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喙锁韧带及柔性重建后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季贵柱 郑秋 +7 位作者 汪武祥 王冠 李文 鲁晓波 段可 李忠 杨洪彬 梁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1,共6页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正常喙锁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锁骨垂向受载时各模型肩胛骨和锁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标本实验:取15个完整的人体肩胛骨-锁骨标本,随机分为5组处理,每组3个:A组切断肩锁韧带,保留完整的喙锁韧带;B组切断肩锁和斜方韧带,保留完整的锥状韧带;C组切断肩锁和锥状韧带,保留完整的斜方韧带;D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单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E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双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利用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肩胛骨和锁骨的生物力学状态、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仿真分析:正常喙锁韧带附着标本喙突的平均应力最小,其相对于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喙突骨折的风险较小;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的喙突平均应力相当,二者骨折风险接近;②标本实验:A-E组标本的刚度分别为(26.4±3.5),(19.8±2.8),(21.3±3.2),(57.7±4.1),(46.2±2.8)N/mm,极限载荷分别为(545.5±53.7),(360.1±42.1),(250.9±44.4),(643.5±39.1),(511.9±31.7)N,D、E组标本的整体刚度高于A组(P=0.00006,0.0003),D组极限承载高于A组(P<0.05),E组极限承载和A组无差异(P>0.05);A-C组为韧带断裂,D、E组为喙突骨折;③结果显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于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喙锁韧带断裂,单束和双束重建均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但均增加了骨折风险,其中双束重建分散了钢板应力、减小了钢板和骨质的接触力,但稍微降低了极限承载力,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单束或双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柔性重建 单束重建 和双束重建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
2
作者 汪武祥 季贵柱 +2 位作者 陈松 李嘉宇 杨洪彬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TKA治疗21例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患者。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AKS评分、髋-膝-踝角(HKA)和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7年。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TKA治疗21例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患者。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AKS评分、髋-膝-踝角(HKA)和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7年。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完全消除,X线检查显示膝关节内翻畸形有效矫正。末次随访时,HKA、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AKS评分均大(高)于术前(P<0.05)。结论TKA治疗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下肢力线矫正满意,关节活动恢复良好,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膝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嘉宇 陈松 +3 位作者 汪武祥 季贵柱 曾亚兰 杨洪彬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3例,其中男19例...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44.3±1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对存在关节腔游离体的患者将游离体予以取出,对伴有尺神经炎的患者予以尺神经松解前置术。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肘关节最大屈伸角度,以及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肘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均有明显改善,术前最大伸直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与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MEPS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屈伸功能,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神经损伤风险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关节镜 松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
4
作者 汪武祥 季贵柱 +4 位作者 陈松 李嘉宇 程泳樾 郑宇 杨洪彬 《骨科》 CAS 2023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3例,均为单膝闭合性损伤。其中7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伴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同时伴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腓总神经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5d,平均7.5 d。13例病人均一期取自体腘绳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切开复位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胫骨拨号试验外旋角度、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所有膝关节内翻应力阴性,切口11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8~28周,中位数20周。至末次随访,屈膝3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屈膝9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较术前明显减小(1.46°±0.88°vs.14.85°±1.77°、0.54°±0.66°vs.16.08°±1.38°),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例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1例病人出现0~10°屈曲功能受限。未见内固定松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前伴腓总神经损伤病人,术后20个月末次随访时足背皮肤麻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术后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粉碎性骨折 弓形骨折 克氏针 钢丝张力带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下载PDF
肘关节镜三种远端前外侧入路对周围神经损伤风险比较
5
作者 季贵柱 汪武祥 +3 位作者 曾亚兰 陈松 李嘉宇 杨洪彬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3-455,484,共4页
目的:比较肘关节镜3种远端前外侧入路穿刺后对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冰冻的成人肘关节标本,关节镜下对3种入针点(肱骨外上髁远端3 cm,前方1 cm;肱骨外上髁远端2 cm,前方2 cm;肱骨外上髁远端1 cm,前方1 cm)... 目的:比较肘关节镜3种远端前外侧入路穿刺后对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冰冻的成人肘关节标本,关节镜下对3种入针点(肱骨外上髁远端3 cm,前方1 cm;肱骨外上髁远端2 cm,前方2 cm;肱骨外上髁远端1 cm,前方1 cm)进行定位、穿刺克氏针,并在肘关节屈曲90°时,解剖、测量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的最短距离。结果:3种入路距前臂外侧皮神经的最短距离分别为(18.51±2.07)mm、(19.14±1.53)mm、(21.95±1.83)mm,距桡神经(深支)的最短距离分别为(7.18±1.17)mm、(7.59±0.88)mm、(9.22±1.51)mm。后一入路点(肱骨外上髁远端1 cm,前方1 cm)距2条神经的距离为最短,且与前2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肘关节镜前外侧入路(肱骨外上髁远端1 cm,前方1 cm)距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的最短距离最远,建立远端前外侧入路时选此入路穿刺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镜 远端前外侧入路 前臂外侧皮神经 桡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