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及风险模型构建
1
作者 唐振州 姜为民 +6 位作者 杨小海 李苏成 潘明铭 李人杰 季逸超 蒋东冬 钱佳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因素对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共收纳了来自2家医院的1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卧床天数、吸烟和饮酒习惯、...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因素对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共收纳了来自2家医院的1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卧床天数、吸烟和饮酒习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以及多种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浓度,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下肢血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低血清白蛋白含量,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长时间卧床以及高IL-6水平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的变化对骨折术后血栓发生率无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评估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其发生。结论低PNI、长时间卧床、高炎症指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栓风险高,术后营养不良是患者出现下肢DVT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股骨粗隆间骨折 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及预后模型构建
2
作者 李苏成 姜为民 +6 位作者 王喜安 钱佳乐 潘明铭 李人杰 季逸超 蒋东冬 陆敏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等因素对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共收纳了来自2家医院的18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吸烟和饮酒习...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等因素对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共收纳了来自2家医院的18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吸烟和饮酒习惯、是否和子女一起居住、Hb以及6项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浓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设计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高龄、高ASA评分、与子女分居、高IL-6和高TNF-α浓度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的变化对骨折术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评估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死亡的风险,预防其发生。结论高龄、高ASA评分、与子女分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高,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过高是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股骨粗隆间骨折 死亡率 老年人
下载PDF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季逸超 张林林 杨惠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将特立帕肽(TPTD)与唑来膦酸(ZOL)进行比较,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药物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204例绝经后妇女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84例患者每天皮下注射TPTD 20μg,持续注... 目的:将特立帕肽(TPTD)与唑来膦酸(ZOL)进行比较,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药物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204例绝经后妇女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84例患者每天皮下注射TPTD 20μg,持续注射1年(TPTD组),120例患者每年静脉注射ZOL 5 mg(ZOL组)。除此之外,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出现椎体再骨折的数量、骨转换生物标志物、骨密度、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PTD比ZOL更能降低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4.8%vs. 7.5%,P<0.05)。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TPTD组较ZOL组升高得更多(P<0.05)。两组的髋关节骨密度T值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TD组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较治疗前升高97.2%和118.2%;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值在治疗6个月时比治疗前增加,在使用TPTD 12个月时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ZOL组治疗6个月后TP1NP比治疗前下降,β-CTX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背部疼痛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TPTD减轻背部疼痛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TPTD和ZOL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疗效显著,TPTD在减少新骨折、增加腰椎骨密度和减轻患者背部疼痛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 背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