一技术已经用于多种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高度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 脉络膜厚度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正培 李甦雁 +1 位作者 季苏娟 刘海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9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行玻璃体切割和晶状体切割或晶状体超声粉碎取出术,同时行I期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9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行玻璃体切割和晶状体切割或晶状体超声粉碎取出术,同时行I期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其中2例联合小梁切除与丝裂霉素应用。术后随访3~42月(平均12个月)。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视网膜损伤,随访期间眼压均正常、无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束时裸眼视力0.2~0.4者5只眼;0.5者3只眼;1.0者1只眼;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I期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安全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缝襻术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